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廖智談恩典:我們生命的成長需要的不是「心靈雞湯」,而是...

2020-12-05 基督教資訊平臺

「恩典」是基督信仰裡面非常重要的一個核心關鍵詞,它不僅被自奧古斯丁、馬丁路德、加爾文等許多神學家談論過很多,對於每個基督徒的日常生活來說也最重要、最樸實的一個詞。

日前,曾經經歷過汶川地震、並在苦難中信仰得到重生的基督徒廖智在微博上多次分享她對恩典的認識。她認為,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軟弱、問題或者很大的問題時,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改變的不是現在世面上很流行的「心靈雞湯」、或「人生哲理」,基督徒的成長最終需要仰望神的恩典,我們今天面臨各種各樣的價值觀和錯誤的教導,最重要的是要分辨並且更加歡喜親近主,「我們每日都當歡喜親近主,免得我們疏遠生命的源頭,便也如同柳絮隨風飄揚,內心不堅定,隨流就被吹走了。」

4月6日,她寫到:
很多人,面對生命當中的軟弱或問題,都喜歡找一些所謂的「心靈雞湯」、或是「人生哲理」,然後信奉著一套一套人造的理論,且不說這些理論當中有多少真正經得起推敲,就算是看上去非常有邏輯有道理的理論,能使我們生命得到真實長進的又有多少呢?或說,真的有嗎?即便是,也不過是非常短暫的起到微不足道的一點點促進作用吧。那這一點點短暫的促進也算不得是生命在成長,頂多是模仿成功那麼一下子。就像一顆田地裡的小草在長大成熟的過程中,只需要創造主施恩所賜的陽光和雨露就能供應自身的成長,而不是一套一套空空蕩蕩顯得「高大上」的理論,理論對於生命的供應就像畫餅充飢的人對著假餅咽口水一樣無力。

因此,我們生命一點一滴的成長都當專心依賴造物主的恩典,常常帶著信心來到主面前,因為我們就像小草不能自己創造雨水養活自己、澆灌自己一樣,我們也不能靠自己創造的那些理論來企圖看到生命的成長,反而只需要單純的信靠那位給予我們生命、也供應我們所需的主,當我們得到幾分供應就消化幾分,生命也就會隨恩典自然而然的成長了。事實上這是一個跟天地萬物一樣自然而然的事,自身所能做的就是信賴、依靠、領受、消化、感恩。人造的理論,反而把事情變得更複雜了不說,對於生命中真正的饑渴起不了一點點止渴的作用,猶如海市蜃樓、空中樓閣,看著挺稀奇,卻抓不住也進不去,更不能幫助我們健康茁壯的成長。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祂的話語、生平就是我們的糧食;祂的恩惠慈愛,對跟隨祂的人來說,在各樣事上都不至缺乏。

4月12日,她再度撰文《黑暗已神,恩典依然》分享,她寫到:

黑夜已深,萬物嘆息,存著永生盼望的人啊,我們要將這盼望持守到底,惡要遠離,善要留心去行。情願安安靜靜佇立在常常向我們施恩的主前,切莫濫交,因為濫交實在是敗壞善行。存心謙卑忍耐,看顧困境中的信徒,向那追求真理的睏乏人伸出援手,遠離無益的自誇和世上虛假的道理。

世界的資訊要謹慎分辨,因如今世人的價值觀已經越來越混亂,有人是從生來就在錯誤的教導中成長的,這等人若是能認識自身的罪,憂傷痛悔就要接納、以堅定的愛心使他回歸;另一等人是良心強硬,並且將敗壞錯謬的道理看得比生命還重要,我們便要謹慎與他們相交,若是掛念便為他們禱告,認定主的道並堅定的行在他們面前。我們每日都當歡喜親近主,免得我們疏遠生命的源頭,便也如同柳絮隨風飄揚,內心不堅定,隨流就被吹走了。

多餘的辯論紛爭都於我們的生命無益,卻要待人溫和忍耐,或許因著我們的順服,基督耶穌謙卑溫柔的愛得以流淌出來,叫那起爭執的人心中羞愧,便自己悔改迴轉過來。

常常靠主喜樂,使心中的重擔盡都卸下,叫主的聖善之恩作用在我們的心上,使我們一切善行的根基都源於神、歸於神。

在危難的時刻,要眼目專一仰望主道,耳朵也要清醒分辨各樣的聲音,當堅定為主作見證的時候就不要退縮。

.......

