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塑料真的環保嗎?

2020-12-05 環球世界未解之謎

柏林貿易組織歐洲生物塑料(European Bioplastics)的數據顯示,到2023年,全球對生物塑料的年總需求將達到262萬噸。這相當於目前全球塑料年總需求3.35億噸的1%。

歐盟的2018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ircular Economy Action Plan),也把生物塑料研究作為推動無損氣候經濟的一項舉措。

到底什麼是生物塑料呢?真的環保嗎?科技藝術(Ars Technica)網近期一份綜合報導,提醒人們其實「生物塑料」包含「生物材料塑料」和「自然可降解塑料」兩個不同的概念。

現在用玉米澱粉、甜菜糖、獼猴桃皮、蝦殼、木漿、芒果和海帶,都可以製造塑料。用這些材料造出的塑料就是「生物材料塑料」。由於這些材料相對石油來說,是可持續的原料,因此擁有不少環保支持者。

這些材料造出的產品和黑膠(vinyl,乙烯基)和PET這樣最常見的塑料一樣,常用於飲料瓶。比如可口可樂公司使用的PET材料,就是這類完全由植物製成的塑料。

但是,這些塑料在自然環境中仍需要幾百年才會降解。

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University of Florence)的環境工程師魯傑羅(Federica Ruggero)說:「我們都喜歡看到『綠色』這個詞,但是要明確我們所用的到底是什麼材料。設計這些新材料的初衷是好的,可是我們也得注意產出是什麼材料,這也很重要。」

人們更急於解決的是塑料在自然環境中難以降解的汙染問題。因此非盈利環保組織Greenpeach提出:「植物瓶子不是答案。」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聚合物研究所(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Polymer Research)的化學家烏爾姆(Frederik Wurm)說,人們把很多材料都稱為「生物塑料」,比如用石油造的PCL塑料也叫生物塑料。這種塑料可生物降解,廣泛用於包裝和藥品。

還有一些技術,向傳統塑料摻入一些添加劑以加快其分解,現在看來作用也不大。比如一類稱為「可氧化降解」(Oxo-degradable)的塑料,在陽光和氧氣下將快速分解成小塊。但是變成的微塑料仍是難以分解,一樣造成環境汙染。歐盟現已在採取措施禁止使用這種塑料。

所以總的來說,產出塑料的可降解性比使用的源材料更重要,真正理想的「生物塑料」應當是既由生物材料製成,又可自然降解。目前這樣的材料很少,不僅成本較高,而且也只能在特定的條件下降解。

