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分子影像精準診療中心整體解決方案

2021-01-16 器械之家


隨著近幾年國家對PET/CT配置證的調整,各地對PET/CT的發展如火如荼。而真正能將核醫學及PET/CT設備發揮好的醫院並不多。在圍繞臨床精準診療需求方面精耕細作,充分發展核醫學利用分子探針的特異性,更早期、精準發現疾病的優勢,可以將分子影像精準診療中心定義為:具備SPECT或SPECT/CT等常規核醫學影像設備、乳腺專用PET設備或PET/CT等高端設備。同時能夠開展放射性核素治療以及利用CT引到下的穿刺活檢診斷。同時結合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進行精準放療、或移動式電子線外科術中放療加速器,即在外科手術的過程中結合放療技術,實現腫瘤治療。


圍繞核醫學進行的精準診斷的設備配置,主要包括SPECT部分和PET/CT部分。單光子設備可以配備單探頭或雙探頭SPECT,SPECT設備是核醫學科的基本配置要求,對甲狀腺、骨轉移癌以及心肌缺血等主要診斷,核醫學SPECT具有獨特的優勢。


另外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也要求配備PET/CT的醫療單位應該具有3年以上SPECT使用經驗。在此基礎上配備乳腺專用PET,或全身分子影像PET/CT設備;具備條件的單位可以配置PET/MR。同時我們建議配置獨立的放療定位CT,用於精確勾畫生物靶區和放射治療計劃系統(TPS)制定,同時還可應用該設備進行CT引導下的活檢穿刺,在無法確診的疑難病例通過活檢病理進行最後確診。具體組合為SPECT(SPECT/CT)  + 放療定位CT  +  PET/CT(或乳腺專用PET)


與精準治療相關的設備和技術,主要是利用核醫學的核素治療技術,常規核醫學的核素治療技術非常成熟。I-131治療甲狀腺癌以及I-125粒子植入治療。配備放療定位CT和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直線加速器需要有電子線和X線(低能、中能),這樣能夠滿足體表照射和深部腫瘤的放療。


放射治療在圍繞「精準放療」的發展重要技術之一是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圖像引導放射治療(IGRT)是在患者進行治療前、治療中利用各種影像設備,對腫瘤及正常器官進行監控,並根據器官位置的變化調整治療位置、治療條件,使照射野緊緊「追隨」靶區。所以圖像引導對於放射治療的重要性,好比瞄準鏡對於狙擊步槍。   


近年來各設備廠商分別推出了各種各樣的圖像引導放療技術,從電子射野影像系統(EPID)到KV級錐形束CT(CBCT); 從In-room CT+直加組合到直加CT一體機,從MV級CBCT到超聲引導放療等。


無論核醫學還是放療,在醫療行業還是發展上升的早期階段,相對歐美發達國家的醫療資源配置,我國核醫學和放療的每百萬人口的佔有量都還是相當落後。將高端的診斷和治療設備整合為精準診療中心是大勢所趨。


但具體實施過程中,面臨兩個核心的問題:設備配置證+專業的臨床人員。而要想將精準診療中心運營成功,從場地規劃、設備選型、臨床培訓、學術交流等多方面需要專業人員的幫、扶、帶。



