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霍金|時間雖有起點,靈魂沒有終點

2020-12-03 百家號

3月14日,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伽利略逝於1642年1月8日

霍金生於1942年1月8日

愛因斯坦生於1879年3月14日

霍金逝於2018年3月14日

時間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讓有趣的靈魂相遇。

霍金的時間戳

1942年,出生於英國牛津。

1959年,在牛津取得自然科學一級榮譽學士學位。3年後前往劍橋大學研究宇宙學。

1963年,被診斷為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醫生當時認為,他只能存活2-3年。

1970年,和羅傑·彭羅斯將黑洞的數學原理應用到了整個宇宙,證明在遙遠的過去曾存在過一個奇點:一個時空曲率無限高的區域。

1985年,因肺炎而漸喪失說話能力,只能靠右眼的肌肉移動特製眼鏡的按鈕,操作發聲器「講話」。

1988年,霍金出版《時間簡史》,解釋宇宙、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

2012年,在熱播美劇《生活大爆炸》第五季第21集,本色出演參與了客串。

2017年,預言2600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

2018年3月14日去世,享年76歲。

霍金的一生沒有大起大落,但同樣波瀾壯闊。

21歲時,霍金便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俗稱漸凍症),導致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從此與疾病開始了超過半個世紀的鬥爭,但這並沒有使他停下奔跑的腳步,他順利完成了博士論文,研究黑洞理論,寫作時間簡史,參與電視劇,開微博,他還結過兩次婚,並育有三個孩子。

在與疾病抗爭之外,霍金的科研成果更加耀眼。霍金1976年提出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在形成中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但一旦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所有信息就隨之消失,與量子力學認定該類物質信息永不會完全消失的理論相矛盾。這就是所謂的「黑洞悖論」。

之後,他將他的理論研究寫成書,就是後來在全球暢銷經久不息的《時間簡史》,主要介紹了什麼是宇宙、宇宙發展的最新狀況和關於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識,解釋了黑洞和大爆炸等天文物理學理論,至今被譯成40餘種文字,出版逾1000萬冊,但因為這本書的內容及其艱澀,因此也被人戲稱為「讀不來的暢銷書」。

2001年,他又出了一部作品《果殼中的宇宙》,以相對簡化的手法及圖解為讀者講述了宇宙的起源。

一個21歲就坐在輪椅上的人,用大腦改變了人類歷史,贏得了全世界尊重。

但如果你認為霍金的生活就只有宇宙研究,那你就錯了,霍金也會玩微博,還拍了電視劇,過了一把戲癮。

霍金的最後一條微博回復了王俊凱

霍金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客串自己,與扮演牛頓、愛因斯坦的演員一起打牌

霍金與美劇《生活大爆炸》中的男主「謝爾頓」

時間會定格,但價值早已超越空間界限

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任何一個節點都可以創造價值,只要他願意,他可以讓全世界都分享他所生產的信息的價值。在現實世界裡,霍金就是那個願意並始終致力於為全世界傳遞價值的人,霍金雖然逝世了,但他給全人類留下的價值財富,早已突破了空間的界限。

即使晚年病情發展,全身陷入癱瘓,喪失了說話的能力,但霍金還繼續通過語音合成器發表自己的觀點,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鼓勵年輕人參與科學研究,光是來中國發表演講就有3次。

霍金曾赴中國多所高校演講,發文鼓勵中國考生

1985年,第一次來中國,他在科大水上講演廳作天體物理的學術報告。

2002年,第二次來中國,他在北京作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科普報告,向公眾闡釋他的關於天體演化的「M理論」。

2006年,第三次來中國,他在香港科技大學體育館主持一個題為「宇宙的起源」的演講並在人民大會堂向北京的公眾講述《宇宙的起源》。

霍金從未停止過擔心人類的未來,他認為氣候變化是人類面臨的「最大危險之一」,而川普帶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最讓他擔心。「我們現在正在接近全球變暖不可逆轉的臨界點。川普的決定可能把地球推過這個臨界點,讓地球變得像金星一樣,溫度達到250度,天上下硫酸雨。」

