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油田楊武寨區帶勘探紀實

2020-11-30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在華北油田饒陽凹陷南部的楊武寨區帶,相繼投產的強161x、強162x、強163x等5口探井及楚26斷塊的9口開發井,均「油花」怒放。截至6月底,這個區帶已產油8.4萬噸。

  在楊武寨區帶,勘探開發已歷經40餘年。華北油田在這個老區帶通過創新思維和成藏模式、深化認識,採取立體勘探、高效勘探,實現了多層系發現,從老油藏裡探出「新寶」,展現出新的活力。

  從單層繫到多層系

  創新思維,新層系挖出寶藏

  楊武寨構造帶鑽探工作始於1976年,40年間共鑽探井78口,發現了沙二、沙三段等5套含油層系,目前已累計產油超140萬噸。

  經過多年勘探開發,楊武寨地區中央背斜勘探程度高,已發現油藏儲量佔總儲量的63.9%,要在勘探上有新突破非常難。

  但是,地質科研人員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創新思維,從全局著眼,將勘探視野放到未涉足的禁區、空白帶,從思路中找出路。

  2015年以來,科研人員再次結合井震資料,重新梳理分析這個區帶的地質情況和潛力所在,發現從背斜核部主體下至一臺階的西部斷階帶存在區域較大的儲量空白區,且勘探程度較低。

  資料顯示,楊武寨西部斷階帶具有厚度大、機質豐度高、生油能力強等特點,是該區主力生油巖。同時,通過持續數年對西部斷階帶進行成藏分析,研究人員認定西部斷階有優越的「生儲蓋」條件,增強了在該區打井的信心。

  為有效推進楊武寨勘探工作,華北油田抽調精兵強將組成楊武寨勘探項目攻關組。科研人員創新構建了多層系成藏模式,改變了以往油層僅僅在沙二、沙三段富集的傳統認識,油層自沙一上下段至沙二、沙三段均能形成富集油藏,實現了「由以往單一層系油藏模式向多層系油藏模式」的轉變。

  成藏模式轉變帶來勘探新成效。科研人員按照新的成藏模式,通過多輪次研討和審核,科學部署鑽探強161x井。該井油氣顯示及電測解釋均超百米,在新層系沙一上段試油獲日產超23立方米的工業油流,實現勘探層系新突破。

楊武寨區帶探井試油產量

  從轉思路到解難題

  深化認識,掀起鑽探新高潮

  強161x井取得成功,讓科研人員興奮不已。緊接著,華北油田部署強162x井,獲日產66.7立方米的高產工業油流。而獲得工業油流的這套砂巖儲層段下盤對應的也是砂巖,這改變了以往的地質認識。

  以往,這一類型砂巖油藏主要有兩方面認識,一是認為反向斷塊中油氣受斷層遮擋,成藏可能性大;二是認為砂巖與泥巖對接形成封閉,才能成藏。而強162x井所在斷層上下兩盤砂對砂的成功出人意料。

  有研究顯示:成藏的關鍵並不在於圈閉是否為反向還是順向斷塊,而在於控藏斷層自身的封閉能力。可又該如何評價斷層的封閉性?攻關組通過平時掌握的國內外對於斷層封閉性的定量評價方法,根據楊武寨獨有的地質條件,從中優選出適合定量評價該區斷層封閉性的方法。

  隨後,科研人員對強162x西圈閉進行順向斷塊斷層封閉性定量評價,其定量評價結果表明該圈閉斷層封堵率高,成藏可能性大,於是在該圈閉部署鑽探了強163x井。該井在沙一上段和沙二下段均獲自噴工業油流,實現了二臺階勘探類型的新突破,同時證明「順向斷塊也成藏」。

  科研人員乘勝追擊,轉變思路,以預探淺層沙一段,評價深層沙二、沙三段為主線,相繼部署強165x井、強166x井,掀起該區鑽探新高潮。

  從速度戰到效益戰

  經濟評價,勘探提質增效

  在當前油價持續震蕩的新常態下,精細勘探、效益勘探是提質增效的有效途徑。去年以來,勘探人員在楊武寨地區工作中,用經濟評價槓桿計算出勘探效益的上線、下線和臨界線,為效益勘探定出指標。

  以前,楊武寨主力效益層係為沙二、沙三段,牙刷狀油藏模式造就了大斜度井,探井斜深一般在4400米,主要目的層系跨度不斷增大,從上到下全部鑽遇構造高部位難度大且成本高,要實現效益勘探不容易。