相關焦點

  • 深度剖析|「可降解塑料」真的環保嗎?
    於是,塑料的鼻祖誕生了。可誰能想到,一百多年以後,當初拯救大象生命的材料,卻因為環保問題,上了人類的「黑名單」。可真實情況果真如此嗎?成本在市場經濟環境下,拋開成本談任何問題都沒什麼實際意義。目前的可降解塑料正是處於一個成本不佔優勢的尷尬境地。談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有必要解釋一下可降解塑料和傳統塑料之間的區別。
  • 可降解塑膠袋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
    在垃圾袋方面,由於大家都有意識注重環保,紛紛採購各式各樣的「環保垃圾袋」,特別是標有「可降解」關鍵詞的垃圾袋更是成為炙手可熱的暢銷品。然而事實卻是,人們儘管有意選擇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但對「可降解」的概念知之甚少。那些所謂的「可降解垃圾袋」,真的是無毒無害的可降解材料嗎?真的比傳統PE塑膠袋更環保嗎?
  • 「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真的好?
    大多數塑料是臭名昭著的:它們可以留存多久,多麼難被自然分解;所以認為這些散落到四面八方的塑膠碎片可以這樣融化且無害的說法,聽起來真是好的不真實。但是,一旦你閱讀精細的印刷內容,還真的滿美好的… 聯合國發布一個新的報告,內容是關於這些所謂可被生物分解的塑料,及其對海洋產生的影響。相較於理論,現實是沒這麼樂觀的。
  • 漲姿勢,可降解塑料真的是「白色汙染」剋星嗎
    ▲環保可降解塑膠袋。圖/視覺中國近日,一則關於「海南省將全面禁塑」的報導,成了輿論熱點。我們所說的「可降解塑料」目前主要是位於右上角的「生物基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統稱。常見「可降解塑料」真的那麼容易降解嗎?在這一大類「可降解塑料」中,最常見的最算是聚乳酸(PLA)。
  • 檸檬製備生物塑料 這是真的?
    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環保生產無BPA聚碳酸酯的方法,即以檸檬烯和二氧化碳為原料製備無BPA聚碳酸酯。 從你的手機殼到飛機窗戶,聚碳酸酯無處不在。他補充道:「我們的方法是用可以從檸檬和橙子中分離出來的檸檬烯取代BPA,這顯然是更環保,更可持續的替代品。」因為檸檬烯完全替代雙酚A對於大多數行業來說可能比較複雜,所以Kleij解釋說,我們可以逐漸替換BPA。即我們可以開始加入少量的檸檬烯,然後再逐漸取代BPA,一步一步地適應過程可能會使得新型檸檬烯衍生的生物材料具有相似或甚至更為創新且增強的性質。
  • 科普|講真,用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
    可是,嘬著嘬著,問題就來了: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喝完後,可降解塑料杯蓋屬於什麼垃圾?有了無紡布袋,放開了用也不怕汙染環境了吧?受訪專家:深圳市零廢棄環保公益事業發展中心主任 毛達擺脫塑縛總幹事 鄭雪問:用紙吸管比塑料吸管更環保嗎?環境影響有很多方面,眼前較突出的是一些塑料製品容易洩漏到環境中,對海洋生物和環境造成影響。
  • 誠佳美開設海口首家環保服務站 推廣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
    今年7月,海口誠佳美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誠佳美」)在海墾廣場開設海口首家環保服務站,為市民傳遞環保的理念,推廣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介紹海南「禁塑」的相關政策。  環保服務站位於海墾廣場二樓的步行街內,門口擺放著海南「禁塑」的相關宣傳內容,店內有餐盒、碟子、刀叉勺、杯子、吸管、紙袋等數十種常用的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目前來諮詢的人比較多,主要都是餐飲企業和個體戶,這個月能明顯感覺諮詢的電話和人流量增多了。」誠佳美環保服務站負責人周俊說,許多餐飲從業者對「禁塑」了解不多,對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的替代品存在很多疑問。
  • 新研究證明:所謂可降解生物塑料其實對環境並不友好
    然而,最新研究表明,本應環保的生物塑料卻含有與傳統塑料相同的有毒化學物質。塑料對環境是有害的,無論是製造還是丟棄。首先,當製造塑料時,會釋放出威脅健康和溫暖地球的汙染物。 即使用完了,處理掉了,也是非常棘手的,因為它的耐久性,不會自然分解。 除非全球回收系統奏效,否則塑料垃圾將被送往垃圾填埋場或在垃圾焚燒爐中處理,自然會釋放汙染物。
  • 生物可降解塑料,與循環經濟真的不兼容嗎?
    原創 擺擺 擺脫塑縛近年來,在塑料領域推進循環經濟發展的呼聲不斷,備受關注與爭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有望融入未來的循環經濟嗎?發展方向又是什麼?與此同時,具有生物降解性能的塑料為循環經濟帶來新的機遇和風險。為確保進入市場的新材料與循環經濟相兼容,2019 年 7 月,英國有關政府部門就生物基和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益處及影響,向公眾徵求意見,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政府已經明確表示,希望消除所有可避免的塑料垃圾,以發展更加循環的經濟。
