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2020-07-30 窮遊攻略

圖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聯刪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提到沙漠,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乾旱,一望無際的荒漠,其實沙漠本身就是一個非常乾旱的地方,如果沙漠中能夠下雨的話,對於住在沙漠中的人們來說,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如果沙漠中出現長時間降雨的話,會有什麼事情發生呢?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就是位於阿拉伯半島的魯卜哈利沙漠,這個沙漠呈現東北-西南走向,長1200千米,寬640千米,整個沙漠面積達到了65萬平方千米,從形態上來看,這個沙漠分為東西兩大沙漠。這個沙漠佔據了阿拉伯半島四分之一的土地,也算是世界上比較大的沙漠之一了。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魯卜哈利沙漠屬於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都處於高溫乾旱的狀態,年降水量更是少得可怕,僅有15毫米,種種情況來看,這個地方還是非常缺水的。如果這個沙漠在未來的某一天下了一場大雨,那將會是什麼樣的情況?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是一件好事,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在很久以前,這片沙漠就下過一場很大的雨,並且一下就是24個小時,總降水量就達到了278毫米,對於年降水量僅有15毫米的沙漠來說,這樣的一場雨無非是一件讓人高興的事情,但事實卻並不是如此,當地的居民因為這一場雨打亂了原有的生活節奏,辛苦修建的道路和房屋被雨水衝垮了,因為全都是沙子的緣故,這樣的一場雨導致了水土流失,很多旱地植物在這場大雨後都枯萎了,一場大雨沒有給沙漠帶去甘露,反而是一場災難。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旱地植物被破壞的原因,事後如果想要重新改善土地,就需要種植大量的旱地植物,經過漫長的三四年時間,通過將旱地植物的根系對沙土進行團結,增加沙土的蓄水能力,才能將原本的地方變為一片綠洲,這樣的事情需要很漫長的時間,短的三四年,長則三四十年都未必能夠實現。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看似缺水的沙漠,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雨變得更加艱難,讓很多人之前的努力全都付之東流,好不容易固化的沙土一下子又被衝走,後續要進行補救的話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不能夠直接將降水引入沙漠的原因,而是選擇在沙漠地區種植旱地植物。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


為什麼缺水的沙漠,面對突如其來的降雨,卻並不是一件好事??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看表面,對於沙漠降雨這件事,很多人覺得是一件非常值得高興的事情,但殊不知這樣的情況給沙漠帶去的是滅頂的災難。對於沙漠降雨這件事,你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下方。

相關焦點

  • 如果地球上最乾旱的沙漠突然出現了綠色,是好事還是壞事?
    於是,很多人都期望沙漠能夠變成綠洲,那樣人類的生存空間就會擴大很多,同時也可以不斷改良地球的生態環境。可萬事沒有絕對,沙漠變綠洲對於地球的生態和人類的生存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可沙漠變綠洲是一個循循漸進,持續漫長的生態演化過程。可如果地球上最乾旱的沙漠突變出現了綠色,突變由沙漠變成了綠洲,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為什麼有的地方非常缺水,卻不進行人工降雨呢?看完終於明白了
    為什麼有的地方非常缺水,卻不進行人工降雨呢?看完終於明白了我們都知道一年四季會有不同的天氣以及不同的氣候條件,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特點,但是我們不難發現,幾乎每個季節都有下雨天,不論是嚴寒的冬季還是炎熱的夏季,雨水都會如期而至,只不過量多量少而已。
  • 沙漠治理植樹太慢,人工降雨技術很成熟了,可直接用人工降雨嗎?
    我國治理沙漠的成績有目共睹,西北區域的新疆、甘肅、寧夏和華北區域的內蒙古,沙漠或沙漠化地區增綠面積巨大,成為全世界的樣版工程了。我們主要治沙模式是植樹,雖然速度慢,但效果極佳。治沙目的是減少風沙,增加綠林,有朋友問,為何不用人工降雨方式呢?
  • 為什麼南極不是沙漠?
