勘探開發研究院地球物理所專家胡英

2020-12-03 中國石油新聞中心

  她這輩子職業生涯,翻來覆去就專攻一件事——複雜構造地震成像。專到什麼程度呢?專到一門心思「釘釘子」。她的這顆「釘子」可是釘得既廣又深。從塔裡木釘到遼河,從川中釘到東營……淺到地下二三千米,深到地宮七八千米乃至近萬米,她都敢釘。

  這與她那嬌小的身軀、文雅的氣質似乎有點不符,可她就這麼釘了。而且一釘就是30年。她就是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地球物理研究所公認的地震處理大咖——教授級高工胡英。

  國內積澱海外充電

  一如海綿貪婪吸知

  自打1986考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勘察地球物理專業,胡英就跟看不見摸不著的地球深處較上了勁兒。想成功,就得先吃苦。胡英大學畢業剛參加工作就被勘探院派到華北油田物探公司2322三維地震隊當實習生。一個剛出校門的女大學生,整天跟著一幫大老爺兒們跋山涉水風餐露宿去搞野外採集,吃苦是免不了的。

  1990年本科畢業,1996年攻讀碩士,2002年攻讀博士……從校園到地震隊,又到勘探開發研究院,再到校園,胡英把自己當成了海綿,「貪得無厭」地吸收著知識。

  塔裡木、冀東、川中等油田會戰,地球物理所承擔的都是處理、解釋和綜合評價為一體的大項目。胡英主動向劉雯林所長請纓:「我對地質基礎專業學得比較多,請所裡安排我多接觸地震處理、解釋全流程的工作。」5年下來,胡英跟著金達、餘雲英、樂金等前輩摸爬滾打,利用保幅處理、Seislog、Strata技術,為川中、塔中、冀東、勝利等油田的增儲上產做出了重要貢獻。

  20世紀90年代初,國外油公司和地球物理服務公司在墨西哥灣鹽下構造深度域成像取得突破,使國內物探界認識到,疊前深度偏移處理對陸上複雜構造勘探十分重要。胡英作為國內最早開展疊前深度偏移處理技術應用的人員之一,1995年隨隊赴以色列Paradigm公司學習疊前深度偏移處理新技術。在為期一個月的學習中,她首次接觸到數據域和成像域層析成像方法,以及綜合地震反演思想和複雜構造模型表徵為一體的深度域地震資料處理技術。次年,她便在陳立康主任帶領下在渤海灣潛山帶開展疊前深度偏移成像處理技術應用研究,率先在渤海灣盆地的潛山成像中獲得突破。

  根據時任所長張研的安排,胡英憑藉過硬的英語功底,負責國內外技術調研,與以色列、美國和加拿大專家討論真地錶速度反演和偏移方法,在徐凌教授指導下,承擔地表小平滑面校正與近地表相關散射噪聲衰減等配套技術研發,開發了地表相關小平滑面校正技術,研發了基於散射理論和地震幹涉測量理論的噪聲提取方法。

  成像技術自主研發

  重大發現拿特等獎

  2018年12月12日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報導了塔裡木庫車秋裡塔格構造帶中秋1井獲重大突破的新聞。作為帶領勘探院物探所團隊堅守秋裡塔格構造帶地震成像處理攻關十餘載的胡英百感交集。

  那是2002年大年初八,胡英一行赴西部某油田交流複雜山地成像技術。她在會上作《起伏地表地震成像挑戰與對策》報告,當她依據前期大量方法調研和模型研究,信心滿滿地提出複雜山地的地震偏移要走疊前深度偏移,而且要從地表出發開始速度建模與偏移時,招來了同行的質疑,對方尖銳地指出:「傳統處理技術要求偏移在平面上開始,從起伏地表開始是不對的。」

  顯然,胡英的觀點對於以面向疊加的常規時間域處理為主導的生產單位來講,很難接受。直到8年後,胡英團隊在塔裡木西秋地震攻關中,把其他單位處理的西秋2、西秋4明顯的背斜構造成像為一個類似單斜局部有微幅度構造的樣式後,深度域處理理念才漸漸被複雜山地勘探同行接受。

