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我國運動員多因愛情和事業而改變國籍

2020-11-22 環球網

改變國籍 他們都為了什麼

體育不分國界,然而運動員卻要有自己的國籍。所以當一個運動員放棄自己的祖國加入另一個國家的國籍時,總會引起很多爭議,尤其是那些比較著名的運動員。由於前羽毛球國手黃穗代表澳大利亞羽毛球隊出戰澳大利亞黃金賽,讓中國體育的「海外兵團」又在倫敦奧運會前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歸類在海外效力的原中國運動員,我們不難發現他們選擇離開的理由,大多數都不外乎兩點,那就是愛情和事業。

因為愛情

很多女運動員在把自己嫁出去後,都會面臨著為自己歸宿作出一個選擇,其中的很多人,免不了要跟隨自己的另一半漂泊他鄉。在中國體育的「海外兵團」中,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這樣的海外新娘組成的,不過她們往往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一般都已不再是現役運動員,而且大部分都過了自己職業生涯的黃金年齡,在國外繼續從事自己的項目,也往往是因為割捨不下而已。

張金玲

項目:射箭 國籍:韓國

2004年時,中國射箭隊運動員張金玲在中韓友好射箭賽中,認識了韓國的射擊教練金大敬,後來嫁給了對方。張金玲改變國籍是雙重原因,她曾經入選了北京奧運會的選拔陣容,但在最後時刻落選使她感到在國內無出頭之日。2009年夏天,當時29歲的張金玲在金大敬的勸說下正式加入了韓國國籍,後來她曾表示希望代表韓國隊參加奧運會。

諸宸

項目:西洋棋 國籍:卡達

比起其他嫁到海外的運動員,諸宸顯得更加顯赫,她嫁的丈夫不是一般人,而是卡達的皇室。2000年她嫁給了一名卡達皇室成員,在結婚的時候就自動獲得了卡達國籍。2006年,諸宸代表卡達隊在「主場」參加了多哈亞運會,但事後她對中國棋迷澄清改國籍並非為了參賽,全是為了愛情。

為了事業

為了自己能夠更好地發展,是更多運動員決定背井離鄉的原因。這也直接造成了中國體育最強勢的兩大項目桌球和羽毛球,流到海外的運動員所佔比例最大。

不過同樣是為了更好的前途改換國籍,但是有的人是提前謀劃,比如李佳薇和馮天薇,也有人是因為跟國家隊合不來負氣出走,最典型的就是曾經的桌球國手何智麗以及女壘隊長任彥麗。此外,還有一些運動員是因為到海外求學,為了學業與事業兼顧才留在了外國。

未雨綢繆型

李佳薇

項目:桌球 國籍:新加坡

李佳薇在北京桌球隊時,曾經給張怡寧做過陪練。因為從小就身材矮胖,所以並不被人看好,在人才濟濟的北京隊也很難有出頭機會。

與大多數到海外謀發展的運動員都是在進入成年隊後才開始考慮未來不同,很有主見的李佳薇在14歲的時候就未雨綢繆,為自己的未來作出重大決定——去新加坡訓練。李佳薇最終加入了新加坡國籍,並且長期把持桌球隊一姐的位置。

馮天薇

項目:桌球 國籍:新加坡

儘管馮天薇7歲就拿到了家鄉黑龍江省的桌球冠軍頭銜,2002年就奪得全國青少年錦標賽的女單冠軍,但是這樣的實力仍然在中國桌球國家隊裡沒有穩定的位置。

2005年時,馮天薇經前國手呂林的介紹到日本打職業桌球比賽,她在國家隊的教練曾告訴她,到日本的話可能因為比賽的原因影響訓練和身體。此時馮天薇其實已經打定主意要走。到2007年初,她遇到了當時擔任新加坡桌球隊主教練的劉國棟,後者問她想不想去新加坡打球,馮天薇回答「考慮一下」,事後她回憶自己其實那一刻已經決定了。2007年3月她正式加入新加坡乒總,今年的團體世錦賽上,她代表新加坡隊獲得了女團亞軍。

負氣出走型

任彥麗

項目:壘球 國籍:日本

日本2004年雅典奧運會女壘佩寄賽,中國女壘在與日本隊的二次對決中以0比1敗北,無緣獎牌。以「強棒」截殺中國女壘獎牌夢想的,是曾擔任過中國女壘隊長的41歲的任彥麗,此時她的名字叫做「宇津木麗華」。

