倉位管理被很多人狹義地理解為「保護止損」或者「初始止損」,這只是理解到倉位管理的一小部分內容,但總比從來不考慮倉位管理的投資者強。「止損」動作只是倉位管理技術的一部分,止損策略的作用是告訴交易者在特定的交易當中,什麼條件下應該撤離部分或全部倉位。倉位管理技術還涉及「進場」、「出場」、「加倉」和「減倉」動作。
科學的倉位管理技術的基本原理是:報酬率越高,動用的倉位就越高;勝率越高,動用的倉位就越高。進場和加倉的依據是潛在報酬率上升或潛在勝率上升,減倉和出場的依據是潛在報酬率下降或潛在勝率下降。
金字塔加減倉法是科學的倉位管理技術,由傑西·利莫佛先生發明。金字塔加減倉法認為如果一筆交易處於盈利狀態,那麼交易者應該力圖利用銀價趨勢的持續性來增加倉位,但要求後續加倉量要輕於之前的加倉量。這個要求既符合科學倉位管理本身的要求,也符合人類的心理安全傾向。金字塔加減倉法基於趨勢的持續性,所以保證了實現金字塔加減倉法的可行性。而金字塔加減倉法本身是為了解決趨勢的稀缺性帶來的大規模盈利機會不足的問題,這也是利用金字塔加減倉法的必要性。
科學的倉位管理必須同時考慮風險報酬率和勝率的結構,考慮整個帳戶淨值的變化狀況,同時必須能夠被定量化的處理。無論是初次進場,還是持倉中的加減倉,以及最終的出場,都應該看作是根據銀價當前走勢導致的風險報酬率和勝率結構變化,對倉位進行的相應調整,這才是倉位管理的正途。
下面對金字塔加減倉法進行介紹。金字塔倉位管理技術包括倉位調整時機與位置的界定方法,以及倉位調整幅度的界定方法。
金字塔倉位管理技術基於支撐線和阻力線,因為這是在市場中對於風險報酬率最為有效的界定工具。圖8-12展示的是做多過程中金字塔倉位管理技術的倉位調整時機和位置的界定方法。
首先我們要找到進場點。若現價附近存在較強的支撐線,則支撐線略上的區間無疑是很好的進場點。因為支撐線可以作為我們對多頭市場的假定依據:當銀價處於支撐線之上時,趨勢向上;當銀價跌破支撐線時,多頭趨勢被破壞。另外,支撐線也為每一筆交易界定潛在風險報酬結構。當我們把初始止損放置在支撐線下方的時候,潛在風險幅度就被確定了。
進場後,根據市場的發展,也即相應的風險報酬結構變化,採用跟進止損的方式來改變倉位管理。當銀價如假定那樣繼續前進,每突破一道壓力線並上升一段距離後,或者回踩確認壓力線已經成為有效支撐線後,我們將止損移動至該支撐線下方。跟進止損是一種鎖定浮動盈利的有效方式,實質是相當於通過變相減倉來減少風險暴露。這種減倉方式不同於部分倉位出場的傳統減倉方式,這種減倉來自於減少既有倉位的盈利,而不是減少既有倉位本身。
做空過程中金字塔倉位管理技術的倉位調整時機和位置的界定方法如圖8-13所示,與做多過程的界定標準同理,在此就不一一詳述了。
下面介紹金字塔倉位管理技術的倉位調整幅度的界定方法。金字塔加減倉法的核心是:無論是加倉還是減倉,都必須是遞減的。加倉之所以是遞減的,主要是為了控制加倉的風險,如果加倉量過大,則經不起銀價的回調或反彈。減倉之所以是遞減的,主要是為了及時限制風險的擴大,在觸及止損區域的開始階段就應該撤離大部分的倉位。但要注意的是不能撤離全部倉位,這是為了避免市場「噪音」造成的錯誤觸發止損的情況,所以出場是分批出場,而不是一次性全倉出場。
在滿足進場條件的情況下,以初始進場手數50手為例(初始進場持倉量可參照前面「簡易倉位管理技術」內容的界定方法),之後每一次加倉都是遞減的,例如第1次加倉是30手,第2次加倉是20手,第3次加倉是10手,第4次加倉是6手,第5次加倉是3手,第6次加倉是2手,第7次以後的加倉都是1手。在滿足出場條件的情況下,以100手的倉位為例,每一次減倉都是遞減的,例如第1次減倉60手,第2次減倉30手,第3次減倉10手。
金字塔加減倉的模型如圖8-14和圖8-15所示。圖8-14是做多過程中的金字塔加減倉模型,圖8-15是做空過程中的金字塔加減倉模型。
單看倉位管理模型比較抽象,把模型和實際行情結合起來,這樣效果會直觀很多,如圖8-16所示。
這裡有一點要強調的是,減倉區域是專門針對止損區間的,減倉的過程全部在初始止損區間或者跟進後的止損區間內執行。所為「變相減倉」的跟進止損動作並非金字塔減倉的部分,即跟進止損是全倉的操作,並不是過半倉位的操作,這點切勿混淆。
圖8-17是把實際倉位管理操作更直觀化的例子,實例中展示的是2011年3-4月的白銀跨年度牛市尾聲部分,光是這段時間內就存在至少5次的加倉機會。在嚴格限制風險的情況下,倉位從原來的100手逐步增加到230手,盈利能力相當可怕,是一般倉位管理技術和無倉位管理理念的交易方法永遠無法企及的。讀者可以從實例中細細體會倉位管理的奧妙。
