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變多是大腸癌前兆?醫生:如廁時的這些表現和大腸癌密不可分

2021-01-12 中醫腫瘤張醫師

在現實的社會生活環境之中,相信不少人都會經歷過一些讓自己或者他人感到非常尷尬的時刻。尤其是在自己正處於一個公共場合之中的時候,突然身體不受控制地出現了放屁次數變多的狀況,特別是在電梯裡、辦公室中以及吃飯的時候,連續不斷的放屁不僅會讓自己感到尷尬的無地自容,還很容易引起周圍人的反感情緒。

然而很多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最近是怎麼一回事,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身體,莫名其妙就出現了放屁次數變多的情況。在最近就有一個四十多歲的男性患者前來醫院進行診斷,他說道自己在最近半個月的時間之內總是會在吃完飯的時候,肚子就開始咕咕咕的叫了起來,並且控制不住的想要放屁,還一個接著一個的放,味道也是特別的大。這種狀況讓他十分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一度懷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大腸癌。

那麼一旦出現放屁股多的現象,真的就是大腸癌的問題嗎?

後來消化科的醫生進行了解釋說到,放屁過多與大腸癌兩者之間並不存在著什麼必然的聯繫,人之所以會出現放屁的狀況,那主要是因為體內的腸道之中存在了過多的細菌,而在經過了那些被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與腸道中存在的細菌進行了相互作用之後,就會隨之產生出一些氣體,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屁。

屁中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氮,佔比約60%,其他的就是20%的氫、7%的甲烷、10%的二氧化碳以及3%的氧氣成分。在一般的情況下這些氣體的組合是不會產生什麼氣味的,不過有一些屁中含有微量的糞臭素以及氨,這種時候的屁就會散發出一股明顯的異味了。

而放屁次數過多的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其實是因為人們在吃東西的時候攝入了過多的能夠在體內產生氣體的食物,例如土豆、紅薯以及燕麥等等,在經過人體內腸道的分解之後都會產生大量的氣體;而放出來的屁有明顯臭味的情況主要原因則是吃的食物中蛋白質以及脂肪含量過高所導致的,這些狀況都與大腸癌之間沒有什麼能夠直接聯繫上的關係。

那究竟是哪些症狀才能夠說明自己患有了大腸癌了呢?其實大腸癌與我們上廁所的時候所表現出的症狀密不可分

大便變細:在我們進行排洩的時候,回頭發現自己的糞便粗細不如以前那樣醋了,呈現出細條的形狀,類似於擠牙膏一樣的時候,就需要提高警惕了,這很可能就是大腸癌給你發出的提示。

大便帶血:在上廁所的時候能夠明顯感覺到身體中有不適的症狀出現,結束後發現自己的糞便外圍還帶有血跡,尤其是那種血液和排洩物混合在一起的狀況出現時,千萬不要以為這只是簡單的痔瘡,最好及時去醫院進行腸鏡檢查,避免不能及時發現大腸癌的狀況。

排便困難:在人上廁所的時候明顯地感受到自己想拉又拉不出來,排便沒有以前順暢的狀況出現的時候,就需要警惕自己是不是患有了大腸癌的問題了。

排便習慣改變:當我們出現了上廁所習慣改變、排便時間沒有以前規律的情況時,就需要注意起來了,很可能是由於大腸癌所引起的排便習慣發生改變的狀況。

腹瀉、腹痛:當人們在上廁所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腹部疼痛的狀況,並且還有腹瀉、大便不成形等狀況發生的時候,都需要高度警惕自己的身體健康問題,及時去醫院就診來排除患有大腸癌的風險。