任彥麗在1995年就加入了日本國籍,並且準備代表日本參加亞特蘭大奧運會。但是中國壘球協會一直沒有就她的換籍跟日本方面進行協商,這使她無緣參加奧運會。任彥麗後來對此事十分不理解,因為當時她已經32歲,中國壘球隊的新一代也成長了起來。

也許正因為以前的矛盾,在雅典奧運會上擊敗祖國的球隊後,任彥麗旁若無人地接受現場觀戰的日本球迷歡呼,讓中國隊的老隊員感到傷心,「她的表現太過了,只有戰勝我們才是她的快樂。」2011年,任彥麗被任命為日本女壘的新一任主教練。

黃強

項目:跳水 國籍:馬來西亞

2000年7月,中國跳水隊公布參加雪梨奧運會跳水比賽的名單中,參加男子跳臺雙人比賽的是田亮和黃強。但到了那年8月,國家隊卻改了名單,胡佳頂替黃強,理由是黃強受傷了,這時候距離雪梨奧運會開幕還有30天。

在2005年參加完全運會後黃強退役,決定去馬來西亞投奔自己的師傅楊祝梁。2010年黃強與一位馬來西亞姑娘結婚,2011年上海遊泳世錦賽之前,他通過特別申請得到了馬來西亞國籍,為的就是趕上參加倫敦奧運會。今年2月在倫敦舉行的跳水世界盃上,黃強以教練兼隊員的身份獲得了男子雙人三米板銅牌,順利拿到了奧運會入場券。他將成為首位代表其他協會參加奧運會的前中國跳水世界冠軍。

學業事業兼顧型

皮紅豔

項目:羽毛球 國籍:法國

皮紅豔出生在重慶,在國家隊中最好也就是進入國家二隊,由於競爭者太多,始終沒有機會代表中國出賽。2000年,皮紅豔自己聯繫到丹麥一家羽毛球俱樂部打球,在2001年代表四川隊參加了第九屆全運會後,她到法國留學讀書。從2003年起,皮紅豔開始代表法國隊出戰,並且於2004年加入法國國籍,2004年她還代表法國隊參加了雅典奧運會。

李莎莎

項目:籃球 國籍:日本

2010年3月20日,日本籃球協會宣布,日本籍華裔球員李莎莎入選日本女籃國家隊,並於當年9月代表日本參加了在捷克舉行的世錦賽。

李莎莎曾效力過WCBA的山東與雲南兩支球隊。很多人認為李莎莎加入日本國籍是為了職業前途著想,但背後也有她在日本求學多年帶來的影響。2003年,李莎莎就到日本進入日本女子體育大學學習,在求學的同時也參加日本籃球聯賽。

