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是如何形成的?地球上最大的「熱」沙漠和「冷」沙漠您知道嗎

2020-12-05 科技領航人

眾所周知,沙漠佔地球表面的20%。當我們想到沙漠時,自然會想到炎熱、乾燥、貧瘠的土地和無生命,但它們遠不止於此,而且在某些方面,它們有豐富人類的生活。

我們都知道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它是最大的"熱"沙漠,而南極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寒冷"沙漠。

是的!沙漠不僅很熱,它們也可以冷!沙漠的形成發生在每年降雨量小於 50 釐米的地區,這意味著溫度不屬於該分類的一部分。

你會在世界的哪個地方找到沙漠?

當你在南北緯30度附近的緯度帶(被稱為馬緯度)地方旅行時,你發現沙漠。由於全球大部分陸地位於北半球,與南半球相比,大部分沙漠也位於北半球。沙漠不是隨機散布在地球上,但主要分布在馬緯度的兩個不連續的地帶上。

沙漠是如何形成的?沙漠主要是由4個因素形成的:

哈德裡環流圈或信風環流圈

太陽的光線垂直在赤道,這意味著那裡的太陽加熱非常強烈。來自陸地和水體的熱空氣上升。重要的是要知道,與缺乏水分的冷空氣相比,暖空氣具有更大的保溼能力。由於赤道附近的海水供應充足,空氣不僅攜帶熱量,而且攜帶水蒸氣。一旦溫暖潮溼的空氣上升,它開始冷卻;由於冷凝,降水發生,造成熱帶地區降雨。這就是在赤道分布熱帶雨林的原因之一。

在赤道釋放大部分水分後,空氣在赤道上下向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移動。當它到達馬緯度時,空氣已經失去了大部分的水分,使它變得異常乾燥。這種乾燥和缺乏雨水導致該地區沙漠形成,再加上複雜的空氣循環模式,這種空氣循環現象稱為哈德裡環流圈。

大陸性

大陸性是指內陸地與海洋的距離及其氣候影響。當水從水體中蒸發時,它沉澱在陸地上。靠近水體的區域接收了大部分的水分。當空氣向內陸地區移動時,它失去了大部分的水分。

這導致大陸內陸地區形成沙漠,因為氣流在長途跋涉後,已經失去了水分,變得乾燥。這種現象主要出現在亞洲沙漠中,如中國和蒙古的戈壁沙漠,或塔克拉瑪幹沙漠。

海岸冷卻

當空氣在到達一個地區後冷卻和重新加熱時,也會形成沙漠。正如我們早先了解到的,冷空氣比暖空氣攜帶的水分少。30攝氏度的空氣每立方米可輸送30.4克水。假設空氣保持100%的相對溼度,當空氣冷卻在30至10攝氏度時,水分將下降到每立方米9.4克水,因為它沉澱,溼度下降到31%足以導致沙漠的形成。

為什麼空氣會再次冷卻和加熱?

當空氣從寒冷的沿海地區(如巴哈或雨影區地區)移動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空氣最初很冷,但一旦進入該地區就開始升溫。這種冷卻和隨後的變暖使空氣失去水分,導致霧或霧,但沒有雨水。

雨影區

山脈有背風側和迎風側。背風側朝向遠離盛行的風,而迎風側朝向大風。在山脈的背風側形成沙漠。當含溼空氣撞擊山脈時,它會在迎風側上升、冷卻和沉澱。含溼空氣穿過山後,當它到背風側時,含溼空氣下降,並開始升溫,溫暖的空氣使得雲層難以形成,而缺少雨水,導致沙漠。美國的死亡谷是由雨影區造成的沙漠。

為什麼沙漠這麼熱?

當物質暴露在炎熱中時,其溫度會升高,但不同類型的物質對熱的反應不同。眾所周知,沙漠缺水,沙地豐富。沙和巖石的加熱速度比水快。將物質的溫度升高1攝氏度而必須施加的熱量量稱為比熱容(shc)。水的具體比熱容為4.19,而沙和其他巖石的熱容量為0.8。所以,可以想像沙漠升溫的速度與附近任何水體較大的區域相比有多快。

沙漠在夜晚如何變冷?

