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看三遍看不懂的平行時空電影

2021-02-21 千度影院

《原始碼》這名字起初聽起來有些俗套,給人印象可能充其量是部《電子世界爭霸戰》之類的科幻快餐。

又或政治陰謀商業間諜之類的IT動作片。但看過之後你會發現這個原始碼的含義非比尋常,疊加了多重意義。

影片借用了多重世界的物理理論,輕而易舉將觀眾帶入邏輯漩渦不能自拔,不要說普通觀眾,就是物理學家也對這個概念雲山霧繞。


簡單來說量子多重世界是說在每一個量子結合點宇宙分成兩半,宇宙分裂過程不會停止,所有可能的世界都與我們共存。


物理學家弗蘭克曾說到「因為我們知道有無限多個與我們稍有不同的世界正過著與我們平行的生活。

我們知道每時每刻都有更多的世界出現並佔據我們的各種可供選擇的將來,這些想法縈繞心間,讓我們備受折磨」

片中博士的科學裝置可以解釋為將火車遇難者sean腦電磁餘波量子信息化,做成一個封閉的小量子信息包。

然後植入一段新代碼,新代碼可以在封閉量子包產生的無數多重小世界裡搜索目標。

但博士忽略了一個問題,既然量子世界擁有全部可能,那麼封閉的小量子信息包也會出現不是封閉的可能。

於是新代碼(男主人公Colter)利用這個可能成功跳躍到封閉的信息包外,延續並建立了新的開放世界。

有人說多重世界分為」先置「與」後置「,其實這是一個混淆的概念。

平分成另外兩個的宇宙前的宇宙也是無數多重疊宇宙當中的一個。


在這種情形下,每一個宇宙都像別的宇宙一樣是真實的,生活在每個宇宙中的人都會說他們的宇宙是真正的,其他宇宙是想像的或虛構的。


這就引申出一個哲學問題,主觀宇宙,或者說人擇原理宇宙。

對於《原始碼》這部影片,攝影機所跟蹤記錄的這個屏幕上的影像才是真實的宇宙。

甚至包括我們觀看這部電影的每位觀眾對於屏幕上的世界都是虛構的。

影片中男主人公始終是以直升機失事駕駛員Colter的面孔出現,這是一個絕對的主觀視角。

他的所有行為都是針對他處的宇宙。這也引發了一個殘酷的問題,那就是被他們所創造出新的多重宇宙中。

有很多宇宙中這列火車照樣爆炸,之後核彈照樣會在那個宇宙中的芝加哥成功爆炸而使大批那個宇宙中的人類死亡。

也有人說,每個人都有一個和自己對應的宇宙,over了,那個宇宙也就不存在了,或者說你沒有在那個宇宙,那個宇宙對你來講就是無。

片名《原始碼》既包含我們通常意義上的計算機信息編碼的概念,暗示我們的世界只不過是信息的映射。

具有不確定性和可操作性,另外暗示世界的存在是由於本體或本源的主觀映射。

影片結尾Colter和christina來到芝加哥千禧公園中的英國雕塑家安尼什·卡普爾設計的cloud gate(雲門)面前。

巨大雕塑明亮的彎曲表面上隱隱映射出sean的面龐,由扭曲變成平直。

來自另外一個世界的「原始碼」Colter,將在這個新分立的世界中以sean的形態延續下去。

英國雕塑家安尼什·卡普爾設計的cloud gate(雲門)