黑夜已深,這世界的聲音越來越繁雜,惡者的迷惑也日益加深。軟弱的人不要再繼續軟弱,站起來聽那純正的道理,並留心去行。一切虛謊的道理都要遠離,主必再來,除盡一切的虛假。雖然世界黑暗,然而主的恩典仍是夠用,不要自高,也不要看罪高過恩典,罪永遠高不過恩典。

我們都是蒙恩的罪人,從前活在何等黑暗之中,如今卻可以靠主與天父和好,又領受一切從神而來奇妙豐富的恩典,就當認定這莫大的恩典,叫因主而生的喜樂活而又活,吸引依舊在黑暗中的人們歸於主耶穌基督。

我們從罪中走進光明,被主管教煉淨的過程中難免感到痛苦掙扎,然而不要懼怕,因為祂智慧難測,為我們安排的道路是上好的,領受了管教,回過頭來便是加倍的感恩、加倍的喜樂、加倍的自由。誰能拯救一個罪人脫離自己的罪呢?誰能制服我們軟弱取死的肉體呢?靠著主的恩典,心存盼望,忍耐到底,就得勝有餘了。




相關焦點

  • 基督徒,不可徒受神的恩典!
    即使事態的發展和我們的禱告預期不一樣,甚至這樣的環境成為一種患難和逼迫,我們都要懷著感恩的心來將榮耀歸給神。因為既然這樣環境和患難有神的允許,這就意味著這裡面有神特別的祝福和對我們屬靈生命的操練,我們知道神總不會撇下我們,神難道沒有和我們同在嗎?
  • 見證:數算2020年的恩典
    感謝上帝今天我願意和家人們分享我個人今年一年的恩典。感恩非常感恩百家號這個平臺。到了我們這個年齡,上有老下有小,真的不容易。感恩的是我們有信仰,我們可以借著禱告交託。基督徒並非沒有苦難,而是明白誰在承載苦難!基督徒並非不會遇到問題,而是遇到問題時能夠靠信仰的力量去得勝環境!4平淡的生活
  • 廖智寫長文見證與丈夫美滿婚姻背後的故事:上帝所賜的愛情
    使我真的經歷祂所說的「豐盛的生命」,越這樣信靠主,越收穫祂所賜的「出人意料的美善與平安」,生命中許多高高低低都被除去,而我的信心也靠著恩典變得越來越堅固(現在仍舊還在成長的過程中),也就越來越願意凡事禱告、追求神的話語、國度、真理。
  • 異端邪說丨恩典福音的牧師宣揚信耶穌就得救,不需要認罪悔改
    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的流血犧牲,客觀上洗淨了人一切的罪(客觀上的應許),但基督徒依然帶著舊造的肉體,依然會犯罪,所以,每個基督徒要常常省察認罪(主觀上的經歷)!我們需要認罪才得洗淨、得到赦免,若不及時認罪必召致神的管教!
  • 廖智:地震帶走了我的女兒和雙腿,我在至暗中尋求到光
    廖智從小在高壓下成長,雖然幾經崩潰,但又會發現自己能承載更多。父母關係不好,吵架厲害的時候就動手,打得彼此滿臉是血。廖智經常躲在床底下看到這個畫面,內心害怕極了。看到廖智的故事,很多人會覺得很「勵志」。的確,她生命中有種韌性,在某些極端的時候,只要過了當下,還能再衝一下。
  • 深度丨從面對疫情來談基督徒的三重職分
    有基督徒或說,疫情又不是我造成的,管理防範的權利又不在我,我何罪之有?又如何罪己?這些想法實在不曉得基督徒作為君王的職分,當在第一時間出來擔責。怎麼擔責?在舊約,多處強調上帝的子民這時要趕緊自卑、悔改、轉向。在新約,耶穌基督將世人的罪孽都擔負在自己身上。歷史上的君王尚且知道罪己、擔責,蒙恩為君尊的上帝之兒女豈不當更加自責以擔道義,讓我們從反省自身是怎樣獲罪於天、又得罪了人開始吧。
  • 基督徒為家人信主禱告的三大原則
    對於一些重生得救品嘗到主恩滋味的基督徒來說,他們很希望自己的家人也能信主,但很多家人首先是持反對的態度。「我不是基督徒,也不想成為一個基督徒。別再和我說這些。」因此如何引導家人信主成為基督徒的苦惱,在《奉他的名》 ——為家庭禱告這一本書中,總結了三個為家人禱告的原則。
  • 心靈毒雞湯的危害
    毒雞湯的真面目生活我們往往會聽到許許多多的毒雞湯,毒雞湯,就是表面看上去像是心靈雞湯文,其實暗藏著營銷和詐騙信息的文字內容。隨著社交網絡的興起,過去散發過無數正能量的"雞湯",在社交網絡亂象中變了味兒,各類"箴言妙語"目不暇接,多種廣告信息難辨真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些"雞湯文"在誘發網友轉發的背後,還暗藏著一條收益不菲產業的鏈條。
  • 廖智:被地震奪去雙腿的舞者,卻因假肢邂逅了愛情