  近兩年,隨著地質認識不斷深化,勘探目的層逐漸上移至沙一段,甚至是東營組地層,層系由深變淺,勘探成本隨之降低。同時,井位目標研究人員積極轉變思路,將「優選淺層鑽探,降低勘探綜合成本」作為效益勘探出發點。為此,科研人員首創了「複式疊置」斷塊油藏井位設計流程,鑽井斜深可大幅減小至3800米左右,勘探成本降低成為可能。

  效益勘探還體現在勘探井位向產能建設轉化中,通過勘探開發一體化工作運作,強163x斷塊部署評價井1口、產能井兩口。先行完鑽的產能井楚26-15x井、楚26-16x井均見到厚油層,為隨後在西部斷階整體實施勘探開發一體化工作打下基礎。

  楊武寨西部斷階帶從零星探井出油到現在塊塊含油、層層含油,展示了良好勘探前景,有望在饒陽凹陷形成新的優質儲量接替區和產能建設高效區。

  目前,楊武寨—孫虎項目組深化勘探研究,繼續尋找新的高效富集區塊,重點針對西部斷階—中央背斜帶結合部中淺層落實評價,新部署的強70x井已完鑽並見到油氣顯示,楊武寨勘探的序幕已徐徐拉開。

專家點評:創新驅動,老油藏再現活力

  王餘泉(華北油田勘探事業部副經理兼冀中勘探項目部經理)

  目前,我國陸上大部分油田已進入勘探開發中後期,產量穩產難度大。但是,這些老油田仍然是產量的主要貢獻區。以含水超過80%的老油田為例,其剩餘可採儲量佔全國總量的40%左右,產量佔全國總量的50%以上。老油田能否老而彌堅、持續穩產,對我國石油穩定供應意義重大。

  對於經歷勘探開發40餘年的華北油田來說,同樣面臨資源劣質化加劇,穩產難度大等嚴峻形勢,如何穩油增氣成為發展主線。近兩年,面對困難和挑戰,華北油田勘探系統人員沒有畏難不前,而是迎難而上,勇挑重擔,以提質增效為根本,以科研創新為手段,以提出效益井位為目標,立足富油凹陷,突出中淺層勘探,努力尋找優質規模儲量,為穩健發展夯實資源基礎。

  楊武寨區帶勘探的新突破來自創新驅動。科研人員主動打破原有思想束縛,積極轉變思路,重新深化地質認識,探索禁區、空白帶,開展了複雜斷塊圈閉精細刻畫、圈閉成藏有效性評價等研究工作,創新構建了「斷—砂階梯式輸導、沿斷稜複式疊置聚集」的油藏模式。

  目前,楊武寨西部斷階帶淺層目標沙一下段新層系的突破,進一步展示了該區沙一段是一個尋找優質、高效儲量的現實層系,有望形成新的規模效益儲量接替區,也有助於深化饒陽凹陷的整體地質研究與效益勘探。接下來,科研人員將以此為契機,針對楊武寨中淺層進一步開展研究工作,力爭實現高效井位與效益規模可採儲量的雙突破,更為類似區帶的勘探突破積累難得的經驗,給予有益借鑑。

