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可降解塑料,與循環經濟真的不兼容嗎?

2020-11-23 澎湃新聞

原創 擺擺 擺脫塑縛

近年來,在塑料領域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呼聲不斷,

備受關注與爭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有望融入未來的循環經濟嗎?

發展方向又是什麼?

2018 年 1 月,歐盟委員會通過《循環經濟中的歐洲塑料戰略》(A 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為歐洲邁向塑料循環經濟奠定了基礎。作為第一個全歐洲範圍的塑料戰略,該戰略旨在保護環境免受塑料汙染、推動塑料產品可循環利用,同時促進經濟增長和科技創新。

與此同時,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塑料為循環經濟帶來新的機遇和風險。

為確保進入市場的新材料與循環經濟相兼容,2019 年 7 月,英國有關政府部門就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益處及影響,向公眾徵求意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希望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以發展更加循環的經濟。為此,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其中可以發揮什麼作用?」

要嘗試作出回答,需先理解「循環經濟」這一概念。

循環經濟:資源可持續利用

通常認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物質循環利用模式,是循環經濟區別於傳統線性經濟(「資源—產品—廢物」)的首要特徵。

然而學者陸學、陳興鵬指出,「資源—產品—廢物」線性模式與「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模式對「廢物」的觀念不同。「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其實就是「廢物資源化」,把「廢物」看作「資源」[1]。

他們認為,循環經濟本質上是關於資源可持續利用的理論,資源效用是循環經濟關注的永恆主題。循環經濟和傳統經濟的根本區別在於資源效用的衡量標準不同——傳統經濟的資源效用體現的是純粹的經濟價值,而循環經濟的資源效用不僅僅需要體現經濟價值,還要體現環境價值、社會價值[1]。

簡單來說,循環經濟的核心內涵就是考慮社會、環境因素影響下的資源節約。

建立在這一理解的基礎上,我們能夠明白:並非任何將塑料廢物「資源化」的方式(比如焚燒產生能量),都與循環經濟理念相協調。應當考量的是:塑料經濟中所使用的資源如何實現可持續利用,同時儘可能發揮其經濟、環境和社會價值。

臺北的垃圾焚燒廠 圖 | Wikipedia

那麼,生物可降解塑料要如何融入循環經濟,資源的節約與可持續利用又會怎樣實現呢?

實現資源可持續利用:

用生物原料代替化石原料

2016 年 1 月 ,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和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聯合發布報告《新塑料經濟:重新思考塑料的未來》,提出了塑料經濟與化石原料脫鉤的設想。

報告指出,當前的塑料生產依賴不可再生的化石原料消耗。如果化石資源消費量繼續高漲,所產生的碳排放量將加劇氣候變化,因此應當切斷塑料與化石原料的聯繫。為了實現這一想法,開發可再生原料勢在必行。

化石原料加工 圖 | Magda Ehlers

報告同時指出,生物可降解塑料如果使用生物原料,且在受控堆肥條件下生物降解,則可以通過關閉生物循環(biological cycle)的理念融入循環經濟[2]。通過模擬自然生態系統的運行方式和規律,有機成分得以循環利用。其中,生物降解材料大部分轉化為二氧化碳,剩餘的礦物質成分、養分,被回收為堆肥(即腐殖質),可用於提高土壤質量[2]。

生物循環 圖 | 來源於網絡

生物原料堆肥處理產生的二氧化碳屬於「短周期碳」('short-cycle carbon'),這部分二氧化碳是植物在生長期間通過光合作用吸收到生物質(biomass)中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如果不考慮農業、運輸等過程產生的排放,那麼只要由生物原料製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全球得到良好管理(在堆肥條件下完成降解,降解產物得到有效利用),則在整個過程中不會增加大氣中二氧化碳的淨排放[3]。

出於相同原因,由化石原料製成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則非如此,因為化石資源是古生物遺骸經過數千萬至數億年的高溫高壓作用所形成的。目前,市場上約 24% 的可堆肥塑料是化石基塑料[3]。

兼顧經濟和環境價值:

機械回收還是堆肥處理?

