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得諾獎,按這個「公式」試試

2020-09-05 青椒科研



每年的諾獎季,不少國人仿佛患上了「諾獎焦慮症」,有關的反思與出招兒文章連篇累牘,但鮮見有真知灼見的高論。那麼,拿諾獎有章可循嗎?有「譜」可依嗎?介個嘛,真的可以有。

愛因斯坦以劃時代的科學貢獻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兩大理論基礎——相對論和量子論。當有人問及愛因斯坦成功的秘決時,他回答:「早在1901年,我還是22歲的青年時,我已經發現了成功的公式.我可以把這公式的秘密告訴你,那就是A=X+Y+Z! 其中,A代表成功,X代表勤奮,Y代表正確的方向(方法),Z代表少說廢話!這公式對我有用,我想對許多人也一樣有用。」經常拿到諾獎,既是國家科技政策的成功標誌之一,也是個人科研生涯的成功標誌之一。既然愛因斯坦按照這個「公式」,取得了無與倫比的成功,那麼對其他人取得成功乃至收穫諾獎,也應具有重要的借鑑意義。

要想得諾獎,首先得作出有重大價值的原創性成果,這無需爭議。下面,咱逐條剖析下,看看這樣做能否增加拿諾獎的機會。

1、首先,勤奮幾乎是通向成功的必備要素,這是每個人可以通過意志力達到的。著名的科學發明家愛迪生也曾經發出過這樣的感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所謂的的天才,而大家所看到的天才,實際上需要99%的汗水加1%的靈感。由此可見,就算再有創造力的天才,也需老老實實地勤奮努力,如今年的物理學諾獎得主Donna Strickland,沒有那次的「偶然加班」,恐怕接不到來自瑞典的電話。再者,靈感通常光顧有準備的人——長期耕耘的勤奮者,而非期待天上掉餡餅的人——懶散者。大家曉得,因為容易摘的「蘋果」被「牛頓」們摘走了,在科研上留給我們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了,在任何領域要想取得一點重要突破,談何容易。科學是一門實證主義哲學,需要自由開放的創想和勤勤懇懇的工作,沒有豐富的多學科知識做鋪墊,沒有長期的科研積累,何來捅破那層「窗戶紙」的靈感呢?解決或突破任何科技難題,需要科學家夥經歷長期艱苦卓絕的探索才有可能實現,任何懈怠都可能功虧一簣。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早就強調過勤奮鑽研和知識積累的重要性,他說「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好奇心而非功利心是科學家夥產生無窮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它能激發人們去探索奧秘,獻身科學,享受科研樂趣,取得科學成就。

2、其次,是正確的方向。對國家政策層面而言,一是制訂的任何科研評價舉措,得符合科學自身發展規律,尊重科學研究靈感瞬間性、方式隨意性、路徑不確定性的特點,倡導以成果內涵而非論文發表的期刊檔次論英雄的價值導向,決不能助長急功近利的歪風邪氣;二是制訂的任何人才選拔舉措,得有益於人才在合適「土壤」中的自然成長,而不是「拔苗助長」。對個人層面而言,勤奮只能說明比其他人跑的長久而已,但若科研方向不對,可能距成功的目的地越來越遠。當然,「跟風」雖在某種程度上保證科研方向不會「跑偏」,但這樣的研究意義不大,拿諾獎勢必比登天還難。為了使科研方向基本保持在正確軌道上,得獨立深度思考,不斷凝練關鍵科學問題,如此可減少走彎路的機會。

3、最後,是少說廢話。少說多做,勤於思考和嘗試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若耐不住寂寞不能靜心科研,整天想著「名利」而頻頻「灌水」,有一點微不足道的進展就沾沾自喜,在媒體上廣而告之故弄玄虛,甚至吹噓成「諾獎級」成果,乃自欺欺人耳,在人類認識世界的知識庫中留不下一點痕跡,最終悔之晚矣。

若我們按照上述「公式」堅持不懈地做下去,有望不斷湧現一大批重要原創性成果,正所謂「博觀而約取 厚積而薄發」,則拿諾獎的機會就會大增。至於某項成果能不能拿得到諾獎,要以平常心待之,管那麼多幹嘛,拿到更好,拿不到也沒關係,反正「槓槓」的成果實實在在擺在那兒,只要能真正提高科技水平和促進社會進步,地球村人民絕不會吝嗇讚美滴!

