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科技館體驗別樣年味 廣東科學中心春節迎客7萬多人次

2021-01-09 央廣網

春節期間科學中心展館內人頭攢動。廣東科學中心供圖

央廣網廣州2月11日消息(記者鄭澍 通訊員江雨欣)記者獲悉,廣東科學中心春節期間開館5天,接待觀眾超過7萬人次,日均1.4萬人次,客流量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

工作人員熱情協助小觀眾體驗展項。廣東科學中心供圖

有趣的科學展項令老少遊客都樂在其中。廣東科學中心供圖

「科學魔術」列車歡樂巡遊是科學中心春節期間深受觀眾喜愛的特色項目。百寶箱造型的巡遊列車外,由「科學家」和詼諧的「小丑助手」攜手呈現的二十多個妙趣橫生的科學實驗輪番上演,吸引眾多遊客駐足觀看。奇幻的乾冰泡泡、拉不開的書、扎不破的氣球……實驗表演內容豐富,涵蓋了物理、化學等學科。滑稽默劇的表演形式讓現場歡笑不斷,小觀眾們更是不時發出驚嘆之聲。現場一位家長表示,這種生動的科普形式對於孩子來說淺顯易懂,能夠激發起他們對科學的探索欲望。

「科學魔術」表演吸引眾多遊客觀看。廣東科學中心供圖

科學中心近期推出的特別展覽「數字革命」也具有很高的人氣。這一自英國引進、風靡歐洲的數字展覽雲集全球創意大師的140餘件作品,探索藝術、設計、電影、音樂以及電子遊戲等多個維度之間的互動轉型。豐富的數字媒體為觀眾營造了一個被數碼技術包圍浸潤的世界,帶來極致的視聽娛樂享受。一位來自佛山的大學生小趙表示,他和朋友平時就對電子藝術興趣濃厚,專程為這一展覽而來,現場兼具藝術性和科技感的互動展項讓他們對數位化技術的演進歷史有了更為具體的認識。

「數字革命」展覽互動裝置營造沉浸式體驗。廣東科學中心供圖

科學表演臺的節目深受觀眾喜愛。廣東科學中心供圖

科學中心戶外景觀成為新網紅「打卡」地。廣東科學中心供圖

近年來,到科技館體驗別樣的年味成為人們春節休閒旅遊的新常態。廣東科學中心通過生動的科學表演、有趣的互動裝置和精彩的科技電影等營造出一臺令人目不暇接的科普盛宴,在寓教於樂的氛圍中讓觀眾們感受科學的神奇和科技創新的魅力。