對塑料廢物的利用,即塑料的回收再生活動,通常包括五類[4]:

1. 同級回收,即機械再加工成具有同等性能的產品;

2. 降級回收,即機械再加工成性能要求較低的產品;

3. 化學回收(chemical recycling),指回收化學成分,一般指聚合物解聚為單體(關於化學回收的更多內容可參看往期文章:塑料的化學回收,被神化了嗎?);

4. 能量回收(energy recovery),即通過焚燒獲取能量;

5. 有機回收,指在受控條件下,對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塑料進行堆肥處理或厭氧消化(anaerobic digestion)。

回收塑料 圖 | Getty Images

在大多數情況下,塑料的機械回收(包括同級回收和降級回收)更受人們青睞,因為這樣保留了塑料的經濟價值;而有機回收(通過生物降解)只能讓塑料變成水和二氧化碳,雖然較不容易產生環境危害,但經濟價值極低[2]。

學者 S Kubowicz、AM Booth 認為,循環經濟致力於保持產品和材料的最高效用和價值,然而,當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工業堆肥設施中堆肥處理時,卻意味著失去了一種潛在的有用資源。因此,如果生物可降解材料走向大量生產,就有必要開發這種材料的機械回收方法[5]。

2019 年歐盟出版物《塑料循環經濟:來自研究和創新方面的洞見,為政策及供資決定提供信息依據》指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機械回收類似於傳統塑料——當被分離為單一材料(mono-material)的廢物流時,大多數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機械回收,有些甚至可以化學回收(例如聚乳酸)[3]。

彩色聚乳酸製品 圖 | pixabay.com

但是,在當前的材料技術和廢物處理基礎設施背景下,生物可降解塑料很難做到既具有生物降解性,以減少洩漏時對自然環境的負面影響,又在性能和成本(指經濟可行)方面具有可回收性[2]。

從環境角度來看,只有當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得到特定利用時,生物降解性能才是一種優勢。而生物降解性能的特定利用,根據收效,可分為兩類[6]:

一、僅帶來直接效益,即產品由於具有生物降解性能,就算意外進入自然環境,也不至於產生大的危害。

例如設想中未來的海洋生物可降解塑料,可應用在海洋情景,且容易流入環境中的產品,從而減少遺留在自然環境中的不可降解塑料。

圖 | pixabay.com

然而,目前的生物可降解塑料難以在海洋等自然環境中有效降解,因為它們的降解大部分需要控制條件(如在工業堆肥環境裡)[2]。

二、兼具直接效益和間接效益,即除了減少自然環境中的不可降解塑料之外,還具有其他好處。典型例子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裝。

目前,歐洲的城市垃圾有 40% - 50% 是有機廢物。儘管促進機械回收是歐洲塑料戰略的關鍵目標之一,但歐洲生物塑料協會(European Bioplastics)認為,使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裝,並在使用後同有機廢物一併堆肥處理,有助於收集更多的有機廢物(間接效益一),降低有機廢物對塑料廢物機械回收的影響(間接效益二),因此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裝應該得到推廣[7]。

有機廢物 圖 | Getty Images

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在其報告中,對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裝的應用提出了以下兩項要求:第一,使用後,包裝的殘留內容物是食品等有機物,在這種情況下,生物可降解塑料包裝有助於內容物中的養分回歸土壤;第二,使用後,包裝不會進入機械回收渠道(即產品使用後應該堆肥處理)[2]。

滿足上述兩項要求的應用場景包括:有機廢物包裝袋,用於聚會活動、快餐企業、食堂和其他封閉系統的食品包裝,以及茶包和咖啡膠囊等[2]。

小結

總結來說,生物可降解塑料融入未來循環經濟的方向是[6]:

1. 生產原料——逐步淘汰化石資源的使用;

2. 應用領域——生物降解性得到特定利用(如使用生物可降解包裝促進有機廢物回收,並一同送往堆肥處理);

3. 回收方法——未來根據應用場景具體選擇。

荷蘭向塑料循環經濟過渡 圖|CE Delft

在荷蘭的塑料循環經濟願景中,實現了從使用化石原料到使用生物原料的轉變,並且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機械回收方法得到優化,從而在一些應用場景中保留了塑料的經濟價值。

參考文獻

[1]陸學,陳興鵬.循環經濟理論研究綜述[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24(S2):204-208.

[2]Neufeld L, Stassen F, Sheppard R, et al. The new plastics economy: rethinking the future of plastics[C]//World Economic Forum. 2016.