2009年時,雲南隊的報名表中還有李莎莎的名字,但此時完成學業的她已經改名為川村李沙,並且獲得了日本國籍。文/本報記者劉真

相關焦點

  • 國家形象與個體人格:新聞報導對我國運動員形象的建構研究——以...
    本研究基於新媒體蓬勃發展的背景下,以我國運動員的媒介形象建構為研究對象,選擇我國最權威、影響力最大的網絡媒體人民網的2016年里約奧運會報導為研究樣本。使用紮根理論和內容分析法做分析,研究我國運動員的媒介形象建構。研究發現,我國運動員的媒介形象有著勵志堅毅、個性鮮明、魅力十足、實力與顏值兼備的特點;媒體對運動員的形象建構存在有明星化、娛樂化的傾向。
  • 饒毅:放棄美國國籍堅決回國,卻因太耿直評不上院士,他卻不後悔
    確實,不少從清華北大畢業的人才最終都去了外國發展,不過也有一些人才卻寧願放棄外國國籍而回到中國的,比如北大教授饒毅就是其中之一。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回到了中國,在北京醫科大學任教和做科學研究,是一位真正的愛國人士。
  • 科比去世5個月,老婆被10多名運動員求愛:一個紋身,說明了什麼是愛情!
    據美媒體《MTO新聞》報導,目前有數十位職業運動員曾直接闖入科比家中,追求瓦妮莎。 要知道,科比去世還不到5個月,作為最愛他的妻子瓦妮莎,還正處於悲傷之中。 但是,竟然有十幾個男人竟然想和瓦妮莎約會,這裡面還包括兩位NBA名人堂球員和一位著名的電視體育評論員。 美國八卦媒體Sports Gossip甚至用了「瓦妮莎的門檻都快被踩爛」來形容這件事。 講真,瓦妮莎被人如此瘋狂追求,我並不意外。 畢竟,她今年才38歲,正風韻猶存。
  • 有哪些外國科學家放棄原本國籍,加入我國國籍?
    這回我們就來聊一聊都有哪些外國名人放棄了自己的國籍加入到中國國籍。 第一位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馬海德 馬海德原名是喬治·海德姆(George Hatem),祖籍是黎巴嫩,在美國出生,後來獲得了日內瓦醫科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成為了一個醫生。他的一生致力於性病和麻風病的相關防治以及研究,並且取得了非常巨大的醫學成就。
  • 我國科學家楊振寧,獲得諾貝爾獎之後,卻轉為美國國籍?
    然而,我國諾貝爾得主楊政寧科學家,竟然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轉入了美國國籍,這一做法讓國人很有爭議,甚至有人質疑了他是否愛國。再加上他的愛情之路也是極其戲劇的,在妻子去世後,為愛堅守了53年,這樣的男子,本可以用情深意重來形容了。
  • 當黑人加入中國國籍後,身份證上填什麼民族?答案很意外
    中國國籍很吃香,吸引大量老外前段時間,倒是出現了一些有關「外國人居住證」的事情,對於這個話題大家也都有著屬於自己不同的看法。很多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只不過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還有待真正的研究。其實不論怎樣,也希望大家理性一點的對待,另外也不要相信各種謠言,當然了也別去傳謠言。
  • 鄧亞萍拿出護照回應,澄清自己中國國籍
    為了回應國籍事情,鄧亞萍曝光了她和她兒子的護照,證明他們都是中國人中國國籍。準備出發!第11次參加勞倫斯世界體育獎頒獎典禮!作為勞倫斯世界體育協會最早的中國成員,我很高興。瀚銘也陪我參加了勞倫斯節,關於我兒子和我的國籍的謠言已經上網了很長時間,我特此聲明我和我的兒子林瀚銘一直是中國人。雖然他出生在法國,但在出生時就拿了中國護照,我們為自己是中國人而感到驕傲,為我們為祖國而奮鬥感到自豪。瀚銘長大了,作為母親,我希望每個人都能努力,為孩子們創造一個更好的環境!真誠地感謝粉絲和朋友多年來對我的愛和支持!
  • 我國運動員的紋身,林丹十字架,李娜玫瑰花,朱芳雨霸氣紋身
    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比價保守的國家,但是現在隨著經濟等各項事業的發展我國社會風氣變得越來越開放,人們的思想開始變得大膽,大家開始嘗試一些新的事物,比如說紋身,這在我國古代是給犯人的一種刑罰。在體育界我們都知道國外運動員中紋身的不計其數,但是我國紋身的運動員還是佔據少數的,每個人紋身紋身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運動員都是因為這兩種原因,一是為了紀念自己特殊的日子或者在賽場取得的成績,二是因為好看,或者自己中意的某件東西而選擇紋身。
  • 這4位中國人本能獲獎,卻因國籍慘被無視
    然而,通過觀察諾貝爾獎得主的國籍,我們不免就能夠發現這麼一個問題,在諾貝爾獎得主當中我們很難能夠發現有中國人的身影。然而對於中國人很少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於我國在清朝末年以後,我國的科技的確遠遠落後於下方國家。而另外一個原因就要從外國人對我們歧視的原因造成的,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就是有人故意不給中國人頒發諾貝爾獎的。
  • 澳洲遊泳女將所涉藥物曝光 在健身圈流行多名運動員中過招
    霍頓被拷問靈魂 澳大利亞遊泳協會27日證實,該國遊泳運動員莎娜-傑克在6月26日的賽外興奮劑檢測中,出現陽性結果,對此,該國主流媒體《澳大利亞人》報稱,這是絕對的災難。
  • 天才物理學家尹希放棄國籍,入美國國籍成哈佛終身教授