無論白天有多熱,沙漠的氣溫常常在夜間驟降。很有趣,對吧?中午酷熱的地區在夜晚變得冷冷。這是因為沙和巖石也迅速失去熱量。換句話說,當太陽存在時,沙漠升溫快,但一旦太陽開始落山,該地區就會迅速失去熱量,從而導致夜晚變冷。

現在,我們都應該明白乾旱是沙漠的特徵。僅僅缺少降雨或很少的降雨就使沙漠和缺乏空氣的水分變成一片荒漠。如果氣候條件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保持穩定,位於山背側或遠離水體的區域就會逐漸變成沙漠。

相關焦點

  • 世界上著名的沙漠是怎樣形成的?南疆和北非沙漠的成因相同嗎?
    世界上的沙漠千千萬,形成的原因基本上只有一個,就是乾旱少雨且蒸發量大於降水量,但導致乾旱少雨的原因卻有很多種,有的深居內陸,受海洋水汽影響較少,有的被地形阻擋,水汽難以深入,有的受下沉氣流的影響終年高溫少雨,還有的受寒流的影響降溫減溼等等。
  • 我國最大沙漠比華北平原還大,這個沙漠面積卻大如我國,咋形成的
    我國最大的沙漠是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塔裡木盆地中,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比整個華北平原還大,但是它要和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比起來,面積上又差遠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撒哈拉沙漠,位於非洲北部,面積達906.5萬平方公裡,是塔克拉瑪幹沙漠的27倍,比整個大洋洲面積還大,幾乎與中國和美國的國土面積差不多大了。
  •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流動沙漠」是什麼嗎?不是撒哈拉大沙漠
    前面咱們說了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可是,我們國家最大的沙漠是哪個呢?我們國家最大的沙漠叫「塔克拉瑪幹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南疆的塔裡木盆地中心,總面積33萬多平方公裡,這都快接近我們國家雲南省的總面積了。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不是撒哈拉,一起報復著人類
    一些沙漠是地球上僅存的真正蠻荒之地,然而許多人以他為家:全球有超過十億人生活在沙漠地區。平鋪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形成於250萬前,面積約906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國的國土面積,一直以來以世界最大沙漠居稱,但事實上,撒哈拉沙漠只能算作是世界上最大的沙質沙漠,第一的位置實際上歸屬於南極沙漠。
  •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如何形成的?
    塔克拉瑪幹沙漠是中國最大的沙漠,面積超過33萬平方公裡,是世界第二大流動沙漠,僅次於阿拉伯半島上的魯卜哈利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形成年代一直存在爭議,中外學者根據自己的研究,幾十萬年至上千萬年的推測都有。
  • 沙漠到底是如何形成的?深入分析給你答案
    眾所周知,地球上70%是海洋,其餘部分才是陸地,而在陸地上還有一大部分是沙漠。在我們的印象裡,沙漠就是一片黃沙,並且乾旱少雨,更是很少可以看到生命的跡象。那麼,沙漠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呢?難道是因為人類的耕地造成的呢?當然,有一些沙漠是有人類的原因。
  • 為什麼中東和北非是沙漠?
    沙漠是一種讓人立刻聯想到巨大的沙丘、難以忍受的高溫、炙熱的太陽和乾燥的土地的地區。它們在每個大陸上都能找到,形狀和大小各不相同。沙漠實際上是一個被稱為「旱地」的更廣泛的生態系統的一個亞分類。如果你看地球儀,你可能會注意到,沙漠在地球上的某些地區有形成的趨勢,通常在北緯±30度左右。有什麼特別的原因嗎?是什麼讓這些地區更容易形成沙漠?
  • 為什麼沙漠白天熱晚上冷?這個真相,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簡單
    每次談到沙漠,大家的印象是氣候乾燥、降雨少、晝夜溫差大。白天的沙漠還是酷熱難耐,一到晚上就極速降溫。沙漠白天與黑夜溫度相差大也成了許多冒險家和科考專家的「絆腳石」。沙漠白天熱夜裡冷的現象身後蘊含著怎樣的秘密呢?
  • 你不知道,它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
    但真實的情況是,南極這個地方不僅很少下雪,可以說在極地中心區域根本不會下雪,乾燥程度堪比沙漠,甚至比沙漠的空氣溼度還要低。沙漠的環境是熱的可怕,可以榨乾一個人的水分,而南極正好相反是冷得讓人「瞬間凝固」,不過這兩個地方都有一些共同點。
  • 塔爾沙漠到底是怎麼形成的?
    每天6點13分,給您推送,歡迎轉發,讓更多人和您分享。點讚、留言、甚至打賞,都是您對我的厚愛。傳統的觀念認為,沙漠是地球上乾旱氣候的產物。從地球上沙漠分布來看,也證實了這一觀點。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沙漠都集中在赤道北緯15°〜35°間,如北非的撒哈拉大沙漠、澳大利亞的維多利亞大沙漠、南亞的塔爾沙漠、阿拉伯半島魯卜哈裡沙漠,等等。這是因為地球自轉使得這些地帶長期籠罩在大氣環流的下沉氣流之中,氣流下沉破壞了成雨的過程,形成了乾旱的氣候,造成了茫茫的瀚海大漠。