相關焦點

  • 青海油田調兵遣將攻堅勘探核心區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吉海堅)2月19日,獅303井順利結束一開鑽進,標誌著青海油田油氣勘探打響了進攻戰。「受疫情影響,2月下旬油氣勘探復工率不到30%,勘探進尺同比減少約1萬米。」青海油田勘探事業部經理張永庶說,「為了把疫情造成的勘探損失降到最低,青海油田實行配備必要的防疫用品、杜絕外部車輛入內等防疫措施,瞄準勘探搶鑽進尺。」今年青海油田計劃勘探進尺20萬米,其中預探井28口、評價井19口,二維地震1100千米,三維地震1010平方千米。優化部署,油氣勘探瞄準阿爾金山前和英中兩個「甜點區」,力爭在上半年見到勘探效果。
  • 戈壁瀚海的能源高地--塔裡木石油勘探開發紀實
    西部探區的召喚    今年4月,我們走進浩瀚蒼茫的塔裡木盆地,走進石油會戰「五下六上」的悲壯年代。    自從1952年地質調查隊進入塔裡木開始,新中國的幾代油氣勘探者,就用心血乃至生命鋪築一條找油之路。
  • 中國石油緻密油和頁巖油重點探區勘探開發進展
    自「十二五」以來,中國石油進行了十餘年陸相緻密油、頁巖油的艱苦探索與不懈研究,加大了勘探開發力度,近期在11個區塊的勘探相繼獲得了發現和突破(表3)。2.98×108t,二類區資源量為6.2×108t,三類區資源量為1.95×108t。
  • 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統計顯示,2007年以來,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帶動公司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質情況最複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200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設立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關鍵技術科技重大專項,聯合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千餘人組成產學研團隊展開一體化攻關。
  • 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實錄(文...
    很高興向大家介紹長慶油田基本情況。  長慶油田是中國石油的地區分公司,成立於1970年,主營鄂爾多斯盆地油氣勘探開發業務,工作區域橫跨陝甘寧蒙晉5省(區),勘探開發面積約20萬平方公裡。現有採油單位13個、採氣單位10個、輸油單位3個以及其他科研、生產輔助單位,用工總量7萬餘人。成立近50年來,始終牢記「我為祖國獻石油」的初心使命,紮根西部,攻堅啃硬、拼搏進取,取得了突出的發展成果。
  • 河北華北油田公司「試水」液態乙烷銷售掘金新藍海
    河北新聞網訊(通訊員魏睿 楊偉全)河北省滄州市的華北油田公司華港燃氣集團有限公司日前傳來捷報:該公司緊盯市場變化,在做優做強燃氣業務的同時,積極承接中石油勘探與生產分公司賦予的長慶油田上古天然氣處理總廠液態乙烷獨家承運及銷售新業務,歷經一年艱苦攻關,目前市場調研、創新試驗、方案制定、用戶開發等工作有序推進
  • 新疆油田在準噶爾盆地油氣勘探獲重大突破 康探1井連獲百方高產
    新疆油田傳來喜訊:部署在準噶爾盆地東部阜康凹陷的風險探井康探1井獲重大突破,三層均獲高產工業油氣流。烏爾禾組二段日產油133.4立方米,日產氣6000立方米;烏爾禾組一段日產油158立方米,日產氣1.12萬立方米高產;二疊系蘆草溝日產油24.1立方米,日產氣1.44萬立方米。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挑戰地震勘探禁區,「雙複雜」勘探技術引領方向
    9月13日,中國石油青海油田英雄嶺區塊史上地震環境最艱險、施工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三維地震項目,已累計採集1.1628萬炮。這個項目的啟動,為青海油田在英雄嶺構造帶推進立體勘探、實現勘探新擴展按下了快進鍵。
  • 你知道中國有多少個油田嗎
    可能大部分人除了大慶油田,並不知道其實國內還有很多其他的油田,甚至可能你家附近就有個油田嘞。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我國都有哪些油田。 截止到2019年,我國境內擁有以下油田(排名不分先後,只列出了勘探和開發較為成熟以及大家廣義上談及的油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華北油田、大港油田、中原油田、遼河油田、吉林油田、克拉瑪依油田、冷湖油田、玉門油田、南陽油田、塔裡木油田、長慶油田、江蘇油田、江漢油田、吐哈油田、延長油田、中海油渤海油田等。
  • 大慶油田提前完成儲量勘探任務
    本報訊(記者蒙輝)日前,大慶油田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代表大慶油田提交的石油天然氣三級儲量報告順利通過中石油集團公司儲量委員會審查,提前兩個月圓滿完成了油田公司年度儲量勘探任務,標誌著大慶油田可開採「餘糧」更足了。
  • 大慶油田勘探有重大突破 油氣儲量還可開發100年