相關焦點

  • 放屁很多是大腸癌嗎,消化科醫生提醒,上廁所的時候注意五種信號
    現實生活裡,尷尬無處不在,特別是在公共場合,突然出現放屁增多,在電梯裡,在辦公室,在吃飯的時候,不僅尷尬,而且容易引起別人的反感。那麼,放屁很多,真的是大腸癌在作怪嗎?消化科醫生說,兩者之間並沒有必然的聯繫,之所以會放屁,是因為我們的腸道裡有很多細菌,細菌與食物相互作用,就產生了一些氣體,屁主要是由59%的氮、21%的氫、9%的二氧化碳、7%的甲烷以及4%的氧氣組成,大多數時候都是沒有氣味的,但是也有一些屁,裡面含有氨和糞臭素,即便很微量,也會引起明顯的異味。
  • 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大腸癌|痔瘡|便血|大便|...
    俗話說「十人九痔」,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便血情況時,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自己得了痔瘡,甚至會按照痔瘡的治療方法自行用藥。實際上,便血除了痔瘡外,還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的前兆。專家提醒便血時最好做檢查明確疾病,否則可能耽誤癌症的早期治療。
  • 每3分鐘有1人死於大腸癌!身體出現這4個信號是癌前兆,莫忽視
    後來過了一段時間,除了屁多之外,他還經常腹瀉腹痛,父母發現了小王的異常後,馬上讓他去醫院看看。做了腸鏡及CT後,病理結果顯示:腸癌Ⅲ期。放屁多怎麼就和腸癌扯上關係了?大腸裡面有很多細菌,它們從我們的糞便中吸收營養,而細菌在分解類便中的營養物質時會產生氣體,這些氣體在我們的腸道裡積累,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會放屁。屁的臭味大多來自屁中的硫化氫。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硫化氫聞起來很像臭雞蛋。每個人的排氣情況都不同,有人很少排氣,有人排氣就很頻繁,氣味還重。
  • 屁多還臭,是大腸癌徵兆?醫生:若同時伴有4種異常,還真得注意
    一個小小的症狀,都能和癌症扯上關係,甚至是放屁多、放屁臭,都被某些文章稱為是「大腸癌」的表現。 也正因如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陷入「癌症恐慌」,認為自己已經患癌了!
  • 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十有八九是大腸癌的前兆,及時檢查
    目前它有很多種類,主要分為大腸癌、小腸癌、直腸癌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如果說人們發現身上有一些奇特的現象,最好引起重視。比如說在生活中出現了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的,希望人們可以及時的去做檢查。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大腸癌會引起的4種不容忽視的症狀有哪些。
  • 放屁很多危害大嗎,消化科醫生提醒,上廁所時四個信號才最關鍵
    ,當你的周圍都是熟悉的人時,你的屁依然憋不住,那麼該是何等的尷尬啊? 很多人擔心,總是放屁很多,對腸道的危害會很大,他們認為之所以會有屁,是因為腸道裡有很多毒素分泌,這些毒素產生了很多氣體,就會釋放出來。 其實這不對,結腸是暫時儲存大便的地方,結腸裡有很多細菌,而在細菌的作用下,就會產生一系列氣體。
  • 警惕小息肉「長」成大腸癌
    僅去年他們科室就做了近千例大腸息肉手術,醫院外科和肛腸科每年平均完成大腸癌手術100多例。在臨床上,幾乎每月都要發現好幾例大腸腫瘤病人。大腸息肉是指長在大腸黏膜層的贅生物,有腺瘤性息肉、錯構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增生性息肉及其他良性腫瘤。從部位上講包括直腸息肉、結腸息肉和盲腸息肉。
  • 放屁多不可怕,醫生說放屁少才嚇人,不放屁更嚴重
    這些氣體形成之後,通過胃腸道的蠕動,隨著大便進入到直腸,然後以放屁的形式排出體外。放屁多確實令人討厭,有時候會非常的尷尬,我們之前的文章講過放屁多應該怎麼辦。今天,曾醫生來講講,放屁少是怎麼回事。屁在胃腸道形成之後,需要排出體外,如果胃腸道出現了梗阻,那麼氣體就排不出去了,導致放屁減少。引起放屁減少或者不放屁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大腸癌往腸道裡面生長,把腸管堵塞了,不僅不放屁,大便也無法排出。
  • 大腸癌陰性可以排除嗎
    核心提示:提起大腸癌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引起大腸癌疾病發生的原因有很多,但不管是什麼原因都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並且還要及時去正規的醫院做相關的檢查與治療,儘早的把病情控制住,那麼大腸癌陰性可以排除嗎?一起來了解下吧。
