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輪硬度的選擇 砂輪硬度是衡量砂輪「自銳性」的重要指標。磨削過程中,磨粒逐漸 由銳利而變鈍,部分鈍化了的磨粒繼續工作,作用在磨粒上的壓力就會不斷增大;當壓力大到 一定數值時,有的磨粒會自行崩碎而形成新的刃口;當壓力超過結合劑的粘結力時,磨粒會自 行脫落。鈍化了的磨粒自行崩碎或脫落使砂輪保持銳利的特性稱為「自銳性」。
砂輪的軟硬和磨粒的軟硬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必須區分清楚。
並不是金剛石砂輪的硬度一定就是高的,普通磨粒棕剛玉的磨料一定是低的
砂輪硬度等級。用英文字母來表示: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P Q..
軟硬順序以次遞增 常用硬度是K-P
砂輪選得過硬,磨鈍的磨粒不易脫落,砂輪易堵塞,磨削熱增加,工件易燒傷,磨削效率低 ,影響工件表面質量;
砂輪選得過軟,磨粒還在鋒利時就脫落,增加了砂輪損耗,易失去正確的幾何形狀,影響工件精度。
所以砂輪硬度的選擇要適當,還應根據砂輪與工件接觸面積大小、工件形狀、磨削的方式、冷卻方式、砂輪的結合劑種類等因素來綜合考慮
工件材料越硬,砂輪硬度應選得軟些,使磨鈍了的磨粒快點脫落,以便砂輪經常保持有銳利的磨粒在工作,避免工件因磨削溫度過高而燒傷。工件材料越軟,砂輪的硬度應選得硬些,使磨粒脫落得慢些,以便充分發揮磨粒的切削作用。
砂輪與工件的接觸面大時,應選用軟砂輪,使磨粒脫落快些,以免工件因磨屑堵塞砂輪表面而引起表面燒傷。內圓磨削和端面平磨時,砂輪硬度應比外圓磨削的砂輪硬度低。磨削薄壁零件及導熱性差的工件時,砂輪硬度也應選得低些。
精磨和成形磨削時,應選用硬一些的砂輪,以保持砂輪必要的形狀精度。
砂輪的粒度號越大,其硬度應選低一些的,以免砂輪表面組織被磨屑堵塞。
磨削有色金屬、橡膠、樹脂等軟材料,應選用較軟的砂輪,以免砂輪表面被磨屑堵塞。
用樹脂結合劑砂輪比陶瓷結合劑砂輪的硬度要高1~2小級;
在磨削加工中,常用的砂輪硬度是K至N。荒磨鋼錠及鑄件時可用Q的砂輪,磨削石頭與較硬的材質時適宜用較軟的。較軟的砂輪有 較好的「自銳性」,可提高砂輪的磨削性能,減小磨削力和磨削熱。一般常用K-L。磨硬材料時,磨粒容易鈍化,應選用軟砂輪,以使砂輪銳利;磨軟材料時,砂輪不易鈍化,應選用硬砂輪, 以避免磨粒過早脫落損耗;磨削特別軟而韌的材料時,砂輪易堵塞,可選用較軟的砂輪。
磨具磨床磨削: grinding001
交流投搞微信:2105551090
磨具技術|磨床應用|磨削技術|砂輪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