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一半|如何辨別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

2020-12-06 澎湃新聞

當城市開始實行垃圾分類,不少人為廚餘垃圾「破袋」感到苦惱。「可降解塑膠袋」能否用來承裝廚餘垃圾從而減少破袋的不便,不時出現在垃圾分類的討論中,但卻鮮有明確的答案。然而,隨著限塑令升級,許多城市逐步推出禁限塑實施細則,「可降解塑料」再次進入公眾討論。「可降解塑料」究竟為何物?它是否可以成為理想的一次性塑料替代品?消費者如何看待?市面上能買到的「可降解塑料」又如何辨別真偽呢?面對這些疑問,筆者做了一次小規模的問卷調研,詢問了200名普通消費者。

消費者心中的「可降解」產品是什麼樣的?

大家是否有意願購買或使用可降解塑料,如何分辨可降解塑料產品,用後又如何分類?在我們的調研中,63%的被訪者表示可降解塑料聽起來更環保,自己願意支持使用。

當問及如何辨別產品時,73%的被訪者首選直接用商品名稱區分,認為寫了「可降解」的應該就是可降解塑料,其中有63%被訪者是更謹慎的消費者,他們還會再依據認證標識或產品成分說明去辨別商品是否可降解。

在使用後應該如何分類的問題上,被訪者的分歧頗大,只有1/4的人認為可降解塑料在使用後應投入溼垃圾(廚餘垃圾)。

綠色和平消費者調研結果 - 如何辨別可降解塑料產品

綠色和平消費者調研結果 - 可降解塑料產品使用後應如何分類

帶著這200位消費者的答案,我仔細研究了網上銷量靠前的35個可降解塑料產品,我發現讓消費者從廠家宣傳、產品成分、認證標識來識別可降解塑料並非易事。

效果存疑的「可降解」方式和真假難辨的「可降解」產品

目前最流行三類降解方式分別為:光降解、熱氧降解和生物可降解。光、氧降解是一種物理分解的方式,在傳統塑料裡混入添加劑,使大塊的塑料加速分解成碎片,但這些碎片能否繼續降解依然是個疑問。光、氧降解近年也受到了諸多質疑,歐盟在2018年「關於氧化降解塑料的環境影響」的

報告

中指出,「沒有證據證明氧化降解添加劑可以讓塑料在堆肥、填埋、或自然環境中,在可控時間內完全生物降解。氧化降解添加劑還有可能具有生態毒性,目前沒有標準或測試可以說明這些添加劑對環境無害」。因此,歐盟和多家跨國企業宣布逐步停止使用氧化降解塑料。

在自然環境下,由微生物作用能夠完全降解成水和二氧化碳的才能叫「生物可降解」。根據降解環境,生物可降解塑料可細分為 「可堆肥降解」、「土壤可降解」、「海水可降解」。但事實上,目前沒有一款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在任何環境下無條件地降解。現在,我們在市場上能買到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其實都是 「可堆肥降解」塑料,只有在58℃以上、細菌充足的商業堆肥設施裡待夠180天才可降解。

自稱商品為「可降解」的商家特別喜歡用「在自然環境中降解」、「保護大自然」、「沒有空氣汙染」、「健康環保」等綠色環保宣傳語,但在說明商品關鍵的「可降解」特性時往往模糊不清,不能清晰定義自家賣的商品能夠在什麼條件下降解,需要多長時間,也很少指導消費者使用後應如何丟棄。

我查看了市面上銷售較多的35件產品,寫清楚了成分說明的有30件,其中使用了不可降解的聚丙烯(PP)或聚乙烯(PE)的竟有8件,這些產品中只有1/3從成分來看是真正的生物可降解,有的產品聲稱使用了玉米澱粉、秸稈等生物基材料,天然可降解。

在過去十幾年裡,「PP/PE+玉米澱粉」是很常見的塑料共混生產方式。這種產品的澱粉部分在特定條件下雖然可以生物降解,但剩餘的塑料會殘留在環境中,甚至經過幾百年也無法降解,這類混合塑料目前被統稱為「半降解」塑料,但是它們仍然以「可降解」的名義出現在購物平臺。

目前,市面上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主要是「可堆肥塑料」,材質通常為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PBAT)或是PLA+PBAT+澱粉。

