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樹木越來越多不是好事,凡事都講求一個度,以前發生過災難

2020-11-01 茗越科技

隨著人類的發展,地球上面的綠色資源,森林資源也是變得越來越少了。因此很多人根深蒂固地認為森林資源,綠色資源,它就代表著健康,它就代表著地球的環境好。以前的濫砍亂伐造成森林面積的迅速下降,導致全球溫室氣體的增多,然後導致全球氣溫上漲。然後最終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無數的氣候災害還是隨之襲來。要知道這麼多年來,在我們的認知和學習中,我們都知道植物它可以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來製造氧氣,這樣的話就可以讓我們地球上的含氧量越來越多,也就會讓我們人類越來越舒服,因為含氧量越高的地方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會更加的有利於生存。

在現在的地球上呢,森林的覆蓋總面積大概是地球表面積的不到10%,這個數據在我們普通人看來是非常的少的。所以說在我們的概念裡面,我們都會認為森林這種東西當然是越多越好,越茂盛越好,我們人類也會想著去製造越來越多的森林,那麼到底森林的覆蓋面積真的是越來越多才越好嗎?很多人會認為森林越來越多之後就會讓氧濃度增加,就會增加很多的生態系統,動植物也就有了更多的棲身之所。如果說我們人類對森林進行大面積的破壞,大面積的砍伐,那麼我們就在破壞物種的多樣性,讓很多動物無家可歸,最終我們人類將會自食惡果。但是我們一定要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所有的東西他都要講求一個度,因為生物它講究的是一個多樣性,森林這種東西它也只能是存在一部分,如果它太多的話,它也是一個麻煩。

如果說咱們地球上的森林覆蓋面積非常的多的話,那麼生態系統就失去了它的多樣性了。有很多不是生存在森林中的動物,反而變得沒有了居家之所。其實在我們地球這麼多年的歷史之中,就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那就是森林的覆蓋面積太大了。這個階段就是科學家們稱之為石炭紀的階段。在這個階段呢,全球的陸地呢是在不斷增加的一個情況,並且我們的陸地也是呈現出一個整體,並不像我們現在陸地都是四分五裂的。所以說我們可以想像得到,當時的陸地面積是非常非常的巨大的。所以說在這麼巨大的土地上遍地都是樹木,那麼在這種環境下,其實佔據當時大陸上主導地位的並不是那種兩棲動物。反而是昆蟲,因為我們都知道,森林多的地方蚊蟲就多。所以說在當時的森林裡面有非常非常多巨大的昆蟲,根據科學家們考古的結果發現,有一些蜻蜓的翼展甚至可以達到1米長。可想而知這些昆蟲在當時的環境下是多麼的優越,是多麼的巨大。

那麼當時有這麼多森林,你以為植物之間就沒有競爭嗎?當然不是,植物之間一樣是存在競爭的。為了能夠讓自己長得更加彭勃,茂密,這些植物都瘋狂地吸收二氧化碳來釋放出來氧氣。我們都知道,溫室效應指的是二氧化碳升高導致全球的氣溫上升,那我們反過來想一想,如果說是二氧化碳的濃度變低,氧氣的濃度升高,會發生什麼呢?是的,那就是全球的溫度降低,也就是冰川時代的來臨。那麼當時就形成了這麼一種連鎖反應,因為溫度的降低,所以說地球變得異常的乾燥,那麼很多雨林因為氣溫的降低之後全部死去了。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樹木吸收了足夠之多的二氧化碳之後,就會把它轉化為碳元素。那麼在各種各樣的化學反應之後,這些死去的雨林就全部成為了煤炭。當時的大陸是一個整體,這一點我們在前面已經說過了,所以說幾乎是整個板塊是連在一起的。當時的地殼活動非常的劇烈,比如說火山噴發。那麼一下子就會引起一場根本無法熄滅,無法遏制的森林大火。不僅僅是森林會著火,那些死去的樹木,它變成煤炭之後,它也會著火,並且是火上澆油的狀態。