相關焦點

  • 廣東科學中心被載入金氏世界紀錄 榮獲「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
    金羊網訊 記者李鋼、實習生 王怡然、通訊員 吳晶平報導:7日,廣東科學中心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這是我國科技館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也是目前唯一一個。
  • 科普伴佳節,市民在科技館裡體驗別樣年味
    南方日報訊(記者/龔春輝 通訊員/吳晶平)今年春節廣州的天氣暖如初夏,人們出遊的熱情也持續升溫。選擇到科技館裡體驗科學趣味,成為許多人感受「年味」的新元素之一。廣東科學中心春節期間開館5天,累計接待觀眾達7萬餘人次,客流量較去年同期有顯著增長。各大展館內門庭若市,其中親子家庭遊客佔比較大。
  • 疫情催熱科普遊 廣東科學中心假期迎客近十萬人次
    廣東科學中心 供圖  中新網廣東新聞10月9日電(王堅)今年中秋國慶假期,廣東科普旅遊強勁復甦,許多家長帶孩子到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技的魅力。據統計,該中心8天假期累計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日平均遊客1.2萬人次,創疫情以來客流量最高紀錄。  新冠肺炎疫情讓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問題,也使得廣東科學中心新推出的三個科技戰疫主題科普展和食品藥品科普體驗館在國慶期間倍受觀眾喜愛。
  • 科普遊受熱捧 廣東科學中心春節日均遊客破萬
    新春佳節,人們不再滿足於普通的物質享受,許多家庭選擇去科技館,度過一個有知識含量的假期。記者從廣東科學中心獲悉,春節假日期間日均遊客1.32萬人次,年初三至初五連續三天啟動客流高峰藍色等級應急預案,不斷增派現場服務人員,加強安全監控和巡查,確保觀眾安全有序參觀。
  • 廣東科學中心入選吉尼斯 榮獲「最大的科技館」稱號
    廣東科學中心外觀 廣報全媒體記者楊耀燁 攝大洋網訊 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場館就在廣州市民身邊。昨日,廣東科學中心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這是我國科技場館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也是目前唯一一個。為何廣東科學中心能獲得「世界最大科技館」稱號?據了解,廣東科學中心佔地面積達到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萬平方米。
  • 帶萌娃去世界最大科技館——廣東科學中心,感受科技的神奇和力量
    科技館是一個能讓孩子們感受科技力量的好地方,但在中國有一座科技館是吉尼斯認證的世界上最大的科技館,它就是位於廣州大學城的——廣東科學中心。廣東科學中心是2008年9月底建成開放的,佔地面積有45萬平方米,一共有兒童天地、飛天之夢、感知與思維、交通世界、綠色家園、人與健康、實驗與發現和諾貝爾獎等12個常規主題館,主要是以「自然、人類、科學、文明」為主題,在這裡孩子們能夠見識到科技的力量和神奇。科學中心的建築從遠處看起就像一艘航空母艦,但鳥瞰時又像一朵盛開的木棉花,因為木棉花是廣州市的市花。
  • 廣東科學中心獲金氏世界紀錄認證「最大的科技館」
    中新社廣州11月7日電 (沈釗)廣東科學中心7日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這是中國科技館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11月7日,廣東科學中心通過金氏世界紀錄認證,被授予「最大的科技館/科學中心」稱號,這是中國科技館首次獲得金氏世界紀錄認證。中新社發 廣東科學中心供圖金氏世界紀錄認證官侯穎在當天授牌儀式上表示,參與該項稱號評選的科學館必須有超過50%的面積用於科學展覽,館內必須涵蓋三個以上科學領域的展覽,科學館還需要向金氏世界紀錄的考察隊伍提供展館平面圖、館內活動等相關信息。
  • 廣東科學中心研發《超級細菌》在浙江省科技館開幕巡展
    南方網訊 7月22日,由廣東科學中心聯合英國科學博物館集團研發的《超級細菌:為我們的生命而戰》中國巡展在浙江省科技館拉開帷幕,這也是該展繼廣東科學中心、重慶科技館後,在中國巡迴展出的第三站。值得一提的是《超級細菌》展在浙江省科技館展出期間,策展方結合今年以來在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還特別新增了「與病毒的戰爭」科普內容,希望通過細菌與病毒的對比,公眾可以更全面的了解這兩種對人類健康造成巨大威脅的病原體的區別和聯繫,能夠科學有效地應對危機。據悉,因受新冠疫情影響,巡展計劃有所延遲和調整,未來一年內展覽還將在國內2至3個城市巡迴展出,通過展示教育活動繼續擴大公眾受益面。
  • 廣東科學中心幾點閉館?幾點開門?
    廣東科學中心於2008年9月26日建成開放,佔地面積4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4.07萬平方米。館內設有12個常設主題展館,500餘件(套)展品及多個臨時專題展區,建有4座科技影院(IMAX3D巨幕影院、4D影院、球幕影院、虛擬航行動感影院),及融自然、科技和藝術為一體的室外科學探索樂園,擁有8萬平方米生態湖、2000多種嶺南特色植物和數十個室外展項。
  • 廣東科學中心,科技館外形獨特,象徵著生命孕育又寓意宇宙的無限