因此,如果你打算購買生物可降解產品,所有在介紹中稱產品使用了(優質)PP、PE、高密度聚乙烯(HDPE )的商家,請直接一鍵刪除。至於那些用了玉米澱粉、秸稈等生物基材料的商家,你還需要抱著懷疑的態度仔細尋找蛛絲馬跡,分辨一下他們銷售的是不是和傳統的不可降解塑料共混的產品。

如何辨別「可降解認證」

從產品的可降解認證來看,我觀察的35件產品裡超過一半的產品介紹裡沒有任何認證信息,其中5個商家提供了檢測機構名稱卻沒有明確做了什麼檢測,明確列出檢測標準的也不一而足,有的產品符合中國的「GB/T 20197」檢測要求,有的產品符合國外的認證,主要包括美國ASTM 6866/6400和歐盟EN 13432。

中國對於降解塑料的

定義

(GB/T 20197-2006)是2006年發布的,這個標準至今仍然適用。籠統地稱產品符合「GB/T 20197-2006」,等於告訴顧客該產品有可能是熱氧降解、光降解、生物分解或是可堆肥降解,卻並沒有明確說明它到底可以怎麼降解。雖然,從2017年起,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相繼針對塑膠袋、地膜、快遞包裝發布了生物降解標準,前日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剛發布了新的

《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

,但是這些較新的標準和標識目前還沒有在市面上售賣的產品中出現,而針對其他品類的一次性塑料製品也還沒有出臺明確的「生物可降解」國家標準。

除了使用國內的認證,歐盟的EN 13432和美國的ASTM D6400是針對「可堆肥降解」的塑料包裝和塑料製品制定的標準,因此如果商家提及產品符合這兩項歐美標準,理論上它應該是可堆肥降解的,產品原材料普遍是PLA、PBAT、或它們和澱粉基的混合物。

在有產品標準的前提下,發展產品認證體系可以促進企業和國家對產品的質量進行監督和管理,產品的統一認證標識也可以為消費者提供相關信息,從而指導消費。

目前中國還沒有被廣泛認可的成熟的可降解塑料認證體系,雖然日前發布的《可降解塑料製品的分類與標識規範指南》統一了可降解塑料的檢測要求,提出了統一標識,為規範可降解市場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體系發展仍未不完備。而歐美推廣可降解塑料較早,認證體系也發展得相對完善。目前被普遍認可的國際認證主要包括國際生物分解產品協會(

BPI

)和美國堆肥協會(

USCC

)的堆肥產品認證計劃,德國萊茵TÜV和歐洲生物塑料協會共同開發的可工業堆肥塑料的認證系統,旗下包括了德國標準協會認證公司(

Din Certco

)和奧地利認證機構(

TÜV AUSTRIA

)。

在我觀察的35件產品中,只有兩款產品在角落貼出了這類認證標識,而參與調研的200名被訪者中雖然80%表示自己用過或者買過可降解塑料產品,但卻有78%的被訪者從來沒見過或沒注意過這些標識。

美國國際生物分解產品協會(BPI)可工業堆肥塑料認證標識

歐洲Seedling可工業堆肥認證標識

德國標準協會認證公司(Din Certco)的可工業堆肥塑料認證標識

奧地利TÜV AUSTRIA的 OK compost 可工業堆肥塑料認證標識

可降解塑料無法在短期內解決塑料汙染問題

通過這次調研,我發現辨別真正的可降解塑料不僅需要消費者具有一定的化學知識,還要熟知國內外認證體系和各類標準,此外還需要有火眼金睛和足夠的耐心在一眾宣傳中去偽存真。我曾認為,使用可降解塑料替代傳統的塑料產品可以解決廚餘垃圾和外賣快遞飛速增長所帶來的塑料汙染問題。但現在我意識到,問題遠遠沒有那麼簡單。

首先,可降解塑料產品命名缺乏法律規範,而國內尚未發展出大家都熟悉的且統一的認證體系和標識,消費者無法輕鬆識別買到的產品是否是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製品。

其次,現在眾多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中,絕大多數是商業堆肥塑料,但商業堆肥塑料需要被收運到堆肥設施裡180天後才有望降解,也就是說,如果只是把可降解塑料丟進幹垃圾(其他垃圾)或者回收垃圾裡,它沒辦法在短期內順利降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即使市民把可降解塑料正確丟入了廚餘垃圾桶,但如果沒有區分可降解塑料和普通塑料,收垃圾的工作人員仍需要把垃圾中的塑料分揀出來。

