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隻細顎步行蟲活體隴南獲救

2021-01-08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世界首隻細顎步行蟲活體隴南獲救

  中國甘肅網6月25日訊 據甘肅日報報導 (記者 周者軍) 近日,記者從隴南市岷山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協會獲悉,在該協會實驗基地,工作人員發現一隻體弱的細顎步行蟲活體,及時採取了模擬原生態養殖、生物學特性觀察等措施。經過近一個月的救護,目前細顎步行蟲生活正常,工作人員獲取了細顎步行蟲的許多行為資料,為填補這一領域內的世界研究空白打下了基礎。讓人驚喜的是,這隻細顎步行蟲還上演了一幕奇遇良緣的好戲。

  細顎步行蟲數量十分稀少,是中國特有種,最早於1887年由蘇聯學者根據一對標本命名。目前,全世界只保存五頭標本,均來自隴南區域。細顎步行蟲黑色,頭窄於前胸背板,唇基窄於觸角基部,其細長的大顎在步行蟲中算是非常特別的,也是分類的重要特徵之一。近幾十年來,臺北自然博物館有一頭,甘肅白水江自然保護區標本館有二頭,均為鎮館之寶,無活體生活報導記錄。

  經過初步觀察,獲救的細顎步行蟲多喜歡在晚上8時至次日7時活動,主要是為了覓食,另外為了巡護和擴大自己的棲息地。運動速度比同類昆蟲快,主要食物是蝸牛。白天多在休息,主要是提防鼠類、鳥類等天敵。喜歡陰溼的環境,攀援能力強,能輕鬆爬上草稈。

  讓人驚喜的是,一天傍晚,工作人員發現新跑來一隻細顎步行蟲,色澤比之前救護的那隻黑。二隻在一起活動,多次互相追隨,並進行了交配。

  隴南市岷山生物多樣性保育研究協會會長楊文贇告訴記者,細顎步行蟲活體的發現,是當地生態環境質量和人們保護意識整體提高的反映,尤其在發現地安置了防護網,修建了水池,堆起了石牆,黃荊等野生植物生長良好,蝸牛多,為細顎步行蟲生存提供了好的食物、隱蔽、空氣溼度及生活空間。