    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記住它,下面要考。為什麼南極地區不是沙漠。想要弄清這個問題,先要了解沙漠的分類,Peveril Meigs把乾燥地區分為特幹地區(年降水量100mm以下,全年無降雨、降雨無周期性),乾燥地區(蒸發量比降水量大,年降水量在250mm以下)半乾地區(有250-500毫米雨水,是可生長草和低矮樹木的地帶)
  • 沙漠出現「奇蹟」,一天內下了兩年的降雨量,竟然還形成了湖泊?
    然而世界上有一個地方,可以說是最乾燥的沙漠之一,但在這個地方經歷過一場暴雨之後,降水量在一天之內就達到了278毫米,甚至出現了一些湖泊,這是為什麼?但突然有一天,這片沙漠迎來了一場奇蹟般的大暴雨,在短短一天的時間裡,降水量就達到了278毫米,已經夠這片沙漠幾年的降水量了,而這突如其來的大暴雨,也讓這片沙漠的低洼地帶聚集了許多積水,甚至形成了一片湖泊。
  • 重新認識沙漠,沙漠不是我們想像當中的缺水!
    其實沙漠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缺水,沙漠下面有水,不然沙漠裡就不可能有生物存活了比如沙漠蜥蜴。比如夏天從冰箱裡拿出來的礦泉水,瓶身在空氣中一會就全部是水一樣。刨開表層沙子不深下面就是潮溼的沙子,有過夏天在沙漠裡過夜的人都知道事情,白天地表溫度非常高,太陽落山馬上就降溫了,早晨帳篷下面都是潮溼的。沙漠裡晝夜溫差巨大,使空氣上下對流平凡,這就是一般沙漠上空比較晴朗少雲的原因。
  • 世界上降雨最多的沙漠,水比沙子還多,這樣的沙漠你見過嗎?
    今日話題世界上降雨最多的沙漠,水比沙子還多,這樣的沙漠你見過嗎?近段時間,很多地方都連續降雨,導致了很多地區都是被大雨覆蓋,但是還是有許多的地方降水量是非常的少了,不知道大家覺得哪裡降雨最少?,位於巴西北部的海濱地區,說起這裡,真的是很多人都夢寐以求的地方,光是看這環境就知道了,絕對不是PS的效果,美麗的景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 沙漠裡為什麼降雨這麼少,被蒸發的水分都去哪裡了?
    在介紹沙漠為什麼很少下雨之前,我們簡單了解兩個名詞:高壓帶以及低壓帶。 地球上不同緯度地區的冷暖變化並不一樣,一般來說由於水的比熱容較大,所以生活在海邊的城市晝夜溫差變化小、年度溫差變化也較小。
  • 阿塔卡馬沙漠中的致命降雨
    阿塔卡馬沙漠中的致命降雨 2018-11-18 17:09:05 來源:德國科學畫報 你可能會想,當地球上最乾旱的沙漠下雨時,生命就會在那裡爆炸。但事實恰恰相反,研究人員報告說:過去三年不尋常的降雨已經殺死了阿塔卡馬沙漠中的許多微生物乾燥器,而不是生命。
  • 雙語:零失業率並不是一件好事
    從表面上看,零失業率對一個國家的公民來說應該是好到爆了,然而實際上保留一個小幅的失業率才是好事。   To understand why we need to look at the three types (or causes) of unemployment.   要弄明白為什麼,我們首先得來看看失業的三種形式。
  • 四川遭受多年不遇的乾旱,為什麼不使勁地打火箭彈,進行人工降雨
    最近一段時間,四川遭受了多年不遇的嚴重乾旱,尤其是農村,這種現象尤為明顯,玉米的葉子因缺水開始了起卷;秧田裡有的雖然插了秧,田卻幹得起了裂縫,有的因為缺水而沒有插上秧。甚至有的場鎮上還出現了吃水困難,只有靠消防車送水。
  • 世界幹極阿塔卡馬沙漠,終年不降雨,卻突變花海
    三毛的故事讓我們都對沙漠有了一個朦朧的概念,但沙漠可不止撒哈拉。還有世界幹極——阿塔卡馬沙漠。阿塔卡馬沙漠是南美洲西海岸中部的沙漠,地區總面積約為18.13萬平方。不要以為這是個沙漠就無人踏足了,在"幹極"阿塔卡馬沙漠,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塑造出了迷人景致。寬廣的鹽鹼地和永恆的雪火山遠遠望去別具情致。
  • 400年來未曾下過雨的沙漠開始變綠,但專家卻很擔憂,這是為何?
