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應該進行大腸癌的篩查?

2020-11-25 騰訊網

隨著現代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條件的改善,大腸癌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及直腸癌其發病率在西方發達國家居惡性腫瘤的第二位,是一種常見的惡性腫瘤。不過,在我國,對於早期大腸癌患者來講,5年生存率可達到95%,但現階段我國大腸癌的早期診斷率卻不足40%。

因此,通過健康教育,在人群中進行篩查,儘早切除大腸癌前病變組織,阻斷其向大腸癌的演變過程,成為預防大腸癌的重要手段。目前已知的大腸癌前病變包括大腸腺瘤性息肉,家族性多發性息肉,潰瘍性結腸炎等。

下面就給大家詳細介紹哪些人應該進行大腸癌的篩查。

普通人群的篩查建議

對於普通人群,首選的篩查策略為高質量的結腸鏡檢查,從50歲開始,每10年1次。所謂高質量的結腸鏡檢查,就是到有消化專科的大醫院由專科醫生進行檢查,醫生的檢查技術和知識水平與癌前病變的檢出率密切相關。很多臨床證據顯示大量吸菸和肥胖與大腸癌患病危險增高有關,故而建議將這類人群的篩查起始年齡由50歲提前至45歲。但是,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巨大,如對適齡人口全部進行結腸鏡檢查,需要的篩查成本及工作量太大,我國現有的醫療資源無法承受。所以,我們國家建議對50歲以上的人群進行大腸癌發病的風險評估,評估為高風險的人群再進行結腸鏡檢查。

高風險人群的篩查建議

那麼,什麼樣的人群屬於大腸癌的高風險人群呢?根據我們國家的指南,有以下任意一條者視為高風險人群:

1.大便潛血陽性

大腸癌及癌前病變可以造成消化道的滲血,這種微量的出血,我們用肉眼無法看到,要將糞便中加入特殊的試劑才能發現,所以稱為糞便潛血。

進食肉類食物、動物內臟及含鐵較多的食物,糞便潛血也會出現陽性,因此查糞便化驗之前,要注意飲食。

前一段時間,我們病房裡住進了一位由於長期大量飲酒造成的酒精性肝病的患者,在住院常規的檢查中,我們發現其糞便潛血陽性,調整飲食後複查仍為陽性。我們告知這位患者他屬於大腸癌的高風險人群,建議他做腸鏡檢查,結果發現了一枚即將癌變的息肉,進行了切除。

2.一級親屬有大腸癌病史

所謂的一級親屬,就是您的父母親、兄弟姐妹這些直系親屬。若您的一級親屬患大腸癌,不論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目前是否健在,您都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人群,應該在適當的時間進行結腸鏡的篩查。

3.以往有腸道腺瘤史

腸道的息肉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炎症性、增生性和腺瘤性,腺瘤性息肉又稱為腸道腺瘤,它是這三種息肉中最容易癌變的類型,屬於癌前病變。很多有腸道腺瘤病史的人,即使將腺瘤切除,還容易在腸道的其它部位再發,所以這類人群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人群,應該定期複查結腸鏡。

4.本人有癌症史

有一部分癌症患者的發病與基因缺陷相關,在外界環境相同的情況下,這類人比一般人患癌症的機率要高,並且有可能患有多處的腫瘤,尤其是大腸癌。因此,癌症患者應該進行大腸癌的篩查。

5.有排便習慣的改變

所謂排便習慣的改變,指的是排便的次數,糞便的性狀及排便的感覺發生改變。比如,原來排便規律的人,目前不規律了,出現腹瀉或者便秘,就屬於排便習慣改變。無明顯誘因的排便習慣改變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6.符合以下任意兩項者

慢性腹瀉、慢性便秘、黏液血便、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慢性膽囊炎或膽囊切除史、長期精神壓抑,有報警信號。如果您近期出現消瘦、貧血、大便帶血,或者腹部出現包塊,這些都屬於大腸癌的報警信號,要儘快到醫院來做檢查。要提醒大家的是,長期精神壓抑也是大腸癌的高危因素,這是因為長期精神壓抑會使體內的植物神經、內分泌與免疫系統長期處於緊張狀態,所以容易導致癌症的發生。豁達的心胸、愉悅的心情是癌細胞的「天敵」,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想辦法自我疏導、及時減壓是保持健康的秘訣。