  為了讓能夠與地質家和地震解釋人員找到研發的契合點,對西部複雜構造有深入了解的韓永科教授級高工設計了西秋地質模型,胡英開展雙複雜西秋模型的二維和三維地震正演,說明起伏地錶速度建模與偏移的必要性。在2009年西秋處理時,她詳細對比了3家業界高端的靜校正軟體對複雜山地的適應能力,優化了山地靜校正計算策略,依託時間域處理系統,通過不同數據域映射關係和道頭運算,實現了徐凌教授提出的小平滑面構建和地形匹配剩餘靜校正處理思路。西秋500公裡寬線,川東300公裡二維,胡英獨立自主完成了時間域保持波場運動學特徵的處理。

  經過反覆試驗,她把流程固化下來,指導團隊年輕人在CGG系統上也實現了這一思路。再後來,又把這個思路優化完善,固化到團隊自己開發的iPreSeis速度建模與成像特色軟體中。

  2011—2018年,胡英作為課題長,主持「十二五」中國石油油氣專項前陸配套項目和「十三五」國專地震課題研究,負責複雜地表複雜構造地震深度域成像技術開發和軟體研製。她帶領團隊開發以高精度近地表走時反演為核心的全深度整體速度建模技術,配套形成深度域成像特色技術和保持波場運動學特徵的工業化處理流程。胡英團隊的研發成果,為西秋、東秋構造樣式認識,東秋8三維部署和中秋1風險目標落實起到了重要作用,獲2018年集團油氣勘探重大發現特等獎。

  強將帶兵人才輩出

  名師高徒承前啟後

  在庫車、淮南、川西北山地、鄂爾多斯黃土塬等高難度地區,胡英帶出了王春明、首皓、崔棟、曾同生等新一代複雜山地技術攻關博士項目長;在全深度速度建模、高精度走時反演、全波形反演、非規則採樣數據波場重建方面,胡英培養了張才、李萌、侯思安等博士技術攻堅研發團隊。

  事實上,早在「十二五」「十三五」期間擔任課題長,主持中國石油專項前陸配套項目和國專地震課題研究技術攻關時段,胡英的師帶徒計劃就已悄然啟動。地球物理所制定了詳細的未來15年研發計劃,其中給胡英責無旁貸地壓上了擔子。胡英欣然接受組織加壓,帶領一幫小字輩梳理了中國石油高效勘探的生產需求,明確了下一步主攻方向:既要優化完善以走時為主的全深度速度建模技術,又要研發依託大數據和智能化方法的地震、地質聯合建模技術。科研與生產結合、挑戰與機遇並存,石油大院裡的佼佼者——地球物理所,一批青年才俊正在快速成長。

