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波濤洶湧的便意在腹腔內湧動,你忍耐不住匆匆奔向廁所,隨著腸道一陣運轉、帶著臭氣的汙穢也排出了體外。
而感覺渾身舒暢的你,隨手就按下了衝水鍵,並沒有回頭看一眼!
殊不知,在醫院肛腸科的醫生看來:
就拿我國近些年高發的「大腸癌」來說,它是僅次於胃癌的第二大消化道癌變,平均我國每年新被確診的大腸癌患者就達到了20萬以上。
而這種癌和其他癌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早期症狀多不夠典型、不能引起重視,大部分患者在病情確診時,就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
要知道,大腸的功能就是堆積食物殘渣、在其中形成糞便、儲存糞便、產生壓力、隨著神經系統傳遞給大腦排便信號。
因此,腸道發生癌變,就會影響排便過程、大便的形態。通過糞便的狀態,即可初步判斷腸道健康情況。
如果你的年齡已經超過了45歲以上,又或者是有腸癌或腸道息肉家族史,這就屬於腸癌的高危人群。
如果以下幾個症狀找上你,那就可能是你的腸道已經出現問題了:
1、大便習慣改變
正常情況下,人每天的大便次數約為1-2次,一般都不會發生變化。
相反的,如果近期出現了異常變化,比如腹瀉便秘交替發生、一天內多次大便、每次總有拉不淨的感覺。
這種改變持續兩周以上、飲食改善後也沒有緩解,那就可能與腸道癌變有關,由於癌腫刺激腸腔、不斷侵佔腸道空間,繼而發生了大便習慣紊亂。
2、大便形狀變化
人的腸腔本就是圓柱體,所以糞便在腸道內的形狀也被逐漸固定,形成了粗壯的圓柱體。
但是,如果儲存糞便的腸道發生了癌變,在糞便通過腸道的過程中,就會受到癌腫擠壓,繼而改變大便的形狀,比如小扁條、鉛筆粗細的大便都屬於異常情況。
另外,如果排出的大便過於乾結,就容易和癌腫發生摩擦和接觸,進而在大便的一側出現血痕、凹痕,特別是直腸內的癌變,更容易有類似表現。
3、黑色柏油樣糞便
如果近期沒有吃動物血或黑色食物,但卻排出了類似柏油樣的黑色糞便,這就可能與消化道出血有關。
比如乙狀結腸發生了癌變並出血後,出血的部位距離肛門有一定的距離,血液也無法隨著糞便混合及時排出。
它們在腸道內開始氧化和分解,血紅蛋白析出並與糞便中的硫化物結合在一起,導致患者排出了黑色柏油樣糞便,這往往還會伴隨難聞的腥臭味出現。
4、血便
除了黑便之外,血便就是腸癌最典型、可貫穿整個時期的症狀,幾乎所有大腸癌患者發展到中晚期之後,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血便表現。
這種血便和普通的肛周疾病不同,由於是腸道內部的出血,所以患者排出的血液都是與大便、粘液等混合在一起的狀態。
一旦腸癌糜爛、壞死還會誘發感染,患者可排出膿液樣的血便或直接排出膿血。
以上四個症狀,都可能是腸癌發出的信號,應當及時就醫進行篩查。
另外,在臨床看來,即便是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症狀出現的腸癌高危人群,也應當定期進行腸癌的相關篩查,這包括了腸鏡、肛門指檢、糞便常規等,如此才能起到預防、早發現癌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