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哭訴中國為何老搶他人衛星軌道?中國用西方制定的規則整哭西方

2021-01-15 烽火哨所

我們知道,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是有限的資源,地球就那麼大,可以使用的衛星軌道資源一旦被佔用,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空閒下來,等待其他衛星進入之前預設的軌道,特別是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在經濟發展、國防建設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廣泛應用,衛星頻率和地球靜止軌道資源日益成為各國搶佔的對象。衛星軌道和衛星電磁頻譜的戰略價值日益突出,誰不搶佔誰就沒有了,搶佔衛星軌道已經成為大國之間的一場競賽。

近日,中國衛星「強行佔用」了原屬於菲律賓國家資產——兩條地球靜止軌道的新聞,又被菲律賓國內媒體拿出來熱炒,據該國媒體稱,中國衛星不僅霸佔了原屬於菲律賓的珍貴衛星軌道資源,還讓菲律賓沒法反擊,因為這兩條軌道原準備是為該國國內大容量通訊衛星預留的,菲媒甚至煽情地說什麼,「中國此舉讓菲律賓人以後打個電話都很困難了」。畢竟菲律賓既沒有「抓捕」中國衛星的能力,也沒有自己發射或者委託他人發射本國衛星的能力,菲律賓就這樣被中國欺負了,還拿中國沒什麼辦法,事實果然就是這樣的嗎?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鷹眼軍事記者,國際法上關於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資源分配的規則,是指導各國爭取這一資源的重要工具,中國的做法實際上合法合情合理。目前,國際上的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指配機制有兩種,分別是協調法和規劃法。所謂協調法,指的是依據國際電聯的頻率協調程序進行的衛星網絡或衛星資料的提前公布、協調、頻率指配的通知和登記,其實質上是一種「先登先佔」的分配方式。

這套辦法不是我們中國人發明的,是西方國家制定的有利自己的一套很不公平的做法。他們的邏輯就是,誰有本事發射衛星誰就先佔領和使用軌道,你不能發射衛星,也不是我們造成的,我又沒有攔著你不讓你發射衛星,而且,你發射不了衛星不是你不能佔有軌道資源的藉口,因為軌道資源也不可能永遠為某個國家留著,這就造成發達國家大量搶佔衛星軌道,而發展中國家只能對著太空仰天長嘆。

軍事專家雷澤先生告訴鷹眼軍事記者,雖然國際上還有一種名為規劃法的分配軌道方法,規劃法在名義上為每個國家劃定一定的空間頻率軌道資源,但這不並意味著是為發展中國家保留該頻譜資源和軌道資源直到其擁有技術能力之時,也就是說還有個時間限制,這都是對發展中國家的陷阱。由此,發達國家在從事衛星活動和利用無線電頻率和衛星軌道資源時,顯然不會對沒有發射能力的發展中國家有所謙讓,反而更加賣力搶佔。

雷澤先生告訴記者,近年來,中國也在這場衛星軌道大戰中頻頻出手,據了解,中國在2003年開始搶佔發射了新一代北鬥導航衛星,不僅搶佔了美俄之後最重要的導航衛星頻段,還讓歐洲國家的「伽利略」導航衛星不得不使用與中國相同的頻率,由於中國搶先佔領,歐洲不得不低下高貴的頭,多次派人到中國求情談判,中國實際上是用西方制定的規則「整哭」了西方。