金字塔加減倉法在震蕩行情擁有極快的資金周轉速度,在單邊行情中能帶來巨大的盈利,而且風險完全在控制範圍之內;唯一的缺點是在震蕩行情中會出現次數較多的觸發止損現象,造成小幅虧損或者盈利能力偏低。儘管如此,金字塔加誠倉法在單邊行情中的巨大盈利能力足以令其在震蕩行情中的尷尬顯得微不足道。因此金字塔加減倉法是科學的倉位管理方法,非常適合大、中資金投資者或者有條件盯盤的投資者。
根據市場統計資料的分析結果得知,炒股最常見的不良心態如下:
1:盲目跟風
盲目跟風是最常見的一種股民心態。這是指股民在自己沒有分析行情或對自己的分析沒有把握時,盲目跟從他人的心理傾向。這種投資者往往是一方面對股價的狂漲狂跌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另一方面自己也上了那些在股市中興風作浪的人的當。在股市之中時常有風雲突變,不時會有虛實參半,令人無可適從的消息傳來。這種時候一定要有自主判斷、自主決策的能力,避免人買亦買,人虧亦虧。股市中,真理不會因為人們的蜂擁而上就掌握在多數人手中,因此切忌盲目跟風。
2:舉棋不定
具有這種投資心理的投資人,原本在買賣股票之前已制訂好了計劃,但當他步入股票市場時卻一有風吹草動就心猿意馬,不能按計劃實施自己的方案,不是按兵不動,就是轉而跟風。舉棋不定的人太易受環境的左右,朋友的三言兩語或是其他股民的不同做法都會使他改變初衷,原本打算拋出的也不敢拋了,原本打算買進的股票也換了一種。如果說自己原來的計劃是經過縝密的思考的,此時就應當堅持自己的立場,不因現場買賣氛圍的壓力而拋卻自己有理有據的分析。否則不但可能錯失發財良機,更有可能再次因跟風而蝕本。
3:欲望無止境
投資股市自然都是為了賺錢,但切不可太貪心,否則常常會造成「扭贏為虧」的局面。股票市場上貪心的人總是不能控制自己的貪慾,每當股票價格上漲時,總不肯果斷地拋出自己持有的股票,總是在心裡勉勵自己:一定要堅持到盈利的最後一刻。最終導致錯失良機。或是每當股票跌時遲遲不肯買進,總盼望股價能一跌再跌。這種無止境的貪慾,反倒使本來已經到手的獲利事實落空。
另外,就是從儘量多賺錢的角度來說,死等一個股票漲到最高點也不可取。首先,誰也不會準確知道到底最高點會在何時出現,而且即使出現,也是轉瞬即逝、難以把握的,誰也無法保證你能搶在別人之前把股票拋掉。哪怕是通訊過程或操作過程上的一點耽擱都會使你錯過這個「黃金點」。其次,從穩健經營的角度來說,有若等這一隻股票再漲一點的時間,不如賣掉它趕緊再買一些處於低價位的股票,待其攀升一段後再賣掉。這種做法可以在同樣長的時間裡穩賺兩筆。不但保住了可以到手的利潤,而且充分利用了時間這一股市中另一可以用金錢來衡量的因素。同時還可能獲得更大的利潤。總而言之,股市中流行的一句話概括得好:「多頭空頭都能賺錢,唯有貪心不能賺錢。」
4:把炒股當賭博
不少股民都希望一朝發跡,一旦抓住一隻股票,總想靠它一本萬利,缺乏耐心和自身的判斷力。若這一隻股票獲了利,就會像賭徒一樣不斷「下注」,把一切資金、希望、以至身家性命都押在這一個寶上,直至輸得傾家蕩產。其實股市雖說變化無常,但並非完全沒有規律可循,這同賭場中的碰運氣不同。見好不收,依靠純粹由心理支持的價格飛漲的牛市雖可持續一段時間,但終將一瀉千裡。而這種魯莽的空中樓閣的締造者也很少能倖免於難。
5:貪便宜貨
高價入市,手接別人的「最後一棒」,當然是投資者都不願碰到的情況,但一心一意只想購入價格十分低廉的股票也不見得會有好的收益。若低價的股票還有很大的上漲空間,低價位購入自然是最好不過的選擇。但若購買股票時一味貪低,不加分析,不去購買勤升的優質股,只購買一些價值不高、波動不大的低價股票,往往會被套牢在這些「垃圾股」中,眼看機會一個個溜走。
6:恐慌
在股市中保持警覺是十分必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聽風就是雨。股市中隨時傳入的消息是很多的,其中良莠不齊,不乏別有用心者造的「假信息」或妄加猜測者搞的「空穴來風」。在這兩種情況下大起恐慌,盲目拋售手中股票不啻是一場災難。在這裡強調的是對消息的分析。這個步驟分為兩部分:一是核實消息的真實性。二是對消息可能產生的影響加以判斷。即使消息是真的,其影響也有暫時的和長久的之分。若只起暫時的影響,也沒必要做出什麼大的反映。
7:不敢輸
在充滿競爭的股市中沒有常勝將軍。許多人又總是敢贏不敢輸。如何面對輸的事實並盡力把損失減到最小,就是我們在投資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輸這個事實,不是不面對就會自動消失的,相反,你越是不敢正視它,後果就會越嚴重。所以我們應當主動出擊,當斷則斷,把無望回升的股票立即趁早拋掉。大勢已去的股票不會因為你一廂情願地等下去而反彈。這種自欺欺人的做法只會招致更大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