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內有癌,大便先察覺?晨起上廁所,大便有「異變」,早點做腸鏡

2020-12-05 腫瘤科張正榮

導語:正常成年人之間很少會互相提及「大便」這個話題,因為大家都覺得它太過於汙穢,提起來難免會有點小尷尬。

就像吃、喝、拉、撒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一樣,而大便只不過是消化道排出的垃圾毒素而已,平時可不要小看它,有的時候它可是身體健康的警示燈。

體內有癌的時候,尤其是「腸癌」這種惡性疾病,正常就可以通過大便觀察出來,晨起上廁所的時候,如果發現大便有「異變」時,最好早點做腸鏡的檢查,以免露掉腸癌的信號。

那麼,體內有癌,大便會有哪些異常呢?

01排便次數增多

正常健康的人,平時大便都是有規律的,如果飲食習慣比較正常,早晚各一次大便,才能夠維持身體的正常代謝運轉。而如果體內有癌症的話,尤其是腸道裡面長了腫瘤細胞的話,腫瘤在生長的過程中會不斷的刺激到腸道黏膜組織,就會影響到正常的排便。排便次數上會不斷的增加,而且通常會很急,但每次上廁所排便總有種排不盡的感覺,對人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一旦出現排便次數增加的情況,及時去醫院進行腸鏡的檢查,以免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02大便形狀變細

正常人的大便都呈現出圓柱形的形狀,主要是因為腸道是圓形的。而如果腸道有癌症的話,大便的形狀會發生改變,會有扁、細的現象,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可能是受到腸癌的影響。因為癌細胞在生長的時候,通常會順著腸道的周圍生長,當腫瘤不斷的增大,會壓迫腸道,導致大便受到擠壓變形,通常就像擠牙膏一樣,細細的扁扁的。一旦大便出現這樣的現象,最好能夠及時進行腸鏡的檢查,排查一下具體的病因,及時對症治療,以免腸癌進一步的惡化。

03大便出血、或帶黏性

大便出血是腸癌的最典型的表現,正常人的大便的顏色是黃色的,不會有明顯的變化,而如果總是出現便血,並且大便還有明顯的黏性,那麼可能就是腸癌這種疾病在搞鬼。因為腸道裡面有癌細胞時,腫瘤不斷的生長,會受到擠壓,導致病灶的破損以及細菌的感染,很容易導致血管的破裂,此時就會隨著糞便一起排出體外。

而這些血液的顏色發暗,大便還有很重的腥臭味,那麼就要小心,經常出現這樣的症狀時,最好能夠及時進行腸道的檢查,及時進行治療,否則很容易導致腸道疾病進一步的惡化。

以上這些症狀出現的時候,千萬不要與其他的腸道疾病混為一談,否則很容易出現治療上的失誤,甚至還會耽誤病情的治療時機。

另外,對於腸癌這樣的疾病,除了發現症狀之後進行治療之外,及時預防也很關鍵,建議平時的腸道疾病及時治療,過了50歲之後中老年人,或者有家族腸道遺傳疾病史的人群,最好定期進行腸道的檢查,以免癌症悄悄的來臨。