相關焦點

  • 中國的一顆衛星升空,為何引起西方如此警覺?
    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遙感三十號07組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同一時間長徵二號丙運載火箭還將天啟星座06星送入太空。而然這一舉動卻引起西方國家的警覺,不少外媒稱這個衛星是這個的「天基武器」,這是為何呢?因為這個衛星的來頭真不小。
  • 中國古代天文學才是西方科學的源頭!
    中國古代天文學才是西方科學的源頭! 圖 用太陽一天的變化來理解太陽圖陰陽變化 這些發現,對於曆法的制定產生了重大影響,月行遲疾的發現導致定朔法的提出,太陽運動不均勻性的發現,導致定氣法的提出,這對曆法改革,特別是對日月合朔的計算和日月交食的預報是十分重要的。
  • 當西方全力打壓華為時,中國的6g試驗衛星發射成功
    據國內媒體11月8日報導,6日上午11時9分,長徵六號運載火箭,搭載著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順利升空,並成功進入了預定軌道。如果美國打壓華為是為了壓制中國,那麼另外一些西方國家打壓華為,恐怕連一個相對正當的理由都沒有。
  • 西方限制華為5G,中國剛剛發射了全球首個6G實驗衛星
    在中國今年眾多的航天發射任務中,這次發射看上去並不起眼,但是很多網友注意到,這次發射的衛星可不一般。據「電子科技大學」的官方媒體平臺報導,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星時代-12/天雁05)當天由長徵六號順利升空並進入預定軌道。
  • 西方媒體:衛星圖下的中國領土,竟又憑空多出了一個「省份」
    隨著中國社會的高度發展,近年來,世界各國都對我們展開了一系列的研究。而今時代下,很多國家都擁有自己的衛星系統。在這樣的特定條件下,想必哪個國家發生了什麼事也是可以第一時間知道的,當然了,中國自然也是成為了很多西方歐美國家的一個重點關照對象。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我們除了有「中國速度」,同樣有「中國精度」
    如果用國外關鍵技術,採購國外核心產品,一旦被斷貨,系統就無法長期穩定運行下去。更何況,美國的GPS,早在上世紀就分為民用和軍用,既然我們只是用戶,當然不肯能用到高精尖!能給我們用就不錯了!如果我們沒有衛星定位,你知道面臨的將會是什麼嗎?手機不能導航,不能共享位置,各種實時地圖也就沒辦法使用!只是這種導航功能?
  • 中國航天突破,長徵11號運載火箭發射,西方稱已被中國「擊敗」
    自1956年至今,我國航天已經發展了六十多年,六十年裡中國突破了層層難關,成功發射了運載火箭、載人飛船,建立了空間站等,一項項輝煌的成就印刻在中國歷史上。今天,中國航天再次取得新突破,被稱為「中國的快響利箭」的中國航天自主研製的四級固體運載火箭「長徵11號」發射成功。
  • 西方限制華為5G,中國發射了全球首個6G實驗衛星
    此次令全球都沒想到的是,我國率先發射全球第一個6G實驗衛星。這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願意看到的。這枚衛星與以往所發射的衛星截然不同。根據「電子科技大學」的官方媒體平臺發布的報導稱,這枚長徵六號衛星搭載全球首顆6G試驗衛星「電子科技大學號」,現已順利進入規定軌道運行,這枚衛星是由國內頂級實驗室共同研發出來的太赫茲衛星通信載荷,該衛星運用的是6G核心技術。雖說5G技術比4G就頗顯優勢。6G通信技術更具有頻譜資源豐富、傳輸速率高等突出優點。
  • 中國衛星發現"新大陸"?各國竟不爭不搶,反而避之不及?
    文/貓行圖/網絡 中國衛星發現&34;?各國竟不爭不搶,反而避之不及?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對地球的了解可以說是相當深入了,除了地球的內部,可能是現在人類科技無法到達的之外。但是你們知道嗎?我國衛星在探索地球的過程當中發現了新大陸的存在,可是各國竟然不爭不搶,反而避之不及,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這次又搶在全球前面!中國邁出一重要步伐,西方國家徹底攔不住
    據中國青年網報導了解,自中國加快網絡數據信息化進程之後,在近期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不僅成為世界上5G技術最先進的國家,近日中國又成功發射了全球首顆6G衛星。該衛星的發射也標誌著中國6G技術的開端,中國又一次搶在了全球前面。
  • 彭軻:西方對共產主義中國的態度,一直是非白即黑