    世界上存在很多沙漠,比如中國、美國、非洲等等地區都有數量不少的沙漠。沙漠地區乾旱一片,沒有一點綠色,這主要是因為該地區的氣候所導致的。氣候乾旱、降水量稀少,有些沙漠甚至好幾百年都未曾下過一場雨。但即使是這樣的環境,也依舊很多生物在此生存,例如駱駝、仙人掌、沙漠中的微生物、蜥蜴等。
  • 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熱」沙漠和「冷」沙漠您知道嗎
    當你在南北緯30度附近的緯度帶(被稱為馬緯度)地方旅行時,你發現沙漠。由於全球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半球,與南半球相比,大部分沙漠也位於北半球。沙漠不是隨機散布在地球上,但主要分布在馬緯度的兩個不連續的地帶上。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 假如全球沙漠都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
    ,變成綠洲,看似是件大好事,但未必是件好事,可能會給地球環境帶來多種不利影響,搞不好反而是世界災難。地球沙漠就已經存在了,只不過不是現在的沙漠。,隨著時間推移,空氣中氧氣濃度會緩步提升,氧氣濃度過高,對火災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燃燒變得更猛烈,更難被撲滅。
  • 秋季降雨偏少!象山將實施人工降雨等抗旱措施
    秋季降雨偏少!氣象監測數據顯示,今年全縣降雨量「高開低走」,梅汛期降雨量比常年偏多54%。但自7月18日出梅以後,降水明顯偏少,截至11月18日僅有282.7毫米(常年638.4毫米),特別是缺乏集中性的颱風降雨。「往年颱風季,一般都有3.8個颱風影響我縣,但今年僅有兩個颱風影響,且颱風降水量不足30毫米。」
  • 地球最古老的沙漠,西邊臨近太平洋,為什麼近400年滴雨未下?
    ,它們都不是。雖然沙漠缺水,但總歸會有少量降水,下面的這個沙漠已經四百餘年沒有降雨記錄了!西邊就臨近太平洋,為什麼如此乾旱阿塔卡馬沙漠由一系列鹽鹼盆地組成,平均海拔達到610米,之所以這麼旱是因為西邊的安第斯山脈。
  • 人類文明史一直伴隨著瘟疫史,為何說面對疫情恐懼倒是一件好事?
    比如蝙蝠,帶有這麼多病毒,我們為什麼不將蝙蝠盡數除去?國家動物博物館的張勁碩先生的這段話可以用以解釋這個問題。張勁碩先生說:「蝙蝠本身沒有錯,它們沒有惹禍,惹禍上身的是人類自己,請不要妖魔化蝙蝠。唯一值得恐懼的,就是恐懼本身我跟菜蟲說,面對疫情,恐懼倒是一件好事。什麼?好事?菜蟲覺得好奇怪。對啊,好事。我繼續說。一般而言,我們人類的情緒,總會被分為積極的方面和消極的方面。快樂啊、喜悅啊之類的,都被看作積極的方面;擔心、害怕、憂慮、沮喪之類,就常被看作是消極的方面。
  • 人工降雨技術早已成熟,為啥不使用該技術去治理沙漠?
    這項技術目前已經誕生了半個多世紀,早已非常成熟,但是今天卻看不到有哪些國家使用人工降雨去治理沙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其實人工降雨並非是人工造雨,若想進行一場人工降雨,還是要看當時的氣候條件。由於地球表面積的70%都是被水覆蓋,而在太陽的照射下,大量的水汽就被蒸發到空中。
  • 全世界第一個將「沙漠」變綠洲的國家,不是美國,也不是義大利
    沙漠在我們眼裡是非常無情的,因為沙漠一直都是在不斷的擴大,這對於我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沙漠不斷的擴大,就像是我們在不斷的被吞沒一樣,在沙漠中是沒有任何水源和植物,那麼我就沒有辦法生存,這對於我們來說是非常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