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候在上學的時候學到過一篇課文,說的是我國一個著名的歷史人物在美國期間因為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被國外的服務員看不起。於是身邊同行之人給了個建議讓他說自己是日本反正老外也分辨不出來,但是這個大人物果斷地拒絕了,並且堅持自己是中國人的身份,贏得了外人的尊重。
似乎對於80後和早期90後而言,從小我們就在接受我們國家還不是很發達還是很落後的教育,並且不管是教育中還是日常生活中,相對於西方發達國家而言我國總有些抬不起頭的感覺。誠然,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確實還很貧弱,不僅弱小還很窮,很多人以為我國早就擺脫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物質匱乏,但是實際上我們真正全民擺脫物質匱乏的時間是1995年,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把95前和95後看作是兩代人的原因,因為以95年為分界線,前後兩批人小時候的成長環境幾乎截然不同。
我國真正的崛起時間,應該是在2008年前後,從全球GDP的一張動態排行圖裡可以明顯地看到。我國在2006-2008年期間以前,國民生產總值雖然歷年都在上漲但是基本屬於緩慢上漲,而在這兩年事件以後,突然之間國民生產總值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就像開了掛一樣噌噌噌的往上漲,雖然距離美國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時至今日也已經成為了全球第二大經濟體。
不僅如此,我國的工業也從最初加入WTO還需要用海量輕工業品去換取國外少量重工業發達產品的窘迫,一躍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唯一一個擁有全品類工業的國家,記住沒有之一,是唯一一個!
按理說中國已崛起,「慕強」的西方,為什麼還是看不起我們?按照西方世界那種嫌貧愛富、慕強欺弱的「優良傳統」,在面對已經崛起的我國時應該是各種「星星眼」。但是很遺憾在實際的西方主流媒體和政府機要的口中,依舊還是很看不起我國,甚至沒事就喜歡對我國進行詆毀,尤其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這件事上,西方世界的醜陋嘴臉被暴露的一覽無餘。即便在新冠肺炎全球肆虐的情況下我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實現了經濟正向增長的國家,但是我們還是會看到,西方世界對我國依舊充滿了偏見和歧視。
中國已崛起,為什麼西方還是看不起我們?網上有很多的說法,有人從文化角度去分析、有人從國民素質角度去分析,也有人從宗教角度去分析,但是實際上最核心的原因就只有以下兩個方面。
西方世界:得不到就毀掉
首先,是政治原因。
從社會意識形態角度來講,在前蘇聯轟然倒塌,我國成了全球為數不多的幾個社會主義國家,並且在這些僅存的社會主義國家中,我國還是綜合實力最強的一個。
為什麼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我們社會主義如此仇視,這就是政治體制的問題了,這個話題很大,簡單來說就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元首和政府機要以及決策層都是由資本家組成,和我國這種無產階級組成的政黨有著本質的天然對立。打個比方,你本來是一個打工仔,以前天天在老闆手底下做事,後來自己突然覺醒了奮發圖強脫離了老闆的控制,自己成立了一家公司,並且還回過頭和曾經的老闆搶市場搶地盤,你說以前的老闆會對你的公司或者對你有比較好的評價嗎?
雖然這個比喻不一定很合適,但是也從一個角度解釋了為什麼即便我國現在已經取得了這麼大的成就,西方世界的政要依舊要對我們抱有嚴重的歧視和偏見——因為曾經的中國任他們宰割,但現在的中國他們惹不起!
得不到就要毀掉!所以一些西方政要不遺餘力地想要抹黑我國,不遺餘力的把控其媒體向民眾鼓吹中國落後、中國封建、中國沒有人權等等,企圖在輿論上把我們給扼殺掉。
其實這也就引出了第二點,抹黑中國和看不起中國是「戰略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