霍金認為,要擺脫這場災難,只能去尋找一個適合人類生存的星球。「向外擴散可能是我們自救的唯一方式,我深信人類必須離開地球。」霍金對宇宙,對太空有著神一般的信仰,他始終希望能夠登上太空,維珍集團創始人理察·布蘭森已經為霍金在「維珍銀河商旅飛船」上預留了一個位置。遺憾的是,霍金最終未能實現這個心願。

2007年4月26日,65歲的霍金在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乘坐一架民用飛機,體驗了夢寐以求的太空失重。

霍金還以他的堅持和執著鼓舞了世界各地的人。他有很多經典名言:

「人生如果不好玩,那就是一場悲劇。」「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只能全力以赴。」「我不怕死,但我不急著去死。我還有很多事想做。」「保持好奇心,無論生活是什麼樣子,總有一些是你能夠去做、並且能夠做成功的事情——重要的事,不要放棄。「第一,永遠抬頭看天上的星星,而不是你的腳;第二,永不放棄工作,工作賜予你人生的意義和目標,沒了工作,人生就是一場空;第三,如果你很幸運的找到了真愛,千萬不要忘記她的存在,更不要輕易離開」。「當你面對困難時,生氣不是個好對策。我的方法是不斷的思考問題的根本,並且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有些時候,我甚至花好幾年才看到答案,以黑洞和訊息遺失的例子來說,我花了29年才找到答案」。