相關焦點

  • 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獲批建設省級重點實驗室
    近日,省科技廳發文批准新籌建16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依託勝利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建設的山東省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重點實驗室名列其中。山東省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重點實驗室圍繞非常規油氣藏勘探開發關鍵問題開展基礎和應用基礎研究,攻克非常油氣富集機理與資源評價、儲集空間評價與甜點預測、滲流理論與模擬方法、綠色高效開採方法及工藝技術等勘探開發重大技術難題,著力解決我國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的技術難題,不斷完善非常規油氣高效勘探、效益開發理論與技術,提升非常規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的整體研究水平,滿足國家非常規油氣發展重大需求。
  • 80後勇闖柴達木——記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夏曉敏
    6年來,他打破勘探開發技術局限,專啃硬骨頭,先後推動了柴西南扎哈泉灘壩緻密油、柴西北大風山—南翼山—小梁山混積型碳酸鹽巖緻密油兩個億噸級油田的勘探開發。  近期,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工程師夏曉敏主持的關於十三五緻密油國家重大專項階段成果匯報工作已經完成主體部分。  2014年,他碩士研究生畢業,來到了青海油田。
  • 江蘇名列全國頁巖氣勘探開發五大優選地區之一
    江蘇省頁巖氣資源勘查開發工作專家諮詢組昨日成立,包括4名中科院院士在內,10位國內知名專家受聘。當天,我省「頁巖氣勘查開發利用專項規劃(2013-2018)」及「頁巖氣資源調查評價2013年度工作計劃」,也啟動編制。這意味著,開發利用頁巖氣,江蘇正式起步。  改寫美國能源和產業格局  頁巖氣為何物?
  • 砥礪前行三十載矢志創新再騰飛——寫在油氣地球物理研究所而立之年
    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油氣地球物理研究所(簡稱地球物理所)30年科研創新路,幾代物探人砥礪前行,矢志鍛造技術利器,為我國油氣勘探發現、增儲上產和物探科技進步作出了卓越貢獻。以翁文波先生為代表的地球物理學家,為國內物探事業開天闢地。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地球物理所為上遊業務發展而生,應勘探開發新需求而動。1989年7月,為開展油氣藏特徵橫向預測,為滾動勘探開發提供更充分的依據,經原中國石油天然氣總公司批准,錢紹新先生領銜籌建勘探院儲層橫向預測中心。同期,引進國外先進軟體結合自主研發,初步形成具有我國特色的地震橫向預測技術。
  • 工程熱物理所南京未來能源系統研究院揭牌
    4月30日下午,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南京未來能源系統研究院揭牌,同時在北京和南京兩地,工程熱物理所南京未來能源系統研究院暨工程熱物理所南京分所(以下簡稱「研究院」)首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通過視頻會議系統召開。
  • 國內頁巖油勘探開發現狀與發展透析
    計劃)項目啟動  CNPC—SHELL頁巖油研發中心(北京、休斯敦)成立  2012  發表「納米油氣與源儲共生型油氣聚集」,納米孔喉油氣引起高度關注  勘探院頁巖油研發團隊成立,超前系統開展頁巖油基礎研究  2011  首次在陸相頁巖油中發現納米級孔和頁巖油,提升了頁巖儲層的工業價值  來源: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研討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在南科大召開
    11月28日上午,「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物探技術交流會暨十屆三次工作會議」在我校隆重召開。該會議由中國地球物理學會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辦,南方科技大學地球與空間科學系(以下簡稱「南科大地空系」)承辦。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理事長、南科大地空系系主任陳曉非院士以及勘探地球物理委員會主任張瑋等來自15個系統、36個單位的百餘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本次研討會。
  • 俄羅斯普通物理所教授Igor Veselovsky訪問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
    俄羅斯普通物理所教授Igor Veselovsky訪問合肥研究院安徽光機所 2018-09-26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地球物理學會淺地表地球物理專業委員會2019年主任工作會議...
    來自浙江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南大學、武漢大學、長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吉林大學、成都理工大學、中山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重慶大學、華北水利水電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桂林理工大學、長安大學、東華理工大學、廣東省地質局、東方地球物理公司、長江地球物理探測(武漢)有限公司、黃河勘測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中國電建集團昆明勘測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建集團成都勘測設計研究院、中國電建集團貴陽勘測設計研究院
