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作業幫一課在北京舉辦了品牌開放日,來自內蒙古、新疆、黑龍江等全國各地的20多位作業幫一課學員及家長參加了活動,共同分享了「喚醒超級學習力」的心得。作業幫一課高中英語金牌講師張亮分享了他的英語教學方法論。
北大亮哥的成功學定義
畢業於北京大學的作業幫一課高中英語老師張亮,作為當年遼寧省鐵嶺市高考文科狀元,線上線下累計有學員近百萬。關於成功,張亮有自己的看法,「所謂成功,沒有那麼多高大上的定義,其實就是做成一件想做的事兒」。
張亮說:「我們經常聽說一些『成功學』概念,但實際上這些概念背後的原理都是淺顯易懂、很接地氣的。比如,做成一件事需要意志力,意志力就是要知道你想要什麼。比如你想考大學,你得知道你要考多少分,並且分解到你英語要考多少分,分解到閱讀理解考多少分,為此你又需要做出什麼努力,每天做多少題,才能考出這樣的成績,這才是有參考意義的——知道你要做什麼,並且很清楚地落到具體行動上,越細膩、越可感知的東西,越能夠驅使你的身體去行動,越虛幻越浮誇的東西越沒有意義。」
「解釋力」和「共鳴」是金牌主講的靈魂
張亮認為主講的命脈、核心競爭力在於「解釋力」和「共鳴」。
「解釋力」就是把一個概念清楚明白地解釋給學生,解釋力的本質在於邏輯鏈條的連貫性。這就需要幫助學生掃除盲區和誤區。掃除盲區,是指講課時的邏輯鏈要嚴密,一定要減少「默認知識」,因為你無法想像學生到底會存在什麼類型的知識盲區。誤區指的是特別容易混的點,要專門花時間找例題來講,個別還要做題練習。
共鳴,是指能夠觸動學生內心,具備同理心。共鳴又分為學習上的共鳴和情感上的共鳴。
先說學習上的共鳴。首先,人在學習新知識時會拿舊知識進行對比,了解了這一心理狀態,主講在講授新知識時,就一定要勾起學生對舊知識的記憶。其次,如果想駁倒學生心中錯誤的知識概念,就一定要真正了解學生之前遇到的困境,一定要問問他們是不是之前就搞不懂,然後深刻、高效、巧妙的提出解決方案,學生會非常願意接受。
再說情感上的共鳴,也就是所謂的共同語言。讓學生知道老師懂他,了解他的生活和話題,比如如何與父母、同學相處,學生們的興趣愛好等。「我會和學生聊B站,聊網絡熱詞和表情包拉近距離,但是共同話題的選取和利用要適可而止,不能喧賓奪主。」
「共鳴的話題選取也就是所謂的『梗』,最好是不需要語境的,這樣聽過和沒聽過的同學都不會覺得奇怪」。關於「梗」,這位有趣又有料的魅力講師也有著深入研究。「我認為梗有三級,上等是文字梗。純說文字一帶而過,如果你懂,我們倆會心一笑就成了朋友;如果你不懂,那我就是在舉一個普通例子。中等梗帶圖片,看得懂的就更嗨,看不懂的會覺得圖片是個無關的點綴。下等梗放音頻和視頻,聽得懂的會被你帶跑偏,課堂喧賓奪主;聽不懂的會覺得自己被排斥,甚至反感。」
然而,精彩紛呈的課堂背後,離不開作業幫強大的教研團隊支撐,以及老師們對產品質量的不懈追求。在作業幫,從教研講義到外化的主講授課,直播課的主講老師都會全程參與。相較於市面上的眾多教育品牌,作業幫在最大程度上調動了教研與教學的創造力,避免教研和主講脫節,避免知識生產過程中的信息流失,最終令教研教學形成了巨大合力。
高中英語教研組帶頭人張亮老師介紹說,教研包括三大環節。第一是課程體系和課程大綱的制定,這是定位產品格調的第一步。比如高一暑假的初升高銜接課程,就加入了「認識高中題型」章節,專門講高中題型、方法和解題思路等。第二大環節是大綱的細化,在具體的知識點層面進行取捨和排布,刪繁就簡,去粗取精。這是真正體現教研水平的一環,也是體現線上教育特色的過程。第三大環節是講義編寫——教學目標、知識點、例句和習題嚴格對應,前後知識點環環相扣,梯度合理,深入淺出。這一步是所有教研思想、技巧、積澱落實的一步;其所需的工作原則、生產標準與規範,常常細緻到堪稱瑣碎的地步。正是這種「把平凡的事情做好,把簡單的事情做完美」的精神,成就了作業幫行業一流的品質。
張老師認為,一堂成功的直播課程,精心打磨的教研產品可以佔到70%,而剩下的30%則是主講老師展現實力的舞臺。作業幫堅持步步落到實處的集體備課模式,既要保證統一備課的標準化與課程品質的「下線」,又要兼顧「高效、有趣、強互動」的課堂效果「上線」。作業幫的老師從不迴避學術爭論,從不怕為了備一堂好課而「吵架」,最優的創造往往是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產生的。
「小白」教學法:收穫共鳴和高分
張亮老師極其有同理心,他發現很多學生偏科是因為不喜歡自己的老師,因此他認為讓學生喜歡自己才能讓他們更有學習動力。「我跟學生開了個玩笑,每當講到難題時,我就假裝成什麼都不懂的小白,使用『小白教學法』。比如這一大段文章裡有太多生詞,你可以通過跳讀生詞,把認識的詞和半熟的詞串聯在一起,推斷句意、詞義,一樣也可以找到正確答案。這時候我對學生說,你的基礎肯定比我這個小白強得多,所以你們一定能戰勝這種難題。
「我的小白教學法有三個好處,第一是拉近距離,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喜歡一個老師會有很大幫助,這能讓學生產生更多動力。第二,我會教給學生方法,真正幫助他們提高成績。第三,老師一定要給予學生信心,這是非常重要的。」
關於因材施教,張亮認為,每個班級都有基礎好一點的學生,也有基礎差一點的學生,所以針對講課中邏輯環的設置,要做到零起點、高終點,用嚴密的邏輯鏈完成「陡峭」的提升,讓基礎好的學生有所收穫,讓基礎不好的學生也能聽得懂。
張亮通過解釋力和共鳴,解鎖了金牌講師養成記;用「小白教學法」給學生帶去了學習的信心和實實在在的成績提升。在作業幫一課,還有無數像張亮一樣的老師,利用專業的教學方法,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為全國各地的學生帶去了更好的教育資源和成績提升——作業幫用實際行動踐行「讓優質教育觸手可及」的企業理念,讓更多的學生收穫知識與成長。
據了解,作為國內最大的K12在線教育平臺,作業幫擁有1.2億月活用戶。目前一課課程涵蓋小學、初中、高中全部學科,授課老師教學經驗豐富,並有專門的輔導老師在課下提供一對一的學習指導,保障學習效果。目前,作業幫一課已覆蓋全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累計付費學員超過600萬,累計完成54000門課程,課程好評率超過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