文/秦四清

來源:科學網博客

相關焦點

  • 每天按一下這個鍵試試,很多人都不知道!
    每天按一下這個鍵試試,很多人都不知道!現在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如果沒有網絡的話,那麼手裡的手機似乎就變得「一無是處」了。而如果想要上網,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就是在我們國家現存的三大運營商移動、電信和聯通中選擇一家,辦理手機卡,然後辦理相應的套餐,這樣一來,你就可以運用手機移動數據流量上網了。
  • 按照這個公式,一次就成功
    這篇文章,我會給你一個簡單易懂的公式!照著下面我給出的「公式」,不用多思考、多花時間調整,就可以隨手敲出一顆大愛心!首先,你可以現在微信默認表情中,敲出一個「愛心」,接下來需要敲許多次這個愛心,那麼你也可以長按選擇這個表情「複製」,後面就可以隨時粘貼,代替點選表情。其次,記住下圖這個公式!
  • 網上現彩票"500萬中獎公式" 行家指出計算破綻
    昨天(11日),馬先生給本報熱線打來電話稱,有人在一家網站發帖稱,自己經過幾年對「雙色球」彩票的研究得出一套公式,雖沒中過大獎但小獎不斷,只要按照該公式購買彩票就有可能中獎。中國福利彩票發行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員稱,彩票號都是隨機產生的,並沒有什麼公式可以套用。
  • 試試這個技巧,自動編號省了很多事
    另外插入批註需要先選中內容,比如標題或者表格之類的才能在題注選項中選擇位置,請看操作:選中表格標題,在引用選項卡中點擊插入題注,默認的題註標籤有三個,分別是表格、公式和圖表。如果沒有我們想要的,可以自己新建,這裡我們新建一個試試,我們只需要輸入「表-」就可以了,後面的序號會隨著我們插入的次數自動排列。然後位置選擇「所選項目上方」,插入試試。然後在後面的幾個表格採取同樣的操作,只需要按F4就可以了。
  • 經濟學家發明了萬能,買彩票,美元的公式,網友:試試中國
    然而彩票這個東西純粹是運氣問題,即使有人研究了幾十年,也沒能找出規律。然而在歷史上,一位名叫卻真真正正的天才經濟學家發明了萬能的彩票公式,並用這個公式贏得了3000萬美元,這位經濟學家是斯特凡·曼德爾。貧困的斯特凡·曼德爾終於走上了他的路斯特凡曼德爾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羅馬尼亞的經濟學家。與富有的經濟學家相比,早期的斯特凡·曼德爾是貧窮的。
  • 這個公式藏有玄機
    他把愛因斯坦關於光子的波粒二象性招拓展了一下,德布羅意說:粒子也是波,波也是粒子……這個拓展得到了愛因斯坦的高度讚揚,德布羅意因此還獲得了諾貝爾物理獎。今天我們就把波粒二象性再拓展一下,把頻率拓展到粒子自轉,再來看一下究竟還藏有哪些玄機。
  • 同一個公式,換道題就不會?孩子不會舉一反三,試試「聯想法」
    起初,王先生並沒有在意這類題型,他認為孩子既然懂得運算公式,那麼不論題目怎麼變,孩子總能將其解答出來。 可令王先生沒想到的是,孩子在接連幾場考試當中都沒能做出應用題,有些題型王先生還曾在考前向孩子重點強調,但是孩子依然留空沒有做。詢問原因,孩子給出的答覆是"不會做"。
  •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按知識點分類匯總)
    高考物理公式大全(按知識點分類匯總) 高考微信   高考物理公式是物理學習的重要部分,固定公式就那麼多
  • 試試按這個穴位
    首先要降速,用手按壓疼痛部位並且做深呼吸一到兩分鐘,一般情況下疼痛就會減輕,然後我們可以用力點按一個快速緩解岔氣的穴位,這個穴位就是「支溝穴」。   支溝穴很好找,就在我們手背腕橫紋向上四橫指處,兩骨之間。左右上肢各一個穴。兩個穴點按哪一個呢?   我們取對側的穴位,也就是如果疼痛在身體左側,就取右側的支溝穴,如果疼痛在右側就取左側的支溝穴。
  • 按概率法則設計程序 英教授"彩票公式"中大獎
    他們設計出了一個最可能的「中獎公式」,在長達4年中一直通過該方法購買彩票,日前,他們的理論終於得到了驗證:10月21日,該大學17名聯合購買彩票的教授和員工們一舉中了近530萬英鎊的彩票大獎!    沃特豪斯說:「我們認為靠那種方式選擇數字無法中獎,所以我們決定換一種不同的方式,我們設計出了一個精確的中獎公式,能讓49個彩票球號碼都能出現在我們每次購買的彩票上。」     設計出「彩票公式」     據悉,這些大學教授中不乏數學天才,他們相信中獎不僅和運氣有關,還與數學概率法則有關。
