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員股海自白:炒股炒成心靈雞湯

2020-12-05 上觀

我真不知道該不該把自己稱為一個股民。

 

如果我說自己是股民,身邊的報社同事一定會笑話我。他們知道我幾乎不看財經新聞,沒有一點股市常識,但即便這樣,猶豫了很長時間後,我還是在十幾天前決定投身股海。

 

現在分析自己投身股海的真正誘因,應該不是那些一夜暴富的股市神話。因為工作需要,我會找幾位評論員一起聊聊股市。其中一位財經評論員告訴我,「股市是一種比較適合普通人投資的一種理財活動,它投入成本可高可低,進出方便。所謂全民炒股更多是作為一種批評而出現的,但是,這種說法先天地把股市作為一種只適合部分人的市場來看待,這是不夠正確的。」

 

這段話讓我特受啟發,我突然想證實一下,自己是不是那些被批評「不適合人群」中的一員。兩年前,我連銀行推薦的理財產品都不理會,炒股更離我十萬八千裡。慢慢地,我開始意識到理財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過去那種被動、消極的儲蓄觀念,現在怎麼看都不合時宜了。

 

對,理財理應成為現代人的生存素養之一。炒股也是一項生存技能,我應該體驗一下。

 

初入股海一心想跟「股神」炒

 

我把自己想投身股海的想法告訴身邊一位「股神」,他是離我最近的資深股民,據說家裡的豪車都是炒股掙來的。「股神」很冷靜,他勸我一定要謹慎。

 

「股神」苦口婆心地跟我說,「你聽到的都是誰誰在股市裡掙了多少錢,恐怕很少聽誰在股市裡被套牢了多少年吧?你一定要糾正股市觀,不要總想著一進股市要掙多少錢,而是如何保證投身股市不賠錢」。

 

我告訴「股神」,我自知財商不高,也從來沒指望能在股市裡掙多少錢,而且,我是一個風險意識很強的人,所以我確信自己不會在股市裡投入太多錢。

 

「股神」卻不以為然,他說,「你說這些都沒用。如果你5萬元在股市裡變成了10萬,10萬變成了30萬,這個時候你還能確保你自己不加大投入麼?投入越大風險越大,所以,入市之前,你必須好好了解一下股市的知識」。

 

我反駁「股神」——你說的無非就是「炒股炒的是人性」,我會控制我的欲望。

 

其實,我對「股神」的訴求很簡單,我沒有興趣去學習股市知識,只是希望能告訴我可以買什麼股,在什麼價位買,等你決定出倉的時候再告訴我一下。我一再跟他強調,「你當諮詢老師,咱們關係這麼好,即便是賠錢了,我也不會怪你」。「股神」則一本正經地告訴我,「正因為關係好,你賠錢了自己不在乎,我心理還不好受呢」。

 

於是,「股神」到底沒有做成我的老師。我也放棄了和「股神」交流學習的打算。

 

「炒股炒成心靈雞湯」

 

於是乎,4月中旬的一天,我找了一家證券公司開了戶。之前和客戶經理有過電話聯繫,客戶經理替我惋惜,「如果你能早十天開戶,跟著我炒,1萬元10來天掙2000元絕對不成問題」。她真正打動我的並不是收益回報,而是她說「跟著我炒」。對,這就是我想要的老師。

 

第二天早上9點多,我同時打開電腦和手機裡的軟體,然後給客戶經理打電話問該買什麼股。一番交流之後,客戶經理吃驚地說,「您當真是一竅不通啊?還是在百度裡學習一下股票交易規則,咱們明天再買入吧?」可我實在等不及了,我對她說,「沒關係,您先告訴我買哪支股就成」。於是,她推薦了某隻「中字頭」股票。

 

買入,委託,交易成功。哇,當我在「我的資產」裡看到我擁有了第一支股票時,竟然有一種莫大的成就感。起起落落的曲線,像跳躍的音符。那個時刻,我一點都不在乎它的起落對我意味著什麼,我只是亢奮於股海中我擁有了人生第一支股票,雖然只買了區區400股。

