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TB充氦!HGST UltraStar硬碟測試:7x24h保5年不壞

2020-11-24 驅動之家

各種社會新聞裡報導的關鍵時刻,總是會有監控缺失,硬碟壞掉的橋段,我們不講陰謀論,就是因為HGST的高端充氦硬碟沒有普及。

為什麼呢?因為企業級硬碟的生命力指標:無故障運行時間,寫入量以及年平均錯誤率等指標,是普通桌面臺式機硬碟提都不敢提的。

筆者幾乎所有的認識的資深存儲行業人士,國企IT部門管理員,以及伺服器開發都在跟我說,HGST硬碟是地球上最好的硬碟。

我一開始還不是很明白他們如此推崇HGST的原因,直到我有幸搞到了一對HGST UltraStar He12插到了自己的NAS裡,才慢慢地多少知道了一點個中緣由。

存儲是一場和時間賽跑的無盡遊戲,而HGST UltraStar He12就是要跑得比別人更遠更久。

硬碟就要硬在存得多用得久

12TB究竟是個什麼概念?

假設你一個月手機套餐有12GB流量,這些流量全部花光用來發圖片和短視頻到你的朋友圈記錄生活,從10歲開始用到90歲,80年時間每年144GB,一輩子下來能產生11520GB的數據。

粗略估算的話大概是11.25TB,一塊12TB的硬碟因為計算方法差異,實際儲存容量為11TB略少,但說要裝下你的一生還是so easy。

當然,一塊硬碟裝得下這麼久的數據,它不一定也能用80年不壞,但是一塊企業級硬碟一定可以跑得比一般的桌面硬碟要遠得多。

一般人也許在購買硬碟時,並不會去注意錯誤率,平均無故障時間、年寫入量這種標識硬碟工作穩定性和耐久度的指標,但這恰恰卻是在性能任務都轉交給固態存儲之後,機械硬碟最有價值的地方。

敢於把這些數據全部白紙黑字寫出來的盤,都不簡單。

在HGST UltraStar He12的官方標稱數據裡,不可恢復的錯誤率僅為一千萬億分之一,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為250萬個小時,年故障率僅為0.35%,產品設計年寫入量為550TB。

如果你翻出消費級硬碟的(比如西數WD Blue藍盤)對比,你會發現不光是錯誤率要高十倍,平均無故障運行時間和寫入量乾脆就不敢標了

筆者有一塊2013年6月購入開始使用的2TB希捷桌面硬碟,在桌上型電腦環境裡使用4年多之後發生故障,再也無法識別;而HGST UltraStar He12在保證7×24小時工作的條件下固定還能提供5年質保,就是對企業級硬碟可靠性的信心。

在可靠度的背後是強有力的技術支持,HGST UltraStar He12作為充氦硬碟的先行者,它身上搭載的HelioSeal技術已經發展到了第四代。

因為充氦要求硬碟全密封,所以這種硬碟也是唯一能支持浸沒散熱的品種,在要求更高條件更好的數據中心裡能擁有更穩定的工作環境。

此外,HGST的第二代二段式磁頭支持多盤系統的震動均衡,非常適合在大規模的數據中心以及存儲伺服器中使用,對斷電磁頭懸停的支持也能更好地保證數據完整性,不容易出現存儲錯誤。

說到底,企業級硬碟的價值在於其可靠,數據存儲的可靠性是百萬價值最前面的那個1,沒有它,後面的0再長都沒有任何意義。

性能輕鬆對付監控大數據

雖然我們已經不再需要機械硬碟承擔太多密集的隨機訪問任務,但在訪問頻率低的環境中,HGST UltraStar He12也有足夠的讀寫能力來完成指派給它的工作。

作為一款7200RPM的企業級SATA硬碟,筆者自然不會期待它給出超出機械硬碟形態極限的測試成績,但還是想知道,地球最強硬碟的性能表現是不是也是HDD中的佼佼者。