    華夏經緯網7月21日訊:據中新網報導,大慶油田運用新技術挑戰新領域,油田勘探取得重大突破,近3年來,大慶油田新增石油探明儲量1億8452萬噸,新增天然氣探明儲量83.81  中廣網今天發自哈爾濱的消息說,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總裁陳耕近日在大慶油田調研時評價說,大慶油田在勘探上取得了重要進展,證明了大慶油田具有良好的開發前景,精耕細作合理開發,大慶油田還可開發100年。  大慶油田經過40多年的勘探開發,剩餘油氣資源分布情況非常複雜難於發現,進入上個世紀90年代大慶油田每年新增探明儲量非常有限,大慶油田似乎進入了高速枯萎階段。
  • 新疆塔裡木油田滿深1井獲重大勘探突破
    中國日報沙雅4月8日電 4月8日,新疆塔裡木盆地傳來捷報:塔裡木油田滿深1井用10毫米油嘴測試求產,日產原油624立方米,日產天然氣37.1萬立方米,標誌著盆地腹部超深層油氣勘探獲得重大突破,開闢出一個新的油氣戰略接替區。
  • 大慶油田60年:世界石油史上的奇蹟|美孚曾耗資數百萬美元得出...
    而從地質構造與油田的關係,中國大多數地質學家都認為在長期下沉的凹陷區,具有良好的生油和儲油條件。1953年,翁文波、謝家榮、黃汲清、邱振馨等編制的1:800萬《中國含油區遠景分區圖》,把中國劃分為11個含油遠景區,松遼盆地為第六區,指出這裡主要是侏羅紀、白堊紀和新生代的沉積物,定為三級遠景區。
  • 我國又發現大油田!在鄂爾多斯盆地,還攻克了一批「卡脖子」難題
    華北油田位於河北省中部冀中平原的任丘市,包括京、冀、晉、蒙區域內油氣生產區。1975年,冀中平原上的一口探井任4井噴出日產千噸高產工業油流,發現了我國最大的碳酸鹽巖潛山大油田任丘油田。1978年,原油產量達到1723萬噸 ,為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突破1億噸做出了重要貢獻。直到1986年,保持年產原油1千萬噸達10年之久。
  • 揭秘大慶油田勘探發現始末
    今天是大慶油田發現6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致信祝賀。60年前的9月26日,松遼盆地沉睡千萬年的「黑色黃金」驚天一噴,大慶油田從此誕生。中國是世界上發現和使用石油較早的國家之一。然而,積貧積弱的舊中國在石油勘探與開發上遠遠落了伍。
  • 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運作紀實
    強化頂層設計,發揮一體化優勢  臺東縱橫波三維項目是集團公司橫波源三維矢量地震勘探技術重大現場試驗項目,也是青海油田公司和東方物探風險合作的首個九分量三維生產科研項目。這個項目承載著東方物探對物探前沿技術橫波勘探取得突破性進展並獲得工業化應用的希冀,承載著青海油田建設千萬噸油田破解勘探技術瓶頸促進增儲上產的期待,也承載著東方物探打好國內油氣多波源矢量勘探攻堅戰的責任與當擔。  青海三湖地區是西氣東輸四大氣源之一,多年來面臨低幅度構造成像、低豐度含氣預測、巖性儲層預測等諸多勘探難題,成為青海油田建設千萬噸油田的技術瓶頸。
  • 新疆塔裡木油田博孜9井喜獲重大勘探突破
    10月3日,正值國慶佳節,位於新疆天山南部中國石油塔裡木油田的博孜9井經測試,喜獲高產工業油氣流,折日產天然氣41.82萬方,凝析油115.15方。成為繼中秋1井後,又一個千億方級大氣田,為祖國70華誕獻上了一份隆重的賀禮。
  • 國內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實現重要突破 天津大港油田形成億噸級增儲
    人民網天津2月28日電(記者 靳博)從中石油天津大港油田獲悉,截至2月27日,大港油田頁巖油水平井官東1701H井、官東1702H井已自噴超260天,原油日產穩定在20-30立方米,已形成億噸級增儲,標誌著我國在渤海灣盆地實現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發。
  • 揭秘中國海上最大油田:油氣探勘發現再獲高潮
    渤海油田是目前中國海上最大的油田,也是全國第二大原油生產基地。  國土資源部消息,近五年來(2012—2016),面對渤海油田勘探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渤海油田堅持創新驅動,持續展開攻關,油氣勘探發現獲得了又一個高潮,連續5年新增石油地質儲量排名全國第二,為渤海油田穩產3000萬噸提供了堅實後盾。
  • 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獲批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
    近日,省科技廳發文批准新籌建16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依託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建設的山東省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重點實驗室名列其中。山東省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重點實驗室圍繞非常規油氣藏勘探開發關鍵問題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攻克非常油氣富集機理與資源評價、儲集空間評價與甜點預測、滲流理論與模擬方法、綠色高效開採方法及工藝技術等勘探開發重大技術難題,著力解決我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技術難題,不斷完善非常規油氣高效勘探、效益開發理論與技術,提升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整體研究水平,滿足國家非常規油氣發展重大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