    德國墨卡託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彭軻2019年9月30日在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網站刊發評論文章:《西方為何應該放下對中國的恐懼並與之建立一種更加成熟的關係》 問題的根源在於,西方對共產主義中國的態度自
  • 西方想不通,為何只有中國能動員14億人呢?
    西方想不通,為何只有中國能動員14億人呢?這次疫情的到來,讓外國人看到了我們中國的實力,其實最強大的是,他們意外為什麼我們的政府能一時間就動員14億人民。而西方國家也比較震撼的是,我國是怎麼做到直接動員14億人民的。疫情發生後,我們第一時間封鎖了每個地方的出入口,而且僅僅兩天我們就控制了民眾的外出,我國14億人,政府一聲令下我們就選擇窩在家裡。就連最隆重的春節,也成為了有史以來最冷清的一次,而14億中國人,為了自己和他人,都選擇自動居家隔離了。
  • 自然科學:為何起源西方
    古希臘人用這兩樣東西和周邊文明交換食物,這比搶東西輕鬆太多了,於是古希臘大力種植橄欖和葡萄,同時為了方便做生意,順便研發了航海技術,最終發展成以海洋為基礎的商業文明。做生意嘛,自然就會發展出理性主義。其他「不另類」的智人文明,全都淹沒在歷史長河中了……橄欖對西方文明起源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你細心的話,會發現西方文化裡有許多橄欖的影子,今天全世界用橄欖枝代表和平,也源於此。
  • 追憶國士許其鳳 打破西方神話 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從0到1的突破
    追憶國士許其鳳 打破西方神話 推動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從0到1的突破北鬥已成,他卻走了。他是為事業拼搏的大家,傾其畢生心血探索衛星導航技術。他是挑戰舊思維的鬥士,醉心科研攻關不斷攀登學術巔峰,他就是許其鳳。2020年7月2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導航與空天目標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許其鳳因病醫治無效,於在京逝世。
  • 天宮一號順利墜落南大洋,西方大呼小叫一整年成笑話
    明明知道低軌道下沉速度這麼快,為何絕大部分長時間運行的載人太空飛行器,還要選擇運行在距離地面500公裡以下,350公裡以上的「舒適軌道」呢?這個秘密,就在於地球磁場具有屏蔽高能太空輻射的作用,這個屏蔽範圍叫做「範阿倫區」。越到高空,人體受到的來自太空的輻射量越大!
  • 當西方專家遇見中國老農民,人類的起源就變成了這個樣子
    西方專家:Oh!親愛的中國老農民!我承認你們中國的文化確實是博大精深,好吧!我確實是想聽!成交!西方專家:Oh!親愛的中國老農民!你簡直太慷慨了!中國老農民:你知道的我們中國人一向好客的!Oh!中國老農民:你知道科學解釋不清楚的東西我們人類一般會用什麼來解釋嗎?西方專家:迷信?
  • 西方哲學與現代中國
    所以理解西方哲學有時候的確比較困難,因為它變成了一個非常專門、專家的學問,普通民眾不太可能自己找一本康德的書啃個四、五年。而中國哲學和日常生活、倫理道德的關係比較緊密,比如讀《論語》,你看到一兩句話就覺得很有用。
  • 西方存心埋下這些「話語陷阱」,中國跳得過去嗎?
    近年來,西方利用國際輿論場上的話語霸權,對中國搗鼓出種種「話語陷阱」—— 從「修昔底德陷阱」到「中國威權專制」,從「美國重建中國」到「中國共產黨不代表中國人民」,從「戰狼外交」到「脅迫外交」,從「中國散布虛假信息」到「中國科技監視各國」,從「中國不公平競爭」到「中國破壞國際規則」……真可謂天花亂墜
  • 中國已崛起,「慕強」的西方,為什麼還是看不起我們?
    不僅如此,我國的工業也從最初加入WTO還需要用海量輕工業品去換取國外少量重工業發達產品的窘迫,一躍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唯一一個擁有全品類工業的國家,記住沒有之一,是唯一一個!按理說中國已崛起,「慕強」的西方,為什麼還是看不起我們?
  • 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國際爭奪
    1 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搶佔 為了落實ITU《組織法》第196款中「經濟、有效地使用無線電和衛星軌道資源」的要求,在西方主要發達國家,特別是美、俄等航天強國的推動下,國際規則中衛星頻率和軌道資源的主要分配形式為「先申報就可優先使用」的搶佔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