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油田打造複雜山地三維地震勘探施工體系

2020-11-25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暴海宏 通訊員段國東 李寶章)青海油田創新管理模式,全力打造複雜山地三維地震勘探施工體系,助力項目施工提速提效。截至9月25日,青海油田鹹東三維地震採集項目累計完成採集2.516萬炮。

  鹹東三維滿覆蓋工作量443.3平方公裡,設計炮數8.1128萬炮,是青海油田年度重點勘探項目。部署目的是精細剖析乾柴溝地區地質結構,準確落實斷裂展布及圈閉細節,提供鑽探目標。

  青海物探2139地震隊經理呂思霖介紹:「鹹東三維是柴達木盆地有史以來勘探面積最大的山地三維地震勘探項目,工區位於英雄嶺腹地,山巒起伏、溝壑縱橫,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也是施工難度最大的三維地震勘探項目。」

  對此,青海油田深化對標管理,聯合東方物探青海物探實施管理創新,因地制宜打造複雜山地施工體系——鹹東模式,全力推動山地三維地震勘探項目提質增效。

  鹹東模式即利用新技術,解決老問題;傳承成熟手段,優化管控方案;技術創新,探索質控新模式。

  利用新技術,解決老問題。鹹東三維工區複雜山地佔比達到84.59%,沙塵暴、雨雪等惡劣天氣頻發,交通條件極差,為施工測量、採集帶來極大困難。對此,青海物探首次引入高清影像數據還原新技術,室內優化預選點位、指導技術方案設計、優化分區施工,提高了山地施工物理點布設的均勻性,同時降低了多次測量概率,提高了施工效率,大幅降低成本。「應用高清影像數據還原新技術,前期測量預布點成功率達到了90%。」青海物探2139隊技術員戴勇說。

  傳承成熟手段,優化管控方案。優化偏點管理,規範偏點反饋流程,控制偏點率,鹹東三維設計鑽井4.0192萬炮,鑽井現場偏點428炮,偏點率1.06%;根據質檢效率,鑽井工序共配置專職質檢員13名,利用X6或信息化地震隊軟體進行逐點檢查,鑽井視頻實施「三段式」、執行「十步法」、確保「三個一」,實現了鑽井質檢全覆蓋,責任落實率100%。

  技術創新,探索質控新模式。針對複雜山地施工難題,青海物探首次集中應用獨立激發系統、有線+無線混採等多項物探前沿技術,確保資料品質、提高施工效率。其中,有線+無線混採技術,減少了放線工作量,避免雨季資料串感現象;同時增強了排列穩定性,延長了採集有效時間。

