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治理植樹太慢,人工降雨技術很成熟了,可直接用人工降雨嗎?

2020-11-30 種植世界

我國治理沙漠的成績有目共睹,西北區域的新疆、甘肅、寧夏和華北區域的內蒙古,沙漠或沙漠化地區增綠面積巨大,成為全世界的樣版工程了。我們主要治沙模式是植樹,雖然速度慢,但效果極佳。治沙目的是減少風沙,增加綠林,有朋友問,為何不用人工降雨方式呢?

沙漠

的確,在生活中,我們的人工降雨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達到信手拈來的地步。但治理沙漠不能靠人工降雨,靠不住的,原因有二:第一是人工降雨的條件不具備。人工降雨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需要雲層作為基礎,沒有雲的純空氣降不下雨來的。有雲可變雨,可增雨,但沙漠上空雲層稀少,少有降雨條件。

沙漠治理

第二是沙漠化地區的降雨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即使沙漠化地區能降下雨來,也是少之又少,不足以淋溼淋透沙漠。對降塵可能有一定幫助,但對絕塵沒有幫助,下雨的水分淋溼沙漠後,很快就被風颳幹、被日曬乾。只是輕微的暫時緩解,但起不到治沙增綠作用。

沙漠綠化

第三是茫茫沙漠需要遮沙效果好、增綠效果好並長久持續的方式才行,而植樹是目前最好的方式。通過這幾十年的綠化植樹效果看,的確令人興奮。不僅增加很多山川綠化,獲得聯合國的讚譽,而且還增了很多能種莊稼的田地。我們有遠大的規劃,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要將沙漠與沙漠化地區變成財富,所以植樹是最好的治沙模式,雖然慢點兒,但效果很好。

美麗沙漠

沙漠缺水,通過人工降雨或增雨的方法,遠遠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不能用人工降雨或增雨的方法。只有通過規模化的植樹,一為覆蓋沙漠不起沙,二為增加綠林為增雨,三為治沙而增加良田熱土,增加農作物種植條件,增強我們的糧食安全,才是最好的路子。

