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衛星圖下的中國領土,竟又憑空多出了一個「省份」

2020-11-12 還我漂漂拳之2

隨著中國社會的高度發展,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對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而今時代下,很多國家都擁有自己的衛星系統。在這樣的特定條件下,想必哪個國家發生了什麼事也是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的,當然了,中國自然也是成為了很多西方歐美國家的一個重點關照對象。


可近年來的西方媒體通過衛星圖也是看到了中國領土的變化。經過放大和仔細的研究之後,他們發現中國竟然又憑空多出了一個「省份」,這不得不讓人好奇,領土面積就這麼大,怎麼可能會多出一個省份呢?難道是我國又進行了行政區的劃分嗎?其實不然。


據了解,西方媒體口中的中國「新省份」其實是位於南海地區的一座人工島,它的名字就叫做明珠生態島。其位置的距離也離海南省不是太遠,並且在中間修建了一座橋梁進行搭載。根據深入的了解,這座島的面積大約為265平方千米,島上有著人工繁衍的植物,以及一些建築。


對此,很多的國內網友也是表示的不解。我國已經擁有96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了,雖說我們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但是面積也是世界第三,是完全可以容納這麼多人的生存,為何還要發展到和東南亞一些小國一樣填海造陸呢?這其中就有很多的說道了。


首先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近年來沿海地區的發展極為的快,大量的內陸人口開始踏上這片土地尋求機會。人口的湧入也使得這些城市不堪重負,用地面積極為的緊張,這些人工島的修建其實就是有一部分為了緩解沿海城市的壓力。


不過更多的來說是我國為了更好地去對南海進行掌控。人工填海造陸也是迫不得已的事情,畢竟近年來南海地區出現的一些騷擾現象還是極為嚴重的,我們有必要,也必須去通過填海造陸,發起對南海實際掌控的保衛權。當然了,在這一過程中也是為我國積累了很多關於填海造陸的高新技術。但我們都知道填海造陸一般來說會對海洋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那麼你認為中國在南海進行人工造陸的這種現象到底是好還是壞?

