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典」是基督信仰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關鍵詞,它不僅被自奧古斯丁、馬丁路德、加爾文等許多神學家談論過很多,對於每個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來說也最重要、最樸實的一個詞。
日前,曾經經歷過汶川地震、並在苦難中信仰得到重生的基督徒廖智在微博上多次分享她對恩典的認識。她認為,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軟弱、問題或者很大的問題時,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改變的不是現在世面上很流行的「心靈雞湯」、或「人生哲理」,基督徒的成長最終需要仰望神的恩典,我們今天面臨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和錯誤的教導,最重要的是要分辨並且更加歡喜親近主,「我們每日都當歡喜親近主,免得我們疏遠生命的源頭,便也如同柳絮隨風飄揚,內心不堅定,隨流就被吹走了。」
4月6日,她寫到:
很多人,面對生命當中的軟弱或問題,都喜歡找一些所謂的「心靈雞湯」、或是「人生哲理」,然後信奉著一套一套人造的理論,且不說這些理論當中有多少真正經得起推敲,就算是看上去非常有邏輯有道理的理論,能使我們生命得到真實長進的又有多少呢?或說,真的有嗎?即便是,也不過是非常短暫的起到微不足道的一點點促進作用吧。那這一點點短暫的促進也算不得是生命在成長,頂多是模仿成功那麼一下子。就像一顆田地裡的小草在長大成熟的過程中,只需要創造主施恩所賜的陽光和雨露就能供應自身的成長,而不是一套一套空空蕩蕩顯得「高大上」的理論,理論對於生命的供應就像畫餅充飢的人對著假餅咽口水一樣無力。
因此,我們生命一點一滴的成長都當專心依賴造物主的恩典,常常帶著信心來到主面前,因為我們就像小草不能自己創造雨水養活自己、澆灌自己一樣,我們也不能靠自己創造的那些理論來企圖看到生命的成長,反而只需要單純的信靠那位給予我們生命、也供應我們所需的主,當我們得到幾分供應就消化幾分,生命也就會隨恩典自然而然的成長了。事實上這是一個跟天地萬物一樣自然而然的事,自身所能做的就是信賴、依靠、領受、消化、感恩。人造的理論,反而把事情變得更複雜了不說,對於生命中真正的饑渴起不了一點點止渴的作用,猶如海市蜃樓、空中樓閣,看著挺稀奇,卻抓不住也進不去,更不能幫助我們健康茁壯的成長。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祂的話語、生平就是我們的糧食;祂的恩惠慈愛,對跟隨祂的人來說,在各樣事上都不至缺乏。
4月12日,她再度撰文《黑暗已神,恩典依然》分享,她寫到:
黑夜已深,萬物嘆息,存著永生盼望的人啊,我們要將這盼望持守到底,惡要遠離,善要留心去行。情願安安靜靜佇立在常常向我們施恩的主前,切莫濫交,因為濫交實在是敗壞善行。存心謙卑忍耐,看顧困境中的信徒,向那追求真理的睏乏人伸出援手,遠離無益的自誇和世上虛假的道理。
世界的資訊要謹慎分辨,因如今世人的價值觀已經越來越混亂,有人是從生來就在錯誤的教導中成長的,這等人若是能認識自身的罪,憂傷痛悔就要接納、以堅定的愛心使他回歸;另一等人是良心強硬,並且將敗壞錯謬的道理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我們便要謹慎與他們相交,若是掛念便為他們禱告,認定主的道並堅定的行在他們面前。我們每日都當歡喜親近主,免得我們疏遠生命的源頭,便也如同柳絮隨風飄揚,內心不堅定,隨流就被吹走了。
多餘的辯論紛爭都於我們的生命無益,卻要待人溫和忍耐,或許因著我們的順服,基督耶穌謙卑溫柔的愛得以流淌出來,叫那起爭執的人心中羞愧,便自己悔改迴轉過來。
常常靠主喜樂,使心中的重擔盡都卸下,叫主的聖善之恩作用在我們的心上,使我們一切善行的根基都源於神、歸於神。
在危難的時刻,要眼目專一仰望主道,耳朵也要清醒分辨各樣的聲音,當堅定為主作見證的時候就不要退縮。
.......
黑夜已深,這世界的聲音越來越繁雜,惡者的迷惑也日益加深。軟弱的人不要再繼續軟弱,站起來聽那純正的道理,並留心去行。一切虛謊的道理都要遠離,主必再來,除盡一切的虛假。雖然世界黑暗,然而主的恩典仍是夠用,不要自高,也不要看罪高過恩典,罪永遠高不過恩典。
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從前活在何等黑暗之中,如今卻可以靠主與天父和好,又領受一切從神而來奇妙豐富的恩典,就當認定這莫大的恩典,叫因主而生的喜樂活而又活,吸引依舊在黑暗中的人們歸於主耶穌基督。
我們從罪中走進光明,被主管教煉淨的過程中難免感到痛苦掙扎,然而不要懼怕,因為祂智慧難測,為我們安排的道路是上好的,領受了管教,回過頭來便是加倍的感恩、加倍的喜樂、加倍的自由。誰能拯救一個罪人脫離自己的罪呢?誰能制服我們軟弱取死的肉體呢?靠著主的恩典,心存盼望,忍耐到底,就得勝有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