  • 按概率法則設計程序 英教授用「彩票公式」中大獎
    英國布拉德福德大學和學院的一群教授設計出了一個最可能的「中獎公式」,日前,他們的理論終於得到了驗證:10月21日,該大學17名聯合購買彩票的教授和員工們一舉中了近530萬英鎊的彩票大獎!
  • 家裡WiFi密碼忘了,別急著重啟路由器,試試微信這個功能找回密碼
    家裡WiFi密碼忘了,別急著重啟路由器,試試微信這個功能找回密碼!而每次更換新手機、新電腦的時候,都需要重新連接WiFi,自然就需要用密碼驗證,但如果你忘記了密碼,或許很多人都會直接重啟路由器,並重置WiFi密碼,但這樣操作起來比較麻煩,所以說,筆者告訴大家一個更加簡單的辦法,家裡WiFi密碼忘了,別急著重啟路由器,試試微信這個功能找回密碼!
  • 概率|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公式
    註:有些條件概率不方便直接求,而用貝葉斯公式將其轉換後,每一項我們都可以求得,這種迂迴的方式很方便,但是剛開始使用大家可能在思路上轉不過來,覺得很亂,多做幾個題就會清晰許多,不信你試試    最後我想致謝白志惠老師,在這裡引用她之前寫的一篇文章——「狼來了」的貝葉斯公式解讀:    狼來了這個故事大家都聽過,那麼從心理角度分析,這個小孩是如何一步步喪失村民信任的呢?我們可以藉助貝葉斯公式來解讀。
  • 除了讓你頭禿的公式定理,科學家和數學家都還搞出過什麼?
    它們往往都有著繁雜的理論,晦澀的定義,以及要命的公式,不僅很難讓人把它們和生活搭上邊,似乎就連記住它們的名字都有些困難,難道除了學術大佬,其他人就沒法了解那些改變人類的發現麼? 當然不,之所以我們會有這些誤解,其實是因為我們不了解他們做的事和我們的生活到底有什麼關係。
  • iPhone手機按這個「神奇」按鈕,還能變成掃描儀,紙稿輕鬆變PDF
    眾所周知,手機的功能越來越強大了,比如工作中一些需要專業儀器或者電腦才能完成的事情,如今使用手機就能輕易完成,就像紙質文件轉PDF一樣,之前使用專業儀器將才能完成,現在iPhone手機按下這個神奇的按鈕,紙質文件就能輕鬆變為PDF格式。
  • 獎號出現概率計算公式,結合區間排除法,精準定位獎號
    獎號出現的概率理論上是相同的,但實際中總會出現偏差,只能從長期來看它們會無限趨近相同。各獎號出現概率計算方法:當期遺漏值/(最大遺漏值+平均遺漏值)÷2從191143期開始,01出現的概率9/(13+7)÷2=90%,說明近一兩期出現的可能性極大,需要選擇。
  • 乾貨乾貨,萬能魔方公式解析
    這一步轉動,讓A位置上的綠點11按箭頭朝下轉動90度。這樣,綠點11離開A位,而黃點29入駐A位。至此,萬能公式第一步完成。如下圖;以第一步結果為基礎,我們繼續做右滑式的第二步,這其實就是第一板塊中箭頭2的操作;A位點按箭頭朝右轉動90度。這樣,黃點29離開A位,同時,粉點11入駐A位(注意;這時入駐A位的粉點11,就是B位來點)。這時,萬能公式第二步完成。
  • 諾獎經濟大師,數學天才賭徒,和「神秘的股市財富公式」-虎嗅網
    諾獎始於1901年,經濟學獎1969年才有。其全名也拐彎抹角,絕不正宗。諾貝爾的後代還公開反對過,並說「這個獎經常授予金融市場的投機者。」不過,這不影響數學家得諾貝爾獎,也不影響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科學性,我們只需要做一件事情,就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讓數學家得諾貝爾經濟科學獎。
  • 1行代碼搞定Latex公式編寫,這個4.6M的Python小插件,寫論文神器
    △ 沒錯,就是這幾行這款名為handcalcs的工具包,生成Latex公式,但不用學Latex複雜的語法。關鍵是,大小只有4.6MB,相當於Jupyter裡一個小小的插件。平方、平方根、分式、三角函數、腳註……這個插件的功能五臟俱全,不僅能生成公式,還能計算結果。此外,也有單位換算、格式調整等功能。來看看它的用法。
  • 獨家:千億去產能獎補資金分配已有詳細公式,將於近日公布
    獨家:千億去產能獎補資金分配已有詳細公式,將於近日公布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16-05-14 11:26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