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廣東中巖:推出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
2021年1月1日,「新十年」萬象更新的第一天,廣東中巖傳出喜訊:6.0時代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震撼上市,驚豔登場。
6.0時代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正式出爐,意味著什麼?
首先我們要搞清楚的是,什麼是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
按照廣東中巖的說法,它是當前全球首創的智能肌理真通體技術,首次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材質通體、色彩通體、紋理通體,讓巖板真正做到「表裡如一」。
據悉要做到數碼真通體巖板,需要解決以下的難題:
即將原來瓷拋磚良好的物理性能與數碼噴墨技術所帶來的豐富的裝飾性相結合。
要實現這一目標,必須攻克以下三個「碉堡」:
一是具有良好發色性能的非透明的瓷質表面材料;
二是具有一定滲透能力的三原色墨水;
三是圖案滲透過程穩定性的控制工藝。
隨著巖板時代的到來,作為裝飾面板材料的巖板,其更大的尺寸、更強裝飾效果、更薄型化的發展方向和更精細化後續加工性能的要求,都無疑給行業的生產技術提出了新的要求。
尤其是,巖板的後續銷售市場,在很大程度上是奔著天然石材市場份額而去,所以,對巖板的仿石材肌理也提出新的高要求。
裝飾材料界有一條不變的定律,那就是高端裝修用大理石,然而天然大理石需要大自然用千百年的時間才能孕育出,因此珍稀而不可多得。
但是隨著巖板的出現,這條千年不變的定律也開始鬆動,就因為巖板表面、側面仿真已經接近天然珍稀的奢石了。
廣東中巖負責研發的楊總透露,目前廣東中巖這條生產線是全球屈指可數的能獨立製造出通體、瓷面、滲透技術這樣複雜巖板技術工藝的企業之一。
他表示,廣東中巖的6.0全數碼真通體巖板極大增加了生產的便利性,產品研發周期大大縮短,節省了工序、加快了研發轉產效率,產品凹凸的展示也更為可控;
其次產品的肌理效果將更為精細,細小到0.05mm的最小微肌理都能得到精準呈現;
同時無論是「一石一面」的肌理效果,還是「一石多面」的全數碼真通體產品效果輕而易舉完成,為研發設計創造提供更多可能性。
02.
諾貝爾5.0巖板:首家實現「三通體」
廣東中巖的全數碼真通體噴釉巖板,讓人很快想到去年7月20日,在潭洲展亮相的諾貝爾巖板5.0全通體系列。
該系列產品也具有「三通體特質」:色彩通體、材質通體、紋理通體,達到巖板的頂配標準,算是陶瓷行業首家實現三通體的巖板,裝飾效果與真石材相差無幾。
諾貝爾巖板5.0全通體系列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款可以做到1.6×4.8m規格的巖板產品,可以適用於多種應用場景。
而且,它還是全球首款全通體抗菌巖板,產品申請兩項抗菌發明專利,經國家權威機構檢測,抗菌率可達99%以上。
回望歷史,其實早在2011年,諾貝爾首創瓷質面材與表面微拋處理技術結合,研發諾貝爾巖板1.0「瓷拋巖板」。
2013年推出諾貝爾巖板2.0,創新性地採用瓷質面材與數碼噴墨滲透技術相結合,開創了無釉磚數位化裝飾時代。
2016年研發諾貝爾巖板3.0,採用瓷質面材、多元複合裝飾技術與多維通體布料技術。
2017年研發諾貝爾巖板4.0,使諾貝爾巖板成為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能夠生產1.6×4.8m規格的巖板廠家。
進入2020年,諾貝爾巖板再次在技術攻堅中取得重大突破,通過全球首創的智能肌理通體技術,首次實現了巖板真正做到「表裡如一」。
03.
2021:「通體」巖板大會戰
2020年巖板爆發,一眾大廠都爭先恐後投產建線,但是產品卻嚴重同質化,到處都是仿大理石紋理,尤其卡拉卡塔、黑白根等,也有些仿奢石,開展巖板品牌化運營。
但是,巖板有一個巨大的痛點,即非通體,導致與真正天然石材相比,體驗差了幾個維度。所以,價格也上不去。
目前巖板主要在瓷磚、石材、廚衛、家具四大領域銷售應用。傳統陶瓷磚領域僅佔一小部分,且還能看到巖板應用於集成吊頂、冰箱板面等電器產品。
目前,巖板有以下四種銷售通路:
一一規格為900×1800mm以下,可稱為家具類小巖板,一般直接找生產廠家來定做的或者通過加工廠採購。
一一規格為1200×2400mm,通常以背景牆為主,目前大批量生產,石材行業通過批發渠道走流通市場。
一一規格為1600×3200mm深加工的石材巖板,現被石材行業當石材板材加工應用,在全國各地的石材集散中心走渠道。
一一裝飾類巖板規格在1200×2600mm以上,厚度基本在6-9mm以內,符合建築室內牆層高,可應用在牆面,地面或部分櫃體定製。
巖板的以上四種應用其實或多或少都存在「非通體」的痛點。
賽普飛特數位化多色陶瓷通體布料噴粉機
我們可以從巖板應用的市場定位反推產品開發需求。因此,可以預測,接下來,巖板「通體」是很重要的。
巖板要經過二次加工成成品,假如是真通體的話,經過切割、倒角、開槽等二次加工後,露出來的胚可以和面的顏色保持一致,這樣就可以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審美需求。
也只有這樣,巖板才能與石材、人造石更大範圍地PK。
正如有家居企業指出的,目前大部分巖板極少有通體,以致於它的切割拼接方式太單一,某程度上不太能滿足在家具二次加工的各種需求,有些時候就不能替代石材。
實際上,「通體」並非新命題。2016年大理石瓷磚爆發時,行業也討論過一輪通體大理石瓷磚的市場前景問題。
而包括博暉、賽普飛特、寶德等在內的多家專業國產布料設備企業,近年來也不斷有數位化布料技術成果推出。
據悉,賽普飛特,這兩年研發的數碼噴粉布料機可以做二次布料,也能做全通體,通體最細的線條可以做到3mm,並且對粉料沒有特殊要求。
其技術模式是,通過布料與噴墨的結合,布料的文件與噴墨文件真正對位,實現疊加。
賽普飛特全通體樣品效果
而在觀察者看來,當前中國的通體布料技術其實已經走在國際前列,包括新明珠、諾貝爾等企業,儘管壓機用西斯特姆、薩克米的設備,但匹配的都是國產的數字通體料車。
伴隨著巖板高定市場對通體產品需求的愈發迫切,相信2021年,以「通體」為目標的數字布料設備發展會進入快車道。
來源:更家居 作者:更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