 

初入股市之後,我迫不及待地給客戶經理打電話,「您還有什麼股票推薦?」她說,「你別著急,先買這一支,別加倉也不用減倉」。我只是「嗯,哦」應付答應,其實我都不知道她說的「加倉」、「減倉」是什麼意思,但我不甘心,繼續諮詢其他股友的意見。

 

幾番交流下來,我也學會了一些「請教技巧」,不再直接問對方「有什麼股票可以推薦」,而是換成「你持有什麼股票,什麼價格買入的」。如果我看到的價位和他們買入的價格相當,也就會順手買上一兩百股。就這樣,入市才兩天,我就擁有了三支股票。

 

那幾天股票漲勢不錯,甚至連續兩天漲停。每天下午上班後,我都會喜滋滋地向同事炫耀,「你看我什麼都不懂,選的股票都飄紅了」。而那位「股神」則時不時地還會來我身邊轉轉,抱著一副教育而非具體指導的姿態勸我清倉。我對此不屑,「怎麼可能,我剛入市就讓我清倉?!」

 

5月5日那天,那支中字頭股票開始下跌。還好,我趕緊賣出,4000多元的成本還收益了500多元。但其他幾支股票的成本價還沒有收回,7日雪上加霜股市又大跌,我只好繼續讓它們在股海中沉浮。

 

「股神」朋友一直勸我,如果真的打算炒股,應該去好好學習鑽研。鑑於「股神」從不給我推薦具體股票,我已經有些「慍怒」,我說,「我是抱著無知無畏的精神進入股市,在風險可控的範圍內,你應該去肆意體驗人生中的每一件事,在這個體驗的過程中,你才會發現你到底適合不適合做這件事,你到底喜歡不喜歡做這件事?沒有體驗,我如何給自己下結論?」

 

「股神」沉默了幾秒,然後說,「你硬生生把炒股心得說成心靈雞湯,真是股海中的一朵奇葩?!」

 

其實,我覺得自己也挺奇葩的。說「體驗」著實不假,但我還是不願意去想像,如果我的帳戶裡的股票資產真的賠本了,我會不會傷心?那幾萬元的資產,儘管也不多,但至少也夠我去馬爾地夫住幾個晚上了。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圖片來自網絡。本文編輯:洪俊傑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相關焦點

