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2 19:4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本報訊(記者 呂望舒)12月2日,我國氣候變化南南合作項目——援衣索比亞衛星交付儀式在北京成功舉辦,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和衣索比亞駐華大使特碩姆·託加出席儀式並致辭。
中方表示,中國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實施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戰略,採取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並取得顯著成效,近年通過實施一系列南南合作項目,為其他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提供支持。此次中方援助衛星及地面系統,可為埃有效應對氣候災害提供科學依據。中方秉承「授人以漁」精神,在援助衛星的同時提供航天技術援助,有力帶動埃方航天體系建設和人才培養。這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的一次成功範例,為中埃開啟應對氣候變化合作新篇章。中埃將繼續走合作共贏之路,推動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攀上新高峰。
埃方表示,感謝中國的無私幫助,讓衣索比亞人民擁有了第一顆衛星。這是兩國友誼的象徵,也是兩國開展應對氣候變化和航天合作的良好開端。通過合作,衣索比亞獲得了大量數據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可信分析依據。同時,大批技術人員獲得培訓機會,成長為衛星運控、氣候變化分析骨幹,雙方合作還將不斷深入。
援衣索比亞衛星是落實習近平主席南南合作「十百千」項目的具體舉措,於去年12月成功發射,今年3月完成在軌驗收,成為我國第一顆援外衛星和同非洲合作的第一顆遙感衛星。埃總理阿比曾在2019年訪華期間赴現場視察衛星研製工作。
來源:生態環境部
編輯:邢翰韌
更多精彩,請關注中國環境APP
長按識別二維碼下載↓↓↓
版權聲明
中國環境報社旗下媒體包括中國環境報、《環境經濟》雜誌、中國環境APP、中國環境網、中國環境微信、中國環境微博等。為維護自身版權利益,制止非法轉載行為,特此鄭重聲明如下:
1、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凡在網際網路、移動客戶端、微信和微博等公開傳播平臺上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須事先取得中國環境報社的書面授權後,方可在授權範圍內使用和轉載,且必須為作者署名,並註明來源,同時按有關國際公約和我國法律的有關規定向中國環境報社支付版權費用。
2、任何媒體機構及營利性組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中國環境報社所屬版權的新聞作品。對於侵權行為,中國環境報社將予以警告。
3、對於警告無效者,中國環境報社將採取包括但不限於公開譴責、向國家版權行政主管部門舉報、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權訴訟等多種措施以維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屆時產生的一切後果由侵權人承擔。
4、對於各類非法轉載行為,歡迎讀者舉報。
本作品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
原標題:《援衣索比亞衛星交付儀式在京舉辦》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