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抗拒!這三個檢查手段,能幫你揪出早期大腸癌!

2021-01-09 39健康網

  大腸癌是我國高發的癌症之一,並且呈逐年升高的趨勢。

  儘管發病率高,但大腸癌還是有著較高的治癒希望。然而,在我國,大腸癌的早期診斷率卻並不高,一方面是因為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常常難以察覺異常,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國民健康意識仍不夠高,不少人沒有進行定期體檢的習慣,特別是對於大腸癌的檢查手段相對抗拒。

  早診斷,早治療是我們對抗癌症的基本,那些被拒絕的體檢項目,往往就是大腸癌患者錯過的「生機」。


  直腸肛門指檢:檢出70%直腸癌

  直腸肛門指檢是被拒絕最多的體檢項目之一,而事實上,這個令人尷尬又看似意義不大的小檢查,卻能夠對肛周疾病以及大腸癌做出初步判斷。

  成年人的直腸大約有15cm長,而直腸肛門指檢可以對肛門口的7-8cm的直腸腸壁進行觸診,檢查是否出現結節隆起,是否有膿血性分泌物或出血等。

  臨床數據顯示,中低位直腸癌佔了大腸癌病例的近80%,而這正是可以通過觸診判斷的。

  所以,下次體檢,請不要拒絕指檢。


  糞便隱血試驗:消化道惡性腫瘤的篩選指標

  糞便隱血試驗不僅能監測出大腸癌,它還是消化道其他惡性腫瘤早期診斷的篩查指標。

  消化道出血是消化道腫瘤的一個典型症狀,然而在早期,消化道只有少量出血時,並不能直觀地通過糞便肉眼判斷。此時就需要結束糞便隱血試驗,檢查是否存在隱匿的消化道出血。

  一般來說,在40歲以後,就存在較高的大腸癌發病風險,可以每年進行一次糞便隱血檢查。


  腸鏡:最有效的大腸癌檢查手段

  腸鏡可以直觀清晰地觀察到腸道的情況,並且可以直接鉗取可疑的組織進行病理學檢查,以確定是否發生了結直腸癌。

  而遺憾的是,腸鏡由於其侵入式的檢查方式,常常引起患者的不適或恐懼,大部分難以接受腸鏡檢查,因此錯過了早期診治的最佳時機。


  大腸癌高發,除了控制好自己的日常飲食之外,定期的檢查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別是對於有消化道出血症狀,時常腹痛、便血的人群來說,有著較高的大腸癌患病風險,在腸癌篩查上,絕對不能怠慢。

39健康網(www.39.net)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內容合作請聯繫:020-85501999-8819或39media@mail.39.net

