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影像重構精準未來:百名專家雲端共築 One MI 生態圈

2021-01-20 丁香園

5 月 16 日下午 15:00,由 GE 醫療分子影像產品部主辦的「智微天眼,MI 向未來」2020 精準醫學·分子影像峰會,盛大開播。我們邀請到了來自全國五湖四海的核醫學教授們,大家歡聚線上,一起見證新技術革命的到來,點亮核醫學發展道路。


GE 醫療秉承百年「創新求變」的基因和「客戶至上」的理念,始終致力於引領技術的創新革命,並與客戶攜手共同推動行業的發展。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雖然暫時打亂了我們與廣大同仁歡聚一堂的計劃,但卻阻擋不了我們核醫學人創新求變、攜手共進的步伐,以及對新技術、新未來探討的熱情。



山西醫科大學校長、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分子影像精準診療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主任李思進教授在開場致辭中表示:


隨著國家精準醫學戰略計劃的部署和各項醫療新技術的推進,主動防疫和精準醫學已成為醫療行業聚焦的新話題,逐步邁向精準醫學新時代。核醫學分子影像作為精準診療的排頭兵,在精準醫學新時代下也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在精準診療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GE Healthcare 中國醫療影像業務副總裁、GE Healthcare 中國醫療影像系統總經理陳金雷先生也在發布會開場,做了提綱挈領的致辭。


GE 醫療作為植根中國、服務中國的國際化公司,在中國有著長期的投入和承諾與明確的可持續發展戰略。其倡導建設的 ONE MI 生態圈,促進了產、教、研、醫的一體化結合。GE 醫療願與廣大核醫學同仁共同合作,打造從藥物研發、科研轉化,再到臨床診斷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聚力創新,加速核醫學的發展,全面鋪開核醫學在臨床領域的影響力。





由 GE 醫療中國分子影像產品部總經理高偉先生,為大家聲情並茂地展示了 GE 醫療核醫學的發展歷程。自 1892 年愛迪生創建 GE 公司,到如今 2020 年,GE 已是一個擁有 128 年歷史的「百年企業」。GE 核醫學的發展歷程也橫跨了三個世紀。在歷史的長河中,GE 一直不忘初心、不斷創新,一直作為時代的領跑者,引領整個行業,向前發展。






▶ 專家訪談


創新來自用戶需求,客戶的需求一直是 GE 醫療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新品發布會前,來自貴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張玉穗教授、河北省人民醫院的邊豔珠教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的賈強教授、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楊愛民教授、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的李林教授、GE 醫療中國分子影像產品部臨床應用經理馬興榮博士依次為大家分享了「臨床需要什麼樣的 SPECT/CT」。


六位專家從科室發展的不同階段總結了臨床對 SPECT/CT 的需求:更智能便捷易操作、更全面的核醫學檢查項目,SPECT 和 CT 的斷層融合成像,全面定量指導和療效評估,靈敏度和解析度的提升,特別是對微小病灶的精準診斷等。


▶ 研發工廠揭秘


帶著對這些臨床需求的思考,我們來到了 GE 核醫學產品全球研發總部,跟隨研發科學家了解了新產品 NM/CT 860 如何通過技術創新滿足臨床需求,隨後跟隨鏡頭參觀了以色列海法工廠的自動化精益製造生產線。



▶ 新產品 NM/CT860 正式揭幕


隨著發布會環節的層層深入,在線參與嘉賓熱情高漲、積極點讚,本次發布會新產品 NM/CT 860 的輪廓也隨著點讚愛心的匯聚,逐漸清晰起來,860 正式走向中國市場。



▶ 深度解析 NM/CT860


GE 醫療中國分子影像產品部核醫學產品市場經理陳楊老師為大家深度解析了 NM/CT 860 的新技術和臨床應用。


這一次 NM/CT 860 為臨床帶來三大核心技術:

(1)靈晰雙升準直器,實現了靈敏度和解析度的雙雙提升。

(2)獨有的類螺旋採集模式,保證探頭無論靜止還是運動都能得到有效的探測精度,採集效率提升 25%。

(3)高清芯降噪技術,從信號採集源頭減少噪聲,提高圖像質量。


這三大技術創新,為臨床提升了 1.5 倍的微小病灶檢出率。


在此基礎上,860 還搭載了全新一鍵式智微平臺,提供智能定量療效評估,改善患者預後,全面定量指導,助力核醫學在精準醫療時代快速發展。         

 

    




來自 GE 醫療中國分子影像產品部的 Solution 市場經理董誠巖博士為大家揭開了發布會精彩的第二篇章。


GE 的 ONE MI 生態圈是一個集「人才、藥物、科研、服務、設備」五維一體的協同創新體系,GE 擁有全球唯一的從核素、藥物到顯像的分子影像全影像鏈,可以為客戶提供 SPECT/CT、PET/CT、PET/MR、回旋加速器和化學合成儀等全鏈條產品,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多維度的分子影像 「一站式」解決方案。




▶ ONE MI 科室風採雲展示


董誠巖博士隨後與三位核醫學科主任專家現場連線,帶領大家雲端探訪核醫學科最真實的風貌。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的李眉主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樓岑主任,和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的李彪主任分別跟大家分享了他們對科室建設和 One MI 生態圈的精彩解讀。


此外,武漢協和醫院、武漢同濟醫院、湘雅醫院、鄭大一醫院、煙臺毓璜頂醫院、泰達心血管病醫院等十一家醫院也通過雲端為大家展示了風採,共同助力核醫學 ONE MI 生態圈的建設,共同開創核醫學未來更加廣闊的發展。





GE 分子影像全球總經理 Nathan Hermony 為大家展望了 GE 分子影像的未來。GE 一直致力於引領分子影像的技術創新,通過 One MI Solution 把藥物探針、診斷影像、治療評估這三個環節連接在一起,共建精準醫療生態圈。GE 分子影像正在向診療一體化、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飛速發展,通過引領創新助力臨床、飛速發展。





本次發布會的另一大亮點,是分別在廣州和北京開設了直播間,並邀請到了十位重磅級嘉賓參與現場直播討論。共同探討這款全新的 SPECT/CT 會給臨床帶來的變化,以及 ONE MI 生態圈如何助力臨床,推動核醫學科的發展。


廣州直播間的 5 位嘉賓分別是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常委兼 PET 學組組長、廣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徐浩教授,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常委、廣東省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主委、廣東省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委王全師教授,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核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委員兼腫瘤學組副組長樊衛教授,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神經學組副組長、廣東省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張祥松教授,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廣東省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佛山市醫學會核醫學分會主任委員馮彥林教授


GE 醫療分子影像產品部總經理高偉先生主持了廣州直播間論壇,各位現場專家高度肯定了新產品 860 優異的產品性能和臨床應用,產品設計貼近臨床需求,相信會給臨床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專家們先後表達了對於 SPECT/CT 未來的期許。SPECT/CT 是核醫學科發展的基礎,更清、更快、更準,做到精準定量,共同創新、成長,才能走穩每一步。



北京直播間的 5 位嘉賓分別是中國科學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超聲分子影像與人工智慧專委會主任、中國醫師協會臨床精準醫學專委會副主任田捷教授,解放軍總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徐白萱教授,北京協和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北京醫師協會核醫學分會主委、中國醫學影像技術研究會核醫學分會副主委霍力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核醫學科主任、北京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師協會核醫學專科醫師分會副會長楊吉剛教授,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核醫學醫師分會委員楊敏福教授