筆者先把HGST UltraStar He12單盤接入了一臺裝有Core i7-6800K、16GB RAM的Z270平臺PC機,用HDTune Pro 5.5和CrystalDiskMark 6.0來測試硬碟單盤的理論性能。

在HDTune Pro 5.0的基準測試中,He12的讀取速度最高可達246.8MB/s,平均速度為191.5MB/s,存取時間為12.1ms;寫入側最高速度為236.9MB/s,平均速度為182.2MB/s。

因為有256MB大容量寫入緩存的原因,存取時間只有0.37ms。

隨後筆者執行了HDTune Pro 5.5的文件基準測試,He12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223MB/s和221.3MB/s,4K隨機讀取的性能在150~360IOPS,寫入拜緩存所賜,可以達到1500IOPS左右。

CrystalDiskMark 6.0的測試成績基本和HDTune Pro 5.5的結果互相印證,隊列深度32的單線程順序傳輸讀寫速度分別可達246.9MB/s和245.6MB/s,4K隨機讀取在單線程單隊列的情況下同樣也為200IOPS不到。

在引入多線程和QD8/QD32之後IOPS數可以達到700多,寫入部分是穩定的1300IOPS左右。

最後筆者把HGST UltraStar He12的雙盤組接入了一臺群暉DS418play存儲伺服器中,RAID模式設置為1,然後使用一個符合測試工具內存要求的Windows Server 2012 R2虛擬機中進行Intel NAS Performance Test。

5輪漫長的測試跑下來,可以看到在視頻回放/錄製和單個大文件讀寫的項目上,UltraStar He12基本都可以把單根千兆乙太網路線的吞吐量完全吃滿,同時在內容創作,相冊應用上也能有超過10MB/s的不錯表現