醫療服務的專業性要求在各個階段各個細節都需要行業專家型人才的支持。有了設備和人才,才能充分發揮優勢,做到真正的精準診斷和精準治療。

相關焦點

  •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大會在我院隆重召開 2020-11-05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杭電科研團隊為乳腺癌無創精準診療提供新解決方案
    杭電科研團隊為乳腺癌無創精準診療提供新解決方案 2020-10-14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盤點|2020泛生子分子診斷整體解決方案
    作為精準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分子診斷主要是應用分子生物學方法檢測生物體內遺傳物質的結構或表達水平的變化而做出診斷的技術。在本次疫情中依託一代測序、螢光定量PCR、數字PCR及高通量測序等診斷平臺發揮了重要作用。於此同時, 2020年8月27日,國務院正式下發《進一步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能力建設工作方案》明確指出,到2020年底前,所有二級綜合醫院具備核酸採樣和檢測能力。
  • 飛利浦心血管整體解決方案亮相2019年春季CMEF
    助力中國醫療系統提升心血管疾病診療水平  今天,在2019年春季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上,全球健康科技領導者飛利浦展示了其針對中國市場的「心血管整體解決方案」,憑藉高能、有效的心臟診療一體化系統,助力中國臨床醫生和醫療機構改善心血管疾病的診療結果、提高臨床工作效率、提升患者體驗,提高員工滿意度,降低醫護成本
  •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前沿論壇 來源:壹點網 • 2020-12-02 13:32:09 (
  • 海南省腫瘤醫院建立醫學分子影像中心項目
    海南省腫瘤醫院建立醫學分子影像中心項目提高腫瘤精準診斷水平  今天(6月2日),海南省腫瘤醫院與美國GE公司就「海南省腫瘤醫院利用美國進出口銀行主權擔保融資採購醫療設備項目(簡稱美貸項目)」暨「雙方合作建立醫學分子影像中心項目
  • 科學網—分子影像:精準醫療「加速器」
    陳琳攝 ■本報記者 李晨 通訊員 王菁 「分子影像學已發展成為精準醫療的重要手段。」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杭州國際分子影像研討會上,大會主席、浙江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田梅教授告訴《中國科學報》,這是他們堅持十五年舉辦這一研討會的主要原因,即希望建立一個推動分子影像手段實現精準醫療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 分子影像重構精準未來:百名專家雲端共築 One MI 生態圈
    2020 精準醫學·分子影像峰會,盛大開播。山西醫科大學校長、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思進教授在開場致辭中表示:隨著國家精準醫學戰略計劃的部署和各項醫療新技術的推進,主動防疫和精準醫學已成為醫療行業聚焦的新話題,逐步邁向精準醫學新時代。
  • PET-CT落戶安陽開機儀式暨分子影像精準診療與新技術應用論壇大會...
    8月8日, PET-CT落戶安陽開機儀式暨分子影像精準診療與新技術應用論壇大會在安陽迎賓館隆重召開,副市長李長治出席,市衛健委主任王永斌、中國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樊衛、河南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韓星敏、中國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楊輝、山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楊國仁、河南省抗癌協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高永舉、河南省腫瘤醫院PET-CT主任楊建偉、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區總經理李秀勤和市直
  • 【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分子影像與精準醫學
    【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分子影像與精準醫學 2020-10-2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仁濟醫院與聯影共建創新型分子影像研發中心—新聞—科學網
    1月14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與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籤署合作協議,由兩家牽頭,共建「仁濟—聯影分子影像研發中心」。   仁濟—聯影分子影像研發中心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譚蔚泓領銜,將與仁濟醫院核醫學科、放射科聯合組成尖端研發團隊,圍繞腫瘤精準診療、藥代動力學研究、靶向藥物臨床評估等領域開展深入的臨床應用和科學研究。
  • 成立全國首個創新型分子影像研究中心 仁濟、聯影探索「產學研醫...
    這也是全國首家與聯影合作的「產學研醫」為一體的創新型分子影像研發中心,雙方將共同組建新型分子影像探針實驗室及研發團隊,在特異性適配體、納米抗體等分子探針的篩選、放射性或MR標記及臨床轉化領域進行原創性研發,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開展更穩定和更深入的臨床應用和學術研究。
  • 創新型分子影像研發中心落戶上海 助力國際科創中心建設
    葉佳琪 攝   中新網上海1月14日電(陳靜 袁蕙芸 王昊寧)一個集「產學研醫」於一體的創新型分子影像研發中心——仁濟-聯影分子影像研發中心14日落戶上海。  仁濟-聯影分子影像研發中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分子醫學研究院院長譚蔚泓領銜,將與仁濟醫院核醫學科、放射科聯合組成尖端研發團隊,圍繞腫瘤精準診療、藥代動力學研究、靶向藥物臨床評估等開展深入研究。該中心還將進一步致力於疾病早期預防和診斷的研究,讓治療實現真正的個性化與精準化。
  • 入局獨立影像中心 TCL醫療影像可謂選對了好時機
    獨立影像中心可以解決什麼問題?  醫療服務領域的欣榮與否取決於其中的供需矛盾,獨立影像中心賽道也是如此。  醫學影像檢查廣泛存在於醫療的各個環節,從各種疾病的早期檢查,到確診、分級分期、療效評估等,CT、磁共振、PET-CT檢查都貫穿其間,並擔當著必不可少的角色。
  • 腦醫生AI影像平臺再發力 精準診斷技術造福群眾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精準診療服務」——這就是老人所說的「萬幸」,這項服務在國內已進入臨床推廣及普及階段,諸多三甲醫院在當地已率先運用了深圳銥磑醫療公司搭建的腦醫生人工智慧影像診斷平臺,利用中國人群影像大數據資源和深度學習算法,讓精準診斷變成了現實,也一舉解決了王老太的燃眉之急。
  • 蓋婭金控投資邁景基因,攜手打造中國頂尖的腫瘤精準醫學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邁景基因公司使命是成為中國頂尖的腫瘤精準醫學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         邁景基因聯合創始人李夢真博士表示:蓋婭金控作為一家專業的投資機構,在創投、醫藥、媒體等行業有廣泛的人脈資源,能夠幫助我們對接很多發展亟需的各種資源。
  • 腫瘤分子標誌物:引領腫瘤精準診療新思路
    隨著醫學科技的不斷進步,腫瘤診療已經從經驗醫學、循證醫學進而邁入精準醫學時代。其中,伴隨診斷和靶向治療是實現腫瘤精準醫療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分子標誌物的精確檢測可以為臨床提供更多有價值的醫學信息,幫助實現個體化醫療。
  • 【精準醫學】分子影像分會開始籌建,引領分子影像學發展
    2020年9月11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正式批准成立「分子影像分會」,同時啟動了委員召募活動,吹響了匯聚分子影像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團隊的集結號。至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已完成了精準醫學領域最核心的分子診斷、分子病理、分子影像這三大平臺的構建,凝聚起更多的跨領域、多學科資源,將為促進精準醫學研究、應用起到更為強大的、全方位的支撐作用。分子影像分會要做什麼?
  • 李思進:核醫學在冠心病精準診療中的重要作用
    就這一問題,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山西醫科大學校長李思進教授表示:冠心病診療需要解剖學和功能學相互結合,但由於缺乏廣泛共識,我國冠心病整體診療趨勢呈現重「有創」、輕「無創」的現象,這就帶來了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問題,使一部分冠心病患者接受了不必要的有創性檢查和治療,不但未從中獲益,反而造成了更多的傷痛,也為醫保支付帶來額外壓力。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核心合作平臺 2020-12-17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