  • 與一次性塑料吸管說再見,真的做得到嗎?
    郭昱提到,自己老家的很多奶茶店,已經換上了紙吸管,但相比塑料吸管,有時用紙吸管時會感覺有奇怪味道,用久了還會起「小毛毛」,稍微有點影響口感,不過為了環保她還是更傾向使用紙吸管,但也希望紙吸管生產工藝可以有所提升。
  • 海南「禁塑」後塑料包裝用啥替代?快來看看全生物降解環保袋、外賣...
    12月1日,海南將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被列入名錄內的一次性塑料製品。當買菜購物點外賣時沒了塑膠袋,喝飲料時沒有塑料吸管,無疑會給大部分人的日常生活造成影響,有什麼東西可以作為塑料製品的替代品呢?10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海口誠佳美塑料包裝有限公司(下稱誠佳美)的線下直營店,尋找日常生活常用塑料製品的環保替代產品。
  • ...環保專題宣講會 邀請專家解讀禁塑政策並推廣應用全生物降解塑料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4日消息(記者 石祖波 通訊員 王琦 文/圖)11月4日,澄邁縣舉行了縣委理論中心組學習暨2020年「澄邁幹部大講堂」生態環保專題宣講會。中科院理化所高級工程師盧波受邀現場作了以《海南省禁塑政策解讀及全生物降解塑料概述》為主題的專題講座。
  • 「綠色環保」的螢光燈真的環保嗎?
    日益增多的螢光燈垃圾引發了人們對環境影響的思考,被冠以「綠色環保」的螢光燈真的環保嗎?01汙染從何而來節能的螢光燈真的有汙染嗎?答案似乎是肯定的。汞屬於一類高毒性液態金屬,在自然環境中能夠長期存在,能通過各種途徑進入水體或大氣中產生相當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並能在整個食物鏈中形成生物累積和放大,嚴重威脅人類健康,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列為全球性汙染物。除汞以外,螢光燈的玻璃燈管中含有氧化鉛和砷,也同樣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 可降解塑料到底是什麼?你知道哪種最適合我們嗎?
    從塑料行業目前的整體趨勢來看:傳統塑料已不能滿足當下節能環保的發展要求,而可降解塑料正代替傳統塑料成為新的發展方向。同時也因為最嚴「禁塑令」,可降解塑料正式走進人們的視線。 其實大家現在關心的環保袋就等同於可降解塑膠袋,那我們說的可降解塑膠袋又是什麼意思呢?
  •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貴嗎?
    環保科普|可降解塑料是什麼?貴嗎?
  • 可降解塑料怎麼分類?紙吸管真的更環保嗎?看專家為你解答!
    可降解塑料算什麼垃圾 你可能想不到可降解塑膠袋相比於普通塑膠袋,主要區別在於不含一般塑膠袋中的聚乙烯成分,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物質。那麼可降解塑料算哪類垃圾?記者在街頭隨機詢問了十多名市民。記者:您覺得這種可降解塑膠袋,您要是扔垃圾的話,您會扔到哪個桶?市民1:應該是可回收。市民2:也可以扔廚餘吧,它不是能降解嗎。
  • 建言「十四五」規劃:可降解塑料並不環保 應重新分類管理塑料
    隨著「垃圾分類」的推廣和人們環保意識的提高,「可降解」塑料越來越受到青睞,很多企業也打出了「可降解」和「環保」的招牌。事與願違的是,根據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副教授曹淑豔課題組的研究,可降解塑料可能不是那麼環境友好。塑料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一般需要數百甚至上千年,從環境容量的角度而言,塑料已經成為超級垃圾。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由中國公益組織和環保人士共同發起的零廢棄聯盟長期關注北京限塑問題。聯盟政策主任謝新源就是一名環保達人,他基本不點外賣,很少網購,出差都自帶拖鞋,儘量減少垃圾的產生。  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謝新源表示,北京「限塑10條」擴大了限塑範圍,是一個進步,希望措施能更有針對性。
  • 用塑膠袋裝冒著熱氣的飯菜 真的安全嗎?
    最近市民李先生在本報熱線中提出質疑,用塑膠袋裝東西,尤其是裝熱菜、熱飯,真的安全嗎?對人體有害嗎?街頭拎著塑膠袋裝食品的市民一次性塑料製品 已成食品攤點必備用具市民李先生說,自己平常在外吃飯時注意到,城區一些早餐店裡早上有不少人打包把早餐帶走,現在買外賣的人也多了起來,裝這些飯菜的都是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盒等塑料製品。
  • 蜘蛛絲,取代塑料的環保「神器」
    有研究報告顯示,自塑料工業化生產以來,總共生產了83億噸塑料製品,其中約63億噸已成為塑料垃圾,而63億噸中只有9%被回收利用,餘下的或焚燒或掩埋,它們對土壤、海洋、大氣和其中的生物的影響可謂是「全面覆蓋」,生物們通通難逃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