  • 西安交大推動我國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技術進步
    近日,由西安交通大學承擔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非常規油氣勘探與開發地球物理基礎理論與方法研究」,通過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地球科學部組織的結題驗收,被專家組評定為「優秀」通過項目實施,提升了項目團隊的學術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能力,促進了西安交大非常規油氣與深地探測團隊的建設,推動了我國緻密油氣勘探開發地球物理技術的進步。
  • 記著名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專家李慶忠:六十年風雨找油路
    在新中國66年的石油工業發展史上,有這樣一位老者,他把自己一生中最美好的年華獻給了祖國的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事業,從布滿大漠戈壁的西北邊陲,到白雪覆蓋的東北大地,再到沃野千裡的華北平原……63年來,他的足跡遍布祖國各地,卻始終未離開我國石油勘探開發的軌跡,他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攻克了一個又一個石油物探界的難題,並在兌現「我為祖國找石油」的諾言中,演繹了新中國第一代石油物探人的人生傳奇
  • 中石油東方物探遼北地區重磁電勘探獲突破
    截至8月20日,中國石油東方物探承擔的遼河油田遼北地區重磁電勘探採集項目順利完成。非地震勘探帶動遼北地震部署,為早日揭開遼北探區神秘地質面紗奠定了基礎。   20世紀40年代,我國著名地球物理學家翁文波創立重磁電勘探方法,開創了我國磁法、電法勘探的先河。
  • 地面地球物理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項目正式啟動
    2018年9月11日,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深地資源勘查開採」重點專項「地面地球物理勘探關鍵技術與裝備」(2018YFC0603200)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北京召開,標誌著新一輪深地勘探技術與裝備研發正式啟動。
  • 5所高校專家來勝利研討頁巖油開發關鍵技術
    近日,來自國內5所著名高校、從事頁巖油研發的專家齊聚勘探開發研究院,就頁巖油開發關鍵技術展開研討。
  • 第四屆「東方杯」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閉幕
    8月28日,第四屆「東方杯」全國大學生勘探地球物理大賽頒獎典禮暨閉幕式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舉行。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張來斌、東方地球物理公司總工程師郝會民、SEG中國執行總裁廖良基等領導出席本次頒獎典禮。
  • 油氣勘探開發的未來在深海——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形勢分析與展望
    大力發展海洋油氣產業,提升海洋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既是貫徹落實中央關於加大國內油氣勘探開發工作力度,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要求的具體舉措,也是保障中國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作為海洋大國,我國海洋油氣資源豐富,但總體勘探程度相對較低,海洋油氣是我國長期、大幅增產的重要領域。研究分析當前全球海洋油氣勘探開發的形勢及發展特點,對進一步發展我國海洋油氣產業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 挑戰地球物理極限 勇闖深層勘探禁區
    挑戰地球物理極限 勇闖深層勘探禁區  ——記西北油田油氣勘探首席專家李宗傑  新華網烏魯木齊1月15日電(張洋)1月13日,在人民大會堂的頒獎典禮上,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油氣勘探首席專家李宗傑榮獲中華國際科學交流基金會第三屆「傑出工程師獎」。
  • 石油勘探開發流程最全資料
    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一切生活資料都來源於地球,其中能源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煤、石油、天然氣作為重要的能源資料,它們的勘探、開採和加工對一個國家的發展至關重要。石油勘探開發的主要流程如下:地質勘察---物探---鑽井---錄井---測井---完井---固井---射孔---採油---修井、增採以及後續的運輸和加工。這些環節,一環緊扣一環,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作為石油工程專業的學生,我們有必要對石油勘探開發的流程有一個全局的了解。
  • 國內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獲重要突破!
    大港油田通過理念創新,破解常規油勘探觀念禁區,成功定位陸相頁巖油勘探開發主戰場;先後對3口井主力層段系統取心,進行釐米級巖心精細描述和上萬塊次的分析,創新形成了陸相頁巖油「優勢組構相-滯留烴超越效應」富集理論認識;針對頁巖油自身無自然產能,需要改造才能開採的難題,創新形成了細粒沉積巖識別、甜點體評價預測等3項國內外專利技術和16項配套技術,支撐了頁巖油勘探開發;通過勘探開發一體化、地質工程一體化等管理創新
  • INE原油期貨上市系列:石油勘探開發簡介
    石油勘探相關技術  |重磁技術與地震技術  石油勘探開發就是利用各種勘探手段了解地下的地質情況,認識油氣儲存條件,綜合評價油氣開發遠景並最終確定油氣聚集的有利地區,建成油氣資源開發基地,以便進行後期開發,為國家增加原油儲備和相關的油氣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