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有癌,大便或先知?提醒:出現3個「苗頭」時,不可疏忽大意

2021-01-09 甲狀腺乳腺外科任毅

吃喝拉撒,是每個人存活在這個世上,不可避免的事情,這也是人體正常的需求,但是在這四項中,拉便便,因為比較有味道或者所謂的「低俗」,讓很多人都感覺到不好意思,不想去提這件事情,其實糞便也是身體很多器官健康的「晴雨表」,人體器官代謝不需要的廢物和毒素,就需要通過便便排出體外,大便的形狀、顏色、質地等等,都可以反映出身體消化器官出現的一些疾病,包括大腸癌。

腸道有癌 ,大便或先知?

因為腸道在大家的身體內部,大家對它的關注比較少,普通的檢查也很難發現腸道的具體情況,所以很多腸癌的患者,都會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尤其是結直腸癌,還有較高的誤診率,大便也不是無用的廢物,身體消化吸收後,剩餘的食物殘渣被大腸黏膜榨乾水分,就會生成大便排出體外,在排出後也為大家做出了最後貢獻,通過形態、顏色等方面的變化,提醒大家儘早發現腸道疾病,甚至是腸道癌症。

若頻繁出現3個「苗頭」,切不可疏忽大意

1. 大便形狀改變

很多人可能好奇,為什麼大便的形狀,還能看出來這麼多道理,大便這麼神奇?其實大家腸道的腔體,基本上會跟圓柱體比較像,所以食物殘渣在體內形成的過程中,也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圓柱體的形狀,如果攝入的脂肪或者蛋白質較多,或者感染了疾病,大便就會出現了溏稀症狀或者水樣。

如果在腸道內,有細胞開始突變,腸腔內出現惡性的增生,那大便在經過這段腸道時,能通過的空間就會變小,所以這時大便就會變得扁或者變細,而且在排便後,還會感覺到自己肚子裡還有大便想要拉出來,不斷地去廁所,隨著腫瘤不斷生長,大便也就變得越來越細小,有很多腸癌患者在晚期時,還會出現排便困難的情況。

如果自己沒有生病,但是在最近的一段時間內,卻開始出現了大便形狀改變的現象,就千萬不要疏忽大意,最好到醫院檢查一下會比較放心,也能及時治療疾病,避免病情惡化,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影響。

2. 排便習慣異常

這裡的排便習慣,大家可以從次數上去理解,這是比較簡單的判斷方法,一般情況下,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獨特的排便習慣,例如每周排便的次數,排便比較順暢等等,次數雖然會受到飲食、身高等因素的影響,但是一周排便次數在兩三次,而且大便可以成形,排出來比較順暢,就是正常的現象,如果排便次數小於兩三次,那就需要考慮自己是否出現了便秘的情況,如果沒有出現腹瀉的情況,但是一天當中多次排便,可能三次或者五次左右,這時就要考慮自己的腸道是否出現了疾病。

3. 大便中有血存在

在發現血跡時,也不要慌張,可以先仔細觀察一下,這個血是在外表上,還是已經跟自己排出的糞便融為一體,如果血的顏色比較鮮豔,或者手紙上能擦出血跡,痔瘡、便秘、肛裂的情況比較多,如果血液跟糞便混合起來,或者大便已經變成了黑色,就要考慮是腸道出血導致的,例如患者出現了腸癌,腸道內的腫瘤破潰出血,大便在腸道內就會跟血液混合起來。

當然,大家都是普通人,身體出現這些症狀,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導致的,例如吃壞肚子等等,很難準確地去分辨出來具體的病因,所以在大便出現異常時,不要盲目的去套用症狀,自己嚇自己,如果在觀察兩天後,大便還是存在異常,就要及時到醫院檢查。

