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月明:建議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2020-11-30 網易財經

網易財經3月5日訊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集團董事長鄭月明在2019年兩會上帶來了三份建議,分別是《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推廣高等院校「雙元制」教育模式,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和科技創新》和《關於改進12306網絡購票系統的建議》。以下為《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的全文。

一、建議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綠色、循環、可持續性發展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

綠色環保材料的應用是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手段,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報告稱全球90億噸塑料垃圾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大多數最終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者流入環境中,嚴重危及自然生態系統和物種的生存。「白色汙染」已經成為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各個國家面臨的嚴重環境問題。

自2008年6月1日起,中國部分地區開始實行「限塑令」,但效果並不明顯。隨著電商、快遞、外賣等新業態的迅速發展,塑料垃圾汙染問題變得日益突出。有關數據表明,2017年國內快遞包裝塑膠袋用量約80億個,三大外賣平臺(美團、餓了麼、百度)每天外賣訂單量超過2000萬單,如每單僅使用一個塑膠袋,年使用塑膠袋超過70億個。如每個塑膠袋按0.06平方米計算,三大外賣平臺每天所使用的塑膠袋可以覆蓋168個標準足球場!每年僅快遞包裝和三大外賣平臺使用的塑膠袋可以覆蓋900平方公裡。

行業現狀

塑料垃圾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尋求綠色環保的新型替代材料解決塑料垃圾汙染問題具有重大意義。生物可降解材料因在堆肥環境下可以自然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對自然環境不會形成任何壓力,成為替代常規塑料產品的最佳選擇之一,但目前因其生產成本相對較高、性能不穩定等因素,制約了其普及使用。

目前全球已有60多個國家出臺了相關限制塑料使用的政策或法令,通過對塑膠袋徵稅、自願協議、全面禁令等方式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如義大利、法國、美國等已經強制要求使用生物可降解塑膠袋,並推行嚴格的獎懲措施。

國內市場上主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有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酯(PBAT)和聚羥基烷酸酯(PHA)PLA產品國內企業剛剛起步,技術距歐美企業還有較大差距,關鍵原料丙交酯的連續穩定生產技術尚未取得突破;PBS產品的生產技術國內企業已經掌握,但在連續穩定生產方面還需進一步提升;PHA產品中國技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且生產成本有較大下降空間。這些生物可降解材料在一次性塑料包裝、購物袋、垃圾袋、農用地膜等眾多領域可替代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等難以降解的塑料製品。

現階段我國生物可降解材料產品國內市場尚未完全打開、表觀消費量少,主要原因有:一是生產成本相對傳統塑料高,價格缺乏競爭力;二是連續大宗穩定合成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以及改性後廣泛應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國內技術尚不成熟。產品性能沒有傳統塑料覆蓋範圍廣,有待進一步提升;三是國內尚無明確的產品評價標準,市場較混亂;四是行業政策和相關法規不夠完善,消費者的環保意識不夠強。

三、建議

1、在國家層面制定法規,鼓勵從業者和消費者使用「綠色環保」的生物可降解材料。首先在一次性塑料包裝、購物袋、食品包裝、農用地膜等領域制定限制使用塑料的法規,加大鼓勵和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力度。

2、遴選擁有核心技術、能帶動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的龍頭企業,加大扶持力度。支持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國際合作等方式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增強產品競爭力。