普通消費者在購買生物可降解塑料製品時,應注意去偽存真,在信息清晰、標識明確的情況下辨識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製品,並確保在使用後把它扔進正確的垃圾桶。對於其它的塑料包裝,如果消費者支持那些減少一次性包裝的商家,把「不想要這麼多包裝」的心聲告訴商家和行業,這將支持不同的行業朝著重複使用轉型,而消費者的意識提升也將促進市場變得更健全、國家監管更嚴格。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發展主要受國家和地方政策引導,各級政府要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市場亂象,一次性塑料用品應當優先以重複使用為原則來選擇替代品,從而更謹慎地評估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應用領域,並確保後端處理體系可以追得上前端可降解塑料使用的腳步。

(本文作者賈柊楠系綠色和平資深研究員)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什麼是生物降解材料,如何辨別生物降解材料
    在國內,隨著近兩年強制垃圾分類的推行,生物降解材料逐漸變成一個熱點概念。什麼是生物降解材料,它都被應用在哪些領域?我們又如何辨別這種材料呢?由於以PE、PP為主的聚烯烴類材料無法在短期內被分解,最終,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合成出一系列可以被微生物分解的聚酯類材料,以及一些以可再生資源(如秸稈、甘蔗渣、玉米澱粉等)提取合成的綠色材料,製造出了真正可以生物降解的綠色塑膠袋。
  • 如何辨別塑膠袋是否可降解?
    原標題:如何辨別塑膠袋是否可降解?如何辨別塑膠袋是不是可降解的?  答:對於普通群眾來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辨。首先是從外觀標識上看是否標註有全生物可降解塑料製品的標識;其次是通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原創 擺脫塑縛行動 擺脫塑縛今年以來,國家和地方層面針對塑料汙染治理工作,出臺了系列政策和法律文件,其中對可降解塑料寄予厚望。但是,標準標識是否完善、市場監管是否到位、如何妥善回收處理等,都是社會關注的問題。推廣生物可降解塑料,我們準備好了嗎?
  •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誤解,你中了幾個?
    當即解決塑料汙染,已經是全球無法迴避的問題。目前,國內相關政策似乎將解決塑料汙染的希望寄託於生物可降解塑料。輿論上曾一度壓倒性地為這種材料歡呼叫好。但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真的能完全可降解嗎?如果沒有進行分類回收處理,生物可降解塑料隨意進入環境中會產生環境危害,和普通的一次性塑料帶來的危害並無太大差異。02誤解二:生物可降解塑料都可以在家裡堆肥降解消失可堆肥塑料是生物可降解塑料中的一種。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餡餅」還是「陷阱」?
    關於生物可降解塑料,你知道多少?它到底是我們解決塑料汙染的「餡餅」還是「陷阱」?2019 年末,我們開展了一項問卷調查,逾 2000 位公眾參與其中。結果顯示:過半數公眾無法區分塑料產品是否為生物可降解的塑料產品。因為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高度相似,國內又沒有統一清晰的專用標識。僅 20% 左右的公眾意識到,生物可降解塑料無法在自然環境中完全降解消失。可見我們對這種材料的認知與現實情況之間,相去甚遠。
  • 可降解塑料的降解方式對比分析:生物降解塑料為主流
    中商情報網訊:可降解塑料是指一類其製品的各項性能可滿足使用要求,在保存期內性能不變,而使用後在自然環境條件下能降解成對環境無害的物質的塑料。可降解塑料按照降解方式分類,可降解材料一般可分為光降解塑料、生物降解塑料、光-生物降解塑料和水降解塑料等四大類。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可降解塑料是一大類,包括光降解塑料、熱氧化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環境或堆肥條件、土壤條件或高固形物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一種塑料,而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條件下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塑料。
  • 目前的生物塑料「PHA」,它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圖解:生物固氮生物功能夠在現實生活中實現嗎?剛才上面給大家舉的是一些很有趣的生物功能,但是這些生物功能到底能不能夠應用於我們真正的生活?生物對科學的價值現在我們身邊很多物件都是塑料做的,這些塑料都是從石油裡面提取出來的,一個非常殘酷的事實是塑料的降解需要大概300年,而人類發明第1塊塑料在1862年,這意味著人類發明的第1塊塑料想要降解完還需要150年。
