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挑戰地震勘探禁區,「雙複雜」勘探技術引領方向

2021-01-18 天地格調

9月13日,中國石油青海油田英雄嶺區塊史上地震環境最艱險、施工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三維地震項目,已累計採集1.1628萬炮。這個項目的啟動,為青海油田在英雄嶺構造帶推進立體勘探、實現勘探新擴展按下了快進鍵。

英雄嶺位於青海柴達木盆地西部,平均海拔3200米,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寸草不生,自然條件極其惡劣,因此被國內外石油勘探專家稱為「世界級勘探難題」和「地震勘探的禁區」。

青海油田勘探事業部總工程師王永生說:「英雄嶺地表條件複雜、地下地質結構複雜,在野外選點布線、激發接收、室內靜校正、提高信噪比等極其困難,且投入成本更高。」

歷經10年,青海油田聯合東方物探青海物探公司開展高海拔地區山地物探技術攻關,經受了信號弱、看不清、瞄不準三大技術挑戰,通過實施二期專項採集處理解釋一體化攻關,英雄嶺構造帶地震資料實現了質的飛躍,攻克了世界級地震勘探難題,引領了國內「雙複雜」地區地震勘探技術發展方向,獲得了4項關鍵技術。首創高密度成像理念與高覆蓋、寬方位、震檢聯合組合壓噪相融合的複雜山地三維地震採集技術,解決了英雄嶺複雜山地散射幹擾發育、信噪比極低的難題,實現了柴達木盆地地震勘探無禁區。英雄嶺構造帶地震資料品質實現了「從無到有」的歷史性突破,地震資料信噪比提高3倍以上。

創新雙複雜地區「真」地表地震成像處理技術。「真」地表地震成像處理技術,消除了由於時移造成的波場畸變和表層速度誤差,「真」地表理念貫穿靜校正——偏移成像整個處理過程,解決了複雜構造成像精度難題,地震資料實現了「從有到精」的進步。

鹽相關複雜構造多信息綜合解釋技術。以斷層相關褶皺、鹽構造理論、井震結合為基礎,創新形成鹽相關複雜構造多信息綜合構造建模技術,釐清了鹽相關構造的地質結構。基於鹽相關構造理論,明確了英西—英中鹽上、鹽下構造形變特徵及成因機制。

高原「雙複雜」極低信噪比地震勘探技術。將高密度成像理念與高覆蓋、震檢組合有機融合,使英雄嶺地區地震資料信噪比提高150倍以上,首次在英雄嶺獲得勘探目標的清晰成像,地震勘探資料實現了「從0到1」變革性轉變,解決了深度域成像最核心問題,使英雄嶺地區圈閉驗證吻合率提升至95%,探井成功率由33%提高到65%。「高原『雙複雜』極低信噪比地震勘探技術已經在塔裡木、準噶爾、羌塘等盆地和尼泊爾等『一帶一路』國家得到推廣應用,引領了全球複雜地區地震勘探技術的發展。」東方物探一級工程師吳永國說。(中國石油網 記者吉海堅 特約記者段國東)

