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在每天會吸收必需的營養物質,而腸道會對其進行吸收及排洩,並代謝體內不必要的垃圾與毒素。腸道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如果腸道出了問題,消化道不能正常工作,會有很多症狀。
小劉今年19歲,已經大四的他近期異常忙碌。被各種各樣的面試、考試和畢業論文弄得措手不及。不僅如此,對他來說最不舒服的事情是,最近他總是在飯後出現噁心嘔吐的症狀,而且吃了很多藥也沒有好轉。
一天,他在同學的陪同下去醫院檢查。令他吃驚的是,實驗室診斷圖表顯示他得了結腸直腸癌。醫生告訴他,他的腸子因長期食用高脂肪食物而受損。
至於這類疾病的發生,它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造成的,對健康的危害是巨大的。
又因為小劉在患病初期沒有得到重視,錯過了黃金時代的治療,這讓他身邊的人至今都很難過。那麼大腸癌早期有什麼表現形式呢?
腸癌早期會有四大症狀,腸道不好的人別忽視
一、貧血
貧血是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慢性失血超過了身體補償血液生產的能力。當腫瘤長到相當大時,或浸潤到腸壁肌肉組織時,可引起腸狹窄、小管腔和腸內容物梗阻。
二、大便帶血
腸癌引起的大便中的血比較持久,伴有黏液,並可增加意義,有時只有少量的血或黏液被排出。如果腫瘤生長在遠離肛門的地方,便血的發生率是低的。據了解,百分之八十的患者便中都有血跡。
三、消化道異常
一般情況下,腸道病變引起的消化道問題多表現為消化不良、及腹脹等問題。早期一般會出血間歇性的腹脹腹痛,而到了晚期會變成持續性。此外,還有些人可能還會出現排氣受阻、腸梗阻、腹痛等急性症狀。還有慢性腸梗阻,如陣發性腹痛、腸亢進、便秘、大便帶血黏液等。
四、排便習慣改變
許多患者容易將腸癌的早期症狀與一般便秘混淆,其實排便習慣忽然改變,也是腸道病變的信號之一,但很多人不當回事從而延誤治療。腸道腫瘤的生長會抑制糞便排洩,導致排便習慣的改變。
據日本衛生部統計,癌症連續30年位居十大死亡原因之首。在各類癌症中,結直腸癌是我國死亡人數最多的癌症,是我國人民健康的第一大殺手。雖然結直腸癌的初期症狀不明顯,但仍可通過改變飲食和生活方式加以預防。跟著小系列一起學習
預防結直腸癌,4個習慣經常堅持你身邊的腸道病變要走
1、良好的飲食習慣
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你的飲食習慣會顯著影響你患結腸直腸癌的風險。飲酒還會增加患腸癌的風險,因此建議女性每天飲酒不要超過1杯,男性不要超過2杯。此外,也應避免高血糖指數飲食。高血糖會使胰島素升高,胰島素是一種促進癌細胞生長的重要激素。
為了預防結直腸癌,我們應該每天合理飲食,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以高蛋白食品為主,減少高脂肪食品的攝入。
2、飯後喝一杯水
溫茶也是養腸的首選。平時可以自己用一些護腸小植物泡水喝,對腸道吸收及代謝有一定好處。
孫思邈在《千金翼方》中記載用猴頭菇、丁香、砂仁、蓮子、山楂、山藥搭配在一起,除雜後用紅茶工藝加工做成仰味靈茶,有護腸及修復腸道黏膜的作用,是一種很好的護腸小經方。生活中,若想要更好的養護腸道,或者降低患腸道病變的機率,可以適當地用此方進行調理,建議長期堅持下去。
3、加強體育鍛鍊
雖然沒有直接證據表明運動可以降低患腸癌的風險,但超過52項研究表明,運動可以減緩肥胖和胰島素分泌,而且每周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和慢跑,可以起到這個作用。
因此,每天堅持跑步、運動,這是預防一些結直腸癌疾病的基本措施,可以大大降低結直腸癌的發病率。
4、得到定期檢查
癌前細胞腫瘤或大腸息肉在生長的早期是無症狀的。常規結腸鏡檢查是最好的方法。專家表示,50歲以上每年進行結腸鏡檢查並有結腸鏡家族史的人風險更高,應該在50歲之前開始檢查。
對於身體不健康的人群,要及時檢查,尤其是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也要進行相關的篩查,所以可以做些預防措施,預防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