相關焦點

  • 體內有癌,大便先察覺?晨起上廁所,大便有「異變」,早點做腸鏡
    當體內有癌的時候,尤其是「腸癌」這種惡性疾病,正常就可以通過大便觀察出來,晨起上廁所的時候,如果發現大便有「異變」時,最好早點做腸鏡的檢查,以免露掉腸癌的信號。那麼,體內有癌,大便會有哪些異常呢?而如果腸道有癌症的話,大便的形狀會發生改變,會有扁、細的現象,這個時候就要注意,可能是受到腸癌的影響。因為癌細胞在生長的時候,通常會順著腸道的周圍生長,當腫瘤不斷的增大,會壓迫腸道,導致大便受到擠壓變形,通常就像擠牙膏一樣,細細的,扁扁的。
  • 武漢胃腸醫院:體內如果有癌,你的大便第一個知道!
    這類息肉屬於癌前病變,如果不早日切除可能會惡化為腸癌,而且息肉越大惡變的可能就越大。,所以大便若是出現以下五個特徵,希望大家早點檢查腸鏡。以前經常便秘的人開始腹瀉,並且次數越來越多,由之前的一次變成兩三次,每次排洩過後還會有排不盡的感覺。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排便習慣完全改變了,那你可要注意腸道健康了。
  • 腸道有癌的人,排便時往往會有3種異常,若你有,儘快做肛門指檢
    看到這裡很多人開始恐懼,直腸癌真的有那麼可怕嗎?其實早期直腸癌治癒率很高,幾乎有九成的把握,並且五年內復發機率很小,並不會影響患者的壽命。因此,早早地發現異常,積極的治療,才是拯救生命的良方。都說腸道有沒有癌症,大便最了解。我們每天吃下去的食物經過胃部、大腸,最終就來到直腸,直腸是食物最後停留的地方,排出來後就會形成大便。
  • 提醒:早上排便出現3種情況,說明「腸道」壞掉了,要做腸鏡檢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需要做到時時刻刻關注腸道健康,提醒大家,一旦你在早上排便時出現這幾種情況,說明「腸道」壞掉了,最好去醫院做下腸鏡檢查。早上排便時,發現大便呈塊狀排便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表現,通過排出體內代謝產物,從而維持機體正常的生理功能。
  • 有味道的大便很臭,是腸道「生病」了嗎?肛腸醫生有話說
    身體出現了問題,大便會表面出來,如:太臭、太幹、太硬、太少、出血、腹瀉、便秘等。 正常的大便為鹼性,會在結腸裡存留一段時間,鹼性越低時,那酸性就會升高。 重慶同仁肛腸醫院提醒:大便臭是因為腸道內的菌群失調了,有害菌繁殖太多,就會產生了糞臭素、硫化氫、吲哚、腐胺等,才會讓便便變臭。
  • 每3分鐘有1人死於大腸癌!身體出現這4個信號是癌前兆,莫忽視
    大家對「癌」應該都不陌生了,在我們國家相對高發的癌症就是消化道腫瘤,比如腸癌就是其中的一種,據2015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我國每3分鐘就有一人死於大腸癌,每1.5分鐘就有一例被確診為大腸癌。大腸裡面有很多細菌,它們從我們的糞便中吸收營養,而細菌在分解類便中的營養物質時會產生氣體,這些氣體在我們的腸道裡積累,壓力達到一定程度,我們就會放屁。屁的臭味大多來自屁中的硫化氫。學過化學的人都知道,硫化氫聞起來很像臭雞蛋。每個人的排氣情況都不同,有人很少排氣,有人排氣就很頻繁,氣味還重。
  • 腸道有癌,身體常常有4個標誌,超過兩個以上,儘早去檢查腸鏡
    在我國,腸癌發病率是僅次於肺癌,居所有腫瘤的第二位的,隨著人們飲食結構改變,離我們越來越近了。而腸癌早期沒有什麼明顯的症狀,即便有些許不適出現,也讓人們經常當其他疾病簡單處理了,所以很多人真正出現嚴重不適時去檢查,多數已經是中晚期了。
  • 人有問題,大便告知,早起排便幾處有「不同」,或暗示體內存隱患
    作為最後一道程序的它,其實往往能夠反映出身體的健康問題,尤其是在早上這個特殊時間段,如果你發現自己的排便存在一些問題,多半是身體在提醒你,你的體內可能存在一些不好的隱患了,要儘早解決,都會有哪些異常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早起排便哪些異常說明身體存隱患?
  • 身體不好,大便先知!若大便出現4種顏色,你的身體或已不健康
    以後嬰兒將會排出金黃色的便,為正常哺母乳時的糞便。寶寶每天的排便次數並不重要,次數有多有少,多的每天幾次,少的幾天一次。寶寶的糞便一般為糊狀或者比冰淇淋黏稠一些,沒有氣味。吃母乳的寶寶很少便秘。媽媽所吃食物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寶寶,辛辣的食品會引起寶寶消化不良。
  • 放屁增多,是腸道病的「真香」警告?出現3種異常情況,真要留心
