關注我們👆更多精彩等你發現!
隨著」白色汙染「的加劇,許多時尚品牌紛紛推出了可生物降解的環保系列,旨在緩解合成纖維織物汙染問題,推動時尚行業可持續發展。這些被貼上了「生物降解」標籤的衣服,不僅具備傳統材料相似的功能性和美觀性,還能在結束生命周期後自然降解。比如市面上就有一款運動品牌風衣,號稱在特定環境下一年內可自然降解。但當你翻開成分表,會發現可生物降解材料的佔比不到20%,還混合了不可降解的化纖,這樣的產品還能算是環保嗎?因此,相信許多人都對生物降解材料充滿疑問——
究竟什麼是可生物降解?它們能在多大程度減緩傳統合成纖維帶來的危害?所謂「特定環境」下降解是指什麼環境?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種種迷思。
01.合成纖維帶來的危害
合成纖維紡織品佔全球服裝材料的60%,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聚酯纖維(滌綸,polyester),據報導,從2000年至2015年,由於快時尚的需求和過度消費,服裝行業中使用聚酯纖維的消費量增長了157%。聚酯纖維和硬塑料一樣來源於不可再生資源煤炭和石油,且不溶於水,難以進行生物降解,因此給環境帶來巨大的威脅。美國《科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每年有超過1000噸的塑料顆粒降落在美國國家公園的 Pyrenees 山脈上,數量相當於1.2億個塑料水瓶。研究人員在樣品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微塑料是超細纖維,來自包括聚酯纖維、尼龍和丙氨酸在內的服裝紡織品。合成織物不僅侵蝕著土地,也把魔抓伸向了海洋。據研究表明,每次洗滌衣物時,丙烯酸,尼龍和聚酯的細微纖維都會脫落,然後被帶到廢水處理廠或排放到環境中。2017年,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基金會的報告《A New Textiles Economy》中提到,
每年大約有50萬噸從合成織物中分解出來的不可見塑料微纖維,在洗滌過程中流入海洋,佔海洋塑料汙染的35%。此外,每年用於製造聚酯纖維的石油超過700億桶,生產聚酯纖維所耗能源是傳統棉花的兩倍以上。在生產過程中,會釋放致癌的有害化學物質,如果未經處理排放到水和空氣中,也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微纖維不僅在全球水體中達到了相當的數量,連人體中也被發現帶有一定數量的塑料微纖維。
02.生物降解面料是什麼?近年來,為了解決紡織面料帶來的一系列環境汙染問題,人們開始尋找比傳統合成織物更可持續的替代品——生物降解面料。生物降解是指由微生物把某些物質以化學分解成自然元素。可生物降解的物質,一般是植物、動物或與它們具有相似性的合成有機物質。生物降解面料通常是指能夠比較容易被微生物自然分解的織物,包括天然纖維、再生纖維和新型合成纖維等。天然纖維包括來自動植物的可降解天然高分子物質,如棉麻、桑蠶絲、羊毛等,它們會比傳統合成纖維更容易被降解。但要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天然纖維都可降解,因為一旦在染色加工過程中添加了化學物質,它們就會失去降解的能力。再生纖維則是以天然纖維素(棉、麻、竹子、樹和灌木等)為原料,在不改變化學結構的基礎下,改變其物理結構,從而生產出的性能更佳的纖維,同樣能自然生物降解。比如最常見的天絲(tencel,又稱萊賽爾)、莫代爾(Modal)和竹纖維等。還有一種可生物降解的新型合成纖維,在商業市場中擁有很樂觀的前景。市面上常見的新型合成纖維產品有聚乳酸(PLA)、聚已內酯(PCL)和生物聚酯 (PHA)等。這些新型合成纖維都具備一定的可降解性,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和化學品,能有效減少合成纖維廢料的產生和對生態的汙染。
03.市面上的生物降解面料目前,部分生物降解面料已經被成功運用在商業中,離大眾消費者的日常生活越來越近,這意味著有效緩解時尚行業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將成為可能。Schoeller「Pro Earth」可生物降解性能面料去年,瑞士功能性面料品牌 Schoeller 與臺灣紡織原料供應商 Formosa 合作推出了生物降解面料 ProEarth 系列,其中包括通過 Bluesign 驗證的可生物降解聚酯纖維。Schoeller 表示,新研發的 ProEarth 系列產品,將能幫助消除美國地區每年生產1600萬噸以上的紡織廢料。作為服裝生產中最常見的輔料之一,傳統亮片由合成聚酯製成,是一種不可持續、難以降解的有毒材料,給生態系統帶來嚴重的危害。Rachel Clowes 是一位來自英國的刺繡和印刷設計師,她發明的新型亮片材料「生物亮片」,由澱粉、天然染料、水喝水果甘油脂秤,具有與傳統塑料相似的硬度和柔韌度,最終可在沸水中被溶解和生物降解。