相關焦點

  • 中國衛星發現"新大陸"?各國竟不爭不搶,反而避之不及?
    文/貓行圖/網絡 中國衛星發現&34;?各國竟不爭不搶,反而避之不及?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地球的了解可以說是相當深入了,除了地球的內部,可能是現在人類科技無法到達的之外。但是你們知道嗎?垃圾在海洋留的不斷匯集的作用之下,形成了龐大的垃圾場,甚至在衛星的照耀下也顯得如此的龐大,就像憑空多出來的第八大陸一樣。
  • 中國面積多大?被960萬騙了好多年,原來多出這麼多領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的領土面積在全球排名第三,僅次於俄羅斯和加拿大,如此大的面積也是物產豐富。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我們的領土面積並不止960萬平方公裡。實際上領土不僅僅是土地面積這麼簡單,同時還包括了內海、領海、領空等等。
  • 西方媒體熱議中國蛟龍號軍事用途和戰略意義
    據中國官方新華社報導,北京時間6月27日11時47分,中國「蛟龍」再次刷新「中國深度」——下潛7062米。隨之而來的是西方媒體對「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戰略意義及軍事用途的討論。所以,中國領導人必須將目光轉向海上和海底資源。  印度媒體稱,中國已獲得批准開採印度洋西南部國際海床區域,面積達1萬平方公裡的多金屬硫化物礦產。因為2011年11月,中國大洋礦產資源研究開發協會與國際海底管理局在北京籤訂了國際海底多金屬硫化物礦區勘探合同,該合同為期15年。據了解,多金屬硫化物主要包含銅、鉛、鋅、金和銀。
  •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8個省份沒有被侵佔,你知道哪幾個省份嗎?
    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有8個省份沒有被侵佔,你知道哪幾個省份嗎?要知道,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廣闊地帶,在地圖的版型上面看,我國可謂是世界第三大國家。也就是這樣一塊好的地域,曾被日本所盯上,對於日本這個國家,科技發達,製造業等多個領域都比較超前。
  • 西方媒體竟質疑中國登月「造假」 NASA力挺中國實力闢謠
    英媒稱,針對一些西方媒體和人士質疑中國探測器登陸月球背面的真假,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為中國站臺,因為NASA
  • 中國又添一新領土, 面積比9個香港還要大, 西方國家只能幹瞪眼
    近年來,中國作為世界上公認的「基建狂魔」,可是一步步讓這個稱號得到證實的,隨著我國綜合實力的上漲,也是不斷刷新世界對中國的認知,在基建領域屢創佳績。作為國家面積世界前三的中國,雖然不是國土面積最廣闊的,但是和日本、韓國這樣的大部分國家相比,也是其遙不可及的夢了。如今,世界各國領地模板早已是穩定狀態,就是這樣的世界背景下,中國又添一新領土,面積比9個香港還要大,而我國新增的領土就是人工島——海南明珠,這讓西方國家羨慕不已,並且也只能幹瞪眼。
  • 此地一直是中國領土,差一點被遺棄,收回後,發現竟有上百億噸石油
    巴爾喀什湖衛星圖 公元1874年(同治十三年),日本派兵進犯我國的臺灣島 恰在此時,中國的西北邊疆也面臨著危機,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沙皇俄國極力在中亞地區擴張自己的勢力範圍,已到達巴爾喀什湖附近,並有吞併新疆的野心。
  • 美國衛星拍攝的1張照片,讓西方各國罕見沉默,直言中國太厲害
    不久之前,美國衛星拍攝的1張照片,讓西方各國罕見沉默,直言中國太厲害,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今保護環境已是各個國家迫在眉睫的事,聯合國曾推出合約來幫助各個國家去限制二氧化碳排放。不過隨著澳大利亞整整燒了六個月的大火,將我們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一炬,在澳洲森林火災事件的背景下,美國的衛星拍到中國「變綠」的現象。
  • 西方限制華為5G,中國剛剛發射了全球首個6G實驗衛星
    在中國今年眾多的航天發射任務中,這次發射看上去並不起眼,但是很多網友注意到,這次發射的衛星可不一般。據「電子科技大學」的官方媒體平臺報導,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當天由長徵六號順利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 菲哭訴中國為何老搶他人衛星軌道?中國用西方制定的規則整哭西方
    衛星軌道和衛星電磁頻譜的戰略價值日益突出,誰不搶佔誰就沒有了,搶佔衛星軌道已經成為大國之間的一場競賽。近日,中國衛星「強行佔用」了原屬於菲律賓國家資產——兩條地球靜止軌道的新聞,又被菲律賓國內媒體拿出來熱炒,據該國媒體稱,中國衛星不僅霸佔了原屬於菲律賓的珍貴衛星軌道資源,還讓菲律賓沒法反擊,因為這兩條軌道原準備是為該國國內大容量通訊衛星預留的,菲媒甚至煽情地說什麼,「中國此舉讓菲律賓人以後打個電話都很困難了」。
  • 中國有一個省份,比歐洲幾個國家都大,為何駐紮14個師14萬兵力?
    在中國有一個面積最大的省份就是新疆,這個省份的面積佔我國領土面積的六分之一,比歐洲好幾個國家的國土面積加起來都大,這個省份不僅面積大,更重要的是這個省份地理位置重要,在這裡的駐軍就達到了十四個師。那麼十四個師的兵力是一個什麼概念呢?
  • 南海30萬噸黃土噴湧而出!西方國家慌了:中國又搞什麼大動作?
    學過地理的同學一定知道,中國海岸線遼闊,從北到南分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近年來,南海領土爭端從未停止,南海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是中國的寶地,南海總面積350萬平方公裡,大部分領土主權屬於中國,之所以有那麼多國家盯上南海,是因為南海礦產資源豐富,但只要是中國領土,中國絕對不會讓出一寸土地,
  • 追憶國士許其鳳 打破西方神話 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從0到1的突破
    追憶國士許其鳳 打破西方神話 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從0到1的突破北鬥已成,他卻走了。他是為事業拼搏的大家,傾其畢生心血探索衛星導航技術。他是挑戰舊思維的鬥士,醉心科研攻關不斷攀登學術巔峰,他就是許其鳳。2020年7月2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其鳳因病醫治無效,於在京逝世。
  • 西方限制華為5G,中國發射了全球首個6G實驗衛星
    此次令全球都沒想到的是,我國率先發射全球第一個6G實驗衛星。這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的。這枚衛星與以往所發射的衛星截然不同。根據「電子科技大學」的官方媒體平臺發布的報導稱,這枚長徵六號衛星搭載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現已順利進入規定軌道運行,這枚衛星是由國內頂級實驗室共同研發出來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該衛星運用的是6G核心技術。雖說5G技術比4G就頗顯優勢。6G通信技術更具有頻譜資源豐富、傳輸速率高等突出優點。
  • 當西方全力打壓華為時,中國的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據國內媒體11月8日報導,6日上午11時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並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他們不僅僅表面上對華為的發展進行打壓,背地裡還耍一些下三濫的招數。如果美國打壓華為是為了壓制中國,那麼另外一些西方國家打壓華為,恐怕連一個相對正當的理由都沒有。
  • 中國記協指責部分西方媒體對昆明嚴重暴恐事件報導別有用心
    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負責人3日就部分西方媒體對昆明嚴重暴力恐怖事件報導的別有用心發表談話指出,有些西方媒體採取雙重標準,違背新聞客觀公正原則,缺乏起碼的媒體職業道德,中國廣大新聞工作者對此表示強烈憤慨。
  • 6小時連續發射,多顆衛星送上太空,西方開始畏懼:怎麼這麼強!
    尤其是那些西方國家,因為我國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他們不得不堤防我們。而就在前不久,我國又一個新的航天科技誕生了,徹底讓西方國家懵了。,我國的快舟一號甲運載火箭將吉林一號高分02B衛星成功發射升空,並且還在當天下午此火箭完成了一箭六星的高難度認為操作。
  • 木星的衛星有多奇葩?一個比一個能作,顛覆天文學家認知
    在中國古代,木星的地位也非常高,古代中國人民稱木星為歲星,古代人用它來預測塵世吉兇,兆示朝廷興衰,並定歲紀年,以至於「太歲頭上,不得動土」的古訓延續至今。西漢時期的司馬遷,靠著肉眼觀測到木星呈青色,根據中國的五行學說,木為青色,這個也是木星中國名字的由來。
  • 西方衝擊下中國的話語轉變、認同調整與國家重構(下)
    今中國既滅亡於逆胡,所當謀者,光復也,非革命云爾」。陳天華(1875—1905)在1903年出版的《警世鐘》一書中,把「漢種」「漢人」、「漢族」多詞混用,反映出這一時期雖然人們開始使用「民族」、「種族」等外來概念,但是對這些概念的認識並不統一,存在不同解讀,鄒容、陳天華和章太炎均曾發表激烈的狹隘漢人民族主義言論。
  • 西方對中國發起「三戰」攻勢 被東協一國迎頭撲滅
    ——美國白宮前顧問史蒂芬·哈爾珀  「馬來西亞指責100多艘中方船隻侵擾馬方領海」……  「印尼抓扣中國漁船,中國海警出手」「菲律賓設南海特別工作組,南海仲裁案即將宣判」……  看到西方媒體上鋪天蓋地的這些新聞報導,有沒有一種「中國四面楚歌」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