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太陽你知道多少?內部可容納約100萬個地球

2020-12-05 太平洋電腦網

太陽位於太陽系中心,也是太陽系迄今為止最大的天體。太陽擁有太陽系99.8%的質量,其直徑大約是地球的109倍,太陽內部可以容納大約100萬個地球。

圖中出現巨大的太陽耀斑細絲

太陽可見部分的溫度大約5500攝氏度,然而太陽內核受核反應驅動,溫度超過1500萬攝氏度。美國宇航局數據表明,需要每秒爆炸1000億噸炸藥,才能匹配太陽產生的能量。

太陽是銀河系1000多億顆恆星中的一顆,它的軌道距離銀河系內核25000光年,太陽環繞銀河系內核旋轉一周需要2.5億年時間。太陽是相對年輕的恆星,這類恆星被稱為「I類恆星」,它們富含比氦更重的元素。更古老的恆星被稱為「II類恆星」,更早期的恆星被稱為「III類恆星」,它們可能已經存在,雖然我們現在還沒有發現。

形成&進化

太陽誕生於46億年前,許多科學家認為,太陽和太陽系其它星球形成於一個巨大旋轉氣體灰塵雲——「太陽星雲」。由於引力作用導致太陽星雲坍塌,多數物質從太陽星雲牽引逐漸形成太陽。

目前,太陽擁有充足的核燃料,使其再度過50億年時間。在那之後,它將膨脹成為一顆紅巨星,最終它將褪去外層,保留的內核繼續坍塌,成為一顆白矮星。逐漸地,太陽的亮度逐漸減弱,進入其最後階段,成為一顆昏暗、寒冷的理論天體,有時被稱為「黑矮星」。

內部結構和大氣層

太陽和它的大氣層被分成幾個區域和層,太陽內部結構,從裡至外,是由太陽內核、輻射區和對流區組成。太陽大氣層之上是:光球層、色球層、過渡區和日冕層。除此之外,還有太陽風,從日冕層溢出的氣體。

內核是一個半徑不到太陽四分之一的核心區域,雖然太陽內核僅佔太陽體積的2%,但是其密度卻是鉛的15倍,接近太陽總質量一半。從裡至外的第二個結構是輻射區,從內核向表面延伸,佔據70%空間,佔太陽體積的32%,質量的48%;從內核釋放的光線將在輻射區分散,因此單個光子通常需要100萬年才能穿過太陽。從裡至外的第三個結構是對流區,它能直抵太陽表面,佔太陽體積的66%,但是僅佔太陽質量的2%,該區域充滿動蕩的氣體「對流單體(convection cells)」,有兩種主要的太陽對流單體——1000公裡寬的「粒化單體(granulation)」和30000公裡寬的「超粒化單體(supergranulation cells)」。

光球層是太陽大氣層最低層,釋放我們所看到的光線,其厚度500公裡,儘管大多數光線來自於最低層三分之一處,光球層溫度在4125-6125攝氏度之間。色球層溫度較高,最高溫度可達到19725攝氏度,色球層最突出的特徵是「針狀物」,通常直徑1000公裡,高度達到10000公裡。

色球層的外部是過渡區,其厚度從幾百至幾千公裡,過渡區受日冕層加熱,剝離其多數光線——紫外線。在其最外層是超級熾熱的日冕層,它是由環狀和流狀電離氣體結構構成。日冕層的溫度通常是50萬-600萬攝氏度,當太陽耀斑發生時,日冕層溫度可達到數千萬攝氏度,日冕層物質可以隨太陽風被吹掉。

太陽磁場

太陽磁場強度通常只有地球磁場兩倍,然而,磁場高度集中在較小區域會變得更強,是普通時期的3000倍。由於太陽在赤道內的自轉速度比高緯度地區更快,並且太陽內部部分比表面部分旋轉得更快,所以磁場會出現扭曲現象。這些扭曲現象產生的特徵變化包括:太陽黑子、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等壯觀噴發。耀斑是太陽系中最猛烈的噴發,而日冕物質拋射強度不大,但涉及釋放超級數量的物質,單次拋射可將200億噸的物質噴射到太空中。