    第一次來到這裡,科技館外形獨特,建築內最搶眼的是有寬敞的大堂,象徵著生命的孕育,又寓意宇宙的無限。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寬敞而又明亮的大堂。往裡走,看見了,普通的自行車,車前的屏幕,指導你前行,感覺身臨其境。
  • 廣東科學中心國慶中秋異彩紛呈—新聞—科學網
    廣東科學中心鳥瞰圖  吳晶平供圖    記者從廣東科學中心獲悉,10月1日至
  • 看科技大片,玩科學神器!這個春節,廣東科學中心活動多多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羅斌豪)今年春節期間,廣東科學中心對外開放時間有所調整,除夕(1月27日)至正月初二(1月29日)閉館三天,初三(1月30日)起照常開館。據悉,春節前夕,該中心對科技影院進行了全新升級改造,引進20個曾紅爆央視舞臺粵版機器獅子,並推出自義大利引進的「阿基米德的科學」等新展。
  • 廈門科技館春節全新開放 市民可體驗最新VR、AR科技
    閩南網1月24日訊,據廈門旅遊局消息,廈門科技館春節全新開放,市民可體驗最新VR、AR科技。  全新汽車體驗館  在現場拜師本土手工藝名家,創作惟妙惟肖的雄雞剪紙。  1000平米的全新汽車體驗館,將在大年初一全新亮相,VR海底探險,VR極速駕駛,AR衝浪,還有雞年科學廟會,圍繞「雞」這一主角,將廟會與科學巧妙結合,為市民科普一隻陪我們走過四分之一文明史的雞,現場可剪紙、印刷、明信片製作、雞公碗,自己的作品可免費帶回家,一張門票就能玩遍400項的互動體驗。
  • 國慶廣東科學中心日均迎客3萬人次
    信息時報訊 (記者 成小珍 通訊員 吳晶平)記者6日獲悉,國慶假期,廣東科學中心舉辦「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世界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展等多個科普展覽活動,日均迎接近3萬人次觀眾入館參觀,成為愛國教育和科技旅遊熱門的「打卡」勝地。
  • 2019年國慶節廣東科學中心日均迎客3萬人次
    國慶假期,廣東科學中心舉辦「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世界最大的恐龍」國際巡展等多個科普展覽活動,日均迎接近3萬人次觀眾入館參觀,成為愛國教育和科技旅遊熱門的「打卡」勝地。    「創新決勝未來」科普展是廣東科學中心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與中國科學技術館聯合舉辦。
  • 中國科技館老館變身北京科學中心 本周六可預約參觀
    9月15日,也就是本周六,由中國科技館老館改建而來的北京科學中心首次對外開放,在這裡既可以參觀高大上的首都科技創新成果,又可參與「三生」主展區的54個主題化展線課程,還能在兒童樂園裡品趣味「科普套餐」,曾是「地標」的大圓球被完整保留,待建設完工後將成為影院。
  • 廣東科學中心,既好玩又能長知識,還不趕緊來逛逛!
    這次我們來到了大學城的科普中心——廣東科學中心。廣東科學中心裏面有許多好玩又有趣的東西,走到裡面你不僅能感受到科學給人們帶來的便利,還有科學所帶來的趣味,在裡面還能學到很多知識哦。話不多說,趕緊跟著薄荷來一起逛逛廣東科學中心吧!廣東科學中心是以"自然、人類、科學、文明"為主題的一個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社會公益性事業機構,是為公眾提供科普教育的社會科技活動場所。
  • 「遲來的春節」,永遠的家國
    來自文旅部的數據顯示,國慶中秋假期首日,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0.9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3.8%。而據廣鐵方面的分析,此番「雙節」客運,包括旅遊、探親等多重客流交織疊加,「呈雙向密集出行狀態,波動幅度大,峰值高」,其中高鐵及城際客流流向尤為明顯,僅長假首日,廣州南站當日發送43.4萬人次,創下「建站以來歷史新高」。
  • 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 成立「天文研究中心」
    天文研究中心成立。上海科技館 供圖中新網上海12月18日電(鄭瑩瑩)上海科技館開館19周年之際,正式宣布成立天文研究中心,將依託館藏開展特色科研。該中心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葉叔華擔任特聘顧問,來自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上海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南京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上海交通大學天文系等單位專家組成高層次專家委員會。早在上海天文館(上海科技館的分館之一,預計明年開放)規劃和建設期間,上海科技館就已前瞻性地提出了建設天文研究中心的構想。
  • 2020年廣州科技活動周在廣東科學中心啟幕
    從8月23至29日,廣州科技活動周準備了多道各具特色的「科技大餐」:兩岸及港澳地區科普論壇暨格致論道·灣區第6期講壇、「戰疫——抗擊新冠病毒」專題巡展、探究宇宙奧妙的廣東科學中心科學之夜、揭示無人駕駛奧秘的珠江科學大講堂……讓公眾充分享受科學探索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