相關焦點

  • 青海油田打造複雜山地三維地震勘探施工體系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暴海宏 通訊員段國東 李寶章)青海油田創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複雜山地三維地震勘探施工體系,助力項目施工提速提效。截至9月25日,青海油田鹹東三維地震採集項目累計完成採集2.516萬炮。
  • 青海油田調兵遣將攻堅勘探核心區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吉海堅)2月19日,獅303井順利結束一開鑽進,標誌著青海油田油氣勘探打響了進攻戰。「受疫情影響,2月下旬油氣勘探復工率不到30%,勘探進尺同比減少約1萬米。」青海油田勘探事業部經理張永庶說,「為了把疫情造成的勘探損失降到最低,青海油田實行配備必要的防疫用品、杜絕外部車輛入內等防疫措施,瞄準勘探搶鑽進尺。」今年青海油田計劃勘探進尺20萬米,其中預探井28口、評價井19口,二維地震1100千米,三維地震1010平方千米。優化部署,油氣勘探瞄準阿爾金山前和英中兩個「甜點區」,力爭在上半年見到勘探效果。
  • 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統計顯示,2007年以來,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帶動公司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質情況最複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200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設立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關鍵技術科技重大專項,聯合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千餘人組成產學研團隊展開一體化攻關。
  • 挑戰地球物理極限 勇闖深層勘探禁區
    挑戰地球物理極限 勇闖深層勘探禁區  ——記西北油田油氣勘探首席專家李宗傑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15日電(張洋)1月13日,在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典禮上,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氣勘探首席專家李宗傑榮獲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第三屆「傑出工程師獎」。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效益「升值」,區塊勘探獲突破
    歷時4個多月建設,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冷90區塊試採氣回收項目正式進入投產試運行階段。9月16日,冷90試採氣回收站日回收氣量達到2.7萬立方米。多拿效益儲量、產量,是青海油田提質增效工作上臺階的關鍵。對此,青海油田突出目標導向,按照「堅持高效勘探,突出以氣為先」的思路,突出風西、南翼山、英中、柴西南等重點目標,乾柴溝、英中深層、風西等區塊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切克裡克、躍進等地區多口井獲得工業油流。截至目前,基本落實三級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青海油田一方面抓好勘探效益「升值」,另一方面為勘探成本「瘦身」。在風西區塊大面積推行兩開結構,單井鑽井投資降幅33%。
  • 青海油田山地地震攻關技術在尼泊爾獨領風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從尼泊爾國傳來喜訊,青海油田組織開發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中的「極低信噪比地震勘探技術」在該國代萊克地震勘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首次在尼泊爾喜馬拉雅逆掩推覆帶獲得超過預期的高品質地震資料,填補了該地區的地震勘探空白,這也是該項創新技術首次走出國門
  • 中國石油副總經理焦方正出席中國石油頁巖油勘探開發技術交流會
    9月16日至17日,中國石油頁巖油勘探開發技術交流會在長慶油田召開,總結近年來勘探開發成果,明確發展方向,安排部署下一步重點工作。焦方正指出,加快頁巖油業務發展,是中國石油貫徹落實國家關於大力提升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戰略舉措。頁巖油作為集團公司油氣勘探重大領域之一,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實現規模效益開發,對提升集團公司整體抗風險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實錄(文...
    油氣勘探不斷突破「禁區」,黃土塬可控震源三維地震、多域成像測井等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相繼探明了四個十億噸大油區和三個萬億方大氣區,近年來長慶油田新增油氣儲量佔國內新增儲量的1/3以上。截至目前,盆地長慶探區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達51.4億噸。
  • 高原陸相生油新理論獲得新突破 青海油田擷取柴達木盆地「黑珍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31日,記者從中國石油有關部門獲悉,歷經十餘年科研探索和不懈攻關,青海油田創立了「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這個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油氣勘探勢頭強勁。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勘探開發主戰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地質情況最複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之一。自冷湖、尕斯、澀北等一批油氣田發現後,國家曾先後七次組織重大攻關,均未取得明顯進展。
  • 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運作紀實
    8月中旬,在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高原,由東方物探2256-2250聯隊承擔的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臺東縱橫波三維地震項目在這裡高效完成並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驗收。標誌著中國石油橫波源三維矢量地震勘探技術取得新突破。
  • 新疆發現瑪湖礫巖特大型油田是中國石油工業的重大突破
    然而,歷經半個世紀的持續開發,作為克拉瑪依油田產能建設主體,準噶爾盆地西北緣斷裂帶多年再無重大突破,可採儲量嚴重不足,國防稀缺環烷基原油供給出現岌岌可危的狀況。  面對中國石油工業健康穩固發展遭遇嚴峻挑戰,克拉瑪依勘探人再一次勇敢擔當、大膽決策,以「跳出斷裂帶、走向斜坡區」的勘探思路為指引,將目光轉向了緊鄰斷裂帶之下勘探程度極低的瑪湖凹陷。
  • 勘探開發研究院地球物理所專家胡英
    她就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地球物理研究所公認的地震處理大咖——教授級高工胡英。  國內積澱海外充電  一如海綿貪婪吸知  自打1986考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勘察地球物理專業,胡英就跟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球深處較上了勁兒。想成功,就得先吃苦。
  • 華北油田楊武寨區帶勘探紀實
    經過多年勘探開發,楊武寨地區中央背斜勘探程度高,已發現油藏儲量佔總儲量的63.9%,要在勘探上有新突破非常難。  但是,地質科研人員沒有止步不前,而是創新思維,從全局著眼,將勘探視野放到未涉足的禁區、空白帶,從思路中找出路。
  • 80後勇闖柴達木——記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夏曉敏
    憑藉對石油事業的熱愛,這個80後小夥兒在柴達木盆地一幹就是6年。6年來,他打破勘探開發技術局限,專啃硬骨頭,先後推動了柴西南扎哈泉灘壩緻密油、柴西北大風山—南翼山—小梁山混積型碳酸鹽巖緻密油兩個億噸級油田的勘探開發。  近期,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工程師夏曉敏主持的關於十三五緻密油國家重大專項階段成果匯報工作已經完成主體部分。
  • 戈壁瀚海的能源高地--塔裡木石油勘探開發紀實
    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經濟建設持續加速,石油需求水漲船高。可是,東部油田開採的鼎盛時期已經過去,剩餘可採儲量連年減少,每增加一噸產量都要付出很大代價。日漸突出的石油供需矛盾,促使決策者們把目光投向西部探區,投向全國最大的塔裡木盆地,希望這片廣袤無垠的戈壁沙漠,能夠接替大慶油田所承擔的重任,為國家經濟發展提供足夠的油氣資源。六上塔裡木的議題,開始列入日程。
  • 世界海拔最高油田13年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
    至此,13年來,青海油田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增長76.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陳琰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青海油田2020年油氣當量突破182萬噸
    記者10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低油價下,青海油田生產經營指標逆勢而上,截至3月31日,今年生產油氣當量已突破182萬噸,實現開源節流降本增效4200萬元。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國內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獲重要突破!
    加快頁巖油業務發展是中國石油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力提升國內勘探開發力度的重要批示精神,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戰略舉措,被列為集團風險勘探中的四大領域方向之一。據IEA國際能源署預測,中國頁巖油資源豐富,可採資源量約50億噸,僅次於俄羅斯和美國,全球排第三位,主要分布於渤海灣、松遼、鄂爾多斯、準噶爾等大型沉積盆地。
  • 中國發現5個大型油田,位於地震帶,到底挖不挖?專家一狠心:挖
    為了保障國家能源安全,2007年,中國石油在廣袤的西部大荒開始了全新一輪的勘察工作,歷經10餘年的艱苦探索,中石化最近終於傳來好消息。據中青在線4月16日報導,青海油田千餘名科技工作者歷經10個寒暑,突破地質認識禁區,攻克高原鹹化湖盆4項油氣地質勘探理論技術,在青海油田相關區域又發現5個億噸級大型油氣田,新增探明油氣儲量4.6億噸,油氣產量從419萬噸上升至738萬噸!
  • 記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李慶忠:六十年風雨找油路
    他就是我國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慶忠。」與「兩步法偏移」 20世紀60年代中期,勝利油田發現之時,國際石油地震勘探資料的成像技術正經歷著從二維到三維的演變,與大慶油田相比,勝利油田屬於複雜斷塊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