化學成分

像其它恆星一樣,太陽的主要成分是氫,其次是氦,幾乎所有其餘物質都是由七種元素構成——氧、碳、氖、氮、鎂、鐵和矽。平均而言,太陽每100萬個氫原子,就有98000個氦原子、850個氧原子、360個碳原子、120個氖原子、110個氮原子、40個鎂原子、35個鐵原子和35個矽原子。不過氫是所有元素中最輕的,因此僅佔太陽質量的72%,而氦佔太陽質量的26%。

太陽黑子和太陽耀斑

太陽黑子是太陽表面相對較冷的黑色特徵,它們通常是圓形的,出現在太陽內部密集磁場線穿過表面的區域。

太陽黑子的數量隨太陽磁場活動性變化,從最小值零到最大值250個太陽黑子,或者從太陽黑子簇再返回至最小值,這一過程叫做「太陽周期」,平均需要大約11年時間。當太陽周期結束,磁場將快速逆轉其極性。

觀測&歷史

人類遠古文明經常改變自然巖石結構或者建造巖石紀念碑,用於標記太陽和月球的運動變化,描繪季節、創造日曆和監控日食。許多古人認為,太陽環繞地球運行,古希臘學者託勒密在公元前150年建立了「地心說」模型。之後1543年,尼古拉·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描述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模型;1610年,伽利略·伽利萊(Galileo Galilei)發現了木星的衛星,揭曉並非所有天體都環繞地球運行。

為了更多地了解太陽和其它恆星如何運行,在使用火箭進行早期觀測之後,科學家開始從地球軌道研究太陽。1962-1971年之間,美國宇航局發射了8顆軌道太陽觀測衛星,其中7顆發射成功,能夠在紫外線和X射線波長下分析太陽,並拍攝超熾熱日冕,以及太陽其它重要特徵。

1990年,美國宇航局和歐洲航天局發射了「尤裡西斯」探測器,用於首次觀測太陽極地區域。2004年,美國宇航局「起源號」太空飛船將太陽風樣本返送至地球進行研究。2007年,美國宇航局日地關係天文臺(STEREO)向地球傳送首個太陽三維圖像,2014年,美國宇航局失去了與STEREO-B的聯繫,除了2016年短時間發生接觸之外,一直未聯繫到。STEREO-A保持全功能運行狀態。

迄今為止最重要的太陽勘測任務之一是「太陽及日球層天文臺(SOHO)」,該天文臺被設計用於研究太陽風,以及太陽外層和內部結構。太陽及日球層天文臺能夠拍攝表面之下太陽黑子結構,測量太陽風的加速度,發現日冕波和太陽龍捲風,勘測發現了1000多顆彗星,徹底改變了我們預測太空氣候的能力。近期,美國宇航局「太陽動力學天文臺(SDO)」——用於研究太陽的最先進太空飛行器,現已向地面傳送之前未觀測到的遠離太陽黑子的太陽物質流詳細狀況,以及太陽表面活動性的特寫鏡頭,以及在較寬範圍遠紫外線波長下太陽耀斑首次高解析度測量。

還有其它幾項太空任務計劃未來幾年對太陽進行觀測,2018年,歐洲航天局將發射太陽軌道器,2021年太陽軌道器將在太陽周圍進行軌道操作。它距離太陽最近距離是4300萬公裡,比水星和太陽之間的距離還近25%。太陽軌道器將在一個相對接近太陽的太空環境觀察粒子、等離子體和其它物質,在這些物質被改變傳輸穿過太陽系之前,我們的目標是更好地了解太陽表面和太陽風。

「帕克太陽探測器」將於2018年發射,它將非常接近太陽,最近距離僅為650萬公裡。該探測器將研究日冕層,太陽大氣超級熾熱外層,從而更多地了解太陽能量如何流動,以及太陽風結構,高能粒子如何被加速和移動。