  • 抵押房產炒股炒基金專家直言:投資拒絕瘋狂
    押房產炒股炒基金 多少「旅鼠」投向大海  自今年開市以來,滬深股市投資狂飆。A股新增開戶數大幅激增,連續多日創下1200億元左右的天價成交量,排隊取款和開戶的往日盛景再現。到股市去!國人多年未見的投資熱潮隨著股市的瘋狂開始群情激蕩,股市震蕩卻隨之加劇。
  • 心靈毒雞湯,你喝還是不喝?
    最近網絡上流傳比較盛行心靈毒雞湯,早中晚在朋友圈都在轉發點讚,這些看似勵志又激勵人心的話為什麼會被稱之為心靈毒雞湯呢?1、今天你讓我愛理不理,明天我就讓你高攀不起2、你有足夠努力讓未來看見你嗎?別人都在拼命,你怎麼好意思浪費時間?
  • 心靈毒雞湯的危害
    毒雞湯的真面目生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許多多的毒雞湯,毒雞湯,就是表面看上去像是心靈雞湯文,其實暗藏著營銷和詐騙信息的文字內容。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過去散發過無數正能量的"雞湯",在社交網絡亂象中變了味兒,各類"箴言妙語"目不暇接,多種廣告信息難辨真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雞湯文"在誘發網友轉發的背後,還暗藏著一條收益不菲產業的鏈條。
  • 雞湯汙名化:曾經那些心靈雞湯為何現在被人厭棄?
    但是到了現在,人們開始不喜歡這些雞湯文了,甚至看著就煩,於是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毒雞湯。愛迪生說,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靈感,這句話一度催人上進,作為一個心靈雞湯來使用。可是當人們發現了的後半句話"但很多時候那1%才是最重要的"後才明白∶原來,成功並不只是靠努力就能取得的,這個名言也就變成了毒雞湯了。條條大路通羅馬,可是有的人就身在羅馬。
  • 《心靈奇旅》:不是「毒雞湯」
    《心靈奇旅》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0,但在讚譽聲之外,也有不少評論認為《心靈奇旅》是一碗毒雞湯,讓人不思進取,抹殺努力的價值。我倒是覺得這種定論過於簡單粗暴了。
  •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在筆者的印象中,哲學是一門無比高深的學問。但凡是能把哲學搞清楚的人,無疑都是「業界大牛」。就當代研究哲學出名的學者而,首推復旦大學陳果、「自由學者」王東嶽。
  • 學點微積分,炒股可以炒得更好
    「學點微積分,炒股可以炒得更好。」可惜,因為中國高考不考微積分,所以中學不教微積分,他認為「這是個錯誤」。    數學對醫療很有用    「數學跟醫療當然有關係!」昨天,當記者問及丘成桐為什麼要來參加一個網際網路社區醫院的成立儀式,他很肯定地說,數學對網際網路、對醫療都很有用。他解釋之所以來參加,是想看看他領銜的團隊,能否將開發大數據數學模型運用在醫療健康領域。
  • 著名華人數學家:學點微積分 炒股可以炒得更好
    「學點微積分,炒股可以炒得更好。」可惜,因為中國高考不考微積分,所以中學不教微積分,他認為「這是個錯誤」。  數學對醫療很有用  「數學跟醫療當然有關係!」昨天,當記者問及丘成桐為什麼要來參加一個網際網路社區醫院的成立儀式,他很肯定地說,數學對網際網路、對醫療都很有用。他解釋之所以來參加,是想看看他領銜的團隊,能否將開發大數據數學模型運用在醫療健康領域。
  • 心靈雞湯有毒,我們為何還喜歡?都怪古人的表達太美,太迷人!
    今天小笙就要和大家分享古人的心靈雞湯表達方式!01「議論文」式心靈雞湯什麼叫「議論文」式的心靈雞湯呢?這種心靈雞湯的講授方式與議論文有相似之處。它有中心論點,分論點,還會運用修辭手法。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 《無問西東》:兜頭就是一桶心靈雞湯
    掙吧來掙吧去,終於還是把《無問西東》給擼了擼完感覺賊空虛帶著滿心文藝情懷顛顛兒的去了灌了一腦子煽情雞湯喪頭喪腦的回了還是中國夢口味的也不是說這碗雞湯是碗爛湯關鍵是在萬裡山河一片雲山霧罩的讚美聲裡也不差姐了
  • 這份書單,是對心靈雞湯的反抗
    在機場的書店,在網店的暢銷排行榜,我們已經見到過太多以「心理/教育」為噱頭的心靈雞湯。這一次,我們用優質的書籍,為這個類別做一次「正名」。《心靈的整飾:人類的情感商業化》 [美] 阿莉·拉塞爾·霍克希爾德 著成伯清 / 淡衛軍 / 王佳鵬 譯 雅眾文化|上海三聯書店2020-1「誠然,一個充滿恐懼的人,可能會犯錯誤,可能無法深思熟慮,甚至可能(如我們所說)無法思考。
