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誤解,你中了幾個?

2020-12-05 擺脫塑縛

當即解決塑料汙染,已經是全球無法迴避的問題。目前,國內相關政策似乎將解決塑料汙染的希望寄託於生物可降解塑料。輿論上曾一度壓倒性地為這種材料歡呼叫好。

但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真的能完全可降解嗎?

對於生物可降解材料,你又了解多少?

這些有關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雷」,不知道你有沒有踩到呢?

生物可降解塑料真的等於100%降解嗎? 圖| 慧聰塑料

01

誤解一: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在土壤、空氣中降解消失

生物可降解塑料需要在特定的溫度、溼度和微生物共同作用的條件下才可以達到完全降解,生成對環境無害的的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質。如果沒有進行分類回收處理,生物可降解塑料隨意進入環境中會產生環境危害,和普通的一次性塑料帶來的危害並無太大差異。

02

誤解二:生物可降解塑料都可以在家裡堆肥降解消失

可堆肥塑料是生物可降解塑料中的一種。普通家庭堆肥環境下可以提供一定量的真菌和細菌,但溫度並不能達到工業堆肥的條件,會大大降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性能。所以,只有部分經過家庭堆肥認證的可堆肥塑料,才能在家裡堆肥降解。

目前我國沒有家庭堆肥的標準和認證。市面上部分標記為可家庭堆肥的塑料產品,通過了奧地利認證機構 TV AUSTRIA 的 OK Compost HOME 認證,並取得相應的認證標誌。產品在 20-30℃的溫度下,最長 12 個月可以完成降解。OK Compost HOME 認證基於澳大利亞的 AS 5810、法國的 NF T 51800 和歐盟的 EN 17427標準。

奧地利認證機構 TV AUSTRIA 提供的可家庭堆肥認證標誌

03

誤解三:在垃圾分類中,生物可降解塑料應該扔到廚餘桶

理想狀態下,生物可降解塑料應該被單獨歸類回收,隨後集中進行工業堆肥,以確保生物可降解塑料能順利完全降解,最大限度降低對於環境的危害。至於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應該單獨設立一個分類回收桶,還是扔進廚餘垃圾桶,和廚餘垃圾一同處理,目前沒有明確規定。

生物可降解塑料,到底該扔哪個分類桶?圖| 搜狐新聞

04

誤解四: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原料來源於植物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來源有兩種,一種是生物基,如直接來源於生物質,像是土豆、玉米類澱粉混合物;但也有部分是來自化石基的材料。目前,市場上約24 %的可堆肥塑料是化石基塑料。

(數據來源於歐盟2019年出版物 A Circular Economy for Plastics - Insights fro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o inform policy and funding decisions)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一生」,看似是一個循環,

在現實生活如何將這種塑料分類變成堆肥,仍是挑戰

圖| 新華網

05

誤解五:生物可降解塑料適合應用於各種一次性用品

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最終處置,需要在特殊的堆肥環境中降解,因此更適合應用在食品接觸及農作品場景下,如食品包裝、農用薄膜、一次性餐具等,以方便回收並堆肥處理,並減少對堆肥質量產生影響的可能。

圖| SSYER

06

誤解六:生物可降解塑料比普通塑料更加健康、安全

生物可降解塑料和普通塑料均是含有塑化劑等添加化學物質。另外,生物可降解塑料存在一些普通塑料所沒有的安全隱患,例如植物纖維餐具製作過程中使用高分子熱熔膠,化學物質的殘留和植物的農藥含量控制問題均值得我們注意。

07

誤解七:生物可降解塑料和普通塑料很容易分辨

全國暫時沒有強制要求生物可降解塑料進行統一標識,目前所規定的標識在外觀上較難辨認,所以在選購產品時要更加仔細辨別。

可生物降解塑料回收標誌,這樣的標識,你覺得容易識別嗎?圖| 搜狐新聞

看完之後,是否發現我們不能把解決塑料汙染的希望壓在生物可降解塑料上呢?

從自己做起,減少一次性塑料的消耗(無論是不是所謂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自帶可重複使用的容器、餐具