相關焦點

  • 關於太陽的冷知識:你知道陽光但或許不知道太陽的這些
    太陽產生的能量對地球上的生命至關重要,是地球天氣背後的驅動力。關於太陽的冷知識太陽是所有顏色混合在一起的,這在我們眼中顯得是白色的。太陽由氫(70%)和氦氣(28%)組成。地球與太陽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天文單位(AU)一百萬個地球可以容納在太陽內部。一個中空的太陽大約可以容納960,000個球形地球。如果將其壓緊而沒有浪費的空間,則內部將容納約1,300,000。太陽的表面積是地球的11990倍。
  • 關於「太陽」的6個秘密,你知道嗎?太陽竟然不是紅色的
    太陽的六個秘密,你都知道嗎?雖然太陽只是銀河系裡2000多億顆星球裡的其中一顆,但太陽的存在對於我們所處的太陽系,我們的地球有著非凡的意義。所以下面關於太陽的6個秘密,你一定得知道!地球的直徑是12756千米,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109倍多,而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即太陽可以容得下130萬個地球。珠穆朗瑪峰的海拔高度約是8844米,而太陽的直徑就相當於157394座珠峰的高度。
  • 關於「太陽」的6個秘密,你知道嗎?太陽竟然不是紅色的
    太陽的六個秘密,你都知道嗎?雖然太陽只是銀河系裡2000多億顆星球裡的其中一顆,但太陽的存在對於我們所處的太陽系,我們的地球有著非凡的意義。所以下面關於太陽的6個秘密,你一定得知道!關於太陽有多大這個問題,對於現在的人們來說已經不是什麼難題了,科學家已經測出了太陽的大小,它的直徑約有1392000千米,看到這個數字,可能只是覺得它很長,但還沒有一個概念吧!我們再來舉幾個例子說明下。地球的直徑是12756千米,太陽的直徑是地球直徑的109倍多,而體積是地球的130萬倍,即太陽可以容得下130萬個地球。
  • 直徑達400萬光年,可容納上千個銀河系!
    動動你的生財手點個關注吧!是宇宙最強大「霸主」!直徑達400萬光年,可容納上千個銀河系!我們知道光速約為每秒30萬公裡,光速約為每年94607304725880米,這是什麼是概念?以人體行走測量,平均2公裡步行20分鐘,這一年光速就需要人步行2.25億年。人類在宇宙面前是如此的渺小,以至於我們的單位在面對宇宙級的面前時是無用的
  • 地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人口?超過100億?
    ­  目前有超過70億人居住在地球上,而這個數值正呈指數式增長。那麼,這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地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人呢?­  據估計,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超過100億,而科學家不確定這是否將是可持續的。­  為說明原因,讓我們首先談談我最喜歡的主題——食物。
  • 2萬光年外的一顆恆星,能容納100億個太陽,還有比它更大的嗎?
    2016年,天文學界根據2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預估可觀測宇宙內有2萬億個星系,包含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普通的棒旋星系。 在恆星數量比沙子還多的宇宙中,能容納130萬個地球的太陽,只是一顆普普通通的黃矮星,質量和大小都乏善可陳。
  • 地球可以容納多少人口? 上限到底是多少?
    地球可以容納多少人口? 上限到底是多少?時間:2016-08-18 12:17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球可以容納多少人口? 上限到底是多少? 目前有超過70億人居住在地球上,而這個數值正呈指數式增長。
  • 關於太陽的十條有趣事實,你知道幾個?
    你是否覺得你已經知道與太陽有關的所有知識了?不要輕易下結論。下面文章將給出關於太陽十條事實。其中有些你可能已經了解了,但還有一些可能對你來說是全新的知識。給出的十條事實沒有特定的順序差異。
  • 十個關於太陽的有趣知識
    你認為自己對太陽了如指掌嗎?不妨再好好思考一下。以下是10個關於太陽的知識,沒有特定的順序,有些你可能已經知道,還有一些你可能聞所未聞。事實是,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質量的99.8%,那剩下的0.2%大部分來自木星。所以地球的質量只佔據太陽系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在太陽系中真的微不足道。 2. 太陽主要由氫和氦組成如果你能分解太陽,把它的各種元素堆積起來,你會發現它74%的質量來自氫,24%是氦。