[3]Crippa M, De Wilde B, Koopmans R, et al. A circular economy for plastics: Insights from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to inform policy and funding decisions[M]. 2019.

[4]Hopewell J, Dvorak R, Kosior E. Plastics recycling: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J]. 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2009, 364(1526): 2115-2126.

[5]Kubowicz S, Booth A M. Biodegradability of plastics: challenges and misconceptions[J]. 2017.

[6]Delft C E. Biobased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J]. Policy suggestions for biobased and biobased biodegradable plastics, 2017.

[7]European Bioplastics e.V..plastics strategy - contribution of bioplastics to a sustainable circular plastics economy[R].Berlin,2018.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塑料的循環經濟 塑料降解和回收的生物技術解決方案
    塑料經過大約100年的生產,到現在塑料顆粒幾乎無處不在:在地下水、海洋、空氣和食物鏈中,全世界都在用生物技術方法來解決這一塑料危機。然而,大多數的進展僅限於一種特定類型的塑料,即聚酯,如PET。Ren Wei在《自然催化》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對當前的研究狀況進行了批判性的討論,並提出了塑料生物循環經濟的策略。為了實現塑料的循環經濟,需要複雜的解決方案。
  • 生物塑料真的環保嗎?
    柏林貿易組織歐洲生物塑料(European Bioplastics)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全球對生物塑料的年總需求將達到262萬噸。這相當於目前全球塑料年總需求3.35億噸的1%。歐盟的2018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也把生物塑料研究作為推動無損氣候經濟的一項舉措。到底什麼是生物塑料呢?真的環保嗎?科技藝術(Ars Technica)網近期一份綜合報導,提醒人們其實「生物塑料」包含「生物材料塑料」和「自然可降解塑料」兩個不同的概念。
  •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誤解,你中了幾個?
    當即解決塑料汙染,已經是全球無法迴避的問題。目前,國內相關政策似乎將解決塑料汙染的希望寄託於生物可降解塑料。輿論上曾一度壓倒性地為這種材料歡呼叫好。但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真的能完全可降解嗎?對於生物可降解材料,你又了解多少?這些有關生物可降解材料的「雷」,不知道你有沒有踩到呢?生物可降解塑料真的等於100%降解嗎?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生物基塑料就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石化基塑料就不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答案都是否定的。01生物基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塑料是否可生物降解,跟塑料由哪種原料製成沒有必然關係。實現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最終降解,要求三個條件:(1)能區分;(2)能收運;(3)能處理。需要探討的是,在當下,這些條件都能夠達成嗎?01消費者能辨識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綠色和平於今年 8 月對 200 名消費者進行了問卷調研,其中一題問道,「你怎麼判斷塑料產品是否可降解?」
  • 深度剖析|「可降解塑料」真的環保嗎?
    首先是新修訂《固廢法》中要求: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今年1月,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要求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餡餅」還是「陷阱」?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你知道多少?它到底是我們解決塑料汙染的「餡餅」還是「陷阱」?2019 年末,我們開展了一項問卷調查,逾 2000 位公眾參與其中。結果顯示:過半數公眾無法區分塑料產品是否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產品。因為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高度相似,國內又沒有統一清晰的專用標識。僅 20% 左右的公眾意識到,生物可降解塑料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消失。可見我們對這種材料的認知與現實情況之間,相去甚遠。
  • 漲姿勢,可降解塑料真的是「白色汙染」剋星嗎
    我們所說的「可降解塑料」目前主要是位於右上角的「生物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統稱。常見「可降解塑料」真的那麼容易降解嗎?在這一大類「可降解塑料」中,最常見的最算是聚乳酸(PLA)。PLA生物降解需要滿足最基本的兩個條件:50%-60%的溼度和50-70攝氏度的溫度。在此條件下,微生物才有可能經歷數月甚至更長的時間逐步將PLA分解。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即不滿足溫溼度條件的環境下,PLA不能被降解。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2015年發表的一份報告裡,就提到了可降解塑料對環境的危害問題,其中包括 PLA。