然而Colter也將面臨被捲入邏輯漩渦的風險,起碼這個時刻將有兩個擁有相同歷史的原始碼存活在一個世界裡。

當生物倉裡的只有半個身軀的Colter執行任務時,將會有兩個信息擁有同一個父親。

有點《恐怖油輪Triangle》和《時空罪惡Cronocrímenes, Los》中的疊加態的苗頭。

另外,不得不提幾個月前的《盜夢空間Inception 》,其中夢的概念可以完全轉換成多重世界的概念。

每一個進入夢境的時間點就是我們所說的量子多重世界的分化點,在《盜夢空間》中,一個人在睡覺點能分化成睡覺的人和夢中行動的人。

在量子世界中即每個量子點能分化出兩個世界。《盜夢空間》採用的是樹狀結構,而《原始碼》則是平行結構。

相關焦點

  • 燒腦程度十級的電影,諾獎得主都參與製作,不看三遍以上看不懂
    今天要說的這部電影,燒腦程度十級。即便是把劇情給透漏了,有的網友也還是說,沒搞懂電影的故事線。因為電影裡太多硬核的知識了。科幻燒腦電影《信條》。故事的梗概是這樣的,世界存亡危在旦夕,只有一個詞「信條」是惟一的線索與武器。
  • 總擔心錯過一個細節就看不懂時空懸疑電影,特別推薦《深空失憶》
    今天小編給大家來點一般影迷不太了解的私貨。時空、人物和道具,一張海報把整部電影的內涵表達得非常到位。主角中年大叔和妻子住在郊外的房子,拿望遠鏡看風景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正在樹林中換衣服的漂亮姑娘。他前去查看的時候(不要問他為什麼去,男人的好奇心),被一個全身纏滿繃帶的男子追殺。
  • 由萊昂納多與綠巨人魯弗洛主演史上最賣座懸疑電影,看三遍看不懂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是一部懸疑片,該電影是根據美國小說家丹尼斯.勒翰的同名小說改編,由我們的小李子萊昂納多和綠巨人馬克.魯弗洛主演。一部懸疑片最看重的便是劇情,好的懸疑片會讓你看完第一遍摸不著頭腦,看第二遍若有所思,第三或者第四遍則會恍然大悟,這也許便是一部優秀懸疑片的魅力所在。而《禁閉島》便是這樣的一部影片。影片開頭主角也就是我們的小李子帶領自己的助手前去一座孤島,調查一名精神病犯人瑞秋失蹤的案子。
  • 推薦幾部結局大反轉的電影,最後一部不看解說真的看不懂
    #好電影應該就是永遠猜不到結局的電影,所以燒腦和結局大反轉的電影,都是大家經常討論的和刷很多遍的,今天小編整理5部結局反轉的好看電影推薦給大家,資深影迷應該都是看過的,如果劇荒片荒,可以拿出來再看看,沒看過的小夥伴也可以嘗嘗看,是不是也和你的胃口。
  • 5部國外燒腦懸疑劇,不動腦子還真看不懂,特別是最後一部
    這部電影主要分為兩條線,一條是現在,另一條是回憶。劇情由這兩條線相互穿插,正敘與倒敘的不斷疊加。如果誰說他把這部電影真正的看懂了,那他也得是看了很多遍的鬼才,不然他就是導演本人了。 三、《彗星來的那一夜》 這部劇講述的是,來之外太空的一顆彗星,使得原本穩定的宇宙分裂出無數個平行宇宙
  • 電影《彗星來的那一夜》:是彗星打開了平行世界
    今天,小編想為你們推薦一部燒腦片《彗星來的那一夜》,小成本電影,豆瓣和騰訊視頻的評分都非常高。該片大概講的是八個好友在彗星來的那夜聚會,在磁場產生了很多個平行空間,同時,平行時空引用了薛丁格貓。大概就是人性的黑暗面無限放大以後的每個樣子。結局可以有無限的討論。
  • 一場風暴讓兩人命運改變,產生三個平行時空,《海市蜃樓》大解析
    《茱莉亞的眼睛》、《女屍謎案》、《看不見的客人》均出自他手。這三部懸疑影片有一個共同特點——劇情反轉,這部《海市蜃樓》也不例外。影片中,當警長萊拉的身份被揭開時,你會驚呼劇情的構思竟是如此巧妙。這也是衡量一部電影水準高低的關鍵指標。那麼就影片中的時空問題,小編做如下梳理。三個平行時空首先我們討論這樣一個詭異的無頭命題。
  • 懸疑電影top10 高智商看一遍都看不懂 非常燒腦
    本人非常喜歡看燒腦的懸疑電影,就喜歡挑戰自己的智商有多高,能否一遍看懂,事實證明即使高智商的人也不能一遍看懂這10部經典的懸疑電影,還要網上搜索各種影評、解析,再看幾遍才能懂,才能深刻了解導演所表達的意圖,才能了解這部影片所傳遞的價值觀。
  • 3部世界級燒腦懸疑電影,看完感覺我的腦細胞不夠用了
    不知道是不是有的小夥伴很喜歡看懸疑片,其實有時候偶爾看看懸疑片也挺好的,可以鍛鍊一下自己的思維能力,讓自己的大腦活動活動,還記得初中老師說過,大腦其實跟機器一樣,不用就容易生鏽。影片通過幾個人在屋裡的對話,營造了一種鏡中花、水中月的氛圍,讓人有點看不太清楚後面的劇情,但是每一個畫面設計卻又緊緊地抓住你的心。這部影片有它自己的特色,它具備科幻懸疑電影的舊特點,時空扭曲,空間穿梭,還有一些超越常人思維的想法融入其中,比如說平行世界,相信這一點會給你帶來無限的想像與體驗。
  • 竇文濤:電影導演操心觀眾智商 生怕看不懂
