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陸相生油新理論獲得新突破 青海油田擷取柴達木盆地「黑珍珠」

2021-01-10 全國能源信息平臺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3月31日,記者從中國石油有關部門獲悉,歷經十餘年科研探索和不懈攻關,青海油田創立了「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這個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油氣勘探勢頭強勁。

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北部,是青海油田勘探開發主戰場,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田,也是地質情況最複雜、地表條件最艱苦、工程技術保障最困難、油氣賦存條件最特殊的油田之一。自冷湖、尕斯、澀北等一批油氣田發現後,國家曾先後七次組織重大攻關,均未取得明顯進展。學術界曾認為,新近紀以來青藏高原持續劇烈隆升,柴達木盆地被強烈改造,難以形成大型油氣田,持續勘探價值不高。

2007年,集團公司站在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角度,設立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關鍵技術科技重大專項,針對鹹化湖相低豐度烴源巖能否規模成烴、盆地腹部是否發育規模儲層等瓶頸技術,聯合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千餘人組成產學研團隊展開一體化攻關。經多年努力,成藏理論和油氣勘探技術獲得重大突破,取得4個方面創新成果:發現鹹化湖盆低豐度低成熟度烴源巖多峰生烴機理,油氣資源量從第二次資源評價15.8億噸提至第四次資源評價的70.3億噸;探索強改造型盆地複雜細粒巖「有序沉積—過程控儲」機制,將勘探領域從局部隆起拓展到整個湖盆凹陷;創建強改造型陸相盆地立體多維晚期成藏理論,首次揭示了青藏高原常規與非常規油氣同存規律,打破了傳統地質理論和一般找油找氣方向;建立強改造型高原盆地地表地下極複雜區勘探技術系列,發明極低信噪比三維地震勘探技術,首次在英雄嶺極複雜區獲得地下清晰成像,引領了複雜山地地震勘探及測井技術發展,為油氣勘探突破發揮了決定性作用。

「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應用於英雄嶺地區油氣勘探成果最為顯著,東、中、西部均有重大斬獲。在東段相對穩定的英東淺層,發現高豐度億噸級整裝油田,為2000年以來中國陸上石油之冠。在中西段深層發現國內外罕見的鹹化湖相碳酸鹽巖多重介質儲集類型的高壓、高產構造巖性油氣藏,相繼鑽遇9口中國陸上盆地罕見的日產千噸高產油氣井,初步形成英西—英中湖相碳酸鹽巖億噸級規模儲量區。目前,環英雄嶺地區呈現3.1萬平方公裡晚期成藏大油區,已發現多個特徵不同、類型多樣的油氣成藏區帶。

2018年,在北京由9位院士及5位國內知名教授組成的專家委員會鑑定認為,「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是強烈構造改造區高效勘探的典範,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個技術體系的成功應用與實踐意義非常重大,不僅有力推進了柴達木盆地的油氣發現,而且對中國陸上其他盆地具有重要意義。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國石油官網,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能源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702,郵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相關焦點