  • 生物可降解塑料將會有哪些發展趨勢?
    報告表明,就數量而言,聚乳酸(PLA)因其優越的力學性能和易加工的特點,成為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場的主力軍,佔據45.1%的市場份額,並將在所有生物可降解塑料類型中以最快的速度繼續增長。但在市場價值方面,澱粉共混物因其較高的生產成本,略勝聚乳酸。
  • 科學家發現咖啡渣的另一個可能用途:可生物降解塑料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我們已經聽到越來越多的關於環保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消息,其由纖維素納米纖維製成。
  •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10個Q&A》全文part 2
    本期文章聚焦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回收處置問題,以及消費者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認知,並通過以下四個問答展開:公眾對生物可降解塑料認識不足有哪些影響?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後,該怎麼處置?生物可降解塑料對普通塑料的回收有什麼影響?為使生物可降解塑料得到妥善處置,目前我國的垃圾分類管理系統還需補足哪些短板?
  • 生物可降解塑料,與循環經濟真的不兼容嗎?
    建立在這一理解的基礎上,我們能夠明白:並非任何將塑料廢物「資源化」的方式(比如焚燒產生能量),都與循環經濟理念相協調。應當考量的是:塑料經濟中所使用的資源如何實現可持續利用,同時儘可能發揮其經濟、環境和社會價值。
  • 可降解塑膠袋、微生物降解袋、全生物降解袋的區別到底是什麼?
    至今為止,我們的生活依然使用著大量的塑料製品,不可否認,塑料的運用對人類文明的發展有著不可抹滅的貢獻。但同時,白色汙染也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環境汙染問題。眾多國家的科學工作者,為了治理這些白色汙染,尋找可以代替塑膠袋的產物,減少對環境的汙染。後來出現了各種五花八門的降解袋。有可降解塑膠袋、微生物降解袋、全生物降解袋等等。
  • 歐盟利用甲殼類動物廢棄物生產生物可降解塑料
    歐盟利用甲殼類動物廢棄物生產生物可降解塑料 來源:歐盟使團   發布者:亦云   日期:2015-02-17   今日/總瀏覽:1/2690
  • 可降解塑料成行業「新寵」
    據了解,2008年的「限塑令」頒布後,華北最大的塑料生產集散地河北雄縣2000多家塑膠袋廠有一半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與之前相比,新版「限塑令」限的塑料產品更多,影響的企業範圍更廣。「大部分傳統的塑料工廠還是抱有僥倖心理,希望可以在政策邊緣進行運營,處於觀望狀態,並沒有著手做一些升級改良。」
  • 推廣可降解塑料購物袋 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訊(記者楊渝嘉)11月14日,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指導,市米袋子菜籃子聯合會、市質量檢驗協會、市商品質量促進會聯合舉辦的「2020深圳塑料替代品之全生物降解塑料相關技術論壇」在雅楓國際酒店順利舉行。
  • 科普——可降解塑料
    吉林全省限塑,僅可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不過,關於「可降解塑料」,你需要了解更多。可降解塑料不只是生物基塑料可降解塑料可能使用的是生物基原料,但也可能含有增強生物降解的添加劑的石油化學原料(或兩者的混合物)。
  • 可降解塑料並不等於環保
    「另外,可降解塑料也是一次性材質,不能跟環保畫等號,使用起來需要謹慎。」  「限塑10條」還需明確的激勵機制  新京報:你什麼時候開始關注塑料汙染問題,開始關注北京的限塑行動?  謝新源:2008年「限塑令」頒布前後,我對塑料汙染關注過一段時間,但不夠系統。
  • 生物可降解塑料不是解決環境危害的出路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生物可降解塑料」因字面意思而被誤認為這些塑料最終可在環境中降解、綠色無害,故人們丟棄這種塑料時心理負擔不大。  然而,事實與人們的想法恰恰相反。
  • 生物降解塑料的分類
    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界如土壤或沙土等條件下,或特定條件如堆肥化條件下或厭氧消化條件下或水性培養液中,由自然界存在的微生物作用引起降解,並最終完全降解變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及其所含元素的礦化無機鹽以及新的生物質的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