    就是懂不懂成了一個很要命的問題,你比如現在有一個名導演每拍完電影之後,點映的時候,他就能夠哆嗦成每過一個情節,他就要看觀眾的反應,他就問,這個懂不懂,這個懂不懂,看完了電影,一聽說有人說我沒看懂啊,譁一下這汗就下來了。因為他覺著這就沒票房了。所以那天賈樟柯在這兒聊,他說我就不明白了,怎麼不懂呢,怎麼會不懂呢,說不願意懂吧。
  • 眾多「船戲」片裡,它必須看3遍才能明白
    遊輪並不恐怖,看過電影的觀眾都知道,這場循環在沒有遇到遊輪之前就已經開始了。而遊輪之所以被拿來作為循環的折中點,顯然是導演考慮到了它的封閉性。大海汪洋,一艘沒有終點的遊輪猶如一個還未被發掘的小島,外面的人進不去,裡面的人出不來。
  • 《海市蜃樓》「看這部電影就像坐過山車」
    當保羅還是個小男孩時,奶奶便經常帶他去影院看懸疑恐怖片,久而久之,保羅也愛上了這類影片。「當我長大後開始決定要幹啥時,我想既然我這麼喜歡看電影,那就拍電影吧。拍什麼呢?我想到了小時候看的這些電影,我希望把當年自己看電影的感受傳遞給觀眾。」  《海市蜃樓》的故事靈感則來源於保羅上一段愛情經歷,他和那時的女友感情非常甜蜜,女友提議生個孩子,保羅思考了一下拒絕了,最後二人分手了。
  • 平行時空犯罪,這腦洞絕了
    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可能存在平行時空?在宇宙的某一個角落,或許有著另一個「我」,「我們」彼此做著不同的事,有著不一樣的思想,帶著截然不同的使命...而有一天,兩個「我」可能會相遇。這種相遇,或是驚喜,或是毀滅。
  • 看不懂《信條》?你需要的是這份「時間指南」
    這也是今年全球電影市場復工以來,被寄予眾望的一部頂級大片。 時間,是科幻最古老的主題之一。諾蘭被稱為「時空三部曲」的《盜夢空間》《星際穿越》《信條》,每一部都探索了一種時間的呈現方法。人類是如何幻想時間的?諾蘭關於時間的探索是如何延展的?《信條》又是如何實現「時空逆轉」的?
  • 最讓人淚腺崩壞的10部動漫電影,第一名簡直虐的不會去看第二遍!
    如果你厭倦了漫長的等番過程,可以去看一看動漫電影來消磨時間,享受精緻的畫面效果,話說日本的動畫電影真的很驚人,無論深度廣度或是畫面都不輸三次元電影,近日外媒watchmojo就評選出了「最催人淚下的10部日本動畫電影」,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彗星來的那一夜》一部靠臺詞撐起的懸疑電影,愣是看了兩遍才懂
    《彗星來的那一夜》是美國編劇,導演詹姆斯·沃德·布柯特自編自導的一部電影。與常規的電影不太一樣,《彗星來的那一夜》是一部製片成本只有5萬美元的低成本電影,並且臺詞很大程度上是即興創作的。但即使在劇本,演員,拍攝上都簡化的狀況下,也擋不住這部電影燒腦的光芒。
  • 《姜子牙》:一部兒童看不懂,成年人看不透的電影,票房破10億
    在票房高收的情況下,口碑卻成兩極分化,有人叫好,有人唱衰,貓眼評分7.6分,似乎是一部稀疏平常的動漫電影。我個人對《姜子牙》的評價是一部兒童看不懂,成年人看不透的動漫電影。下面純屬自己個人見解:一、劇情簡介封神大戰之後,崑崙弟子姜子牙,率領眾神戰勝狐妖,推翻了殘暴的商王朝,贏得封神大戰的勝利,即將受封為眾神之長。
  • 兩段時空,三種結局,當平行時空遇上蝴蝶效應
    2017年上映《看不見的客人》之後備受好評,也成為2017年最佳懸疑佳作,導演奧裡奧爾·保羅也一時成為了風雲人物。而今天說的就是奧裡奧爾·保羅直到的另一部電影《海市蜃樓》,目前已經在3月28日上映,截止到4月6日,上映10日票房已經達到1億,豆瓣10W人評價高達7.8分。
  • 死侍尋找平行時空中的自己,但和李連杰做了不一樣的事
    李連杰曾經主演過一部叫做《宇宙追緝令》的電影,不知道大家看過沒有。電影中李連杰扮演了一個跨時空級的大反派,他穿梭於不同的平行時空,找到平行時空的自己,然後殺死平行時空的自己。因為電影的設定是人的力量會被平行時空的所有同一個人平分,李連杰每殺死一個自己,他就可以獲得更強的力量,他的最終目的是殺死所有平行時空中的自己,可想而知,這樣他就可以成為全宇宙最強的人了。當然,在殺死了120多個自己後,邪惡反派李連杰遇見了唯一僅存的正義警察李連杰,所以這部戲完全就是李連杰自己和自己鬧著玩,正派反派都是他。
  • 這是一部看不懂但總感覺很厲害的電影,安德烈自傳電影《鏡子》
    這是一部看不懂但總感覺很厲害的電影,安德烈自傳電影《鏡子》哈嘍大家好!小編今天帶大家看一部高大上的藝術電影,來自世界級的藝術電影大師執導的自傳體電影《鏡子》。說實話小編自一次看這部電影的時候並沒有看懂,完全是電影中令人驚豔的美如畫的攝影吸引小編看到最後。但這部《鏡子》作為影史中頗具地位的藝術片,其在內容上的質量也屬上上乘。現在小編就來大大家看看這部看不懂,卻感覺很藝術很厲害的經典藝術片。《鏡子》的導演安德烈·伊萬諾沃在影史中具有殿堂級的地位,他的父親是著名詩人塔可夫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