有家族病史的篩查建議

正常人相比,有大腸癌家族史的人群,篩查的年齡要適當提前,篩查的間隔時間也應該適當縮短。具體的篩查年齡要根據家族中有幾個一級親屬患大腸癌,以及這些親屬的發病年齡。如果只有1個一級親屬在60歲以上的年齡患大腸癌,考慮他的發病與環境因素相關,篩查建議同普通人群,也就是50歲開始篩查,但篩查的間隔時間要縮短至5年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

如果有1個一級親屬在60歲以前患大腸癌,或者有兩個一級親屬患大腸癌者,那麼這個家族存在遺傳性大腸癌的可能性較大,建議篩查的年齡提前,篩查間隔時間縮短至3年,一級親屬的發病年齡減去10歲就是家族成員開始篩查的年齡。比如,我有位同學的父親曾在50歲時發現結腸癌,那麼我同學的篩查年齡就是40歲,每3年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

特殊遺傳病的篩查建議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好發於青年,結腸鏡檢查可見大腸多發的息肉,可以布滿結腸和直腸,這種疾病癌變的機率幾乎是100%。為了防止癌變,對於已知患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有該病家族史的人,應該每年進行1次結腸鏡檢查,直到在合適的時機行結腸切除術為止。

2.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

遺傳性非息肉性結直腸癌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基因攜帶者大腸癌的發病年齡比散發大腸癌要年輕,多為45歲左右。除了大腸癌外,這類患者常伴有其他惡性腫瘤,如子宮內膜癌、卵巢癌、胃癌等。對於這類患者或其家族成員應進行基因檢測,陽性者應該從20-25歲開始進行結腸鏡檢查,每兩年1次,直到40歲,此後每年1次結腸鏡檢查。我的一位同事就有這種疾病,她只有四十多歲,卻患有卵巢癌和結腸癌,她的父親和兩個妹妹也患有結腸癌,目前家族中只有一個弟弟倖免於難。希望她的弟弟能夠聽從我們的建議,儘早進行腫瘤的篩查,避免悲劇的發生。

大腸癌和生活方式的關係

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大腸癌的發病與生活習慣、飲食方式有明顯關係,長期飲酒、肥胖、有慢性腸道疾病、有大腸癌家族史者發病率高;攝入較多粗纖維、新鮮蔬菜和水果的人患大腸癌的危險性降低。因此,改進生活方式可以降低其發病率。