支持可續裝、可重複使用的商業模式

才是可持續的終極出路

留言

編輯:潘儀,擺脫塑縛

相關焦點

  • 關於可降解塑料 你需要知道的幾個事實
    吉林全省限塑,僅可使用可降解塑膠袋圖片源自網絡但也許有這樣幾個關於「可降解塑料」的事實,你需要了解。自然環境中的光照、熱等作用在光降解塑料上,可以使塑料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但是顧名思義,在見不到光的情況下(例如被掩埋在土壤中),光降解塑料則無法降解。可降解通常是工業堆肥條件下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完全可生物降解塑料產品,例如阿里推出的可降解快遞包裝,是在工業堆肥條件下的可降解,而非自然條件下。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在 8 月 18 日「後疫情下塑料汙染治理」線上論壇上,來自綠色和平東亞分部的調研員賈柊楠就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分享了她的看法。tips*若如無特殊說明,本文配圖均來自綠色和平。「生物可降解」有關概念辨析賈柊楠首先梳理了與生物可降解塑料相關的幾個易混淆概念與常見的誤解。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餡餅」還是「陷阱」?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你知道多少?它到底是我們解決塑料汙染的「餡餅」還是「陷阱」?2019 年末,我們開展了一項問卷調查,逾 2000 位公眾參與其中。結果顯示:過半數公眾無法區分塑料產品是否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產品。因為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高度相似,國內又沒有統一清晰的專用標識。僅 20% 左右的公眾意識到,生物可降解塑料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消失。可見我們對這種材料的認知與現實情況之間,相去甚遠。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可降解塑料是一大類,包括光降解塑料、熱氧化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環境或堆肥條件、土壤條件或高固形物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一種塑料,而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條件下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塑料。
  • 盤點 | 幾種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性能與應用比較研究
    當然,這些規劃中的項目大多處於前期籌備階段,能否如期投產不得而知。但是,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PLA 和PBS/PBAT 材料是目前市場上認可度最高的可生物降解塑料。值得注意的是,這類可生物降解材料通常具有 PLA 和 PBS/PBAT 所不具有的獨特性能。舉個例子, PGA 具有非常優異的力學強度和氣體阻隔性,其在油氣井壓裂球和高阻氣性包裝材料等領域中的應用潛 力非常大。
  • 生物可降解塑料不是解決環境危害的出路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生物可降解塑料」因字面意思而被誤認為這些塑料最終可在環境中降解、綠色無害,故人們丟棄這種塑料時心理負擔不大。  然而,事實與人們的想法恰恰相反。
  •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10個Q&A》全文part 2
    點擊專輯查看其他Q&A完整內容在上期的分享中,我們了解了什麼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對當前我國推廣應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存在哪些難點,有了初步的認識。本期文章聚焦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回收處置問題,以及消費者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認知,並通過以下四個問答展開:公眾對生物可降解塑料認識不足有哪些影響?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後,該怎麼處置?
  • 地球的一半|如何辨別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效果存疑的「可降解」方式和真假難辨的「可降解」產品目前最流行三類降解方式分別為:光降解、熱氧降解和生物可降解。光、氧降解是一種物理分解的方式,在傳統塑料裡混入添加劑,使大塊的塑料加速分解成碎片,但這些碎片能否繼續降解依然是個疑問。
  • 科普——可降解塑料
    吉林全省限塑,僅可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不過,關於「可降解塑料」,你需要了解更多。可降解塑料不只是生物基塑料可降解塑料可能使用的是生物基原料,但也可能含有增強生物降解的添加劑的石油化學原料(或兩者的混合物)。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那些年,你對塑料的一些誤解
    白色汙染一直令環保主義者深惡痛絕全球每年產生1.7億噸塑料垃圾汙染大氣 破壞土壤 傷害海洋動物我們的確不能否認塑料的危害但它真的是破壞環境的洪水猛獸嗎?或許你也對塑料有不少誤解!誤區一:可生物降解的塑料十分環保可生物降解材料並非我們想像的那麼環保。在歐美地區,生物降解的技術標準依據的是工業堆肥法。工業堆肥法與可生物降解材料:將塑料製品放置到堆肥罐內,再放入微生物,將溫度提高到50-60℃。如果180天內,超過90%的材料能被分解為二氧化碳等產物,那麼這種材料可以被稱為「可生物降解材料」或「堆肥材料」。
  • 目前的生物塑料「PHA」,它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第2個:藥物加工、藥物裡面有1/3都是由細菌或者真菌這種微生物來合成,是由「土麴黴」合成的。第3個:材料合成、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塑料刀和叉,刀叉其實也是微生物合成的。玉米澱粉,被微生物變成了乳酸,再經過適當的化工聚合最終就把它變成塑料。
  • 推廣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
    「全生物降解聚合物的發展與應用」、「生物降解塑料現狀和相關標準宣貫」專題報告。針對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的應用及發展趨勢展開了細緻的闡述,介紹了生物材料的發展由來和美好前景,以及全生物降解聚酯PBS的合成、改性與應用。
  • 我市大力推廣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是什麼?
    近日,蚌埠市政府出臺《關於推廣應用生物基可降解塑料製品防止白色汙染的實施意見》,著力從源頭上採取有力措施防止 《實施意見》明確了我市生物基可降解製品推廣應用工作的時間表—— 2019年7月底前 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全面禁止購買、使用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全部採用生物基可降解塑膠袋替代;9月底前,禁止購買、
  • 「可降解塑料」可能並沒有你想的那麼好……
    【文/技術型吃貨】 大家可能有誤解,覺得「可降解」塑料很環保。其實,它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麼好。 大家知道,在超市裡面買的那些預包裝食品,很大一部分都採用了塑料包裝。有些包裝即使看起來像是紙或者鋁箔材質,往往表面也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塑料。
  • 關於塑料的5個誤解,你能獲得滿分嗎?
    當你站在超市裡飲料貨架的邊上,周圍是一排排色彩鮮豔的塑料瓶,你或許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一次性塑料太多了。這確實沒錯。廉價且用途廣泛的塑料幾乎顛覆了人類的生活方式,與此同時,它們也引起人們對環境和生態的擔憂。進入生態系統的塑料會對生物造成傷害,進而反過來進一步影響人類自身。已經有研究估計,在一年中,大約480萬-1270萬噸塑料會進入海洋生態系統。目前,全世界許多地區都在採取行動,利用政策等各種手段減少一次性塑料的使用。
  • 可降解塑料風口再起 可降解塑料產業鏈全景圖及投資機會深度剖析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性能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中央連續兩次出臺限塑禁塑相關政策,24個省份也陸續發布了當地的「禁塑令」,可降解塑料的風口再起。
  • 生物可降解塑料,與循環經濟真的不兼容嗎?
    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不考慮農業、運輸等過程產生的排放,那麼只要由生物原料製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全球得到良好管理(在堆肥條件下完成降解,降解產物得到有效利用),則在整個過程中不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淨排放[3]。出於相同原因,由化石原料製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則非如此,因為化石資源是古生物遺骸經過數千萬至數億年的高溫高壓作用所形成的。
  • 鄭月明:建議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以下為《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的全文。一、建議背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綠色、循環、可持續性發展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可降解塑料上市公司名單
    被稱為「限塑10條」的《北京市塑料汙染治理行動計劃(2020-2025年)》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底,北京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零售業門店(含配送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