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感謝大家瀏覽小笙的文章!
今天小笙就要和大家分享古人的心靈雞湯表達方式!
01「議論文」式心靈雞湯
什麼叫「議論文」式的心靈雞湯呢?這種心靈雞湯的講授方式與議論文有相似之處。它有中心論點,分論點,還會運用修辭手法。
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莊子《莊子·內篇·養生主》
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
出這話出自莊子的《養生主》。寓說理於故事之中,意趣橫生,富於啟發意義。文章在提出論點後,接著就引用庖丁解牛的故事加以說明,通過故事來說明道理。這既能把抽象的道理闡述得明白易懂,又避免了說理的枯燥,增強了文章的生動性和形象性。文章描寫生動形象,細節刻畫精細入微。耐人尋味。
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蘇軾《稼說送張琥》
廣博讀書而簡約審慎地取用,在深厚積累之後慢慢地釋放出來。
這句話出自蘇軾的《稼說送張琥》。本文是蘇軾寫給好友的,也可以看做是一篇贈序。全文以種莊稼開篇,以窮富兩種人的耕種環境、耕種方法以及收穫成果作比,為下文的治學之道做了很好的鋪墊。
3.時運交移,質文代變,古今情理,如可言乎?
——劉勰《文心雕龍·時序》
隨著時代的交替推移,崇尚文採或者質樸各代不同,古往今來的情理發展,似乎可以談一談吧!
《文心雕龍·時序》通過列舉唐堯時代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著作。
總結出十個朝代文學蔚然有採,文章的發展歷來多變。時代就像門樞為中心,文學環繞它變化不斷演變。文風的質樸和華麗沿時代發展,文學的興盛衰亡和時代緊連。往古的時代雖然相去久遠,通過文章卻清楚得如在眼前。勸勉大家學習。
早知如此,還需要自己想例子嗎?直接把古人的例子抄上去了!但古人的這個議論文真是頭疼啊!
02「名人名言」式心靈雞湯
名人名言,就是出名的人的言論。尤其還是自己說的!沒辦法,同樣一句話從你嘴裡出出來那就是「平平無奇」,從出名的人嘴裡說出來,那就是「醒世恆言」。
1.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劉向《說苑·師曠論學》
我聽說,少年時喜好學習,如同初升太陽的陽光一樣燦爛;中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正午太陽的陽光一樣強烈;晚年時喜好學習,如同拿著火把照明。
《師曠論學》,出自《說苑》,該書師曠以自己為例,勸勉晉平公學習: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
2.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孔子
孔子說:「我不是生來就有知識的人,而是愛好古代的東西,勤奮敏捷地去求得知識的人。」
03古詩式心靈雞湯
前兩種的篇幅都有點長,讀起來頭痛,最重要的是廢腦子!那就換換整齊又押韻的古詩吧!
和董傳留別
宋·蘇軾
粗繒大布裹生涯,腹有詩書氣自華。
厭伴老儒烹瓠葉,強隨舉子踏槐花。
囊空不辦尋春馬,眼亂行看擇婿車。
得意猶堪誇世俗,詔黃新溼字如鴉。
蘇軾在鳳翔府任職時,董傳曾與蘇軾相從,當時董傳生活貧困,衣衫樸素,但飽讀詩書,滿腹經綸,平凡的衣著掩蓋不住他樂觀向上的精神風骨。蘇軾在詩中一面稱許了董傳的志向,同時預祝他黃榜得中。全詩巧於用典,蘊藉含蓄。
雖然是整整齊齊的,但是還是有點長。那就換下面這一首通俗短小的古詩吧!
冬夜讀書示子聿
宋·陸遊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詩人在冬日寒冷的夜晚,沉醉於書房,樂此不疲地啃讀詩書。窗外,北風呼嘯,冷氣逼人,詩人在靜寂的夜裡,抑制不住心頭奔騰踴躍的情感,寫下了這首哲理詩並滿懷深情地送給了兒子子聿。
首聯詩人讚揚了古人刻苦做學問精神。頷聯是說做學問的艱難。詩的前兩句,讚揚了古人刻苦學習的精神以及做學問的艱難。說明只有少年時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竭盡全力地打好紮實基礎,將來才能成就一番事業。
你喜歡哪種心靈雞湯的表達方式呢?歡迎在評論區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