  • 十個關於太陽的有趣知識
    你認為自己對太陽了如指掌嗎?不妨再好好思考一下。以下是10個關於太陽的知識,沒有特定的順序,有些你可能已經知道,還有一些你可能聞所未聞。事實是,太陽的質量佔太陽系質量的99.8%,那剩下的0.2%大部分來自木星。所以地球的質量只佔據太陽系中極其微小的一部分,我們在太陽系中真的微不足道。 2. 太陽主要由氫和氦組成 如果你能分解太陽,把它的各種元素堆積起來,你會發現它74%的質量來自氫,24%是氦。剩下的2%包含了微量的鐵、鎳、氧以及太陽系所擁有的其他元素。
  • 太陽系體積最大的行星-木星,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個地球?
    我們經常問地球能容納多少月亮,或者多少個地球和太陽一樣大。你可能還想知道多少個地球的體積相當於其他行星。事實上,木星的體積相當於1300個地球。木星的大小比太陽小一個數量級(×0.10045),但仍比地球大一個數量級(×10.9733),大紅斑大約有二到三個地球大(數量級相同)。
  • 地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人口?震驚
    目前有超過70億人居住在地球上,而這個數值正呈指數式增長。那麼,這是包括我在內的很多人都想知道的問題:地球到底可以容納多少人呢?據估計,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超過100億,而科學家不確定這是否將是可持續的。為說明原因,讓我們首先談談我最喜歡的主題——食物。
  • 能容納100億個太陽,宇宙最大恆星到底有多大?
    卡爾·薩根曾經說過,宇宙中的恆星比地球上的沙子還多。2016年,天文學界根據20年來哈勃太空望遠鏡的數據,預估可觀測宇宙內有2萬億個星系。包含1000億到4000億顆恆星的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普通的棒旋星系。
  • 地球能容納多少人?
    如今有超過七十億人生活在地球上,而且這個數字正在呈指數式增長,包括我在內有很多人在思考地球能夠容納多少人 預計到本世紀末,人口數將超過100億。科學家不確定人口是否會持續增長,為了找出原因。我們來探討我最喜歡的話題 「食物」。如果你把所有用於飼養牲畜的土地,放在一塊大陸上,它將佔據整個非洲。 事實上可能比非洲還要大,會達到80到90億英畝。
  • 可容納45億個太陽的恆星-盾牌座UY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太陽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天體,佔有太陽系總體質量的99.86%。太陽是位於太陽系中心的恆星,它幾乎是熱等離子體與磁場交織著的一個理想球體。太陽直徑大約是1392000(1.392×10)千米,相當於地球直徑的109倍體積大約是地球的130萬倍其質量大約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
  • 它被稱為宇宙最大星球,體積是太陽的45億倍,它能容納多少人?
    在有能力走出地球之前,人們一直固執地認為地球是一顆無比龐大的星球,甚至有人斷言地球為宇宙最大星球。而在走出地球之後,人們清醒地認識到,對於浩大宇宙而言,地球不過滄海一粟,暫不說可見區域直徑超930億光年的偌大宇宙,哪怕將目光縮至銀河系,地球仍宛如螻蟻,毫不起眼,其特殊之處只在於它擁有良好的環境且孕育了生命。地球不是宇宙中最大的星體,那麼「宇宙最大星球」之名屬於哪顆星球呢?有科研人員想到了藍特超巨星。
  • 關於太陽,你所不知道的十個冷知識
    你覺得你對太陽足夠了解嗎?下面是有關太陽的10個知識,看看你對太陽的了解究竟如何? 我們知道一些大而明亮的恆星,例如船底座η和參宿四,但是它們相距我們非常遙遠。如果在距地球17光年的距離內選出50個最接近的恆星,那麼太陽是第四明亮的恆星。
  • 關於雲的三個冷知識,你知道幾個?一片雲約重50萬公斤
    一片積雲約重50萬公斤小時候我們經常用這樣的比喻來形容雲的輕盈。「天空中的雲朵像潔白的羽毛,輕輕地漂浮在藍天之下。」「雲一朵接一朵,像棉花一樣。」......但云真的如我們想像中的那般輕盈嗎?其實並不是。
  • 太陽表面溫度很高,地球內部溫度更高,宇宙中最高溫度是多少?
    太陽是太陽系光與熱的源泉。依賴於這份光與熱,地球生命在數十億年以來得以繁衍生息。自古以來,人們就對太陽充滿了敬畏,人們知道太陽所能夠提供的能量是巨大的,但人們想不到的是,在地球表面能夠收集到的太陽能量與太陽表面所散發出來的能量相比,可以說是微不足道。
  • 太陽裡面是什麼?關於太陽的15個科學冷知識,你知道幾個?
    1、對於太陽最早且正確的認識,是在2000年前的古希臘,當時的天文學家認為,太陽不僅僅是個大火球這麼簡單,而且太陽距離我們很遠。2、16-17世紀,隨著哥白尼「天體運行」的普及,人類才意識到,地球是繞太陽運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