那麼學過化學的同學就知道了,燃燒需要氧氣,此時地球上最高濃度的氣體是什麼,那就是氧氣了,氧氣又能夠助燃,所以說讓這場火根本就熄滅不了,這場大火也燃燒了三十年之久,一度讓地球的溫度飆升到了三十度左右。這場火熄滅了一千多年之後,空氣中依然瀰漫著無數的有害物質。直到地球過了5萬年之久,這場災難的影響才慢慢慢慢地淡去。所以說對於我們來說,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度,不然就會造成物極必反的狀態,森林我們需要把它保持在一個範圍內,它就對我們人類有益,如果說超出了這個範圍,那麼它就有可能引起一些我們無法控制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的森林面積增加一倍,是好事嗎?聽完專家的解釋明白了
    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之後,之所以環境越來越差,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人們沒有節制的亂砍亂伐,從而導致森林面積不斷減少。森林這個「地球之肺」功能降低了,那麼地球的生態環境自然也會變得越來越差。既然森林對於地球的生態,對於人類的生存如此重要,那我們現在開始大量種植樹木,將地球的森林面積增加一倍,是否就是一件好事呢?
  • 森林不是越多越好?3.06億年前,地球因為森林太多發生災難
    現在的地球上,森林的總面積是地球表面積的9.5%,這個數據算不上太多,1990年到2015年,全球森林資源面積減少了19.35億畝,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大量的樹木被砍伐,森林減少會導致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最終導致溫室效應,那麼森林的覆蓋面積是不是越多越好呢?
  • 森林面積增加1倍會怎麼樣?地球以前發生過的事情有可能再度發生
    大約3.77億年前,地球發生了一次&34;事件,大量的二氧化碳從巖石圈裡釋放出來,地球產生了溫室效應,氣溫上升,在接下來的10萬年裡,地球溫暖又溼潤,因為大氣層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於是,植物開始在地球陸地上出現,並且漸漸形成了大片的森林,在鼎盛時期,超過90%的陸地都被鬱鬱蔥蔥的森林所覆蓋。
  • 馬雲的螞蟻森林是騙局?看看幾年過去了,我們種的樹怎麼樣了
    環保本就應該是我們永恆的主題,現在大家越來越擔心地球和人類的將來,每次巨大的災難發生,都覺得是大自然在報復人類。其實現在人類對大自然的索取真的是極為貪婪而不加節制的。我們中國古人尚知道不能涸澤而漁焚林而獵,但是現代人看起來越來越文明先進,很多意識卻在退步。
  • 假如全球沙漠都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
    ,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但未必是件好事,可能會給地球環境帶來多種不利影響,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地球沙漠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不是現在的沙漠。,那麼就需要大量水,即便將10個鄱陽湖的水量引到撒哈拉沙漠只怕也挨不過一年時間,如果全球沙漠全種上樹,那麼需要的水量多得無法統計,顯然這種做法非常浪費水資源,要知道淡水在今天也是一種緊缺資源。
  • 森林逐漸恢復生機,科學家:不一定是好事
    大自然是堅強的,憑藉自身的資源孕育出數百萬中生物,滅絕再生,一個個大循環不斷輪迴著,演繹著生機勃勃的景象。大自然也是脆弱的,萬物共生並不假,但是並不是所有生物都可在同一地點生長。相生相剋,是道家的哲理,反應了大千世界的種種跡象。
  • 支付寶螞蟻森林種植的樹木,如今都長成什麼樣子了?你種了幾顆?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也越來越成熟,現在大家都用上了行動支付,比起以前的傳統支付方便快捷了很多。要說比較常用的兩個行動支付平臺,那就是馬化騰的微信支付和馬雲的支付寶了。支付寶作為大家非常喜愛的支付軟體,不僅僅是因為它單純是一個支付軟體,而且裡面也有很多很實用的功能,比如說螞蟻花唄、借唄、餘額寶等等,今天小編說的就是一項非常有趣的功能,想必大家都知道,那就是螞蟻森林。螞蟻森林剛出現的時候可是受到了不少用戶的關注,它的規則是什麼呢?
  • 如果把所有沙漠都變成森林會怎樣?科學家:代價恐難以承受
    ,樹木的密度不同,品種不同,長勢不同、光照時間不同等因素,都會影響到植物的固碳能力以及釋放氧氣能力。不過,如果把3140萬平方千米的沙漠都改造成了森林,那麼在理想狀態下每年可固碳上億噸。因此如果把地球上所有沙漠變成森林,其實對人類並不一定是好事,這是因為植物是生物鏈的基礎,當植物發生較大變化時
  • 澳大利亞山火過後,桉樹逐漸復活,科學家卻說不是個好事!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讓生命延續和地球上的生態系統有關係,生態系統中,植物的出現佔據著主要地位,因為它可以釋放出人類所需的氧氣,從而吸收二氧化碳,我們不得不感嘆一下植物偉大,畢竟在地球上大多數生物都要依靠氧氣存活,同時植物們還有一個「淨化器」的名字,它們把空氣中有毒的氣體吸收後從而釋放出氧氣
  • 三億年前,地球上因為森林面積太大,反而屢屢造成了災難