相關焦點

  • 人工降雨技術早已成熟,為啥不使用該技術去治理沙漠?
    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指通過人為幹涉形成的降水。這項技術目前已經誕生了半個多世紀,早已非常成熟,但是今天卻看不到有哪些國家使用人工降雨去治理沙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通常情況下,人工降雨會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或者火箭向雲中播撒催化劑,使雲層中的水滴凝聚,形成降水。例如如果當時的雲層溫度在零度以下,屬於冷雲層,就需要播撒乾冰、碘化銀等催化劑,促使雲層中冰晶體積增大,進而形成降雨。
  • 人工降雨技術早已成熟,為啥不去治理沙漠?西瓜視頻告訴你答案
    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指通過人為幹涉形成的降水。這項技術目前已經誕生了半個多世紀,早已非常成熟,但是今天卻看不到有哪些國家使用人工降雨去治理沙漠,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想要了解更多自然科學知識,請打開西瓜視頻,搜索西瓜視頻創作人「冷科普」專欄,帶你了解更多科技趣聞。其實人工降雨並非是人工造雨,若想進行一場人工降雨,還是要看當時的氣候條件。
  • 杜拜人工降雨引發暴雨?那些人工降雨你不知道的「天機」
    本來造福於民的人工降雨最後卻造成了暴雨災害,弄巧成拙,不得不說也是一次重要的教訓。據統計,自2019年初以來,阿聯已進行了大約181次人工降雨。按理說,經歷了這麼多次數的人工降雨,人工降雨技術應該早已成熟,不至於造成如此災害,但是為何阿聯這次卻還是失足了呢?小道和你一起揭秘。
  • 阿聯沙漠成功製造暴風雨 實現人工降雨
    科學家2010年在阿布達比的艾恩地區製造了超過50場暴風雨     作為阿聯七個酋長國之一,阿布達比聘請科學家秘密開發革命性人工降雨技術  數百年來,中東地區的人們夢想著將沙漠變成適於種植莊稼的農田,淡水資源不再像如今這樣緊缺。在阿布達比總統聘請的科學家宣稱已在沙漠地區成功造雨以後,他們距離這一夢想更近了一步。去年,科學家採用設計用於控制天氣的技術,在阿聯東部地區艾恩製造了超過50場暴風雨。  大多數人造暴雨出現在7月和8月的盛夏時節,通常情況下,艾恩地區在那個時候根本不下雨。
  • 阿聯實現在晴朗乾燥沙漠地區人工降雨
    《阿拉伯商業》雜誌日前獨家披露,阿聯阿布達比的科學家已經突破技術障礙,成功實現了在晴朗乾燥的不具備降雨的氣象條件下
  • 人工降雨真的會增加降雨量嗎?人工降雨背後的故事
    人工降雨成為了目前我國最為歡迎的一種方法,在我國,人工降雨已成為一種常態。據不完全統計,在2008到2014年,在全國的357個城市發射了71萬枚火箭,535萬發炮彈,這些總共花費了65億元人民幣,帶來了3100億升的人工降雨。就目前來說中國是世界最為熱衷人工降雨的國家了,如美國每年花費用於人工降雨的資金不足我們的十分之一。
  • 人工降雨需要什麼條件?穿越者能在古代實現人工降雨嗎?
    人工降雨的有什麼目的?解決乾旱問題。人工降水已從初期的試驗研究,逐步轉為有嚴格設計、多種探測手段及作業技術現代化與通訊等相結合的試驗應用技術,成為目前我國及不少國家的抗旱減災的措施之一。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
  • 人工降雨的原理 人工降雨是怎麼形成的
    人工降雨,是指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撞並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彈等向雲中播散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促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
  • 只要乾旱的話,就可以進行人工降雨嗎?答案你可能想不到
    只要乾旱的話,就可以進行人工降雨嗎?答案你可能想不到現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人們可以在很多方面去彌補大自然的缺陷,人工降雨技術在人類生活中早已經出現了,大家都這一技術是既熟悉又陌生,這種人工降雨的技術應該很成熟了吧,那麼只要乾旱的話,就可以直接進行人工降雨嗎?
  • 雷射也可用來進行人工降雨
    目前的人工降雨技術一般是在空中播撒碘化銀顆粒作為凝結核,促使水蒸氣凝結,而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可以使用雷射將空氣分子離子化,使之成為天然的凝結核,從而達到人工降雨的目的
  •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麼?為什麼森林大火不能夠進行人工降雨?
    可是現在,由於技術在不斷發展,我們可以進行人工降雨,解決了下雨不及時帶來的困擾。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人工降雨的原理呢?而且我國是世界上進行人工降雨最多的國家,這一項操作究竟對人類生活有沒有影響呢?今天跟隨阿貓一起了解一下吧。
  • 人工降雨會產生雷電嗎?
    可這樣好端端的一個家,在一次雷雨中,頓時陰陽兩相隔。那一日,妻子帶著一雙兒女在雨中往家趕,突然間一聲悶響起,三人被擊倒在地,妻子和女兒隨後甦醒,可兒子卻再也沒有睜開眼睛。可他們後來聽說,那次降雨是當地氣象局組織的人工降雨,如果那樣的話,降雨中出現的雷擊,也就同樣不是簡單的自然天象,而是有人為因素參與其中了。他們將氣象局告上法庭。他們認為,造成兒子死亡、妻女受傷的雷電,是氣象局進行人工增雨引起的,氣象局實施的增雨行為屬高度危險作業,是造成家庭一死兩傷的直接原因,對此氣象局應法承擔責任,賠償損失。
  • 秋季降雨偏少!象山將實施人工降雨等抗旱措施
    象山將實施人工降雨等抗旱措施 2020-11-1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人工生物降雨何時能實現?
    向空中打炮增加凝結核的方法在我國已經多次使用,目前為止,我國氣象局下轄的人工影響天氣部門(簡稱「人影辦」)採用的人工降雨的方法就是這個,而最經典的應用實例莫過於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的人工降雨了。
  • 阿聯人工降雨引發暴雨 2019年阿聯進行的人工降雨次數讓你意想...
    據統計,自2019年初以來,阿聯已進行大約181次人工降雨。網友評論延伸閱讀人工降水又稱人工增雨,是指根據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為補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條件,促進雲滴迅速凝結或碰並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的過程。
  • 人工降雨的量化觀測
    兩名懷俄明大學(University of Wyoming)的研究人員首次論證了利用雷達和儀表來量化降雪量來直接觀測人工增雨傳統上,用於增加冬季積雪的人工增雨一直是通過雨量計和目標/控制統計數據來評估的,而這些數據大多導致了不確定的結果。這項研究被稱為SNOWIE,於2017年1月7日至3月17日在愛達荷州博伊西以北約50英裡的佩耶特盆地內及附近進行。
  • 人工降雨原理
    [導讀]對於人工降雨人們一直都很好奇,事實上人工降雨用的是一種叫做碘化銀的物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碘化銀。對於人工降雨人們一直都很好奇,事實上人工降雨用的是一種叫做碘化銀的物質。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碘化銀。碘化銀什麼顏色? 碘化銀分子式Agl,分子量344. 77。
  •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人工降雨」?
    為什麼下雨的時候「人工降雨」?很多小夥伴有疑問為什麼下雨的時候才「人工降雨」?阿布鄭重其事地告訴你不是「人工降雨」是人工增雨我們先來了解下什麼是人工增雨在怎樣的條件下才能進行臺山為什麼要人工增雨↓↓↓什麼是人工增雨
  • 人工降雨是啥原理?真能憑空造雨?
    人工降雨是指根據不同雲層的物理特性,選擇合適時機,用飛機、火箭向雲中播撒乾冰、碘化銀、鹽粉等催化劑,使雲層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緩解農田乾旱
  • 「學點科學」探秘人工降雨的奧妙
    什麼是人工降雨技術?現在的人工降雨技術主要是根據云層厚度、氣流強弱、含水量的大小,給它播撒一定量的催化劑,造成降溫或氣流運動來形成降雨,一般分為冷雲催化劑和暖雲催化劑。也可以直接投射碘化銀等品形、晶格常數與冰晶相近的物質,增加冰晶數量。而暖雲催化劑是鹽、氯化鈣、尿素等吸溼性物質,它們能很快吸收水分變成大雲滴,激發重力下沉。如何催化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