GE 醫療分子影像產品部產品市場總監曹璟女士主持了北京直播間論壇,現場各位專家分別從科室建設、人才培養、學科發展、臨床轉化、人工智慧前景等方面分享了對於 ONE MI 分子影像生態圈的獨到見解和認可。從臨床需求出發,通過設備創新和藥物創新推動臨床科研的發展和人才培養體系建立,開放合作、融合創新。現場專家們的探討為 ONE MI 生態圈賦予了更多的內涵,讓大家堅信生態圈的落地能積極推動整個核醫學的發展。





由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核醫學科主任、中華醫學會核醫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全軍分子影像與核醫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汪靜教授,為本次發布會做了精彩的總結致辭:


核醫學目前有了長足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新鮮血液正加入進來,如何有效的整合資源去營造一個積極和創新的核醫學生態圈,是我們在精準醫學新時代下的光榮使命和前進動力。讓我們攜手共進,合作共贏,構建核醫學分子影像飛速發展的生態圈。





峰會最後,130 多位專家學者和行業同仁參與了此次「核聚 MI·點亮未來」百人行第一季活動,共同寄語中國核醫學分子影像未來,「核醫聚力,精準未來」…… 「志同道核,MI 向未來」。峰會在全體核醫學人的美好祝福聲中點亮了 MI 的璀璨未來。



歷時 19 天,156 個視頻拍攝,跨越 2 個國家,58 個城市,匯聚成 90 分鐘的濃縮精華。這是全體核醫學人創新的力量,更是凝聚的力量。相信此次 GE 醫療最新發布的「智微天眼 螺旋雙升」NM/CT 860 能更好的助力臨床。分子影像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GE 醫療分子影像願攜手全體核醫學同仁共建 ONE MI 分子影像生態圈,星火匯聚,點亮未來!