監控大數據 沒有誰敢說比它更穩

從性能和穩定性兩方面講,UltraStar He12基本上已經盡機械硬碟所能。

不論是在高密度大規模存儲的環境裡,或者是分布式文件系統,大數據分析的次級存儲,以及CCTV系統中都可以憑藉其不打折扣的性能和過硬的可靠性爭得它的一席之地——

HGST硬碟在常年的客戶調研中,可靠性一直穩居第一,如果這不叫穩,我也不知道什麼叫穩了。

強烈推薦幼兒園閉路監控系統使用此盤而非360水滴直播雲服務儲存錄像,這可是地球上最不容易壞的硬碟。

對於無價的數據來說,安全和隱私是第一位,誰還敢用普通的臺式機硬碟存數據?這就是為什麼HGST UltraStar He12哪怕售價超過4000,也是可以接受的。

相關焦點

  • 什麼樣的硬碟是Ultrastar DC HC550硬碟?
    作為下一代硬碟技術發展的重要一步,威騰電子(Western Digital)正式宣布該公司首款基於能量輔助磁記錄技術的硬碟 - Ultrastar DC HC550 HDD。從16 TB和18 TB的容量開始,Ultrastar DC HC550硬碟設計為在最高(非SMR)容量下提供一致的性能。
  • 西數的大救星:充氦硬碟
    威騰電子已經在消費級硬碟上穩超希捷,但企業級領域還是不如後者,不過市調機構IHS iSuppli預計,憑藉旗下日立的充氦硬碟技術,西數終將在企業級硬碟市場上也滅掉希捷。算上日立,西數2012年第三季度在企業級硬碟市場上的份額已經達到45%,只比希捷少3個百分點,而在引入充氦硬碟上,西數有望到2013年第四季度超越希捷。
  • 日立發布全球首款4TB容量3.5英寸硬碟Ultrastar 7K4000
    感謝ehscn的投遞日前,日立正式推出了業界首款容量最大的4TB企業級硬碟Ultrastar 7K4000,同時該硬碟已經開始在全球範圍內正式出貨
  • 超越單碟1TB HGST 7K6000 6TB硬碟評測
    第1頁:HGST Ultrastar 7K6000 6TB簡介  垂直磁記錄技術(PMR)誕生至今已有8年,單碟1TB技術自從2011年至2014年,當時受制於磁碟技術而未有突破。HGST在PMR技術實現突破,達成目前性能領先、基於空氣填充式技術的機械硬碟--Ultrastar 7K6000 6TB硬碟,它也是目前「PMR+空氣填充式技術」下達到的最大容量。
  • 20TB機械硬碟卻成了過街老鼠
    該硬碟採用2.5寸標準形態,厚度15mm,接口為SAS 12Gbps,第三代96層堆疊3D TLC快閃記憶體,容量共有九種,其中800GB、1.6TB、3.2TB、6.4TB的支持每天3次全盤寫入(留有足夠多的冗餘空間),960GB、1.92TB、3.84TB、7.68TB、15.36TB支持每天1次全盤寫入
  • HGST推氦氣硬碟:用於液體冷卻伺服器
    早在2012年, HGST(昱科環球存儲)就推出氦氣硬碟技術,直到2013年11月,正式發布了首款商用級氦氣硬碟Ultrastar He6。為了防止氦氣外洩,氦氣硬碟Ultrastar He6採用了HelioSeal氦氣封裝技術,可阻絕氦氣外洩,也能避免外部液體滲入,因此可用於液體冷卻的伺服器中。
  • 波波斯基:測試HGST 7K6000 6T硬碟有感
    波波花了兩天時間測試HGST 7K6000 6TB硬碟,之前測試的SAS接口,用了SAS陣列卡轉接,出現性能衰減。這次測試的SATA3.0接口,得到原汁原味的讀寫速度,它的性能超過希捷6TB PMR硬碟無問題。在這裡簡單說下測試感受。
  • 拒絕同質化 企業首選HGST氦氣硬碟優勢
    2全封閉盤體+氦氣充填式技術    2006年誕生垂直磁記錄技術至今已有7年,期間硬碟容量增長8倍、性能增長4倍,遺憾的是它難以為繼。這就是氦氣充填硬碟的由來。    編輯點評:獨樹一幟的氦氣填充硬碟,突破傳統硬碟的限制,輕鬆容納5-7張碟片,相對於傳統5-6碟硬碟,多出1-2碟的容量,提高單塊硬碟的16.7-20%存儲容量上限,並且它的運行溫度更低,噪音更小。
  • 關於氦氣密封式硬碟的16條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訴他
    這裡我列舉研討會專家對於氦氣密封式硬碟的一部分精彩討論,詳細內容還請觀看視頻回放。第一、  目前業界最高容量硬碟為12TB,是HGST剛剛推出的氦氣密封式硬碟 Ultrastar He12。第二、  氦氣密封式硬碟全球出貨量已達1200萬片。
  • 東芝硬碟2018年渠道群英會鄭州站順利召開
    東芝硬碟2018年渠道群英會鄭州站順利召開 2018年05月21日 13:11作者:鴻雁編輯:鴻雁   【2018年5月18日】為進一步加強渠道合作夥伴溝通,堅定合作共贏,共謀發展的信心,「東芝硬碟渠道群英會」鄭州站在鄭州富力萬達文化酒店召開,東芝渠道銷售負責人及代理公司和河南省經銷商門歡聚一堂,分享最新的市場及產品資訊,交流各自的見解和期望,以推動東芝硬碟在河南市場的發展和提升。