評價一個人,不是看他擁有什麼,而是看他以何種方式被人記住。

再見,霍金。致敬,霍金。

相關焦點

  • 時間有沒有終點?讓我們一起和時間做場旅行!
    第一次讀《時間簡史》是在大學期間,當時慕名找來的書,對書裡面的學術名詞和理論似懂非懂,只是作為一個類似於《大學物理》的課本看看。最近又從書櫃裡翻出來重讀,對《時間簡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如時間是如何開始的、時間的本質是什麼、時間有沒有終點等等,下面讓我們一起和時間做場旅行。
  • 諾獎解讀 | 起點亦是終點——彭羅斯的「循環宇宙」
    那時候,沒有星系,沒有你我,沒有任何觀測者(也許有暗能量和暗物質波?)」和「終點」,即廣義相對論解中的兩類不同奇點:大爆炸和黑洞。,世代的未來又再平滑過渡到下一個世代的起點。可以適當地選擇平滑的尺度因子函數,使得在時空趨向無限大的時候,Ω趨近於0;而在大爆炸奇點附近,尺度變化因子Ω趨近無窮,這樣便將世代從起點到終點映射成了一個平滑而有限的時空。
  • 懷念霍金:盤點《時間簡史》12條經典名句
    據英媒3月14日報導,當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在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巧合的是,3.14這天亦是愛因斯坦誕生139年的紀念日。霍金年輕時被大家稱為小愛因斯坦,如今他也追隨愛因斯坦的腳步而去了,兩個科學巨人在另一個世界裡見面,思想碰撞之下,不知會發出怎樣燦爛的火花!
  • 致敬霍金!一生困在椅子裡,仍有最有趣的靈魂
    因為罕見病困在椅子裡幾十年,霍金擁有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以及,最虛弱的身體。其實,他從來不是書呆子宅男,他曾是牛津大學賽船俱樂部的掌舵手,但是,讓人意外的,他仍保持著最活潑的心&最有趣的靈魂。他客串電視劇,在電視劇《生活大爆炸》裡,他跟謝耳朵的pk的橋段,已經成為經典,
  • 經濟學者張春蔚:到了重新思考創業起點和終點的時候
    她認為,無論什麼樣的起點、終點都是在重塑新的秩序,在新的秩序當中才能尋找自己的起點與終點。  首先,張春蔚談到了變化。  以下為張春蔚演講實錄,獵雲網整理刪改:  我自己是一個創業者,創業5年,也沒有融資,好像別人日子好的時候我們不好過,但是別人日子不好過的時候,因為沒有融資,我們的日子還行。我相信宏觀領域大家思考都挺多的,我在這裡分享一些雞湯的東西。我選擇了四個關鍵詞,起點、終點、信用和秩序。
  • 線性思維:終點-中間點-起點這種線性的形式,完成對願景的布局
    溫馨提示,這一節,採用圖解法來闡述,設定終點、尋覓起點,把終點與起點銜接起來,完成對終點的布局。接著上一節,繼續往下探討,有了未來的終點,這是不夠的,還要把它跟現實的起點銜接起來。未來的終點與現實的起點往往不能直接銜接起來,就需要在」終點與起點之間插入一系列的中間點「,而整頓」終點、中間點、起點「之間的銜接就離不開邏輯思維!今天重點談線性思維,上一篇文章還沒觸及到邏輯思維是以「如何的方式」把」終點-中間點-起點「聯繫起來。
  • 宇宙起源爆炸論被推翻,沒有起點沒有終點,在無限循環
    在這其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人,他叫做羅傑彭羅斯,他是一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他來自於英國,或許之前很多人沒有聽過他是誰,可是現在他的名字基本上被很多人都知道了。也就是說在宇宙大爆炸開始之前,世界上應該還會存在另外一個宇宙,並且,倘若說得更加具體一點,就是宇宙由於膨脹正在加速,所以在未來的宇宙內,所有的物質都會衰退,變為純的質量和能量,當然宇宙之內的黑洞也會衰變,這是根據霍金
  • 宇宙起源爆炸論被推翻,沒有起點沒有終點,在無限循環!
    在這其中有一個非常有名的人,他叫做羅傑彭羅斯,他是一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他來自於英國,或許之前很多人沒有聽過他是誰,可是現在他的名字基本上被很多人都知道了。因為在1965年,他就曾經因為證明黑洞的存在而作出傑出的貢獻被嘉獎,而今年89歲的他又獲得了2020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這其實是因為論文。
  • 霍金20句經典名言:充滿希望的旅途勝過終點的到達
    英國當地時間2018年3月14日凌晨3時46分,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去世,享年76歲。100秒的時間,讓你了解霍金的一生霍金在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3根手指可以活動。但他仍在物理學領域做出了很大成就。