相關焦點

  • 武漢胃腸醫院:體內如果有癌,你的大便第一個知道!
    何女士表示:「聽人說腸鏡檢查很痛苦,可為什麼我只有輕微的腹脹,而且完全可以耐受,早知如此,自己就應該早點來檢查腸鏡。」 何女士的腸鏡檢查報告顯示,她的結腸內盤旋著一枚直徑達到3cm的大息肉,就是這枚息肉讓何女士飽受了近10便秘之苦。後面經過取息肉小塊做活檢,病理顯示這是枚腺瘤性息肉。
  • 上廁所大便有血是什麼原因 小孩上廁所大便有血是什麼原因
    上廁所大便有血是什麼原因按照在中國的說法,生孩子就等於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所以女性生產完之後,要坐月子來調養身體,才不會留下後遺症。可是,有些女性發現在月子時期,上廁所卻發現了有便中帶血的情況,開始擔心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這樣的大便,預示著大腸癌的來臨!
    陳老闆,今年40出頭,近半年多來大便越來越不正常,一天要去幾次廁所,偶有發現便中帶血,以為是痔瘡,並沒有在意,但腹瀉和便血症狀不斷加重,一直未見好轉,人也開始消瘦。最後在家人的勸說下決定去看看醫生,到醫院一檢查才發現:不起眼的大便異常竟是大腸癌導致的。
  • 體檢發現大便隱血「+」不當回事 半年後再做腸鏡已經是腸癌中晚期
    去年上半年,他在體檢中發現大便隱血陽性+沒當回事,結果半年後腸鏡檢查卻發現,已經是腸癌中期。  我們需不需要做胃腸鏡檢查?是不是很痛苦?腸息肉到腸癌是怎麼個變化過程?下周晚7點,我們特地邀請了浙江首屆「有溫度的好醫生好護士」、省立同德醫院消化科費保㼆主任醫師做客「浙醫在線」直播間,為大家答疑解惑。
  • 體內有癌,跑趟廁所就知道,如果有這三個現象,說明癌細胞已滋生
    談癌影響感情,談癌影響聊天質量等,總之要是在閒聊當中誰聊起這個話題絕對是讓對方心裡不舒服,說你不會聊天。 但是很多人在發生癌症的時候都沒有感覺到任何的不適,等到發現的時候為時已晚。就感覺在你不知不覺中癌細胞就已經在滋生發芽擴散,其實身體真的一點徵兆都沒有給你嗎?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跟日本、美國的飲食差異有很大關係。在歐洲留學的那幾年,我也注意到,歐洲飲食以肉為主,每人每月至少吃掉50塊牛排。肉類攝入過多,患大腸癌機率就會升高。  3.排便與大腸癌有關嗎,大腸癌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大便能幫我們發現大腸癌,一定程度上可看出腸道的健康程度。
  • 腸道有癌,大便或先知?提醒:出現3個「苗頭」時,不可疏忽大意
    吃喝拉撒,是每個人存活在這個世上,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也是人體正常的需求,但是在這四項中,拉便便,因為比較有味道或者所謂的「低俗」,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不好意思,不想去提這件事情,其實糞便也是身體很多器官健康的「晴雨表」,人體器官代謝不需要的廢物和毒素,就需要通過便便排出體外,大便的形狀、顏色、質地等等
  •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22種情況必須查個腸鏡!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不是在開玩笑,而是京東中美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師吳勇給患者檢查時真實發生的,吳勇醫生回憶了當天整個過程。「作為一名消化內科醫生,幾乎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勸說親朋好友,在40歲以前做一次胃腸鏡。我也會在門診和我自己的自媒體平臺上不遺餘力地科普胃腸鏡的常識。
  • 也有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大腸癌|痔瘡|便血|大便|...
    俗話說「十人九痔」,上廁所的時候突然出現了便血情況時,絕大多數人都會以為自己得了痔瘡,甚至會按照痔瘡的治療方法自行用藥。實際上,便血除了痔瘡外,還可能是大腸癌(結直腸癌)的前兆。專家提醒便血時最好做檢查明確疾病,否則可能耽誤癌症的早期治療。
  • 40~74歲的人群中,有1.2億人需要做腸鏡!