  • 垃圾分類新想法 TV萊茵聚焦循環經濟帶來生物降解測試服務
    本報記者李春蓮11月6日,國際領先的第三方檢驗、檢測和認證機構德國萊茵TV集團(以下簡稱「TV萊茵」)再度亮相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在服務貿易區1.1HA3-03展位,TV萊茵就「循環經濟」發表演講,並向業界推介其生物降解測試服務
  • 鄭月明:建議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
    以下為《關於加大力度推廣使用生物可降解材料替代塑料的建議》的全文。一、建議背景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建設美麗中國,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絕不能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換取經濟的一時發展」。綠色、循環、可持續性發展將成為未來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特徵。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可降解塑料是一大類,包括光降解塑料、熱氧化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環境或堆肥條件、土壤條件或高固形物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一種塑料,而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條件下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塑料。
  • 可降解塑料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哪種最適合我們嗎?
    可生物降解嗎? 問題5:可堆肥降解的塑料可以在家裡堆肥降解或者在自然環境下自己降解嗎? 問題6:什麼是水溶袋呢?水溶袋溶解的水真的可以喝嘛? PLA 還具有可靠的生物安全性、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力學性能和易加工性,廣泛用於包裝、紡織行業、農用地膜和生物醫用高分子等行業。 PHA PHA可降解塑料是細菌在生長條件不平衡時的產物。
  • 「限塑令」升級,可降解塑料能成為最終的解決之道嗎?
    因此,很多公司都在呼籲不使用雙酚A和鄰苯二甲酸鹽等不受歡迎的化合物,並且在包裝上聲明其對於可持續發展的承諾,譬如「可回收、可生物降解、可堆肥、環境友好和廢物最小化」等用語。02、「循環經濟」的興起,在包裝領域掀起的可持續革命浪潮1. 回收革命國家發改委曾經給「循環經濟」下了定義:這是一種高效利用資源並循環使用的經濟模式,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徵。目前這一經濟模式在全球範圍內都受到了廣泛重視,越來越多的行業聯合起來開展了消費後回收和化學循環的供應合作活動。
  • 澱粉基塑料真的可降解嗎,是否符合最新國標?
    生物降解材料研究院此前很多推文中,都有提到澱粉基塑料,例如:① 可降解塑料市場發展迅猛:十年近千億!未來可期② 一隻購物袋0.5~1.7元,可降解塑膠袋廠家詢價太火爆了!上面兩篇文章都有提到澱粉基塑料,並且說明澱粉基塑料降解殘留和不能完全分子化降解的問題。那麼澱粉基塑料到底是什麼呢?
  • 可降解塑料概念股有哪些?可降解塑料龍頭股有哪些?
    商務部近日制定並發布《商務領域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回收報告辦法(試行)》,引導企業、消費者減少和替代一次性塑料製品使用。《辦法》中提到的環保替代產品,包括紙袋、可循環使用的布袋、提籃和可降解塑料製品等。
  • 可生物降解能確保無害降解嗎?
    假如你買了一些塑料製品,上面標明「可生物降解」。那你就可以放心了,因為你知道將它扔掉後它會無害降解?嗯,不要太快下結論。原因是,我們在設計生物降解能力時,通常會追求快速的生物降解,然而垃圾填埋場尚未開始收集兩年內產生的氣體,生物降解產生的如此多的甲烷氣體,會在安裝氣體收集系統之前就被釋放到環境中。現在我只是從垃圾填埋場的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
  • 我市大力推廣的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是什麼?
    「白色汙染」,為淮河生態經濟帶綠色發展做出表率。 《實施意見》明確了我市生物基可降解製品推廣應用工作的時間表—— 2019年7月底前 全市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大型國有企業等單位全面禁止購買、使用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全部採用生物基可降解塑膠袋替代;9月底前,禁止購買、
  • 推廣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楊渝嘉)11月14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市米袋子菜籃子聯合會、市質量檢驗協會、市商品質量促進會聯合舉辦的「2020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論壇」在雅楓國際酒店順利舉行。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海南「禁塑令」引起一時轟動,禁止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鼓勵可降解塑料作為替代方案,「可降解塑料」這個話題又熱起來,近年這項技術也有新的進展,但是目前能解決「白色汙染」嗎?據聯合國統計,塑料佔海洋所有汙染物的90%。
  • 生物可降解塑料將會有哪些發展趨勢?
    報告表明,就數量而言,聚乳酸(PLA)因其優越的力學性能和易加工的特點,成為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的主力軍,佔據45.1%的市場份額,並將在所有生物可降解塑料類型中以最快的速度繼續增長。但在市場價值方面,澱粉共混物因其較高的生產成本,略勝聚乳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