相關焦點

  • 年年體檢,為何還沒能揪出腸癌?肛腸科醫生透露4個原因
    你有沒有這樣的疑惑:有的人年年體檢,還是沒能揪出大腸癌,這是為什麼?《生命時報》邀請權威專家,告訴你其中的真相,並送你一套國際公認的腸癌預防法。年年體檢,為何沒能揪出腸癌?北京協和醫院基本外科結直腸專業組主任醫師林國樂表示,四個原因可能會讓你錯失揪出腸癌(結直腸癌)的機會:體檢中漏掉「大便潛血」;體檢中漏掉「直腸指檢」;過於相信「腫瘤標誌物陰性,就能排除癌」;逃避腸鏡檢查。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結直腸癌|大腸癌|腸道|檢查|檢測|...
    因此,早期診斷成為大腸癌防治關鍵一環!其實對於可怕的大腸癌,如果在早期發現的話,病人的生存率是很高的,有些甚至達到90%以上。《柳葉刀》曾發表研究稱,一次腸癌篩查可以使發生腸癌的風險降低超過三分之一,並且可以挽救無數的生命。
  • 大腸癌早期檢測除了做腸鏡還有哪些方法
    大腸癌的發生發展過程較長,從增生性病變到腺瘤、癌變、臨床期癌以致晚期腫瘤是一個10年以上的過程,因此也給了我們預防的機會。早期檢測大腸癌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是結腸鏡檢查,它可完整、清晰地將整個腸道內部觀察清楚,並對可疑病變取組織做病理檢查,那麼除了腸鏡檢查,還有沒有其他檢測方法呢?
  • 癌症早期很難察覺到?其實做對4項檢查,能幫助早點揪出癌細胞
    這樣的過程很少有人能發現,因此也被人們說成,癌症早期很難察覺到。其實癌症的到來早就給出了信號,只是人們沒能抓住,又或者是沒能儘早篩查癌症,發現人體內細胞的「小動作」,早點揪出癌細胞。癌症早期並不難察覺,做對4項檢查,癌細胞無處躲藏。
  • 天河區免費大腸癌篩查開始了,這些檢查統統免費→
    你中了幾條?看完有沒有覺得自己真的需要去做個大腸癌篩查了本次免費篩查對象需符合哪些條件?具體地點都分布哪裡?——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廣東省胃腸肛門醫院)或天河區中醫醫院,這兩家醫院將為社區轉介的居民提供專門的綠色通道以及免費普通腸鏡檢查(含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及瀉藥費用)。
  • 不想拖垮腎臟,重視3大檢查幫你提早揪出腎病
    人體的各個器官都有保質期,腎臟也一樣。人體的腎功能從40歲開始就會相應減退,腎臟也會更加脆弱。   糖尿病腎病、高血壓腎病是由於血糖、血壓長期控制不佳而引發的腎病,我國糖尿病及高血壓患者人數分別高達1.1億、2.5億之多,而且患病人數還在遞增,使得慢性腎病的發病率增加,糖尿病、高血壓的早期防治能夠大大降低腎病的發病率
  • 大腸癌離你有多遠?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 大腸癌便血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黏液血便,與糞便混在一起,便意頻頻,有時只解出一些血或黏液而無糞便。如果癌腫離肛門越遠,便血發生率就越低。直腸癌約80%有便血。大腸癌早期缺乏特異性表現,有的患者只表現為大便習慣性改變和程度不同的便血,因而常被誤診為痔瘡。所以,如果有持續的便血或大便潛血試驗陽性者,要作進一步的檢查,以排除是否大腸癌引起。
  • 有慢性闌尾炎竟是大腸癌高危人群?專家:消化道腫瘤早篩查可預防
    龍頭新聞訊(實習生 張慧鑫 曹悅 記者 薛宏莉)你知道嗎,有慢性闌尾炎病史的患者竟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近日,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消化內科正式加入「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旨在通過規範消化內鏡診療,幫患者提高篩查意識,建立消化道腫瘤的早診、早治防控體系。
  • 吃完土豆皮別丟!能幫你解決這三個麻煩→
    吃完土豆皮別丟!能幫你解決這三個麻煩→ 2020-12-02 18: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 73.8萬人中查出162例大腸癌
    東方網9月23日消息:被列為本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自啟動至今已滿半年。在累計篩查的73.8萬人群中,已確診大腸癌患者162例。有關專家呼籲廣大市民警惕和防範大腸癌。
  • 乳腺癌早期能治癒嗎?是的!關鍵在於儘早發現!
    所以,當聽到乳腺癌診斷時千萬別嚇得丟了魂,認為生的希望很渺茫。大多數乳腺癌是可以被治癒的,這與其近在體表發生發展及乳腺癌診療的高速發展有關,因此治療效果也較佳。  據臨床研究觀察發現,早期乳腺癌有九成以上被治癒,免除切除乳房之苦,而晚期乳腺癌只有一成半能被治癒,儘早發現乳腺癌的「蹤跡」是治癒乳腺癌的關鍵所在。
  • 武漢國醫堂分享:大腸癌是可防可治的