相關焦點

  • 世界首隻細顎步行蟲活體隴南獲救並奇遇良緣
    ,目前生活正常,並獲取了許多細顎步行蟲的行為資料,為填補這一領域內的世界研究空白打下了基礎。讓人驚喜的是,這隻細顎步行蟲還上演了一幕奇遇良緣的好戲。  細顎步行蟲數量十分稀少,是中國特有種,最早於1887年由前蘇聯學者根據一對標本命名。目前全世界只保存五頭標本,均來自甘肅省隴南區域。細顎步行蟲黑色,頭窄於前胸背板,唇基窄於觸角基部,其細長的大顎在步行蟲中算是非常特別的,也是分類的重要特徵之一。
  • 冰城海關首次截獲7隻活體鍬甲
    近日,哈爾濱海關所屬冰城海關駐郵局辦事處在進境郵件中查獲 7 只活體昆蟲,包括 5 只成蟲、3 只幼蟲(其中 1 只已死亡)。根據我國海關相關法規,該批活體昆蟲屬於禁止郵寄進境物品,目前已依法對該批昆蟲作截留銷毀處理。
  • 世界上首次解碼顎口線蟲線粒體基因組
    本報訊 近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蘭州獸醫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朱興全領導的家畜寄生蟲病創新團隊最新研究在世界上首次解碼了顎口下目線蟲的線粒體基因組
  • 動物百科:它是北美洲最常見的步行蟲之一,還是一隻益蟲
    步行蟲屬鞘翅目,步行蟲科,全世界大約有2萬多種。它們的特點是腿長,有閃光的黑色或者褐色的翅鞘,有許多種後面的翅膀已經退化或完全沒有。步行蟲喜歡棲息在潮溼涼爽的地區,受到騷擾的時候,它們靠腿逃跑是飛走。幼蟲多數也是肉食者,只有少數食草。它們都有尖而空出的口器,一對像剛毛一樣的尾總附屬肢體。
  •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DLC確認斬龍回歸 蠻顎龍/慘爪龍亞種亮相
    《怪物獵人:世界》「冰原」DLC確認斬龍回歸 蠻顎龍/慘爪龍亞種亮相 2019
  • 這隻大眼鳥落水獲救被送到武漢救護,它的家族成員不足千隻
    長江網8月6日訊(記者明眺生) 擁有「世界30種最瀕危鳥類之一」「世界上最神秘的鳥」兩大世界級「頭銜」的海南虎斑鳽(yán),有一隻在長江宜昌段落水獲救後,被送來武漢救護。6日,湖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鳥類救護專家稱,這隻鳥在漢生活了半個月,目前健康狀況良好。
  • 甘肅隴南:攻堅「最後堡壘」 確保如期脫貧
    隴南2011年底貧困人口達130多萬,在秦巴山特困片區18個市州中排第一;貧困發生率為53%,居甘肅省14個市州之首;全市所轄9縣區全部為國家級貧困縣。隴南把全市貧困程度最深、貧困人口最多、幫扶難度最大的地區,劃分為25個特困片區,採取「過篩子」方式,深入推進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和安全飲水「3+1」清零行動,全面解決「三保障」問題。
  • 這樣的裝飾很霸氣,日本達人打造《怪物獵人:世界》大龍顎大劍
    而近期博士又注意到一位日本玩家的手工創作,這位大神將《怪物獵人:世界》中的大龍顎大劍用木頭還原了出來,放在自己的房間中當裝飾,非常大氣! 這位叫做「diybura251333」的日本玩家表示:在坐長途公交的過程中突發奇想,想把《怪物獵人:世界
  • 猜猜看,這隻甲蟲有多大?
    8月27日,天津海關所屬天津郵局海關在進境郵件中查獲活體昆蟲兩隻。 蘇門答臘扁鍬為世界第二大巨扁鍬,紀錄個體107.4毫米,主要棲息地位於蘇門答臘島,外型厚實且擁有鋸齒狀的大顎,頭胸部較寬,個體體型巨大。
  • 我市首個活體蝴蝶(昆蟲標本)館開館首日吸引近8000遊客
    ·仙女湖名茶 ·天地人五蛇酒
  • (視頻)猜猜看,這隻甲蟲有多大?
    8月27日,天津海關所屬天津郵局海關在進境郵件中查獲活體昆蟲兩隻。該郵件被該關風險防控部門的布控指令命中,經海關關員機檢查驗,顯示圖像異常,人工查驗後發現該郵件內裝物品為泡沫箱裝塑料方盒兩個,每個盒子內各裝黑色甲蟲一隻。經天津海關動植食中心鑑定均為蘇門答臘扁鍬。
  • 《中國國家旅遊》雜誌為隴南文旅打CALL!
    坐在茶園的湖邊,友人戴笠釣魚,而我只貪一口新採摘的春茶,細細品去,仿佛看見了雲霧繚繞中雨後新長出的嫩芽,清爽怡人,逍遙自在。明清時代,鎮上憑藉白龍江和嘉陵江兩百裡水道,成為「水上絲綢之路」的一部分,各地而來的商船列隊促進了當地水運業的發展,一時間碧口古鎮商賈雲集、繁華之極,成為了甘肅四大名鎮之首。整個鎮子沿江而建,江邊佇立的古老城牆還保留著歷史的印跡,登上城牆碧口的秀麗景色一覽無餘,但這還不夠,還得看一看古鎮裡的仿清式的川北民居,那裡還藏著昔日船幫會館的繁華聲響。
  • 美國科學家利用非洲爪蟾活體幹細胞研製出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
    1月15日新聞:美國佛蒙特大學與塔夫茨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和國家科學基金會支持下,利用非洲爪蟾活體幹細胞研製出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xenobots是地球上一種全新存在的生命形式,是一類可編程的活體生物。 研究人員利用超級計算機的「進化算法」挑選出可用的細胞組合方案,然後根據方案將非洲爪蟾的胚胎幹細胞分化為表皮細胞和心臟細胞並進行組裝和測試。該機器人長度不到1毫米,可定向移動,在被切割後可自行癒合。
  •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兩半後還能癒合,霍金的擔心會成真嗎
    世界首個活體機器人誕生,切兩半剛後還能癒合。這項最新的成果就是活體機器人的誕生。 這種活體機器人由美國佛蒙特大學的一位計算機科學家和塔夫茨大學的生物學家一起創造,完全由青蛙的DNA創造
  • 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
    全球首個微型「活體機器人」誕生 可注入人體摧毀癌細胞  olivia chan • 2020-01-14 14:46:07 來源:前瞻網
  • 不同黃芪對比:甘肅黃芪、內蒙黃芪、渾源正北芪與隴南紅芪(多圖)
    甘肅隴南地區出產的紅芪,為豆科植物多序巖黃芪的乾燥根,與黃芪功效相同。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家了解不同黃芪之間的區別,藥材幫製作了本套黃芪系列標本,具體介紹如下:甘肅黃芪,一般生長2年,主產於甘肅隴西、渭源、岷縣、宕昌等地,產量較大,佔全國黃芪總產量的一半左右。甘肅黃芪產業發展迅速,加工方式也多樣化,黃芪的片型最多,常見的有圓片、瓜子片、指甲片、柳葉片、壓片等。
  • 臺灣學者發表2折顎蟹新種
    高掌折顎蟹(Ptychognathus altimanus)© 成瀨貫  全世界已知有25種折顎蟹,其在東亞以日本衝繩種類最為豐富,包括10個已知種類及數個尚待描述發表的新種。而在大陸目前僅發現一種,即絨毛折顎蟹(Ptychognathus barbatus)。由於本屬種類體型小,外形相近,且沒有明顯的花紋與顏色易於識別,造成物種間的區分極為困難,一些圖鑑上的種類也存在錯誤地鑑定。如《臺灣賞蟹情報(李榮祥/著)》中鑑定為近親折顎蟹(P. affinis)的三張圖片中包含了兩個物種:高掌折顎蟹(P. altimanus)和字紋弓蟹(Varuna litterata)。
  • 隴南也有大熊貓,網友:我讀書少,別騙我
    書接上回,上回老徐說到隴南-一個在北方的南方城市,網友紛紛留言,尤其是隴南當地的網友非常熱情,表達大美隴南歡迎你。也有很多網友可能對隴南不是很了解,來到這裡很是迷茫,究竟有什麼好吃的,好玩的啊?好的,老徐今天就來詳細說說。
  • 「十三五」成就巡禮:隴南機場圓了飛天夢
    機場的建成運營結束了隴南沒有航空運輸業的歷史,對隴南構建航空、鐵路、高速公路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網絡,加快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阡陌變通途,天涯近咫尺」,飛機讓旅行隨心而動,山大溝深不再是難以跨越的障礙。
  • 23隻從日本郵寄的活體鍬甲蟲被截獲
    金羊網訊 記者宋王群、通訊員陳秋莉報導:3月10-12日,深圳檢驗檢疫局駐郵局辦事處連續從日本入境EMS郵包中截獲三批活體鍬甲蟲,共23隻。這些甲蟲均裝於獨立的塑料容器中,容器蓋上帶有小孔,裡面帶有紙屑及飼料,以保證長途運輸仍能存活。經調查,被查獲甲蟲為同一發貨人,均來自日本千葉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