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若出現這4個「信號」,多半是大腸癌來了,建議及時篩查

2020-12-05 醫聯媒體

想要判斷自己是否出現了大腸癌,應該先了解疾病的信號有哪些,因為大腸癌在發病過程中,局部惡性腫瘤的發展對身體造成了影響,許多疾病的信號會產生。

如果可以察覺到疾病的信號之後,積極採取應對措施,能夠儘早治療,將疾病的風險降低,否則大腸癌病之後不重視,疾病嚴重時身體也很難保持健康。哪些症狀能夠讓患者一目了然,及時察覺到癌變的信號呢?

1、便血

經常有便血表現,很有可能就是大腸癌。大腸癌在發展過程中,腸道功能受損,可能會損傷人的腸道黏膜,進而導致糞便的鐵元素含量增多,有便血這種情況產生。

另外,腫瘤本身質地脆弱,在發展時破裂出血,同樣會跟人的糞便混合,出現了黑色糞便。有這種情況存在,要懷疑大腸癌。當然,腸道出現了潰瘍或者有痔瘡這種疾病在發展,同樣也會有便血這種情況產生,需要認真區分,了解是否存在大腸癌。

2、排便習慣改變

有明顯的排便習慣改變,跟大腸癌有密切聯繫。大腸癌在發展過程中,腸道功能受損,不少患者原本規律的排便習慣被打破,會發現自己的排便變得不規律。如果已經有這種現象存在,暗示腸道功能紊亂,是局部病變發展發出的警告,大腸癌也會有這種信號產生。

因此,發現自己的排便變得不規律,可能一天中多次排便,或者很長時間沒有糞便排洩出來,都應該及時進行腸鏡檢查,判斷是否有局部的病灶在發展,否則錯過了大腸癌的信號,局部病變持續發展,身體健康會受威脅。

3、經常腹瀉

要了解自己是否有大腸癌,還可以綜合糞便的狀態來進行判斷。那些出現大腸癌的人,有可能會經常腹瀉,排洩出來的糞便不成形,這也是疾病發出的警告。因為大腸癌發展過程中,腸道功能受損,消化能力降低,可能會出現消化不良這種現象,食物攝入之後,無法被人體正常消化,主要的特點就是糞便不成形,多有腹瀉表現。

因此,經常性腹瀉最好馬上進行檢查,判斷是否跟局部的病變有關,如果是大腸癌變的信號可以積極應對,否則腸道功能受損,食物的消化能力降低,腹瀉這種情況會持續。

4、身體消瘦

通過自己體重的變化也能夠判斷疾病的類型,一般消化系統的疾病在發展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患者的體重莫名下降,短時間內就會有身體消瘦表現,這是疾病帶來的影響。

此時腸道功能的降低,會導致正常的身體消化受影響,消化能力下降之後營養物質的獲取量過少,體重就會降低。有這種情況存在,多暗示大腸癌便形成,有可能是較棘手的惡性腫瘤在發展,應該重視並及時檢查。