    三億年前,地球上因為森林面積太大,反而屢屢造成了災難在現代人的心裏面總是覺得森林肯定是越多越好的,最好自己所住的這個地方到處都已經被樹木給掩蓋住了,這就說明了一個現象,當地的空氣肯定特別的優質,那你在這個地方生活的話,身體也會變得格外的健康,但是如果一下子追溯到3億年前的話就會發現,並不代表這數目越多,地球就越發的安全
  • 從城市公園到廣袤森林:樹木造福人類的6種方式
    更古老、更高大的樹木比小樹苗能儲存更多的碳,所以,除了種下新樹,我們還應該好好保護森林裡的那些參天大樹。在自然中,用不了太長時間,你就能感受到樹木發揮出的撫慰人心的溫柔力量,感受到戶外散步或遠足的好處。我們常常被綠地吸引,這是有原因的。人們進入綠地後會多走動、多鍛鍊,有益身體健康。到了樹林和公園裡,我們的運動量明顯增加,因此,大自然可以降低人類的肥胖率。
  • 森林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又是大規模增長,將會引發世界級的災難
    森林可以說為我們做出了太多的貢獻了,它們為我們人類和動物製造氧氣,而且森林原本就是很多野生動物的家園,它們在地球上可以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我們也總是說要保護我們的森林。但是凡事過猶不及,假如森林泛濫,增長太多,那麼這個地球會變成什麼樣子?森林真的是越多越好嗎?又是大規模增長,將會引發世界級的災難。
  • 如果全世界所有樹木都被砍光,地球會變成什麼樣?
    目前在世界的各個地方,每天都在不停地砍伐森林,每年大約有151億棵樹木被砍伐。儘管一些森林被重新種植,但是如果繼續這樣下去的話,只需要200年的時間。我們的世界將會沒有樹木存在。那麼如果現在就發生這樣的情況,會對空氣品質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會不會直接危害到我們的生活?
  • 凡事不能太過,過猶不及
    人生在世,都希望自己能擁有完美人生,也希望自己所說的話,所做的事完美,其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完美是可以實現的,只要我們能「止於至善」,凡事不要做過頭,要懂得適可而止,掌握好一個「度」,完美就自然而然實現了。
  • 遭遇大火後植被突然復甦,專家:並非是件好事
    有可能是一種動物、一株植物、一棟建築,或是一個地區的風俗習慣等,都能極大程度增長我們的閱歷,可謂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說到澳洲,相信小夥伴們都不陌生。澳洲是一個動植物種類非常多的國家,但因為工業的快速發展,科技領域的研究,導致許多動植物失去了原先的生存環境。澳洲又出什麼大事?遭遇大火後的植被突然復甦,專家卻坦言:並非是件好事。
  • 世界上的森林是怎麼來的?最早的森林是樹木嗎?解讀樹木發展史
    導語:世界上的森林是怎麼來的?最早的森林是樹木嗎?解讀樹木發展史。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樹木是如何從古代一步一步走向繁榮,又是如何從所有植物中脫穎而出,成為世界上數量最為龐大的「族群」的呢?也許在這裡你可以找到答案。
  • 如果地球的樹木一夜間都消失了,人類還能夠生存下去嗎?
    地球的氣候也將在短期和長期發生巨大變化。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樹木在自然界扮演著生物泵的角色,對水循環起調節作用。它們從土壤中吸收水分,並將其從液體轉化為水蒸氣,釋放到大氣中。通過這一過程,森林促進了雲的形成和降水。樹木還可以截留水分,而不是讓水湧入湖泊和河流;在沿海地區,樹木可以緩衝風暴潮的衝擊,由此來防止洪水。它們能保持土壤,使其不致被雨水衝走。
  •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刪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提到沙漠,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乾旱,一望無際的荒漠,其實沙漠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乾旱的地方,如果沙漠中能夠下雨的話,對於住在沙漠中的人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沙漠中出現長時間降雨的話,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
  • 2020開年的這些災難,和全球變暖背後的聯繫
    我們都知道今年一開年。因為氣候的異常變化引發了一系列災難。那麼這到底是不是全球變暖這隻蝴蝶在扇翅膀呢?談論氣候問題的權威是聯合國一個叫IPCC的組織。他們每過幾年都會出一個評估報告,其中有一個部分叫《決策者摘要》,讓各個國家拿回去捧著讀。根據最近的第五次評估報告,他們得出了人類對氣候系統的影響是明確的,且是不斷增強的結論。ipcc每年下面都有幾千名科學家在世界各地收集數據。
  • 基督《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
    阿門參考經文:傳道者說:虛空的虛空,虛空的虛空,凡事都是虛空。(傳道書1:2和合本)我指嬉笑說:「這是狂妄。」論喜樂說:「有何功效呢?」我心裡察究,如何用酒使我肉體舒暢,我心卻仍以智慧引導我;又如何持住愚昧,等我看明世人,在天下一生當行何事為美。我為自己動大工程,建造房屋,栽種葡萄園,修造園囿,在其中栽種各樣果木樹;挖造水池,用以澆灌嫩小的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