  • 哪些人應該進行大腸癌的篩查?
    所謂高質量的結腸鏡檢查,就是到有消化專科的大醫院由專科醫生進行檢查,醫生的檢查技術和知識水平與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密切相關。很多臨床證據顯示大量吸菸和肥胖與大腸癌患病危險增高有關,故而建議將這類人群的篩查起始年齡由50歲提前至45歲。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如對適齡人口全部進行結腸鏡檢查,需要的篩查成本及工作量太大,我國現有的醫療資源無法承受。
  • 天河區免費大腸癌篩查開始了,這些檢查統統免費→
    天河區免費大腸癌篩查開始了,這些檢查統統免費→ 2020-08-06 12:1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治療大腸癌的仙藥-靈芝!
    不過一開始操作實驗時卻不盡人意,他把整株靈芝子實體做成的粉末混入飼料裡,小鼠卻敬謝不敏,因為靈芝具有天然的苦味,小鼠是很靈敏的。許世忠表示,早期與靈芝第一次接觸時,因不了解靈芝特性,以致無法順利完成口服治療的試驗。
  • 這樣的大便,預示著大腸癌的來臨!
    陳老闆,今年40出頭,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一天要去幾次廁所,偶有發現便中帶血,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開始消瘦。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決定去看看醫生,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 22歲女孩,每天不停放屁,家人沒在意,醫生卻責怪:怎麼才來?
    老爸老媽問小雪怎麼了,小雪哭喪著臉說:最近不知怎麼了,每天不停放屁,辦公室的人都在背後笑我,太尷尬了,不幹了。小雪父母聽後,沒有在意,只是笑笑說:沒事啊,屁多無病,反正明年就畢業出去工作了,現在歇歇也挺好。在父母的安慰下,小雪也沒太在意自己的異常,在家呆了兩天又回了學校。
  • 直腸癌有那些前兆和症狀?
    臨床表現 1.早期直腸癌多數無症狀。 2.直腸癌生長 到一定程度時出現排便習慣改變、血便、膿血便、裡急後重、便秘、腹瀉等。
  • 放屁多、臭就是腸癌?提醒:真正需要警惕起來的,是這三個症狀
    在近二十年來,大腸癌的病發率上漲了3倍之多,且大腸癌呈現出了年輕化趨勢,最小的患者甚至才十幾歲。所以,有越來越多的養生文章開始科普大腸癌,甚至有內容稱放屁多、放屁臭,就是大腸癌的信號。 「屁」其實就是人體正常的生理反應,當腸胃內積攢了大量的氣體之後,就會通過打嗝、放屁等方式排出體外。而放屁次數異常次數增加,往往是飲食習慣和食物選擇影響了自己,比如吃飯時說話、吃飯過快、吃下大量產氣食物等,都可導致放屁次數增加。
  • 大腸癌離你有多遠?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隨著流行病學研究的深入,大腸癌與遺傳相關的證據越來越多。在一些人群及家庭中,存在著所謂的癌家庭或大腸癌的家族聚集性。經大量調查發現,大腸癌的家族聚集傾向,可能與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都有關,用單一的遺傳因素或者環境因素都不能圓滿地解釋大腸癌在家族中的聚集傾向。但對在一級親屬中有大腸癌的人群,定期進行腸道疾病相關檢查是必要和穩妥的。
  • 近年來大腸癌的發病率如何?
    大腸癌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不同地區、不同種族的大腸癌發病率不盡相同。據世界腫瘤流行病學調查統計,大腸癌在北美、西歐、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病率最高,可達36/10萬~61/10萬,大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居所有惡性腫瘤的第二位;中美洲、東歐、東南亞、非洲等地大腸癌的發病率則較低;我國大腸癌的發病率約為16/10萬(圖5-1)。
  • 經常放屁怎麼回事 是腸癌嗎
    一般情況下腸道裡的細菌有兩類:有益菌和有害菌,想要保持腸道菌群環境穩定,益生菌的數量佔絕大多數,這正是因為這些菌類才可以保障腸道健康運轉。如果一個人身體內的益生菌數量較少,那麼就會影響到食物的消化,自然在食物消化之後就會產生一系列的氣體需要通過放屁的方式排出身體之外。
  • 大腸癌患者一成是年輕人
    大腸癌患者一成是年輕人 2017-12-25 10:21:00來源:天津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