責任編輯:王婕

相關焦點

  • 廣東率先完整搭建起分子診斷、分子影像、分子病理等精準醫學3大...
    > 近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病理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至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已完整搭建起精準醫學最核心的分子診斷、分子影像
  •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
    「分子影像,推動精準診療」——第四屆東方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學術大會在我院隆重召開 2020-11-05 19: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完善精準醫學核心平臺,開啟分子影像嶄新篇章
    2020年11月28日,由放射影像學、核醫學、超聲醫學、信息化等專業的臨床專家及研究人員多學科醫療團隊組成並融合生物醫藥、人工智慧、大數據、健康產業多個領域的合作交流平臺——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分子影像分會在廣州正式成立,繼學分分子診斷相關的精準檢測分會成立以來,又一精準醫學領域的核心——
  • 科學網—分子影像:精準醫療「加速器」
    陳琳攝 ■本報記者 李晨 通訊員 王菁 「分子影像學已發展成為精準醫療的重要手段。」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杭州國際分子影像研討會上,大會主席、浙江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田梅教授告訴《中國科學報》,這是他們堅持十五年舉辦這一研討會的主要原因,即希望建立一個推動分子影像手段實現精準醫療的國際學術交流平臺。
  • 【精準醫學】分子影像分會開始籌建,引領分子影像學發展
    2020年9月11日,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正式批准成立「分子影像分會」,同時啟動了委員召募活動,吹響了匯聚分子影像領域的多學科專家團隊的集結號。至此,廣東省精準醫學應用學會已完成了精準醫學領域最核心的分子診斷、分子病理、分子影像這三大平臺的構建,凝聚起更多的跨領域、多學科資源,將為促進精準醫學研究、應用起到更為強大的、全方位的支撐作用。分子影像分會要做什麼?
  • 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成功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董玥欣)為進一步凝聚分子影像和探針領域的學術力量,搭建相關領域交流合作的資源平臺,促進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交叉碰撞,12月22日,由天津大學醫學部舉辦的2019醫學分子影像與探針天津高峰論壇在津成功召開。來自史丹福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應邀做學術報告,吸引了百餘名業內人士參與其中。
  • 千面新原力:千名科學家及企業家共話生物醫藥未來
    近年來,杭州加快布局生物經濟等未來產業,積極培育千億級生物醫藥產業集群,努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生物醫藥創新城市。蕭山大力實施戰略,積極布局生物經濟,將生物醫藥作為引領蕭山未來主要產業方向,加快形成生物創新藥,高端醫療器械和智慧醫療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和產業集群,發展的共識越來越統一,舉措越來越精準,成效越來越明顯。
  •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
    第四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 暨 分子影像與精準診療前沿論壇 來源:壹點網 • 2020-12-02 13:32:09 (
  • 【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分子影像與精準醫學
    【ICBC2020】學術專題介紹:分子影像與精準醫學 2020-10-2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景連續3年入選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盛會
    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核醫學與分子影像盛會——SNMMI 美國核醫學與分子影像年會(SNMMI)是世界核醫學和分子影像領域全球影響力最大的教育
  • 聚焦精準醫學,共築mCRC診療優化之路
    2019年8月24日,一場聚焦mCRC精準診療的C.CET會議在天津順利召開。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李健教授和王崑教授作為大會主席出席會議。大會學術內容十分豐富,涵蓋精準檢測、精準治療和研究探索多個主題,多位專家參與了各個環節的主持,並圍繞相應主題進行引導發言或參與討論。
  • 術中光學分子影像點亮腫瘤細胞,讓外科手術更精準
    術中癌細胞定位還是分子影像精準在分子影像技術誕生之前,醫療影像隨著臨床需求和技術的發展進步已經逐漸完成了多次迭代,但依然對早期、微小或擅長捉迷藏的「腫瘤細胞」束手無策,且其主要用於術前成像,對外科手術過程的指導微乎其微。
  • 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
    11月2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協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本次專題論壇主題為「健康世界,共築未來」,探尋如何平衡人與自然的關係、維護生態系統平衡之路,探討後疫情時代新技術對健康領域的重要作用,共同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
  • 什麼是分子影像精準診療中心整體解決方案
    在圍繞臨床精準診療需求方面精耕細作,充分發展核醫學利用分子探針的特異性,更早期、精準發現疾病的優勢,可以將分子影像精準診療中心定義為:具備SPECT或SPECT/CT等常規核醫學影像設備、乳腺專用PET設備或PET/CT等高端設備。同時能夠開展放射性核素治療以及利用CT引到下的穿刺活檢診斷。
  • 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2020年12月24日,世界分子影像學會(The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Society, WMIS)正式宣布浙江大學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任期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這是我國專家首次擔任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職務。
  • 2020 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
    11月25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國科協科技傳播中心承辦、世界動物保護協會等單位協辦的2020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 「健康世界,共築未來」 專題論壇在京舉辦。本次論壇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同步進行並全程直播,邀請了環境與健康、醫療衛生、人工智慧等領域專家、媒體記者、觀眾共計80餘人參加現場會議並開展交流。新冠疫情引發了對生態系統健康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思考,新發展階段需要建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化對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的規律性認識,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 「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
    前不久舉行的「2018年度上海市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我校附屬同濟醫院王培軍教授領銜的研究項目《分子生物學、功能影像學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精準診斷及療效監測的關鍵技術》榮獲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
  • 田梅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劍平)12月28日,浙江省科協發布消息說,據正式公布的世界分子影像學會(The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Society, WMIS)主席名單,浙江大學醫學中心副主任田梅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 浙江大學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
    2020年12月24日,世界分子影像學會(The World Molecular Imaging Society, WMIS)正式宣布浙江大學田梅教授當選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任期從2021年下半年開始。這是我國專家首次擔任世界分子影像學會主席職務。
  • 【學術會訊】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順利召開
    12月20日-21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主辦的「第二屆廣東省分子影像學新進展學術交流會暨粵港澳分子影像高峰論壇」在廣東大廈順利召開,受邀來自兩岸三地的數十位知名專家教授以及全國各地400餘位代表共同參與了本屆學術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