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正式組網並舉行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29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於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另據央視新聞報導,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
一、完成組網開通的北鬥系統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市場空間廣闊。
隨著組網完成與開通,北鬥三號導航系統將按計劃提供包括定位導航授時(RNSS)、全球短報文通信(GSMC)國際搜救(SAR)、星基增強(SBAS)、地基增強(GAS)、精密單點定位(PPP)和區域短報文通信(RSMC)共計七種服務,結合應用於交通、農林牧漁、防災減災等領域,市場空間巨大。
2020年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2019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較2018年增長14.4%,預計2020年達到4000億元。
二、軍用市場面臨終端更新升級,北鬥相關產業鏈有望受益。
目前軍用市場上部分終端較為老舊,有些裝備甚至是「北一」時期所採購,早已不能滿足國防現代化需求。2020年北鬥終端產品將開始面向北鬥三號應用全面更新換代,屆時將催生北鬥新一輪產業化,規模化、國家化發展的熱潮。
另外從資金端來看,當前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疊加疫情衝擊,我國2020年度的國防預算依然高達1.268萬億元,維持6.6%的增長,體現國家戰略的重視。在軍費構成中,裝備費用佔比自2010年以來連續攀升,目前已成為軍費預算中佔比最大的部分。如果按照2017年41.1%的裝備費用佔比來算,今年我國國防裝備採購費用將超過6000億人民幣。而武器裝備的更新換代和現代化建設是裝備費用的主要去向,今年「北三」組網成功,裝備更換也許會向北鬥終端有所傾斜,北鬥相關產業鏈有望受益。
三、民用市場上,北鬥系統不斷深化傳統領域業務融合,並加速與新興技術相互賦能。
北鬥系統提供服務以來,已在交通運輸、農林漁業、電力調度等傳統領域得到廣泛應用。作為國家重要的時空基礎設施,北鬥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時間信息,為智能化時代的眾多應用提供了必要的支撐。結合新興的5G通信,北鬥導航系統所構建的新一代信息時空技術體系支持了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可廣泛應用於虛擬實境、智能製造、自動駕駛等場景。
綜上,北鬥三號系統的組網與開通,將帶動海量應用成長並撬動巨大潛力市場。北鬥系統成功組網開通後,將會推動北鬥行業,衛星產業的進入全新的賽道,同時給世界衛星導航帶來新的亮點。
1)軍用市場方面,今年「北三」組網成功,裝備更換也許會向北鬥終端有所傾斜,北鬥相關產業鏈有望受益。北鬥系統將要全面建成疊加政策利好,北鬥、軍用無線通信企業受益,標的:海格通信。
2)民用市場方面,北鬥系統不斷深化傳統領域業務融合,並加速與新興技術相互賦能。北鬥高精度可支持亞米級精度定位,未來有望廣泛運用於行業應用和大眾應用,有望邁向「標配化」發展的新階段,相關受益標的:中海達。
3)其他北鬥產業鏈相關公司:北鬥星通、振芯科技、華力創通、華測導航等。
搜集整理資料及創作不易,求轉發,求點「在看」,覺得好請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