    做好三級預防 儘量減少發病 面對這樣一種惡性腫瘤,能不能夠預防呢? 據蔡三軍介紹,大腸癌的發生發展,從正常黏膜到增生息肉、腺瘤、早期癌和進展癌這樣一個過程,大概需要5到1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這樣長的一個時間,就給了我們一個能夠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機會,我們不應該喪失。」
  • 別疑神疑鬼了,這6項檢查可揪出問題
    所以尿毒症常常就需要在早期發現及時治療,這樣才能夠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早期的檢查也就非常重要。該怎樣確診尿毒症?除此之外,尿毒症患者在血液檢查之中還能夠發現白細胞的數目明顯減少,這通常是腎臟的營養不良或者是功能缺失導致的。
  • 大腸癌陰性可以排除嗎
    核心提示:提起大腸癌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引起大腸癌疾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並且還要及時去正規的醫院做相關的檢查與治療,儘早的把病情控制住,那麼大腸癌陰性可以排除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 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十有八九是大腸癌的前兆,及時檢查
    目前它有很多種類,主要分為大腸癌、小腸癌、直腸癌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如果說人們發現身上有一些奇特的現象,最好引起重視。比如說在生活中出現了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的,希望人們可以及時的去做檢查。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大腸癌會引起的4種不容忽視的症狀有哪些。
  • 小夥大便隱血一直以為是痔瘡 結果被查出大腸癌
    昨天,杭州市一醫院王平副院長表示,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病率在逐年遞增,並且發病年齡也在提前,罪魁禍首是高熱高脂的不良飲食習慣導致。此外,市民對大腸癌早期信號的忽視,也會導致患了大腸癌沒有被及時發現。患了腸癌卻一直以為是痔瘡「很多人對大腸癌並不了解,更不重視,殊不知腸癌的早期症狀和痔瘡很像,導致患了腸癌卻沒有及時發現,延誤了最佳治療時期。」王平副院長說,在門診中,他遇到過不少患者,發現大便有血,以為只是痔瘡,根本沒當回事,有的甚至拖了一兩年才去醫院。沒想到一檢查,竟然被確診為晚期腸癌。
  • 19歲小夥患上大腸癌,醫生告誡:做到這3點,大腸癌繞著你走
    又因為小劉在患病初期沒有得到重視,錯過了黃金時代的治療,這讓他身邊的人至今都很難過。那麼大腸癌早期有什麼表現形式呢?腸癌早期會有四大症狀,腸道不好的人別忽視一、貧血貧血是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慢性失血超過了身體補償血液生產的能力。當腫瘤長到相當大時,或浸潤到腸壁肌肉組織時,可引起腸狹窄、小管腔和腸內容物梗阻。
  • 「新冠」之下,社區大腸癌篩查還沒開展……
    自2013年起,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作為上海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全市各社區推行,受到廣大居民的青睞和積極參與。到2019年底累計完成了大腸癌篩查444.3萬人次。本市居民踴躍參與,防治效果明顯,已發現數以萬計的早期大腸癌及癌前期病變患者。項目也不止於早期發現,還推動了大腸癌防治知識的傳播,以及規範有效的早診早治。
  • 心太大 上海六成大腸癌初篩陽性居民未按建議接受腸鏡檢查
    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市新發癌症病例7.4萬,發病率為514/10萬,較往年仍有上升,發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因癌症而死亡3.7萬人,死亡率為256/10萬,癌症仍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癌症五年生存率為53%,十多年來呈穩步增長趨勢,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目前,癌症現患病人45萬,患病率達到3%。
  • 這幾種檢查幫你揪出它,準媽媽趕緊看看
    三、產前哪些檢查能產出唐氏症候群?1.唐氏篩查唐篩是唐氏症候群產前篩查的簡稱,一種是通過抽取孕婦的血液來進行檢查,這是目前較為普遍的檢查方式。需要檢查的血液裡的甲型胎兒蛋白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濃度,前者數值越低,出現唐氏的機率就越大,後者則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