相關焦點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挑戰地震勘探禁區,「雙複雜」勘探技術引領方向
    9月13日,中國石油青海油田英雄嶺區塊史上地震環境最艱險、施工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三維地震項目,已累計採集1.1628萬炮。這個項目的啟動,為青海油田在英雄嶺構造帶推進立體勘探、實現勘探新擴展按下了快進鍵。
  • 青海油田山地地震攻關技術在尼泊爾獨領風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從尼泊爾國傳來喜訊,青海油田組織開發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中的「極低信噪比地震勘探技術」在該國代萊克地震勘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首次在尼泊爾喜馬拉雅逆掩推覆帶獲得超過預期的高品質地震資料,填補了該地區的地震勘探空白,這也是該項創新技術首次走出國門
  • 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統計顯示,2007年以來,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公司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帶動公司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石油天然氣勘探開發的「主戰場」,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質情況最複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2007年,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高度,設立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關鍵技術科技重大專項,聯合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千餘人組成產學研團隊展開一體化攻關。
  • 青海油田調兵遣將攻堅勘探核心區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吉海堅)2月19日,獅303井順利結束一開鑽進,標誌著青海油田油氣勘探打響了進攻戰。「受疫情影響,2月下旬油氣勘探復工率不到30%,勘探進尺同比減少約1萬米。」青海油田勘探事業部經理張永庶說,「為了把疫情造成的勘探損失降到最低,青海油田實行配備必要的防疫用品、杜絕外部車輛入內等防疫措施,瞄準勘探搶鑽進尺。」今年青海油田計劃勘探進尺20萬米,其中預探井28口、評價井19口,二維地震1100千米,三維地震1010平方千米。優化部署,油氣勘探瞄準阿爾金山前和英中兩個「甜點區」,力爭在上半年見到勘探效果。
  • 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運作紀實
    8月中旬,在海拔近3000米的青海高原,由東方物探2256-2250聯隊承擔的全球首個大型九分量縱橫波三維地震勘探項目——臺東縱橫波三維地震項目在這裡高效完成並順利通過專家組審查驗收。標誌著中國石油橫波源三維矢量地震勘探技術取得新突破。
  • 西北油田:託普臺東三維地震勘探項目啟動
    12月26日,地球物理公司江漢分公司SGC2128隊承擔的「2019年度塔河油田託甫臺東高精度三維地震項目」通過西北油田開工驗收,標誌著該項目正式啟動。    該項目部署位於新疆庫車縣,採用28線8炮336道束裝正交觀測系統,施工滿覆蓋面積178.848平方千米,總炮數27376炮。
  • 高原陸相生油新理論獲得新突破 青海油田擷取柴達木盆地「黑珍珠」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3月31日,記者從中國石油有關部門獲悉,歷經十餘年科研探索和不懈攻關,青海油田創立了「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這個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油氣勘探勢頭強勁。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勘探開發主戰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地質情況最複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之一。自冷湖、尕斯、澀北等一批油氣田發現後,國家曾先後七次組織重大攻關,均未取得明顯進展。
  • 青海油田2020年油氣當量突破182萬噸
    記者10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低油價下,青海油田生產經營指標逆勢而上,截至3月31日,今年生產油氣當量已突破182萬噸,實現開源節流降本增效4200萬元。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世界海拔最高油田13年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
    至此,13年來,青海油田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增長76.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陳琰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效益「升值」,區塊勘探獲突破
    歷時4個多月建設,中國石油青海油田冷90區塊試採氣回收項目正式進入投產試運行階段。9月16日,冷90試採氣回收站日回收氣量達到2.7萬立方米。多拿效益儲量、產量,是青海油田提質增效工作上臺階的關鍵。對此,青海油田突出目標導向,按照「堅持高效勘探,突出以氣為先」的思路,突出風西、南翼山、英中、柴西南等重點目標,乾柴溝、英中深層、風西等區塊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切克裡克、躍進等地區多口井獲得工業油流。截至目前,基本落實三級地質儲量超過1億噸。青海油田一方面抓好勘探效益「升值」,另一方面為勘探成本「瘦身」。在風西區塊大面積推行兩開結構,單井鑽井投資降幅33%。
  • 西北油田塔裡木盆地順北8井南三維地震勘探高效完工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10月8日,新疆塔裡木盆地順託果勒區塊順北8井南三維地震勘探項目通過西北油田收隊驗收,該項目採用高能炸藥震源激發,最高日效1320炮,較設計提前6日完工,單炮資料合格率高達99.96%。    該項目投資2.08億,設計總束線數121束,採用高能炸藥震源激發,覆蓋次數352次,共完成採集60546炮,滿覆蓋面積579.6km2。
  • 長慶油田公司慶城油田勘探開發重大成果情況介紹新聞發布會實錄(文...
    一、加大勘探開發力度,可採儲量不斷落實  鄂爾多斯盆地地質條件複雜,資源稟賦差,非常規油氣佔主導地位,油氣藏具有低滲、低壓、低豐度的「三低」特徵,油氣層被業界形象地稱為「磨刀石」。面對世界級勘探開發難題,油田始終把技術創新作為推進發展的第一動力,強化自主創新,打造技術利器,探索形成了低滲透-緻密油氣田勘探開發的技術系列。
  • 黃土塬地震勘探再添新利器!東方物探研製的BV330-CQ型可控震源,在環慶三維項目首次試驗
    11月29日,甘肅環縣環慶三維工區施工現場寒風刺骨,但承擔該工區施工任務的東方物探286-2241聯隊數千名員工卻熱火朝天、幹勁十足
  • 科技日報:中國頁巖氣三維地震勘探研究獲重要成果
    中國石油、中國石化24日同時宣布,在我國頁巖氣「大本營」四川盆地及其外圍,獲得勘探重要突破:中國石油東方物探所屬西南物探研究院在全國最大頁巖氣三維地震勘探瀘203三維井區研究中,實現構造精度誤差率小於0.17%,儲層誤差率小於10%,裂縫吻合率達到75%以上,填補了該區塊頁巖氣勘探空白;中國石化勘探分公司在貴州省遵義市道真縣河口鎮部署實施的重點頁巖氣預探井
  • 勘探開發研究院地球物理所專家胡英
    胡英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就被勘探院派到華北油田物探公司2322三維地震隊當實習生。一個剛出校門的女大學生,整天跟著一幫大老爺兒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去搞野外採集,吃苦是免不了的。  1990年本科畢業,1996年攻讀碩士,2002年攻讀博士……從校園到地震隊,又到勘探開發研究院,再到校園,胡英把自己當成了海綿,「貪得無厭」地吸收著知識。
  • 80後勇闖柴達木——記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夏曉敏
    6年來,他打破勘探開發技術局限,專啃硬骨頭,先後推動了柴西南扎哈泉灘壩緻密油、柴西北大風山—南翼山—小梁山混積型碳酸鹽巖緻密油兩個億噸級油田的勘探開發。  近期,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工程師夏曉敏主持的關於十三五緻密油國家重大專項階段成果匯報工作已經完成主體部分。  2014年,他碩士研究生畢業,來到了青海油田。
  • 中國發現5個大型油田,位於地震帶,到底挖不挖?專家一狠心:挖
    據中青在線4月16日報導,青海油田千餘名科技工作者歷經10個寒暑,突破地質認識禁區,攻克高原鹹化湖盆4項油氣地質勘探理論技術,在青海油田相關區域又發現5個億噸級大型油氣田,新增探明油氣儲量4.6億噸,油氣產量從419萬噸上升至738萬噸!
  • 青海油田低油價下礪煉降本增效「真功夫」
    低油價下,青海油田生產經營指標逆勢而上,截至3月31日,今年累計生產油氣當量突破182萬噸,實現開源節流降本增效4200萬元。  年初以來,面對疫情防控和低油價的雙重「大考」,青海油田圍繞高效增儲、效益開發、開源增收、嚴控成本等9項核心任務,細化49條舉措,多措並舉紮緊成本「錢袋子」,打響提質增效攻堅戰。
  • 柴達木盆地首次獲得深層次橫波地震信息
    中新社西寧5月25日電 (孫睿 吉海堅)記者2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由東方物探青海物探處承擔的橫波震源試驗項目日前在青海油田一次通過現場驗收,資料合格率達到100%,標誌著中國首個大規模橫波震源工業化應用項目試驗獲得成功。
  • 趙路子等:深層複雜地質構造帶地震勘探關鍵技術 ——以四川盆地龍門山斷褶帶北段為例
    一是山地地表起伏劇烈,高程落差大,溝壑縱橫,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二是施工區域處於盆地邊緣山前帶,表層風化剝蝕嚴重,靜校正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地震資料的精確成像;三是地表出露多套地層、多種巖性[7],不同巖性、不同地表的激發、接收條件變化大,制約了單炮資料的品質提升。②構造圈閉落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