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協指責部分西方媒體對昆明嚴重暴恐事件報導別有用心

2020-12-06 人民網國際

人民網北京3月4日電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負責人3日就部分西方媒體對昆明嚴重暴力恐怖事件報導的別有用心發表談話指出,有些西方媒體採取雙重標準,違背新聞客觀公正原則,缺乏起碼的媒體職業道德,中國廣大新聞工作者對此表示強烈憤慨。

談話指出:3月1日晚,雲南昆明火車站發生嚴重暴力恐怖事件,恐怖分子殘忍地砍殺無辜群眾,目前已造成29人遇難、143人受傷。中國各族人民和國際社會隨即對此次嚴重暴力恐怖事件予以強烈譴責。然而,有些西方媒體卻罔顧最基本的新聞準則,在報導中態度曖昧,居心叵測,別有用心。比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在報導中將恐怖分子打上引號;美聯社在相關報導中加上中國「官方所稱的恐怖分子」這一前綴;《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及路透社等媒體將恐怖分子稱為「攻擊者」「激進分子」等。英國廣播公司(BBC)不僅將暴力恐怖襲擊三個詞加上引號,而且還強調其所引用的中國官方報導「未經證實」。更有甚者,美聯社在選擇性引用某受訪者的話時,竟聲稱「應讓維吾爾人獨立」。

必須指出的是,大量事實充分證明,昆明火車站發生的這起喪心病狂的暴行,挑戰人類文明底線,是赤裸裸的暴力恐怖犯罪,犯罪者反人類、反文明、反社會的殘暴本質暴露無遺,這夥暴徒是不折不扣的恐怖分子。但是,一向在反恐和人權問題上叫得最響、標榜客觀真實的部分西方媒體卻集體「失明」,甚至為恐怖分子的殘暴行徑進行辯護、尋找託辭。這種做法明顯是雙重標準,違背新聞客觀公正原則,缺乏起碼的媒體職業道德。中國廣大新聞工作者對此表示強烈憤慨。

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負責人說,暴力恐怖犯罪活動所挑戰的是人類社會共同的秩序和人類文明共同的底線,任何法制國家都堅決不能容忍。暴力恐怖分子是全社會的共同敵人,必須得到依法嚴懲,必定受到國際正義輿論的同仇敵愾。我們主張,全世界新聞工作者都應遵守新聞道德準則,摒棄政治偏見,不傳遞不實信息,不為恐怖行徑辯解,不助長恐怖分子囂張氣焰,堅持正義立場,共同譴責任何形式的暴力恐怖行為。

