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

2020-10-12 行行查

10月10日,在京瀋高鐵朝陽樞紐至順義段施工現場,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五院)和武漢大學的工程師們使用北鬥慣性組合導航鐵路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俗稱「北鬥慣導小車」),對路段雙線合計49.6公裡的有序軌道進行了多回合精測任務。

「北鬥慣導小車」集成了支持北鬥三號的國產衛星導航接收機和慣性導航系統,用於替換傳統軌道精測手段,快速精準獲取軌道的三維位置坐標、姿態和軌距,實現軌道中線裡程、軌向、高低、軌距、水平等各項幾何參數的高效測量。「北鬥慣導小車」在京瀋高鐵的成功應用,標誌著自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後,首次工程化應用於高鐵建設領域,該小車全部核心傳感器實現國產化,對北鬥應用和高鐵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行行查,行業研究資料庫 www.hanghangcha.com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大部分構成,用戶段又可進一步細分上中下遊:上遊基礎部件是產業自主可控的關鍵環節,基礎部件作為自主可控最關鍵的部分,主要由基帶晶片、射頻晶片、板卡和天線構成;中遊主要包括終端集成和系統集成,是產業發展的重點;下遊的解決方案和運維服務針對具體行業應用場景。目前,產業鏈上遊基本實現全面配套,國內自主研發的北鬥晶片等基礎產品已進入規模應用階段;中遊各類應用終端已廣泛使用於各個行業;下遊也已在各領域進行了探索應用。

據規劃,北鬥系統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提供七種服務,主要包括定位導航授時(RNSS)、全球短報文通信(GSMC)國際搜救(SAR)、星基增強(SBAS)、地基增強(GAS)、精密單點定位(PPP)和區域短報文通信(RSMC)。

伴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目前,北鬥導航系統與基於時空數據的位置服務已廣泛應用於交通、海事、電力、民政、氣象、漁業、測繪等十幾個行業。在即將到來的5G時代,北鬥系統的發展將迎來更多機遇。北鬥系統與5G、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加速融合,提供智慧城市、智慧製造、智慧農業等新型服務,為社會帶來變革。北鬥系統將逐步應用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多個領域,預計未來將產生可觀的經濟效益。

小編:海星

相關焦點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於高鐵軌道精測
    近日,在京瀋高鐵朝陽樞紐至順義段施工現場,來自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鐵五院)和武漢大學的工程技術人員用一臺北鬥慣性組合導航鐵路軌道幾何狀態測量儀(俗稱北鬥慣導小車),對上述路段雙線合計49.6公裡的
  • 北鬥三號首次應用於高鐵建設 相關概念股有望受益
    據最新消息顯示,北鬥三號首次應用於高鐵建設。據悉,與全站儀精測手段相比,北鬥慣導小車的測量效率提高了20倍以上。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應用範圍的擴大,相關概念股也有望受益。那麼,北鬥導航概念股有哪些呢?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吧。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並參觀北鬥系統建設發展成果展覽展示,代表黨中央向參與系統研製建設的全體人員表示衷心的感謝、致以誠摯的問候。 北鬥系統是黨中央決策實施的國家重大科技工程。
  • 重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建設與發展》報告全文
    第三部分:國際合作 北鬥系統作為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四大核心供應商之一,堅持開放合作、資源共享的發展思路,積極務實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促進全球衛星導航事業發展。 ——中俄合作。雙方在系統兼容與互操作、增強系統與建站、監測評估、聯合應用等領域持續開展廣泛深入的合作。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概念股已起飛
    「中國北鬥,服務全球,造福人類。」7月31日上午10點30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於現場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 北鬥三號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服務中國更服務世界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中國北鬥導航系統是由我國自主進行研發、設計、建設並運行的自有衛星導航系統,目的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時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
  • 夜空中最亮的星: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產業鏈解析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衛星正式組網並舉行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29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已完成在軌測試、入網評估等工作,於近日正式入網,使用測距碼編號61提供定位導航授時服務。該衛星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於2020年6月23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另據央視新聞報導,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7月31日上午在北京舉行。
  • 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應用廣泛 各國用戶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充滿期待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劉暢、陳翔、徐德霖、李敏、高佳義、李俊翔、朱宛玲):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服務性能最高、與百姓生活關聯最緊密的巨型複雜航天系統,也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重大空間基礎設施。北鬥系統已經在多個「一帶一路」合作國家得到實際應用,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正式開通,也得到全球更多用戶的期待。
  • 點亮北鬥 導航世界 網友熱議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7月31日上午,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北京舉行,宣告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這一消息,迅即傳遍網絡,引發網友熱議。截至8月5日,微博話題「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已有5.3億次閱讀、8萬次討論。另一話題「北鬥衛星是個什麼星」,閱讀量也高達8993.2萬次,討論量1.2萬次。
  • 中國北鬥全球夢圓——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全面建成之際
    2020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儀式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向全世界鄭重宣告,中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建成,中國北鬥自信開啟了高質量服務全球、造福人類的嶄新篇章。回望來路,這份沉甸甸的「成績單」來之不易。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組網完成
    ,成功發射北鬥系統第五十五顆導航衛星,暨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至此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比原計劃提前半年全面完成。此次發射的衛星屬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經過一系列在軌測試入網後,我國將進行北鬥全系統聯調聯試,在確保系統運行穩定可靠、性能指標優異基礎上,擇機面向用戶提供全天時、全天候、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以及星基增強、短報文通信、精密單點定位等特色服務。1994年,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啟動建設。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衛星功能各不同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        其中每種類型的衛星都有其獨特功用,根據各自運行軌道特點和承載功能,既各司其職,又優勢互補,共同為全球用戶提供高質量的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衛星功能各不同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
  • 北鬥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有幾顆+功能
    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作用
    有時候我們想要了解一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開通的作用,今天給大家分享普及一下相關作用。北鬥三號於2020年6月23日第55顆衛星發射升空,第一顆北鬥衛星是在2007年發射成功的,在26年間中國已成功用44次發射59顆北鬥導航試驗衛星。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最早,人們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接著,人們又發明了無線電、雷達……直到有一天,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才讓這個問題變得相對簡單。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看著衛星搭乘長徵火箭呼嘯升空,觀禮臺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將給人們帶來什麼?
    創新 只為一流的「北鬥」2017年,北鬥三號工程正式啟動建設。與北鬥二號工程區域性導航不同,北鬥三號是由30顆衛星組成的全球導航系統,必須實現24小時不間斷測控,而我們無法通過全球設站的方式做到這一點。這一難題,難不倒志在創新超越的「牧星人」們。
  • 北鬥閃耀世界—寫在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暨開通之際
    最早,人們發明了羅盤、指南針;接著,人們又發明了無線電、雷達……直到有一天,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出現,才讓這個問題變得相對簡單。歷史,將永遠銘記這一刻——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看著衛星搭乘長徵火箭呼嘯升空,觀禮臺上響起一片歡呼聲、喝彩聲。
  • 中國北鬥 星耀全球:北鬥衛星導航系統20年建設歷程影像
    2020年6月23日9時43分,北鬥三號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星空下靜靜矗立的發射塔架,正等待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全球組網收官之星的到來。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是我國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將為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全球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如何「導航」人們生活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6月23日,我國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由24顆地球中圓軌道衛星(MEO)、3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IGSO)和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GEO)組成,共同構成了北鬥三號星座大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