相關焦點

  • 哪些人應該進行大腸癌的篩查?
    我們告知這位患者他屬於大腸癌的高風險人群,建議他做腸鏡檢查,結果發現了一枚即將癌變的息肉,進行了切除。2.一級親屬有大腸癌病史所謂的一級親屬,就是您的父母親、兄弟姐妹這些直系親屬。若您的一級親屬患大腸癌,不論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目前是否健在,您都屬於大腸癌的高危險人群,應該在適當的時間進行結腸鏡的篩查。
  • 出現這4種症狀可能是大腸癌的信號,不能掉以輕心!
    大腸癌的早期症狀非常不明顯,甚至有的人根本沒什麼症狀,當出現了不適去檢查的時候已經是晚期了。並且晚期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都很低下!癌症一向推崇早發現早治療,當出現了哪些信號要警惕腸癌呢?
  • 大便隱血貧血 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警惕腸癌
    原標題: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警惕腸癌 25周歲的張先生,這幾天經歷了人生的大起大落。 身體出現5大信號,警惕腸癌 顧主任介紹,結直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是全球範圍內三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中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其中尤以45歲以上患者居多,佔到了總患病人群的93.5%,但近年來年輕人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像腹痛、大便隱血等這些都是結直腸癌(俗稱大腸癌)給我們身體發出的警告。
  • 身體出現這4種症狀,十有八九是大腸癌的前兆,及時檢查
    目前它有很多種類,主要分為大腸癌、小腸癌、直腸癌等等。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癌症也不是一天就形成的。如果說人們發現身上有一些奇特的現象,最好引起重視。比如說在生活中出現了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大腸癌引起的,希望人們可以及時的去做檢查。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下大腸癌會引起的4種不容忽視的症狀有哪些。
  • 每3分鐘有1人死於大腸癌!身體出現這4個信號是癌前兆,莫忽視
    當然如果一個人只是放屁次數增加,身體並沒有其他的異常反應,那麼一般情況下並非大腸癌造成的。但是如果伴有下面說的這些症狀,那麼就要小心腸癌了。身體出現以下異常需警惕1、便血便血是所有結直腸癌的早期症狀之一,但不同部位的結直腸癌其出現的時間和性質有所不同。
  • 大腸癌篩查今年走進社區
    長江商報消息 武漢每千人就有一人患大腸癌本報訊(記者 韓立山 通訊員 吳賀憲 何妍荔)耗時9年,武漢大腸癌篩查第一階段工作完成,共為15.4萬名市民免費提供了檢測。
  • 身體發出這3個信號,建議及時做肛門指檢,別太害羞了
    不過,在進行肛門指檢過程中,小麗並不感覺到疼,因為醫生會在檢查過程中使用潤滑油,患者僅會感覺到手指插進肛門的異物感,而不會出現難忍的疼痛感。肛門指檢不僅能查出痔瘡,更是腸息肉、直腸癌等疾病的有效篩查手段,放棄肛門指檢這一項目,也就意味著失去一次提前發現疾病的機會。
  • 上海成立首個遺傳性大腸癌諮詢門診 提供基因檢測篩查幹預
    後續,徐燁教授也建議患者兒子做一下腸癌篩查,結果患者兒子其實已經長了腫瘤,只是由於疾病處於早期階段,尚未有明顯症狀。經過手術,這對母子目前均已恢復健康。  據2017年2月由上海市疾控中心發布的最新流行病學統計數據顯示,在上海市最常見的癌症發病譜中,大腸癌多年始終位居第二的位置,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也被稱為「吃出來的癌症」。
  • 「新冠」之下,社區大腸癌篩查還沒開展……
    我們用數據來說話。2013年因參加篩查而發現的1700例大腸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達到了81%,而同年未參加項目,因出現症狀或體徵而就診的大腸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為57%,要高出24個百分點。因為通過篩查發現中早期大腸癌和癌前病變患者的比例,明顯高於醫院就診的患者發現中早期的比例。而中早期大腸癌的五年生存率明顯高於中晚期。
  • 肺癌、肝癌、胃癌、大腸癌等14種惡性腫瘤篩查與預防指南