  • 探索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阿塔卡瑪沙漠
    位於智利的阿塔卡瑪沙漠,它是世界上最乾旱的地方,要比死谷還要乾旱50倍。科學家們正在拼湊這片沙漠的起源,從火山爆發到宏偉的山峰,再到浩瀚的海洋,他們挖掘著線索,也給我們打開了一扇,了解這片沙漠如何形成的窗戶。地球是一顆藍色的星球,被海水所覆蓋。但是在智利北部的這片貧瘠的荒漠上,卻找不到一滴水。塔卡馬沙漠處於太平洋和沿岸火山帶中間,東邊靠近安第斯山脈。
  • 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竟然也能下雪,你信嗎?
    大家都知道沙漠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沙漠也是乾旱缺水,植物稀少的地區。這個平均氣溫高達三十度的地方是世界上最熱最乾燥之地,看起來確實和雪無緣,今天小編就要跟大家說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 非洲「撒哈拉沙漠」和我國「塔克拉瑪幹沙漠」的形成原因相同嗎?
    所以,形成沙漠的最重要原因是「氣候乾旱」,在乾旱的環境下,地表植被難以存活,植被稀疏,外力作用以風力作用為主,在長期的風化侵蝕作用下,巖石逐漸碎裂,形成風化殼,最終形成沙漠。全球沙漠面積約佔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世界上主要的沙漠分布區包括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地區、亞歐大陸內陸地區(中亞、我國西北地區)、美國中西部地區和南美洲智利和巴塔哥尼亞高原等地。
  • 欲將沙漠變成綠洲,卻不知沙漠是棵「搖錢樹」
    一提到沙漠,大多數人會想到一片一片的沙海,或者一群騎著駝隊獨自走在炎熱的沙漠海洋上。的確,自古以來,沙漠一直是荒蕪與狂暴的象徵,這裡的生命幾乎已在絕跡,其實沙漠的存在形式有很多種,不僅炎熱而且可能寒冷,南極洲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冷」沙漠。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何秘密?真的存在地外生物嗎?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有何秘密?真的存在地外生物嗎?撒哈拉沙漠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荒漠,它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可以說是最不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在撒哈拉沙漠中暗藏著很多的危險,如當地的氣候就十分惡劣,經常會出現很多的極端現象。
  • 世界上第二大沙漠,世界上最炎熱沙漠,非洲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阿爾及利亞說到沙漠,我們往往會聯想到烈日下那一望無際的沙漠。這並不完全正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一個被雪覆蓋的非常寒冷的地方。我們說的是覆蓋1400萬平方公裡的南極沙漠。世界上第二大沙漠是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它是世界上最炎熱的沙漠。它佔地900萬平方公裡,佔非洲領土總面積的30%,被許多國家瓜分。這是一種驚人的美:這個地區乍一看似乎單調乏味,但實際上風景如畫,一點也不沉悶。
  • 沙漠地區的氣候是不是都是高溫炎熱的,沙漠地區的冬天寒冷嗎?
    我們地球的陸地表面由於氣候、地形、土壤、水文等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同,分布著不同的陸地自然帶,具體來說可以分為三類陸地自然帶,分別是森林自然帶、草原自然帶和荒漠自然帶。荒漠自然帶包括巖漠、礫漠、沙漠和泥漠等類型,沙漠地表完全被沙子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的地表荒蕪地區。
  • 沙漠和沙漠有什麼區別?你知道多少
    沙漠和沙漠有什麼區別?當然,在日常生活中,許多人把沙漠等同於沙漠,沙漠並不是那麼大,但是從地理的角度來看,我們可以區分他們的區別。沙漠和沙漠是指地表的地貌條件,但沙漠的概念是遠大於沙漠。所謂沙漠,是指地球表面缺乏植被覆蓋,地表荒涼,有許多情況下,沒有覆蓋的地表是什麼樣的物質。
  • 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給人一種神秘的感覺!
    在非洲北部,西起大西洋東岸,東至紅海之濱,橫亙著一片浩瀚的沙漠,這就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撒哈拉」一詞,阿拉伯語的原意是象徵廣闊的不毛之地,後來轉意為大荒漠。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有個性的地方。自古以來,撒哈拉這個孤寂的大沙漠便拒絕人們生存於其中。
  • 中國最大的沙漠,面積堪比越南,你知道是哪個沙漠嗎?
    沙漠,主要是指地面完全被沙所覆蓋、植物非常稀少、雨水稀少、空氣乾燥的荒蕪地區。而據統計,世界上的沙漠面積佔全球陸地總面積的20%,其中面積最大的沙漠為撒哈拉沙漠,其沙漠覆蓋面積達906萬平方公裡。至於中國最大的沙漠,則是位於新疆南疆塔裡木盆地中心的塔克拉瑪幹沙漠,沙漠覆蓋面積達33萬平方公裡,堪比越南整個國家的國土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