關注陝西百姓健康「shaanxibxjk」微信公眾號,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

相關焦點

  • 天河區免費大腸癌篩查開始了,這些檢查統統免費→
    天河區第二輪免費大腸癌篩查開始了糞便潛血檢查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定點醫院腸鏡檢查統統免費先跟天河君來看看哪些人群容易患上大腸癌看完有沒有覺得自己真的需要去做個大腸癌篩查了本次免費篩查對象需符合哪些條件?具體地點都分布哪裡?
  • BMJ:糞便免疫化學檢測在英國被推薦用於大腸癌篩查
    據BMJ在1月17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在英國,一個更加簡單、靈敏的家用大腸癌篩查試劑盒被推薦用於NHS大腸癌篩查項目。英國國家篩查委員會已經建議,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應該代替目前的愈創木脂化學法糞便潛血試驗,因為前者可以檢測和預防更多的癌症,並且更容易使用。
  • 大腸癌篩查今年走進社區
    長江商報消息 武漢每千人就有一人患大腸癌本報訊(記者 韓立山 通訊員 吳賀憲 何妍荔)耗時9年,武漢大腸癌篩查第一階段工作完成,共為15.4萬名市民免費提供了檢測。
  • 上海優秀案例|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原標題: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大腸癌是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隨著生活方式日益西方化及老齡化的加劇,我國的大腸癌發病率和死亡率持續上升。  2012年11月上海市重大公共衛生項目——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正式啟動實施,在全市開展大腸癌防治健康教育與免費篩查服務。該項目是在對上海市大腸癌疾病負擔進行研判的基礎上,經過七寶社區的3年試點,多方論證後,而納入了政府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整個方案的原則是「知情、同意、自願、免費」,每三年為一個周期,為達到退休年齡段的、參加了本市各類醫保的常住人口提供免費的篩查服務。
  • 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 73.8萬人中查出162例大腸癌
    東方網9月23日消息:被列為本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自啟動至今已滿半年。在累計篩查的73.8萬人群中,已確診大腸癌患者162例。有關專家呼籲廣大市民警惕和防範大腸癌。
  • 羅店鎮落實2020年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羅店鎮落實2020年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 2020-05-31 02: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腸癌早期檢測除了做腸鏡還有哪些方法
    先說說什麼是大腸癌的早期檢測或者稱早期篩查 大腸癌早期篩查就是在還沒有出現腸癌症狀的人群中,或者有腸癌高風險的人群中通過一系列的檢查來發現早期腸癌的方法。大規模的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表明,對沒有症狀的人群進行大腸癌篩查是早期發現大腸癌、提高治療效果、降低發生率的最有效和最經濟的措施。
  • 嘉定啟動新一輪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工作
    從區疾控中心獲悉,作為政府實事工程的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工作,第三輪「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項目將於4月至9月間完成。屆時全區將有2萬名居民享受到免費的大腸癌篩查服務。   為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近日,區疾控中心組織全區13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作大腸癌篩查工作專題培訓,圍繞2018年新一輪的任務量,對社區開展大腸癌篩查工作作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 「新冠」之下,社區大腸癌篩查還沒開展……
    >自主篩查大腸癌,自付3元就「搞定」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廣受歡迎,成效顯著。自2013年起,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作為上海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在全市各社區推行,受到廣大居民的青睞和積極參與。到2019年底累計完成了大腸癌篩查444.3萬人次。本市居民踴躍參與,防治效果明顯,已發現數以萬計的早期大腸癌及癌前期病變患者。項目也不止於早期發現,還推動了大腸癌防治知識的傳播,以及規範有效的早診早治。
  • 有慢性闌尾炎竟是大腸癌高危人群?專家:消化道腫瘤早篩查可預防