    該「推薦」在原來的肺癌、大腸癌、肝癌、胃癌、乳腺癌、宮頸癌和前列腺癌七大男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甲狀腺癌、淋巴瘤、食管癌、皮膚癌、胰腺癌、膽囊癌和腦部腫瘤的預防和早診早治權威科普信息,涉及的腫瘤目錄擴大至14個。每個癌種科普信息包括:高危對象、篩查建議和預防建議。
  • 14個癌種科普信息:高危對象、篩查建議和預防建議。
    ,連續篩查3年無異常後,每3年1次;2.30~65歲採用宮頸細胞學檢查,連續篩查3年無異常後,每3年1次;或者高危型HPV與宮頸細胞學聯合篩查,連續篩查3年無異常後,每5年1次;3.篩查結束時間:>65歲且既往多次檢查均示陰性,則結束篩查;若曾診斷為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病史者,再持續篩查20年,篩查頻率視病情定;4.接受過子宮全切術的女性(無宮頸),且過去20年裡未曾有CIN2、CIN3
  • 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 73.8萬人中查出162例大腸癌
    東方網9月23日消息:被列為本市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上海市社區居民大腸癌篩查」,自啟動至今已滿半年。在累計篩查的73.8萬人群中,已確診大腸癌患者162例。有關專家呼籲廣大市民警惕和防範大腸癌。
  • 身體若出現這幾種症狀,多半是肺不好,要及時注意
    導語:日常生活中有的人身體比較虛弱,容易感冒咳嗽,這都是很常見的事情,但也有一些人並不是因為自己是易感冒體質,而是肺部出現了問題。但這些症狀又和感冒十分相似。普通人不能分辨出來,只有它們爆發出來人們去了醫院才會意識到自己的肺部出現了問題。
  • 排便出現這4種異樣,勸你及時做腸鏡
    殊不知,在醫院肛腸科的醫生看來:就拿我國近些年高發的「大腸癌」來說,它是僅次於胃癌的第二大消化道癌變,平均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大腸癌患者就達到了20萬以上。而這種癌和其他癌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早期症狀多不夠典型、不能引起重視,大部分患者在病情確診時,就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
  • BMJ:糞便免疫化學檢測在英國被推薦用於大腸癌篩查
    據BMJ在1月17發表的一篇文章稱,在英國,一個更加簡單、靈敏的家用大腸癌篩查試劑盒被推薦用於NHS大腸癌篩查項目。英國國家篩查委員會已經建議,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應該代替目前的愈創木脂化學法糞便潛血試驗,因為前者可以檢測和預防更多的癌症,並且更容易使用。
  • ...惡化僅4個月,連再次手術的機會都沒了!醫生:她太不注意自己身體...
    他表示,其實生活上的一些小細節,比如腹痛、大便隱血,若不加以重視,最終會釀成大毛病。32歲的杭州上班族小尹就是如此,從確診腸癌晚期到彌留之際,才4個月的光景,病程發展之快,讓人感嘆。下班回家突然腹痛難忍從確診到彌留只有4個月和所有上班族一樣,小尹有空和朋友相約吃個宵夜,平時上班一屁股坐下,再也不願意起身。
  • 天河區免費大腸癌篩查開始了,這些檢查統統免費→
    2015年-2018年,我區開展了第一輪免費的大腸癌篩查,近3000名居民做了腸鏡檢查,有進展期腺瘤、息肉等異常者1500多名,癌症50多名,這些居民獲得了及時治療。
  • 有慢性闌尾炎竟是大腸癌高危人群?專家:消化道腫瘤早篩查可預防
    早期消化道腫瘤診斷的最好辦法就是胃腸鏡檢查,專家建議市民應多關注胃腸健康,將胃腸鏡檢查納入體檢項目,40歲以上的人群應進行例行檢查,通過早篩將消化道腫瘤扼殺在搖籃中。據介紹,我國消化道腫瘤呈現高發病率、高死亡率特點,食管癌、胃癌及大腸癌死亡率居所有惡性腫瘤前五位。由於消化道腫瘤早期幾乎沒有任何症狀,發現不適就診往往已是中晚期。
  • 醫生:近期出現5個症狀,別大意,這多半是白血病的早期信號!
    白血病也稱為血癌,是一種嚴重的血液病,提起它,就很容易讓人想到「化療」「骨髓移植」等這些令人害怕又「燒錢」的醫學術語,甚至覺得這是一種「不治之症」。 其實,白血病同其它癌症類似,往往是越早發現,治癒率越高,所以,如若你的身體出現以下5個症狀,需及時就醫檢查,這或是早期白血病的信號!
  • 心太大 上海六成大腸癌初篩陽性居民未按建議接受腸鏡檢查
    根據最新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上海市新發癌症病例7.4萬,發病率為514/10萬,較往年仍有上升,發病前三位的癌症依次是肺癌、大腸癌和甲狀腺癌;因癌症而死亡3.7萬人,死亡率為256/10萬,癌症仍是本市居民的第二位死因;癌症五年生存率為53%,十多年來呈穩步增長趨勢,年均增長1個百分點。目前,癌症現患病人45萬,患病率達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