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治理沙漠的成績有目共睹,西北區域的新疆、甘肅、寧夏和華北區域的內蒙古,沙漠或沙漠化地區增綠面積巨大,成為全世界的樣版工程了。我們主要治沙模式是植樹,雖然速度慢,但效果極佳。治沙目的是減少風沙,增加綠林,有朋友問,為何不用人工降雨方式呢?

的確,在生活中,我們的人工降雨技術已經很成熟了,可達到信手拈來的地步。但治理沙漠不能靠人工降雨,靠不住的,原因有二:第一是人工降雨的條件不具備。人工降雨不是憑空而來,而是需要雲層作為基礎,沒有雲的純空氣降不下雨來的。有雲可變雨,可增雨,但沙漠上空雲層稀少,少有降雨條件。

第二是沙漠化地區的降雨是杯水車薪,解決不了問題。即使沙漠化地區能降下雨來,也是少之又少,不足以淋溼淋透沙漠。對降塵可能有一定幫助,但對絕塵沒有幫助,下雨的水分淋溼沙漠後,很快就被風颳幹、被日曬乾。只是輕微的暫時緩解,但起不到治沙增綠作用。

第三是茫茫沙漠需要遮沙效果好、增綠效果好並長久持續的方式才行,而植樹是目前最好的方式。通過這幾十年的綠化植樹效果看,的確令人興奮。不僅增加很多山川綠化,獲得聯合國的讚譽,而且還增了很多能種莊稼的田地。我們有遠大的規劃,不是小打小鬧,而是要將沙漠與沙漠化地區變成財富,所以植樹是最好的治沙模式,雖然慢點兒,但效果很好。

沙漠缺水,通過人工降雨或增雨的方法,遠遠解決不了問題,所以不能用人工降雨或增雨的方法。只有通過規模化的植樹,一為覆蓋沙漠不起沙,二為增加綠林為增雨,三為治沙而增加良田熱土,增加農作物種植條件,增強我們的糧食安全,才是最好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