    龍頭新聞訊(實習生 張慧鑫 曹悅 記者 薛宏莉)你知道嗎,有慢性闌尾炎病史的患者竟是大腸癌的高危人群。近日,黑龍江省森工總醫院消化內科正式加入「國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聯盟」,旨在通過規範消化內鏡診療,幫患者提高篩查意識,建立消化道腫瘤的早診、早治防控體系。
  • 社區大腸癌篩查73.8萬人查出162例
    早報訊 被列為本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自啟動至今已滿半年。在累計篩查的73.8萬人群中,已確診大腸癌患者162例,醫學專家呼籲廣大市民警惕和防範大腸癌。
  • 諾輝攜浙數理醫學會啟動社區大腸癌篩查項目
    2月4日,由浙江諾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發起,浙江省數理醫學學會開展的"社區大腸癌篩查項目"在杭州正式啟動。項目由杭州師範大學附屬醫院牽頭並聯合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等地區八家醫院共同實施,旨在通過線上和線下結合,利用分子標誌物的精準科學手段,提高篩查便利性和順應度,實現針對目標人群的大規模腸癌及癌前病變篩查。
  • 別等到「有感覺」再做腸道篩查|結直腸癌|大腸癌|腸道|檢查|檢測|...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CDC)數據,將腸癌篩查率提升至60%~80%,即可減少22% 大腸癌發病(27.7萬人),並減少33%的大腸癌死亡(20.3萬人)。那麼,可以通過哪些方法來篩查大腸癌呢?我們來看看各種篩查手段的優缺點:1.  大便潛血檢測(FOBT)是用單克隆免疫試劑檢測出大便中有無微量出血,進而間接判斷腸內有無出血性病變。據統計,50%~60%大腸癌患者、30%大腸息肉患者的FOBT試驗均呈陽性。如結果為陽性,需進一步做腸鏡檢查。
  • 滬首輪大腸癌篩查檢出高危對象12.1萬 確診162例
    東方網通訊員宋國梵、記者於量9月23日報導:東方網記者今天從上海市衛生計生委了解到,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自今年4月15日正式啟動後,進展順利,效果良好,截止目前,已累計為73.8萬符合條件的居民免費提供大腸癌篩查服務,共檢出大腸癌高危對象12.1萬人,大腸癌162例。
  • 武漢國醫堂分享:大腸癌是可防可治的
    值得注意的是,他們根據不同的危險度選用不同的篩查方法,不在不同的危險度採用同一種方法,這樣會浪費很多醫療資源。 2011年,上海啟動了400萬目標人群的大腸癌篩查。2012年,天津開展了大腸癌篩查。2015年,廣東開展了大腸癌的篩查。2016年,香港開展了大腸癌的篩查……這些篩查只是在幾個大城市裡開展,還沒能夠在全國開展。
  • 上海成立首個遺傳性大腸癌諮詢門診 提供基因檢測篩查幹預
    術前評估時,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大腸外科主任徐燁團隊獲悉患者父親曾有腸癌病史,後經病史問詢和臨床評估,高度懷疑為遺傳性大腸癌。手術中,徐燁教授特意對其腹腔進行了「地毯式」的探查,結果發現多個比較隱匿位置的腫瘤,並將其完整切除。  術後經過病理基因檢測,患者被確診為林奇症候群。「這是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一種遺傳性大腸癌類型,這個病理結果與我們的術前判斷基本一致。」徐燁教授說。
  • 篩查大腸癌一定要做腸鏡?不想受腸鏡的罪,4個方法也能篩查腸癌
    大家都知道我們的大腸有彎曲的地方並不是筆直的,那儀器在通過這些區域的時候就會有疼痛感,雖然大部分人都可以忍受,但有一些人還是會覺得腹痛難忍。大腸檢查還會刺激到腸黏膜,在檢查過程中還可能會造成一些出血性的創傷。腸鏡檢查這麼辛苦,還是會有很多人不得不去做腸鏡檢查,因為大腸癌的患病率已經排名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是高居第二位。
  • 身體若出現這4個「信號」,多半是大腸癌來了,建議及時篩查
    想要判斷自己是否出現了大腸癌,應該先了解疾病的信號有哪些,因為大腸癌在發病過程中,局部惡性腫瘤的發展對身體造成了影響,許多疾病的信號會產生。大腸癌在發展過程中,腸道功能受損,可能會損傷人的腸道黏膜,進而導致糞便的鐵元素含量增多,有便血這種情況產生。另外,腫瘤本身質地脆弱,在發展時破裂出血,同樣會跟人的糞便混合,出現了黑色糞便。有這種情況存在,要懷疑大腸癌。當然,腸道出現了潰瘍或者有痔瘡這種疾病在發展,同樣也會有便血這種情況產生,需要認真區分,了解是否存在大腸癌。
  • 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等14種惡性腫瘤篩查與預防指南
    恐慌和誤解混雜,蒙上了多少人的雙眼! 事實上,學會了「早期篩查」大可擦亮雙眼,諸多腫瘤如能早期診斷、規範治療,基本可以實現治癒。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發布的生存數據顯示:早期宮頸癌、大腸癌患者經過規範治療,五年生存率均可以達到90%以上;早期乳腺癌甚至可以達到97%以上。
  • 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大腸癌|痔瘡|便血|大便|...
    便血、排便習慣改變要當心 最新數據顯示,我國所有惡性腫瘤中,大腸癌發病率排在第三位。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及生活方式的改變,其發病率還在上升。但和其他癌症一樣,如果能在早期發現,生存率也會相應增加。而便血就是大腸癌最顯著的信號之一。如果出現便血情況,無論性狀如何,都應該認真檢查排除腫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