    幾十年前鄧稼先,錢學森等科學家在國外學習後都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為我國的科研事業盡心盡力,並以此為榮。時至今日,我國的社會條件越來越好,培養出的人才也日益增多,但是人才流失的現象也逐漸嚴重。 尹希是我國培養出的物理學天才,18歲便前往哈佛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畢業後更是成為了哈佛大學最年輕的華人教授。
  • 銀行高管被查,雙重國籍為何又遭罵
    實際上,雙重國籍的認可與否,並非只和達官貴人有關,而是涉及更廣大的群體人往高處走,這個規律是永遠不變的。這裡的高處不止是錢多,還包括安全感,環境好,有政府保護等,這些東西,所有人都需要。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孝裡鎮,是我國著名的出國勞務地區,全鎮有數百人長期在澳大利亞打工,在國外的長期生活使不少人選擇了加入外國國籍並「偷偷」保留著中國國籍,成為「雙重國籍人」。今年8月6日,村民張某在辦事中,被孝裡派出所民警調查出為雙重國籍,隨即將張某的中國戶籍信息予以註銷。
  • 運動員丘腦和皮層灰質密度高於常人
    在剛剛結束的2008北京奧運會中,很多優秀運動員在多項賽事中刷新世界紀錄、創造運動奇蹟。印象深刻的是,Phelps在這次奧運會一人獨攬八塊金牌,Bolt以驚人的速度打破12年以來的男子100m和200m世界記錄。
  • 楊振寧在2017年恢復國籍,為什麼評價普遍偏低?
    我國有很多的科研人員,他們絕大部分最開始的時候是加入了其他國家的國籍,在經過幾十年之後發現自己還是有一個愛國之心而放棄了外國國籍。大家對於楊振寧這一位科學家一定有所認識吧,楊振寧他在官方的地位都是頗高的,但是如果你從網上和民間去看一看,大家對於他的評價,你會發現他的口碑普遍偏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興奮劑的新前沿將改變運動員的DNA?好可怕!
    「做基因轉移所涉及的病毒仍然很難,」斯威尼說,強調科學仍然複雜,並不是運動員在家中可以輕鬆完成的事情。另一種摻雜運動員基因的方法是通過CRISPR或CRISPR-Cas9,這種技術允許遺傳學家通過去除或改變DNA片段(也稱為基因編輯)來編輯人類基因組的特定部分。
  • 我國一共11.5位諾貝爾獎獲得者 有兩人放棄美國國籍改為原籍
    從祖籍分布上江蘇省佔據榜首,一共有出了四位,分別是李政道、朱棣文、高行建和高錕。浙江省出了2位,分別是錢永健跟屠呦呦。  山東省出了2位,分別是丁肇中和莫言,其他的省份安徽省出了楊振寧,河南省出了崔琦,福建省出了李遠哲。
  • 她雙向飛碟世界冠軍,嫁外國教練但不改國籍,領獎不接受外國國歌
    她雙向飛碟世界冠軍,嫁外國教練但不改國籍,領獎不接受外國國歌我國是一個體育大國,在很多的體育項目中我國都是非常有實力的。在很多國際性的比賽上。我國選手也都取得了非常優異的成績。所以我國在體育方面的實力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今天小編和大家說的就是我國的一位運動員。而這個運動員所屬的項目是屬於射擊。其實對於射擊大家並不陌生。在電視上我們也是經常能看到那些百發百中的人。而她所擅長的就是射擊裡面的一個項目就是雙向飛碟。她叫做張山,對於她不知道大家是否了解,接下來小編就跟大家來介紹一下。
  • 98歲楊振寧獲諾貝爾獎63年,讓人羨慕的不止事業,還有愛情
    曾經也為愛痴狂如今一提到楊老的夫人,大家第一印象便是翁帆,這得益於當年媒體的大肆報導,可對於楊振寧的愛情往事,大家卻知之甚少。楊老的愛情故事和普通人並沒有太多的不同。在楊振寧青春年少,對愛情懵懂的17歲,曾遇到過一個女孩,也是他的初戀情人。眾裡群他千百度,驀然回頭,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說起來,這次相遇或許本就是上天的安排。
  • 國務院辦公廳轉發體育總局等部門關於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
    >  運動員是我國體育事業發展的重要群體,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切實做好運動員保障工作,對體育事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多年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有關要求,在開展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中積極探索,取得了明顯成效。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解決當前我國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中面臨的實際困難,提高運動員綜合素質,促進運動員全面發展,推動我國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現就進一步加強運動員文化教育和運動員保障工作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 2017年改回國籍的楊振寧,只是為回國養老?來看看他做的貢獻
    2017年,已經90多歲的楊振寧,突然捨棄自己的美國國籍,改回中國國籍,而且成為了中科院的院士,這個消息被媒體報導後,引起了一陣熱議。有不少人認為,楊振寧現在才回來,只不過是為了養老。有專家對此評論稱,這樣的結論非常片面,你也不看一看楊振寧對我國的貢獻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