  • 日立(Hitachi)企業級硬碟全系列掃描
    如Ultrastar 15K300可以選擇Ultra SCSI, SAS, FC三種接口;Ultrastar A7K1000和Deskstar E7K1000,都只是支持SATA的接口。  按硬碟的尺寸劃分:有3.5英寸和2.5英寸兩種。企業級的硬碟中3.5英寸的居多,2.5英寸僅有Ultrastar C15K147 和Ultrastar C10K 300兩類。
  • HGST氦氣盤部署量破百萬 250萬MTBF創可靠性新裡程碑
    2015年3月25日消息:HGST(昱科環球存儲科技公司, 威騰電子集團(NASDAQ: WDC)旗下子公司)今日宣布作為唯一一家可提供在測試中實際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超過250萬小時硬碟的廠商,其推出的氦氣密封式硬碟在產品可靠性方面創造了新的裡程碑,實際應用部署量已經超過一百萬臺。
  • 機械硬碟利潤觸底 售價或將上漲
    事情是醬的,近日,數據公司Backblaze發布了機械硬碟的價格報告,來源於他們在過去8年中採購的7.5萬塊硬碟,全部來自亞馬遜。  數據顯示,從2009~2011年,每GB機械盤的價格下滑了54%,從0.11美元跌至0.05美元。
  • 手把手教你測試固態硬碟!硬碟測試軟體大匯總
    如今固態硬碟已經成為了電腦不可或缺的核心配件,裝好電腦後,如何快速的通過主流測試軟體,檢測固態硬碟狀態和速度。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有哪些主流的硬碟測試軟體。上圖可以看到在CDM,1G5輪的測試環境下致鈦PC005 1TB版本順序讀取達到了3500M/s以上,寫入也達到了2976M/s,這個成績在NVMe PCI-E3.0固態裡已經算得上非常不錯了。
  • 16TB超大容量 東芝發布MG08硬碟提升存儲密度
    【PConline 資訊】今年1月,東芝發布了當前容量最大的機械硬碟,歸屬企業級產品的MG08系列,可選16TB。本月,東芝就之前發布的MG08系列在北京召開了一場東芝硬碟媒體交流會。據悉,東芝MG08是業界首款適用於雲和傳統數據中心應用的16TB容量傳統磁記錄(CMR)硬碟,產品採用第八代技術,與MG07(14TB)相比增加了14%的可用容量,因此適用於密集存儲解決方案,並提供了更具競爭力的每TB成本優勢,為用戶提供更好的TCO。
  • 電腦硬碟選擇有技巧,西數藍盤和黑盤有何區別?選錯影響電腦速度
    在電腦的硬體中,CPU的重要性應該是首當其衝,當然其他的硬體也應該和CPU進行均衡的搭配才能讓電腦達到最大的速率,隨著儲存技術的不斷進步,目前的機械硬碟已經逐漸被固態硬碟代替,固態也已經進入白菜價階段了,不過機械硬碟儲存數據要比固態時間更長,所以有照片或者重要數據的話,還是應該用機械硬碟來儲存更好
  • 別惹小三:主流3TB容量硬碟橫向測試
    UUID/GUID與任何其他產生過的UUIDs/GUIDs都不相同。  小三簡歷:Hitachi Deskstar 7K3000  2010年12月,日立環球存儲科技公司日前同時宣布,將向全球OEM廠商和部分分銷合作夥伴推出3TB、2TB和1.5TB Deskstar 7K3000硬碟系列。
  • 日立:推出首款7200RPM高速移動型硬碟 IBM率先採用
    (2003年5月15日,北京訊) 日立(Hitachi)全球儲存技術公司今天宣布推出業內首部轉速達7200 RPM的移動型硬碟。透過突破性的飛米(femto)滑橇(slider)技術,在微型科技史上奠下另一裡程碑。     這次推出的新技術讓筆記本電腦用戶可享受到臺式機所能提供的極速優質性能。
  • 阿卡西斯硬碟壞道檢測器BA-11USS硬碟底座評測
    世界上正是因為有了傻瓜相機,所以人人都成為了攝影師,現代社會電子產品功能越來越齊全,但是使用卻越來越簡單,阿卡西斯BA-11USS硬碟盒底座採用硬體檢測硬碟壞道,無需連接電腦就能檢測,紅-黃-綠,三種指示燈對應硬碟的三種狀態,綠燈好,黃燈有壞道,紅燈嚴重壞道,傻瓜式的檢測方式,老太太都知道硬碟是好是壞了!
  • 希捷發布Exos系列18TB充氦企業盤 主打超大規模應用場景
    希捷今日發布了「銀河」(Exos)系列大容量充氦企業盤新品,為客戶提供了 18 TB 的新選項。作為 X18 家族的一員,其主要面向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兼顧高性能和大容量的體驗,以幫助經濟、高效地管理不斷增長的數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