相關焦點

  • 美媒:中國不多談昆明暴恐襲擊事件 不是怕丟面子
    3月1日發生的昆明暴恐襲擊事件已過去一個多月,近日美媒再次提起中國官方在事件處理中沉默的原因。《洛杉磯時報》引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古納拉特納等的說法稱,所謂中國官員擔心丟面子而阻止討論的說法過於簡單。「中國人不希望出現類似美國的狀況,即恐怖分子可以上CNN,媒體給激進組織一個『布道壇』」,美國詹姆斯敦基金會歐亞事務分析師曾傑表示。
  • 環球時報:「暴恐」表態對比,中國一點不欠西方人情
    原標題:「暴恐」表態對比,中國一點不欠西方人情   法國《查理周刊》遇襲後,法、德、英等40多國領導人於11日出席了在巴黎舉行的悼念死難者反恐大遊行活動。中國沒有派高官參加。於是,中國一些不甘寂寞、慣於時時處處搶佔道德制高點的「姿勢分子」立即又跳了出來,批評中國政府。   這種批評有道理麼?
  • 外媒:昆明暴恐案凸顯中國面臨恐怖主義新挑戰
    參考消息網3月5日報導 外媒關注到,中國政府3日稱,他們逮捕了昆明火車站襲擊案的其餘3名嫌疑人。在這起案件中,持刀歹徒砍死29人,砍傷100多人。新華社報導,襲擊案是由一個6男2女組成的恐怖團夥製造的。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3月3日報導稱,這種規模和性質的襲擊案在中國很少見。
  • 中國開展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心理救援
    讓生者走出心靈之「霾」——中國開展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心理救援  來自貴州的小石和來自雲南宣威的小何是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事件中的傷者,小石背部被捅一刀,而小何的頸部兩側被砍傷,傷勢較重。她說,事件發生後的前三天是生命救援的黃金時段,而三天之後則是開展心理救援的最佳時機。  從事發第二天起,雲南省便開始籌建心理救援隊,為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中的遇難者家屬、傷者以及事件親歷者等人群提供心理輔導和幹預。
  • 外媒:中國暴恐事件多由境外策劃
    文章稱,2013年10月28日,北京天安門廣場遭遇了有史以來的第一次汽車炸彈襲擊事件,在這之後的大約半年時間裡,中國境內經歷了一系列其他的恐怖襲擊。5月22日的烏魯木齊暴力恐怖襲擊事件更加明確表明,中國境內近期發生的襲擊事件是經過協調的反華好戰行動的一部分,它們很有可能是在中國境外進行組織的,採用的是鄰國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聖戰主義者」常用的戰術。
  • 中國涉疆反恐「大尺度」英文紀錄片:部分畫面首公開
    紀錄片分為「極端主義,為禍新疆」「生命代價,暴恐之傷」「極端之路,血淚謊言」「全球反恐,並肩同行」四部分,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給新疆帶來的傷痛,系統闡述中國治疆反恐方略。影片較罕見還原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2013年北京「10·28」暴恐案及2014年昆明「3·1」暴恐案等發生時所記錄下的部分原始視頻。影片開頭的文字介紹稱,片中部分案件和畫面屬首次公布。解說詞指,毛骨悚然的畫面和駭人聽聞的暴行揭示中國西部邊陲安全局勢之嚴峻。
  • 這部紀錄片,再揭美國和西方人權虛偽面紗!美西方主流媒體集體沉默
    如果說第一部紀錄片《中國新疆:反恐前沿》著重揭示新疆所遭受的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威脅、新疆反恐鬥爭的真相,第二部紀錄片《幕後黑手—「東伊運」與新疆暴恐》著重展示「東伊運」的殘忍性及恐怖組織本質,那麼《巍巍天山》更多地從暴恐事件的受害者、倖存者、親歷者的角度展示新疆所遭受的恐怖主義威脅,以及新疆各族幹部、民警和群眾為維護新疆穩定和發展大局所付出的巨大代價。
  • 中國涉疆反恐英文紀錄片播出 部分案件、畫面首度公開
    紀錄片分為「極端主義,為禍新疆」「生命代價,暴恐之傷」「極端之路,血淚謊言」「全球反恐,並肩同行」四部分,全方位展示暴力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給新疆帶來的傷痛,系統闡述中國治疆反恐方略。  影片較罕見還原2009年烏魯木齊「7·5」事件、2013年北京「10·28」暴恐案及2014年昆明「3·1」暴恐案等發生時所記錄下的部分原始視頻。
  • 外媒:中國首次發布暴恐案司法解釋
    參考消息網9月23日報導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9月22日報導稱,據官方媒體報導,中國新疆地區輪臺縣21日發生了一系列爆炸,造成至少兩人死亡,多人受傷。據新疆政府主管的新聞門戶網站天山網報導,21日17時許,包括一個商鋪門口在內的3個地點同時發生爆炸。
  • 外交部:「東伊運」在中國策劃暴恐案證據確鑿
    望日本就漏報鈽存量作解釋據日本共同社等媒體報導,日本政府向國際原子能機構提交的鈽存量報告中漏報了640千克鈽。報導稱,這些鈽足以製造80枚核彈,這一漏報行為引發國際社會懷疑。華春瑩表示,日方究竟是漏報還是刻意瞞報了有關情況,這個問題應該由日方來回答。