奧地利蘭精集團旗下發布的VEOCEL™纖維素纖維,同時具備可分解、可生物降解、化學物質限制且生態無毒的性能,可以在土壤中進行堆肥。這種纖維取材自經認證的可持續發展森林和人工林的可再生木材,通過一系列環保的閉環生產工藝製成。蘭精集團全球業務管理副總裁 Jürgen Eizinger 表示,生態循環技術將繼續推動我們對天然植物材料在生態系統中循環應用的探討。
在國內市場,位於浙江嘉興的 Recyctex (瑞賽科紡織)生產的一系列可持續面料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並獲得多家服裝品牌的認可與合作。2019年, Recyctex 曾與本土可持續時尚品牌再造衣銀行合作 2019秋冬系列「轉換 Re Being +」,從回收塑料瓶中提取纖維,研發出具有技術革命性的RPET 環保面料。
經過多年的實踐,Recyctex 開發出了國內第一款 100% PLA(聚乳酸)製成的生物降解面料,這是一種植物基的聚合物,一般提取自玉米、木薯中的澱粉,甘蔗、甜菜中的糖,經過發酵脫水等工序後獲得乳酸。
聚乳酸的塑料回收標誌「7」
聚乳酸是目前成功商業化並用途最廣的生物降解面料,具有無毒、無刺激性等優點,在一定條件下能完全分解為水和二氧化碳等無害分子,重新回到自然界的良性循環中。Recyctex 的這款 PLA 面料經過測試後顯示,在工業堆肥的條件下,80至90天內能達到完全生物降解。
04.生物降解真的那麼神奇嗎?首先是糧食產量問題,截止至2020年7月,世界上還有2.7億人口面臨著嚴重飢餓風險,人們擔心依附於玉米等農作物的生物基可降解面料會加重糧食危機。Recytex 創始人 Steven Chueng 認為,如果以中國為例,我們國家擁有足夠的儲備糧,這些儲備糧也面臨著變質過期的風險,如果從中提取出澱粉製造生物降解面料,就能解決食物浪費問題。另一方面,由於玉米地耗水量低,玉米地能保持一定的肥力並循環使用,同時不影響土地種植其他種類的農作物。
如果消費者對生物降解的了解不夠充分,還會給生態環境造成更大的壓力。由於這些生物降解面料與非生物降解面料混合就會被汙染,無法再使用,最終會增加垃圾填埋場的垃圾數量。如果品牌生產原料標示的透明度不夠高,或是在宣傳時誤導了消費者,實際上反而會增加材質回收的難度,很容易帶來更嚴重的危害。
浮遊生物在吃塑料微纖維
此外,生物降解面料也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易於100%降解。以聚乳酸為例,Steven 在採訪中向 yehyehyeh 表示,由於聚乳酸的降解仍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比如降解環境溫度既不能過高或過低,另外還要保證有一定的微生物菌群和溼度等,最終再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並不鼓勵行業過分誇大它的可降解性。
正如 Steven 所說的,每一樣新型材料都各有其優缺點,我們要帶著包容的眼光去看待。以目前的發展來看,生物降解面料在時尚行業仍有較好的前景。
相信在未來,人類能探索出最符合當下發展的新型材料,幫助減緩時尚行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讓時尚變得更可持續。🌍
-End-
點擊下方二維碼,添加小管家微信(請備註:進群)
,歡迎進入#Sayehs 微信群 ,與 yehyehyeh 創始人葉曉薇 Shaway Yeh 一同踏上這個獨特的星球🌍,探討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走向。在群裡,我們將定期與大家分享有關可持續發展的心得,以及「可持續」的小禮物🎁,快來掃碼加入吧~ - 更多詳情請見 -
www.yehyehyeh.com
請長按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yehyehyeh 由哥本哈根時尚峰會特別顧問及BoF 500成員之一的葉曉薇(Shaway Yeh)創辦,是一家通過將可持續性發展、先鋒創意和新技術整合旨在驅動產業產生價值轉變的顧問機構。
不想錯過我們的精彩內容
請記得點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