  • 青海油田:實現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
    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一成績的取得,離不開公司歷經10餘年科研攻關創立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實現了陸相油氣勘探理論新突破。在該理論指導下,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連續發現淺層、中層和深層油藏,包括五類6個大油氣田。
  • 世界海拔最高油田13年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
    至此,13年來,青海油田累計探明儲量5.6億噸,新增三級儲量10.8億噸,油氣勘探勢頭強勁,油氣年產量從418萬噸上升到738萬噸,增長76.6%。」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副院長陳琰1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柴達木盆地大風山構造帶西部油藏評價獲重大突破
    柴達木盆地大風山構造帶西部油藏評價獲重大突破 2019-09-23 13:44: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柴達木盆地呈現3.1萬平方公裡晚期成藏大油區
    中新社西寧3月31日電 (孫睿 石宣青)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31日對外披露,柴達木盆地環英雄嶺地區呈現3.1萬平方公裡晚期成藏大油區,已發現多個特徵不同、類型多樣的油氣成藏區帶。
  • 柴達木盆地首次獲得深層次橫波地震信息
    中新社西寧5月25日電 (孫睿 吉海堅)記者25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由東方物探青海物探處承擔的橫波震源試驗項目日前在青海油田一次通過現場驗收,資料合格率達到100%,標誌著中國首個大規模橫波震源工業化應用項目試驗獲得成功。
  • 青藏高原最大油氣田實現連續8年油氣穩產
    中新網西寧3月4日電 (孫睿 吉海堅)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4日披露,解碼2018年成績單,青海油田生產油氣當量733.66萬噸,利潤同比增長近20億元(人民幣,下同),至此,青藏高原最大油氣田油氣產量實現連續8年穩產。
  • 青海油田山地地震攻關技術在尼泊爾獨領風騷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從尼泊爾國傳來喜訊,青海油田組織開發的《強改造型鹹化湖盆油氣地質理論及勘探技術體系》中的「極低信噪比地震勘探技術」在該國代萊克地震勘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首次在尼泊爾喜馬拉雅逆掩推覆帶獲得超過預期的高品質地震資料,填補了該地區的地震勘探空白,這也是該項創新技術首次走出國門
  • 80後勇闖柴達木——記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夏曉敏
    憑藉對石油事業的熱愛,這個80後小夥兒在柴達木盆地一幹就是6年。6年來,他打破勘探開發技術局限,專啃硬骨頭,先後推動了柴西南扎哈泉灘壩緻密油、柴西北大風山—南翼山—小梁山混積型碳酸鹽巖緻密油兩個億噸級油田的勘探開發。  近期,青海油田勘探開發研究院測井地質研究所工程師夏曉敏主持的關於十三五緻密油國家重大專項階段成果匯報工作已經完成主體部分。
  • 趙文津院士:大慶油田發現真相,中國獨創理論不容抹殺
    謝學錦先生在《發現》一文中談到:「黃汲清先生後來曾明確提出說大慶油田的發現是根據了他的陸相生油理論。這是在他給鄧小平的信和1994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成就獎的文字說明中都提到過的。」這樣的說法「不夠實事求是」。
  • 大港油田實現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採
    兩口井已持續穩定生產超過400天,單井日產油穩定在15方至25方,累計產油超過14500方。這標誌著中國石油在渤海灣盆地率先實現了我國陸相頁巖油的工業化開發,成為中國版「頁巖革命」的先聲。↑2月27日拍攝的大港油田頁巖油水平井——官東1701H井、官東1702H井勘探開發現場。
  • 柴達木盆地五年探明天然氣儲量312.1億立方米
    中新社西寧1月5日電 (孫睿)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相關負責人5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柴達木盆地五年探明天然氣儲量達312.1億立方米。資料圖為工人正在檢查設備。中新社記者 孫睿 攝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行政區主體隸屬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為崑崙山、祁連山、阿爾金山三山所環抱的菱形山間高原盆地,盆地內部海拔2600~3700米,平均海拔2900米,沉積巖面積9.6萬平方千米,最大厚度超過17200米,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
  • 中國石油青海油田挑戰地震勘探禁區,「雙複雜」勘探技術引領方向
    9月13日,中國石油青海油田英雄嶺區塊史上地震環境最艱險、施工面積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的三維地震項目,已累計採集1.1628萬炮。這個項目的啟動,為青海油田在英雄嶺構造帶推進立體勘探、實現勘探新擴展按下了快進鍵。
  • 青海油田2020年油氣當量突破182萬噸
    記者10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低油價下,青海油田生產經營指標逆勢而上,截至3月31日,今年生產油氣當量已突破182萬噸,實現開源節流降本增效4200萬元。  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柴達木盆地,青海的聚寶盆
    「柴達木」為蒙古語,意為「鹽澤」。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崑崙山脈、祁連山脈與阿爾金山脈所環抱,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地勢最高的盆地。
  • 柴達木盆地,青海的聚寶盆
    「柴達木」為蒙古語,意為「鹽澤」。 柴達木盆地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屬封閉性的巨大山間斷陷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四周被崑崙山脈、祁連山脈與阿爾金山脈所環抱,盆地略呈三角形,東西長約800千米,南北寬約300千米,面積約25萬平方千米。柴達木盆地是中國四大盆地之一,地勢最高的盆地。
  • 頁巖油新突破 中國石油大港油田形成億噸級增儲
    截至2月27日,大港油田頁巖油水平井官東1701H井、官東1702H井已自噴超260天,原油日產穩定在20-30立方米,官東地區已形成億噸級增儲戰場,標誌著中國石油在渤海灣盆地率先實現陸相頁巖油工業化開發。
  • 陸相斷陷盆地隱蔽油氣藏形成機制與勘探
    該理論的建立是我國繼陸相生油理論和複式油氣聚集理論之後的又一理論創新,是對世界石油地質理論的重要貢獻,對陸相斷陷盆地勘探發揮了巨大指導作用。該成果獲2003年度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進步一等獎、2004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該科研課題由勝利油田聯合石油大學等院校合作完成。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石油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油藏工程、計算機工程等領域。
  • 柴達木盆地:「小枸杞」成「大產業」
    如今,一粒紅色枸杞遠不能在煲湯或茶飲中體現其價值,在中國青海的柴達木盆地,枸杞原漿、枸杞芽茶葉、枸杞健康酒等新產品「相繼問世」,擁有千年滋補歷史的紅枸杞已形成「大產業」。(圖片來源:網際網路)  青海有機枸杞產於中國第二大枸杞種植基地——青海省海西州,位於世界「四大超淨區」之一的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腹地,方圓300
  • 青海油田鑽井全密閉處理實現「鑽井液不落地」
    柴達木盆地油氣勘探領域有2000多平方千米,生產現場大都在荒無人煙的「生命禁區」。 孫睿 攝中新網西寧5月24日電 (孫睿 吉海堅 叢翔)記者24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青海油田實現了鑽井全密閉處理實現「鑽井液不落地」。青海油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油氣田,也是中國最早開發的油田之一。
  • 青海油田調兵遣將攻堅勘探核心區
    中國石油網消息(記者吉海堅)2月19日,獅303井順利結束一開鑽進,標誌著青海油田油氣勘探打響了進攻戰。「受疫情影響,2月下旬油氣勘探復工率不到30%,勘探進尺同比減少約1萬米。」青海油田勘探事業部經理張永庶說,「為了把疫情造成的勘探損失降到最低,青海油田實行配備必要的防疫用品、杜絕外部車輛入內等防疫措施,瞄準勘探搶鑽進尺。」今年青海油田計劃勘探進尺20萬米,其中預探井28口、評價井19口,二維地震1100千米,三維地震1010平方千米。優化部署,油氣勘探瞄準阿爾金山前和英中兩個「甜點區」,力爭在上半年見到勘探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