  • 霍金留給我們什麼?——霍金一生重要理論貢獻簡介
    一、奇性定理這是霍金與數學家彭羅斯共同證明的,他們的計算表明,在很一般的初始條件下,物質坍縮到形成視界後時空中都會出現奇異性並產生奇異點,根據計算這個奇異點是時間為0的點,也就是它要麼是時間的起點,要麼是時間的終點。霍金和彭羅斯證明,在宇宙大爆炸之初存在一個時間的起點,而在黑洞坍縮中心存在一個時間的終點。
  • 霍金也與牛頓一樣,認為科學的盡頭是神學?看看霍金如何解釋靈魂
    霍金:假設一個人從A點到了B點,我們通常會看見他整個人連同身體上所有的東西都從A點移動到了B點,但是一些量子卻在運動中脫離了身體,停滯在A點,甚至可以在原處停留幾十年甚至百年之久。在某一特定條件下,這種量子會突然顯現在我們眼前,成為我們俗稱的「靈魂」。這是霍金以量子科學的術語,對靈魂下的定義。
  • 思維導圖:向史蒂芬·霍金致敬
    幾年前買過一本科學暢銷書《時間簡史》,覺得實在高深就束之高閣了。都說讀懂了霍金就等於連接了宇宙,2018年3月14日,76歲的《時間簡史》作者霍金去世了,他去了另一個世界繼續探索宇宙的奧秘。我們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霍金形象,一直是坐在輪椅上。實際上,霍金在21歲的時候就患了一種肌肉萎縮病症,俗稱「漸凍症」,這種病導致動作笨拙,語言失靈。醫生曾給他的病下了不好的定論,他卻在後來的五十多年時間裡,頑強繼續著自己的研究,為人類做出了巨大貢獻。
  • 自然天文學雜誌新觀點:宇宙可能是無限循環的,是否起點即終點
    宇宙大爆炸瞬間的圖 霍金的理論:宇宙由一個「奇點」的大爆炸起始,時間也就是從那時有的。 如果按新的觀點,那麼人生的終點就是起點嗎?
  • 如果時間是有限的,它的終點會在哪裡?
    但是在我們探索時間起點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知道時間並不是始於宇宙大爆炸。實際上,時間可能根本就沒有起點。,以及時間是有周期性的,將會不斷重複,沒有起點和終點。那麼問「在時間開始之前發生了什麼」這樣的問題,就和在空間不存在時問「我在哪裡」這樣的問題一樣毫無意義。 實際上,包括保羅 戴維斯(Paul Davies)在內的許多人都提出了這一觀點,他們聲稱大爆炸才是起點。當然,如果你堅持大爆炸是時間的起點,這就是無謂的重複了。但有趣的是,我們已經知道了大爆炸不是時間的起點。
  • 霍金去世:輪椅太小,留不下有趣的靈魂,他終於去宇宙參加派對了.
    而熱愛浩瀚星辰的他,憑藉超人的決心和有趣靈魂的心境,向宇宙多要了55年的假期。萎縮的肢體與奔放的思維,構成了霍金強烈的人生衝突。而《我的簡史》中,霍金對於自己幾乎,在輪椅上度過的一生沒有鋪張的描述,仿佛患病這件事對於他而言,只是自己生存的一個形態,並不是如人們所想的苦痛的深淵。
  • 霍金去世,但時間沒有盡頭
    三位物理學巨子,在沒有盡頭的時間長河中,就這樣彼此聯繫到了一起。   據BBC報導,霍金家人發布聲明稱:「今天,我們親愛的父親走了,我們深感悲痛」。   每經小編發現,百度百科中,霍金的詞條已變為黑色。
  • 新華時評: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北京12月8日電 題: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新華社記者王立彬珠穆朗瑪峰是我們這顆行星的重要標誌之一。8848.86米不是終點,是起點。編輯:鄭鑫
  • 《煙火裡的塵埃》黃榕生的道路無止境,唱到靈魂裡的歌沒有終點
    《煙火裡的塵埃》黃榕生的道路無止境, 唱到靈魂裡的歌沒有終點文/歡馨說娛樂如果有一個不切實際的夢想,是該放棄還是該奮力去追,在這場盛放的絢爛中一閃即逝一直認為,一個人的情商和唱歌的把控是成正比關係的,不管黃榕生在快男這麼個綜合性商業性的舞臺上的成績,黃榕生的人品和歌的道路都是無止境的,可以給人驚喜唱到骨子裡靈魂裡的歌是沒有終點的,他會讓理解他的人為他著迷。
  • 為什麼說醫學的終點就是教育的起點?
    在特殊教育領域流行著一句名言:醫學的終點就是教育的起點。 這句話是美國特殊兒童心理學家、教育學家柯克提出的,意思是說對於特殊兒童,當醫學無能為力時,更能突顯教育的重要性,要讓教育去發揮作用。
  • 霍金的時空觀!霍金為什麼偉大?你又對時空,宇宙了解多少?
    霍金為什麼偉大?你又對時空宇宙了解多少?霍金的時空觀,宇宙觀就在這裡!物理學的璀璨明星,為人類留下來了珍貴的科學寶藏!他對宇宙,時空,黑洞的認識及探索,在科學史乃至人類史都將留名。霍金在其科學著作《時間簡史》中描述了有關於時間,空間的概念,也有對宇宙起源的深層探討。並沒有難懂的數學公式,也並不是枯燥的學術理論。而是以簡單,明了的筆觸告訴我們深奧而複雜的宇宙問題。比方說關於時間和空間的起點與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