3、參照發達國家標準並結合我國國情,制定生物可降解材料產品標準和評價體系,加強市場引導和宣傳,完善監管機制。

本文來源:網易財經 責任編輯:王曉武_NF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鄭月明:加大支持力度 推動生物可降解...
    「白色汙染」,尤其是一次性塑料製品廢棄物對自然環境和人類健康構成了重大威脅,已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問題,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重視。針對這一問題,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繼在去年提出《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今年延續去年建議提出《關於加大支持力度,推動生物可降解材料產業發展》。
  • 我市大力推廣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是什麼?
    生物質材料包括通過生物合成、生物加工、生物煉製過程獲得的生物醇、有機酸、烷烴、烯烴等基礎生物基化學品,和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纖維、糖工程產品、生物基橡膠以及通過生物質熱塑性加工得到塑料材料等。
  • 江西出臺政策措施 加大力度治理塑料汙染
    「限塑行動」實施難點突出表現在集貿市場執法難、公眾認識不一致、替代產品成本高等問題。下一步,將加強對塑料製品生產和消費的監督管理,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和模式,規範塑料製品的回收利用,加強塑料汙染專項整治工作,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經驗總結與宣傳引導。  楊國華在作主題發布時說,力爭到2020年底,江西省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推廣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
    被譽為「中國降解塑料標準」代言人的翁雲宣教授,則對生物降解塑料現狀和相關標準進行了詳細解讀。他指出,在全球資源和環境壓力日益凸顯的今天,節能環保已成為當今經濟發展的主題,使用符合生態要求、可生物分解的材料已成為大勢所趨。發展生物降解塑料對整個生物圈乃至整個環境將有積極的意義。他強調,要完善綠色產業標準,促進技術開發,有效服務市場需求。
  • 治理白色汙染 建設美麗中國——全國政協「加大白色汙染防治力度...
    生物基產業鏈是以中原大地產量非常高的玉米和它的秸稈為原料,生成一系列可降解的塑料製品。這個產業經過幾年發展,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一是發展快、鏈條全。園區形成以玉米秸稈或澱粉為原料的完整產業鏈條。二是產品多、技術新。主要產品涉及生活生產各個領域,可全面替代石油基料塑料。部分可降解材料產品已獲歐盟認證。三是效益優、前景好。產品遠銷歐美、日本等地,在國內十幾個大中城市推廣。
  • 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 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就...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積極應對塑料汙染,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積極推廣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替代產品,增加綠色產品供給,規範塑料廢棄物回收利用,建立健全各環節管理制度,有力有序有效治理塑料汙染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國家發展改革委負責人就《意見》回答了記者提問。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另外,生物可降解塑料需要在特定環境下才能降解,並非沒有條件限制。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於一次性製品目前生物可降解塑料最主要的應用領域為包裝材料,佔比近 60%。包裝材料分硬質包裝和軟質包裝,硬質包裝包括盒子、瓶子等,軟質包裝包括塑膠袋等。
  • 「禁塑」後塑料包裝該用啥替代?生物降解塑料PBAT集中投產
    生產可降解塑料將成為發力點 所謂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能夠在細菌、真菌、藻類等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的塑料。在理想的條件下,生物可降解塑料被廢棄後可以被微生物完全降解,生成二氧化碳、水等無害物質。
  • 消除白色汙染我國再次明確時間表 2020年將是很多塑料製品「大限」
    可降解塑料產業仍面臨不少瓶頸   《意見》明確指出,推廣使用可降解購物袋、可降解包裝膜(袋),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加強可降解替代材料和產品研發;加大可循環、可降解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開展可降解地膜等技術驗證和產品遴選等。   可降解塑料也是今年兩會代表、委員關心的熱點。
  • 東方推廣使用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海南日報八所11月19日電 (見習記者肖開剛 通訊員符啟慧)近日,東方市來利超市的工作人員,全部下架了店裡銷售的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換上了全生物降解的環保塑料製品。這是東方市全面落實「禁塑」工作要求,大力推廣使用全生物降解的塑料製品的一個縮影。
  • ...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
    根據塑料製品使用情況,寧波的實施方案,要求在今年年底,市區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及餐飲打包外賣服務和各類展會活動,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集貿市場規範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    「由『限』到『禁』,從推廣使用可降解塑膠袋開始倒逼。」
  • 可降解塑料:「禁塑令」下的環保替代藍海
    2020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明確提出分步驟、分領域禁限使用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降解包裝膜、塑膠袋、地膜等替代產品,政策由「限」向「禁」升級。將分2020年、2022年、2025年三個時間段,明確加強塑料汙染治理分階段的任務目標。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全生物降解材料-PBS,PBAT
    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對拉動投資和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產業升級和發展方式轉變,促進節能減排和民生改善,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008年「限塑令」已推廣十餘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相對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已然出現了一定的脫節滯後。隨著「明年起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話題上了熱搜。
  • 可降解塑料行業迎風口!丹化科技實現四連板
    「最嚴」限塑令來了外賣、電商等行業實行限塑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
  • 政策落地,可降解塑料成效仍值得期待
    可降解塑料主要應用領域為包裝、紡織和農膜領域,目前主要表現為PLA和PBAT對傳統塑料的替代。而在一些高附加值領域中,PHA在醫用植入材料中使用廣泛。由於成本和應用方面的優勢,PLA和PBAT將是未來降解材料的主要發展趨勢。
  • 商務部發文大力倡導使用非塑製品和可降解塑膠袋
    商務部辦公廳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商務領域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引導商場、超市等場所,通過積分獎勵等激勵手段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製品和可降解塑膠袋,推廣使用生鮮產品可降解包裝膜(袋)。在餐飲外賣領域推廣使用符合性能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秸稈覆膜餐盒等生物基、可降解塑膠袋等替代產品。加強電商、外賣等平臺企業入駐商戶管理,制定一次性塑料製品減量替代實施方案,推廣可降解替代產品。
  • 可降解塑料行業深度報告:三大催化因素,政府行動是重點
    生物降解機制讓光–生物降解塑料可在光照不足的情況下降解徹底,而且降 解速度能達到普通降解塑料的 5 倍以上。另外,光–生物降解塑料在很大程度上 改善了生物降解塑料加工困難、工藝複雜、成本較高等問題,克服了生物降解 塑料難以推廣應用的弊端。
  • 中科院成功研發海水可降解塑料,希望率先在海南應用推廣
    季君暉說,研發它是為了解決日益嚴峻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替代難以降解的通用塑料,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海南當前已開啟『禁塑』工作,加上海南是海洋大省,海水可降解塑料應用越早越好,範圍越廣越好。」海洋塑料垃圾汙染超乎想像當前,塑料汙染已成為地球上直逼氣候變化的另一重大威脅,因為它正在急劇汙染每一種自然系統,並危及越來越多的生物。
  • 可降解塑料火了!這隻A股狂拉四連板
    「最嚴」限塑令來了外賣、電商等行業實行限塑11月30日,商務部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鼓勵環保替代產品供應商依據本辦法規定報告可降解塑料原料、可降解塑料製品以及其他環保替代產品的生產和銷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