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目前,北鬥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均支持北鬥功能,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
隨著北鬥三號系統正式開通,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鏈迎來重大發展機遇!近10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年均増長20%以上,2019年達到3450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超4000億元。
衛星導航產業鏈全景圖總覽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於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的國家重要空間基礎設施。
從產業鏈來看,目前,我國衛星導航產業鏈的上遊集中在衛星製造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中遊包括終端和系統集成,下遊為運營服務環節。具體來看,衛星產業自上而下的衛星製造、衛星發射、地面設備、終端產品以及衛星應用和服務等環節。衛星產業鏈基於衛星系統和衛星技術,將各類信息產品與服務分發至各級用戶,從而構成價值傳遞的產業鏈。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衛星導航產業鏈上遊環節分析
根據《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衛星導航產業鏈上遊產值比重逐年下降,從2014年的15%降至2018年的10.9%。
▲數據來源:GLA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衛星導航產業鏈中遊環節分析
與上遊產業鏈產值變化趨勢一致,衛星導航產業鏈中遊產值比重也逐年下降,從2014年的64%降至2018年的47.5%。
▲數據來源:GLA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其中具有衛星導航定位功能的智慧型手機銷售量達到3.72億臺。目前,含智慧型手機在內採用北鬥兼容晶片的終端產品社會總保有量已超過7億臺/套,北鬥應用正在諸多領域邁向「標配化」發展的新階段。
數據顯示,2017-2019年,我國導航定位終端產品銷量逐年下降。截至2019年底,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為4.6億臺。
▲數據來源:GLA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車載導航發展之初,後裝導航十分盛行。但由於無法和車輛傳感器深度融合,用戶體驗大打折扣。《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數據顯示,2015年來,汽車導航後裝終端銷量一直保持下滑態勢,到2018年國內汽車導航後裝終端銷量下滑至400萬臺。而2019年中國汽車銷量繼續下滑,測算出2019年我國汽車導航後裝終端銷量約為370萬臺。
▲數據來源:GLA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產業政策的不斷深入、車載導航終端前裝技術的進步以及前裝市場對於價格的靈敏度不高,整車廠逐漸將汽車導航設備的安裝納入汽車前裝環節。
另一方面,我國自2017年對「四危一客」車輛進行強制安裝汽車導航設備的政策,促使我國汽車導航前後裝市場終端銷量快速提升。2017年我國汽車導航前端市場終端產品銷量首次超過後端市場銷量,達到740萬臺,2018年銷量為450萬臺。受汽車銷量市場萎縮,估計2019年全國汽車導航前端市場銷量隨之下滑。
▲數據來源:GLA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是世界上修建橋梁最多的國家之一,但同時也是世界上地質災害最嚴重、受威脅最多的國家之一。因此,對橋梁、道路、大型建築以及山體滑坡的位移監測就顯得尤為重要。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監控終端產品銷量呈下滑態勢。2018年我國各類監控終端銷量約為500萬臺,與上年持平。2015-2018年,我國監控終端銷量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14.5%,據此測算2019年銷量約為470萬臺。
▲數據來源:GLA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三、衛星導航產業鏈下遊環節分析
受益於我國產業政策的布局和落地以及導航衛星、星基地基增強系統以及輔助定位系統等基礎設施的搭建成型。近年來,我國衛星導航下遊運營服務產值佔比不斷提高,佔比由2014年的21%提高至2018年的41.6%,佔比的提高和衍生產值的擴增都表明衛星導航產業的產業化效用愈發明顯,用戶端和市場端應用程度不斷提高。
▲數據來源:GLAC、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衛星導航企業方面,目前,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企事業單位數量保持在14000家左右,從業人員數量超過50萬。根據企查查數據顯示,衛星導航相關企業主要集中在批發和零售業消費領域、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專業應用領域,其佔比分別為:24.9%和17.99%。在各分類應用業務中,通信、汽車、測繪、信息服務、GPS、智慧城市佔據了很大的份額,其中通信業務的相關企業數量最多,達4268家,汽車業務 的相關企業21378家。
▲數據來源:企查查、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下遊市場需求方面,近年來國內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市場需求總量持續提升。行業市場保持平穩增速,交通運輸與車輛監管等傳統行業市場需求穩定,智慧城市、綜合安防、精準農業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發展趨勢明顯。預計到 2025 年,交通運輸仍是我國北鬥衛星導航應用最主要的行業市場,產業化前景極其廣闊。
根據GSA預計,2019-2029年衛星導航累計營收將達到25250億歐元,其中,交通場景佔比達到55%,主要營收來自於車內導航系統(IVS)和先進的駕駛輔助系統(ADAS),而為消費者提供解決方案的佔比達到38.3%,其營收大多來自於智慧型手機和其他終端對LBS服務所產生的時空位置數據的收費。
▲數據來源:GSA、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北鬥+」和「+北鬥」應用的深入推進,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領域主要行業應用市場保持平穩發展。尤其近幾年來,北鬥創新應用已經深入融合到許多產業的轉型升級發展之中,其他行業,如汽車、高鐵、能源、礦產、郵政、移動通信、交通物流、網際網路服務等領域的骨幹企業,主動「+北鬥」發展,逐步開拓形成企業新增業務,成為產業新生力量,從而極大促進了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的整體發展,對總體產值的貢獻正在顯著提高。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預計到2020年,全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將超4000億元。
▲數據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包括各種應用數據及軟體、各類應用集成系統、基於位置的運營服務等在內的由應用衛星導航技術所衍生或直接帶動形成的產值。近年來,我國衛星導航衍生帶動產值比重不斷提高,由61.85%提高至66.2%。2019年關聯產值達到2284億元,佔總產值比重達66.20%。
▲數據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其中產業核心產值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直接相關的晶片、器件、算法、軟體、導航數據、終端設備等。2019年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產業核心產值為1166億元,在總產值中佔比為33.8%。
雖然受到多重客觀因素影響,核心產值增速明顯放緩,但隨著「北鬥+」和「+北鬥」應用的深入推進,由衛星導航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繼續保持較高速度增長,達到2284億元,有力支撐了行業總體經濟效益的進一步提升。
▲數據來源: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了解,北鬥三號建成以後,北鬥辦表示已經著手下一代北鬥建設發展。衛星導航產業長期利好,市場投資前景廣闊。為了更全面的了解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布局情況,中商產業研究院特整理衛星導航概念股一覽: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註:以上信息僅供參考,如有遺漏與不足,歡迎指正!
本文首發於中商產業研究院旗下雲分享平臺【中商情報網】,轉載請註明來源!
更多資料請參考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0-2025年中國衛星導航行業市場前景及投資機會研究報告》,同時中商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策劃、產業園策劃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