    讓法律更懂醫療 讓醫療更懂法律 「我肚子有點脹,偶爾大便中偶爾帶有血,應該和很多人那樣,只是痔瘡而已,怎麼會是大腸癌呢?」 小張拿到腸鏡報告時,如同遭遇晴天霹靂,失聲痛哭。
  • 大便粘馬桶衝都衝不掉,是腸癌的信號嗎?
    便便會粘在馬桶上,怎麼衝都衝不下去。特別是在公共場所或者別人家裡,真是尷尬的想找個地縫鑽進去。雖然聽上去有點囧,不過這問題還蠻普遍的。有一點是肯定的,這樣的大便,肯定不正常。大便為什麼會黏在馬桶上?反正……不能怪馬桶。便便粘馬桶是怎麼回事?一般大便粘馬桶,說明大便的成分含有過多液體,最常見情況就是水和油過多。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清腸非常重要
    腸鏡檢查直觀、清楚,還可對可疑部位進行活檢,必要時還可即時進行內鏡治療。徐美東教授指出,有兩類人需要做腸鏡的檢查:一類是有症狀的人群,比方說,有大便的性狀改變,有血便、膿血便或黏液便者;有大便的形狀的改變,變細或變扁者;有大便習慣改變,有腹瀉、腹痛、便秘等治療無效者。
  • 為什麼到了40歲,沒症狀也必須做一次腸鏡?醫生告訴你N個不能拒絕的...
    大腸癌的高發年齡是50歲以後,所以我們想要發現早癌及癌前病變,就必須趕到它變壞之前,那就是40歲以前,甚至35歲以前,做腸鏡發現它!我們在它還是息肉的時候,發現它,找到它,切除它,並定期複查它,就能避免它惡變成癌。就這麼簡單,是不是簡單到哭?所以說,對於這個最容易預防的癌症,要是得上了,那是世界上最冤枉的!
  • 腸道有癌,身體常常有4個標誌,超過兩個以上,儘早去檢查腸鏡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腸癌也不是一天產生的,在其癌變的時候,身體常常會有幾個標誌,需要引起自己高度的重視,因為極有可能是其先兆。一起來看看是哪些表現吧!腸道有癌,身體常常有4個標誌,若超過2個以上,儘早去檢查腸鏡!
  • 體內有癌細胞的人,上廁所時,會有什麼異常?發現後,儘快做檢查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中,各種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很多人覺得自己很健康,癌症並不會找上自己,殊不知很可能因為一些小事,就可能導致體內的細胞出現突變,轉變成為癌細胞,危害人體健康。體內有癌細胞的人,身體其實會給出一些提示,上廁所時,如果有這些異常現象,發現後儘快做檢查。
  • 它是醫生眼中的「傻子癌」,做一次腸鏡居然能管10年!這5類人群更要做
    入院後第2天,劉阿姨接受了高清腸鏡檢查,鏡下發現了1枚息肉,切除息肉通過病理活檢後證實為鋸齒狀腺瘤,這是一種與直腸癌關係密切的息肉…… 如果劉阿姨沒有做這次腸鏡,沒有切除息肉,數年以後,這枚息肉很有可能發展為結腸癌,使劉阿姨重蹈愛人的覆轍,想想就後怕!
  • 上廁所排便,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上火、便秘導致的嗎?
    尿液和糞便更是比較噁心的存在,但是我們體檢時會有尿檢和糞檢,化驗人員不覺得這些物質噁心,在他們眼中這就是能反應人體健康狀況的物質。因此我們在排洩時也要學習化驗人員的精神,不要著急衝走可以回頭看一下,說不定就能看出不對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有人排便時會覺得大便「前硬後軟」,也沒當回事,只是覺得可能這段時間便秘或者上火,但是原因真的這麼簡單嗎?
  • 【杏林微科普】為什麼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去做腸鏡?
    為/什/麼/需/要/做/腸/鏡 大家有沒有發現 身邊做腸鏡的朋友越來越多 大家都在做的腸鏡到底是在查什麼
  • 大便不正常竟是腸癌徵兆 4個小症狀你要注意
    3 排便習慣改變:多為排便次數或糞便性狀改變,比如原來大便每天1次,最近不知道什麼原因每天大便3~4次,或是說腹瀉和便秘交替出現,以及大便形狀發生改變,本來大便是軟的成形的,最近變細了。有些人還伴有裡急後重感。
  • 害怕做腸鏡,選無痛還是普通腸鏡?專家:事前做好這件事非常重要
    因為,腸鏡是目前臨床上最常用到的檢查腸道的醫療設備,通過患者的肛門將一條長長、可以彎曲、末端帶有高清攝像頭的纖維軟化輸送至腸道內,攝像頭就可清楚地將腸道情況反映在電子屏幕上,這不僅能幫助醫生發現腸道內的早期病變,同時還可順便取組織進行活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