  • 中國記協官員:10年前打記者的多 現在抓的多
    中國記協權益處處長闞敬俠稱,記協正在和相關部門進行溝通。  中聯重科董事長助理杜峰對新華社記者表示,《新快報》與中聯重科的糾紛,源於「對方對我們長期的嚴重失實報導」。在看到這些「不實報導」後,針對對方不實地採訪、不求證的態度,中聯重科一位高層負責人曾在2013年6月專門帶隊前往新快報社溝通,希望澄清事實、停止不實報導,但未果。中聯重科也發過公告作出澄清,但對方依然連續進行「不實報導」。
  • 陰暗的蛀蟲正在侵蝕中國足球!媒體:有人別有用心,唯恐天下不亂
    之前有媒體報導稱天津權健俱樂部內部存在內訌,並且還聲稱伊涅斯塔會加盟球隊。近日,天津權健俱樂部正式發布公告,稱《曝權健更衣室出現內訌》消息為虛假消息,同時否定了伊涅斯塔加盟的不實消息,宣稱是別有用心的人試圖用虛假消息擾亂軍心。目前,在微博上還傳出了《曝權健更衣室出現內訌》一文中兩位主角王永珀和張鷺的聊天記錄。通過截圖可以看出,兩位主角都顯得無比憤怒。
  • 昆明火車站暴恐襲擊案現場還原:5人現場作案 3人在外圍接應
    昆明火車站暴恐襲擊案現場還原:5人現場作案,3人在外圍接應。這位人士還透露,在警方宣布破案之前,這三位外圍人員即已經被抓捕,但審訊並不順利。還有接近警方的消息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三名外圍人員曾在昆明有過案底,他們曾因打架被警方拘留過,並且留有指紋等信息。此次事件發生後,警方曾進行過指紋對比。
  • 昆明火車站暴恐事件無名英雄:警界硬漢永不服輸
    人民網昆明8月13日電 (李發興)2014年3月1日,驚心動魄的昆明火車站暴恐案中,許多人記住了一個英勇特警。他是無名英雄,至今,昆明市民都不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他長什麼樣子。 生死關頭,15秒,5名暴徒應聲倒地! 他,就是昆明市公安局官渡分局巡特警大隊執勤特警、PTU反恐處突機動警務單元成員王軍(化名)。
  • 澳洲山火過火總面積為亞馬遜大火6倍,為何卻不見西方媒體指責?
    因為對於澳大利亞來說,每年夏季時,當地氣候比較乾燥,山火事件頻有發生。據悉,2018年起,澳大利亞就常因為高溫和降雨少,引起大規模的山火熊熊燃燒事件。而19年的這一場火勢,演變得更加兇殘,至今,以持續了4個多月的時間。4個多月的山火,熊熊大火不停地燃燒,整個澳大利亞,面臨史上最嚴重的「生靈塗炭」。還記得去年8月份時候的巴西亞馬遜雨林大火嗎?
  • 淺談對新聞負面報導的正面思考
    一、負面報導的積極作用 很長一段時間裡,主流媒體給人的印象基本上是「報喜不報憂」,怕負面新聞多了會影響社會的安定穩定,但從新聞傳播學角度來看,單一的正面報導不僅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同時也會對媒體產生不信任感,認為媒體沒有客觀反映現實生活,久而久之,受眾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只要媒體報導弘揚的都會質疑其真實性,這樣的宣傳效果等於零。
  • 外媒報導對新疆反恐和打擊犯罪措施進行攻擊指責 中方:歪曲事實別...
    問:日前,有境外媒體在報導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審議中國執行《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報告時,對新疆反恐和打擊犯罪措施進行攻擊指責。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答:2018年8月10日和13日,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在日內瓦審議中國執行《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報告,中國代表團詳細介紹了中國在保護少數民族權利方面的新進展,委員會對中國政府的履約努力和成績表示肯定。
  • 中國記協通報3起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案例
    新華社北京11月23日電  根據社會舉報,中國記協近日查處了3起違反新聞職業道德的案例,現予通報。  一、2011年7月,《西部時報》記者李靜未經報社同意,私自前往甘肅省合水縣進行所謂「採訪」,其間以青蘭高速合水段建設徵地補償標準過低為由,煽動當地群眾與政府及施工單位對抗,策劃並炮製負面報導,敲詐合水縣政府13萬元。
  • 達文西發信指責媒體預設立場
    繼日前發布致消費者的公開信後,達文西家居今天再發布致媒體溝通信,信中指責部分媒體以其「造假」為預設立場, 「讓消費者產生更多的迷惑和不必要的擔憂」。達文西在信中表示,自己不是產品品牌,而是「賣場」品牌。稱願意和代理的品牌生產企業一起面對媒體的質疑,並解決相關問題,要求媒體給予解決問題的時間。
  • 李豔豔:警惕西方意識形態滲透的新型話語工具
    當我們飽受西方轉移汙染型產業加重霧霾天氣之苦時,美國主流媒體卻把北京城諷為機場裡的吸菸區,甚至把霧霾和社會主義制度牽強附會起來;當我們為昆明暴恐事件悲痛萬分之時,CNN在報導時卻將恐怖分子打上引號;當我們在為西方昂貴的奢侈品埋單、奢靡之風侵蝕社會風氣之時,諸多西方媒體卻批評這些西方品牌的忠實消費者是暴發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