  • 四句即是正能量又是雞湯的話,減少創業成本從讀懂它開始
    一個事業成功的人肯定少不了正能量的鼓勵和牽引;一個事業失敗的自然也少不了心靈雞湯的誤導和推拉。因此,我認為我們在選擇事業前,要正確辨別正能量和雞湯,這事迫在眉睫,讀懂了它,可少交學費,減少創業成本。有人曾把正能量和心靈雞湯比作兩種同種效果的藥片,把它們用在不同的患者身上會取得不同的效果。
  • 當英文名言遇上畫風清奇的毒雞湯翻譯…簡直酸爽
    新夢想英語口語口語/美文/晨讀/聽力/打卡/免費英文名人名言作為裝逼界的一大神器,厲害之處就在於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不一定看得懂那些外國大家們在說什麼。勵志心靈雞湯翻譯:混混噩噩的生活不值得過。流行語毒雞湯翻譯:睡你麻痺,起來嗨!奧維德 古羅馬詩人The greater the man,the more restrained his anger.勵志心靈雞湯翻譯:人越偉大,越能克制怒火。流行語毒雞湯:好生氣哦,但還是要保持微笑。
  • 在中國股市,為什麼炒股必然是孤獨的?太精闢了睡不著就反覆看看
    為什麼大部分散戶炒股不希望別人知道?一個真正炒股的人很孤獨,這句話沒錯。尤其是那些炒得好的人,連世俗間的朋友往往比其它的一些行業少一些,這些本質上緣於炒股這個行業的特殊性。比如有人找你薦股,推薦了不賺錢覺得你不夠意。賺錢了,請繼續,只要賠了一單大的,那麼OK,你肯定會少了一位朋友。
  • 建炒股微信群、扮演炒股大師——順慶區法院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
    建炒股微信群,扮演炒股大師,吸引被害人進微信群交流、聽取炒股方法,獲取被害人信任後,誘導被害人在虛擬炒股平臺入金並進行比特幣交易,以所謂爆倉的形式將被害人錢財全部騙取......
  • 牛頓的炒股經歷
    當然,沒有歷史記載表明他是不是會武功,如果學武,估計也是能練成頂級高手(玩笑)。一句話來說,科學界就沒有牛頓老師搞不定的,七十二絕技全都會使,其歷史地位連愛因斯坦都無法望其項背。科學界已經沒有挑戰,牛逼頓老師決定進軍金融界,炒股,賺大錢,當遊資。英國的股市早在17世紀初就誕生了,相當於我國明朝天啟年間,而牛逼頓老師生活在清朝順治到康熙年間,所以他是完全有條件炒股的。但是,萬萬沒想到的是,智商幾乎是單挑全世界的牛逼頓,在股市裡竟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牛頓的炒股經歷與我們今天虧錢的散戶並無本質區別。
  • 心靈式教學被斥毒雞湯,「思修女神」依舊如初
    當人們摔倒在地時,各種各樣的哲理也就產生了,有人將其看做真理,也有人將其看做雞湯。 而講述著這些哲理的人們,也在人們的關注下,扮演著各種各樣的角色。 說起雞湯式哲理,就不得不提起一個人。她靠著課程的豐富精彩,個人的幽默風趣走紅,又最終被人們趕下神壇,視作洗腦狂人,不值得效仿。
  • 中國股市的最高境界:炒股就是炒「人性」,悟透才能成為最後贏家
    #炒股技巧急於求成,是炒股過程中絕大部分投資者的通病,也包括之前的自己,他們總想著以最快的速度達到暴富的想法,甚至要在兩個月內就要完成500%的目標。沒錯,市場上確實有一部分投資者,在極短的時間內靠著一波行情收穫了500%的成績,一段時間內,運氣好的不得了,但運氣有來就有去,當運氣離去時,將會再次陷入虧損的泥潭。
  • 這些心靈「毒雞湯」我們都喝過,不要再讓我們的孩子喝了,太毒!
    所以說這碗雞湯我們曾經真的是一飲而盡,但現在我們需要的不是起跑線而是一個起點,一個讓孩子能夠在未來成為只屬於他自己的那個起點。第二碗雞湯:爸媽不離婚就是為了你不管是在電視劇中還是現實生活中我們總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孩子還小,離婚對孩子不好;孩子在讀書,離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年後父母說不離婚還是為了你,怕給不了你完整的家……其實作為孩子很想問問家長,你們不離婚真的是為了「我」嗎?
  • 心靈毒雞湯:不要試圖鶴立雞群,要試圖離開那群雞。
    2020-12-23 14:03:44 來源: 小白免 舉報   心靈毒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