    廖智正視自己身體的殘缺,但她更認為,「這不影響我生氣勃勃地活著」。廖智的語速極快。她不希望與「災民」,這樣憐憫式的標籤永遠綁定在一起,「我想要證明自己是有獨立價值的,不是寄託於災難帶給我的,而是讓大家看到我自己的長處在哪裡。」談及當下的狀態,「女兒、妻子、媽媽」多個角色集於一身的廖智,更容易找到與更多殘疾人朋友的共通之處,她希望自己能為殘健共融多做些事情。
  • 讓我們放下手機,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主
    今日禱告:慈愛全能的天父上帝,我們來到禰的面前,向禰俯服敬拜,禰在經上告訴我們說「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因為父要這樣的人拜他」。可見,禰最看重的不是我們的外表,而是我們的內心。主啊!我們應當在禰面前思想省察,我們為什麼要參加主日敬拜?
  • 基督徒如何在世人面前見證神?
    這一個原則不是外在人為所定規的,而是基督在人心裡所放下的準繩。當一個真正信耶穌的人在聖經中看見主耶穌的行徑與教導,自然心裡也就有了行事為人的準則。所以作為基督徒,再有一個被世人認可的行為之先,當靠著基督使自己首先成為光明的人。
  • 恩典福音(中)丨揭開平約瑟、江湧流等敵基督的面具
    這些成功神學的鼓譟者認為上帝總是滿足真正信徒的任何需要,並且提供最好、最名貴的財物,直到信徒滿意為止!」,表明牠們看重的是今生的榮華富貴,滿足的不是上帝的心意,而是自己的私慾,至於永生早就被牠們拋之腦後!
  • 在生活中經歷神 || 基督徒蒙恩見證:父神的恩典,夠我用!
    當時,我們互相給了號碼,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把號碼給她,以前,被人騙過,對陌生人會很謹慎。但是,不知怎麼我對基督徒有很強的好奇心,同時我有想去教會看看他們的想法,看看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後來,我去了教會。可惜的是,我去了二次教堂,都沒找到那位大姐。然而,聖誕節時,大姐打電話給我說他們有慶祝聖誕節的活動,正好是星期六,我不上班,我就去了。
  • 三步助基督徒走出失戀泥沼
    網絡上有一句流行的話說:「我們因不認識而走到一塊,我們因認識而彼此分開。」失戀往往是人生功課,生活在大千世界的基督徒有時也不能倖免。一筆名為「牧人」的基督徒特分享了自己的三點看見,對弟兄姊妹很有幫助。基督徒失戀應該怎麼辦?作為基督徒,主是我們得安慰的源泉,但很多時候我們會在這個非常時期迷失自己,需要外來的幫助,指導我們更好地從失戀的痛苦中走出來。
  • 《心靈奇旅》:不是「毒雞湯」
    《心靈奇旅》目前豆瓣評分高達9.0,但在讚譽聲之外,也有不少評論認為《心靈奇旅》是一碗毒雞湯,讓人不思進取,抹殺努力的價值。我倒是覺得這種定論過於簡單粗暴了。
  • 這些心靈「毒雞湯」我們都喝過,不要再讓我們的孩子喝了,太毒!
    孩子躺在搖籃裡正在自己吃手,她馬上拿著三字經在孩子耳邊念:人之初,性本善…… 她見到任何東西都馬上把孩子抱過去給孩子講一通這是什麼……撒貝寧曾說:孩子是不需要所謂的「起跑線」的,需要起跑線的是百米賽跑,而人生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是不需要起跑線的,大家一起跑,誰堅持到最後誰是勝利者。
  • 心靈雞湯有毒,我們為何還喜歡?都怪古人的表達太美,太迷人!
    今天小笙就要和大家分享古人的心靈雞湯表達方式!01「議論文」式心靈雞湯什麼叫「議論文」式的心靈雞湯呢?這種心靈雞湯的講授方式與議論文有相似之處。它有中心論點,分論點,還會運用修辭手法。1.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
  • 蔣亞新:心靈成長是自己的功課
    蔣亞新:在節目之外,我們還成立了《今晚我和你》心靈成長團隊的聽友俱樂部,我們都統稱叫「雅心」成長團隊,意思是讓我們的心能夠文雅、優雅、高雅。節目中,主持人可能剛剛將傾訴人的角給掀開,因為時間有限,又不能全貌的展示出來,所以在節目之外,我們就成立了一輩子一起成長的免費公益沙龍。周末兩天,我們公益性沙龍分享活動都會固定在一個朋友的地方,這是免費為我們提供的,都是不涉門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