    首先,你應先知道人體中的「屁」是如何誕生的。我們吃進去的食物,會通過腸胃暫時保留,進行消化與吸收,受腸道內菌群分解的影響,食物消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氣體。這些氣體隨著腸道蠕動不斷向下運動,並隨著肛門括約肌作用被排出體外,有時這個過程還會造出響聲,這就是「放屁」,是腸胃消化的產物。
  • 大便隱血貧血 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警惕腸癌
    有這5大信號,警惕結直腸癌: 1、長時間腹部隱隱作痛: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2、大便隱血:便血原因主要為大便與腫瘤表面摩擦所致。大便裡帶有血跡,血色多呈鮮紅色或暗紅色,且往往是血便分離。血量較多時,可見大便呈棕紅色、果醬樣。 3、貧血:腫瘤生長需要大量血液供應。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但當日本人移民到美國夏威夷時,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在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中,胃癌發病率下降了,但大腸癌的發病率卻在上升。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跟日本、美國的飲食差異有很大關係。在歐洲留學的那幾年,我也注意到,歐洲飲食以肉為主,每人每月至少吃掉50塊牛排。肉類攝入過多,患大腸癌機率就會升高。  3.排便與大腸癌有關嗎,大腸癌的主要症狀有哪些?
  • 大便顏色異常需警惕 黑色大便或是腸道出血
    *每天都要排便,排便就是排毒的過程,不同的大便顏色能夠反映出身體的不同問題。*正常的大便,應該是為黃色、黃褐色或醬色,不幹不稀,成條狀。但是根據不同的飲食習慣,*排便的顏色也會受到影響。不過經常出現下面這些顏色的大便,就要小心了,有可能是身體患上了某些疾病。
  • 大便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可能是腸道出現了異常,或應予以重視
    導語:目前,我國腸道類疾病的發病率相對較高,尤其是大腸癌。大腸癌一旦早期發現,可以手術治療,患者生存率相對較高。但一旦發現較晚,雖然有一定的治療價值,但治療後效果相對較差。下面是結直腸癌和痔瘡的區別,以及如何預防大腸癌。
  • 提醒:出現3個特徵,最好做個腸鏡
    然而,屁不過就是正常的生理表現而已,每個人每天都會有氣體從腸道排出! 這些氣體有的是來自說話、吃飯時吞下的空氣,有的則是腸道細菌分解食物時產生的氣體。 它們不斷在腸道內堆積遊走,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壓力足夠時,就會釋放出來。
  • 身體便秘,可能出現腸道堵塞,大便幹硬,建議少做這3件事
    例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連上廁所最簡單的「拉屎」,都有很大的問題,存在很多困擾,大便幹硬、腸子堵塞,是很多人便秘的難題。為什麼會出現便秘呢?從醫學角度講,便秘屬於大便嵌塞問題。其主要原因也很好理解,就是大便寄生於體內,由於缺水,在直腸內越積越多,而大便又幹硬,更不能正常排便。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很容易感到下腹疼痛,肛門附近有脹大的感覺。
  • 腸道病變「悄無聲息」,排便時,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
    提醒:排便時,出現4種表現,最好去查一下腸鏡!表現一:出現便血排便時,若發現出現了便血,要看一下是什麼顏色的,並觀察一下是否還有其他東西。表現二:排便習慣發生明顯改變一般來說,每個人排便都有自己的規律,比如每天早起後排便、或早飯後排便,也有些人腸胃不好,偶爾出現腹瀉。
  • 提醒:腸道有問題的3個表現,請留意
    生活中有不少人出現了放屁量明顯增多的情況,而且在排洩出氣體的時候發現有難聞的氣味。如果長時間有這種表現,最好了解一下原因,通過合理的方式進行改善。那麼,放屁量增多,氣味明顯和腸癌有關嗎? 如果出現放屁量明顯增多的情況,而且產生難聞的氣味,不排除是腸癌引起。
  • 以屎為鏡,可知腸道健康?排便出現這4種異樣,勸你及時做腸鏡
    而這種癌和其他癌變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早期症狀多不夠典型、不能引起重視,大部分患者在病情確診時,就已經走到了中晚期階段!要知道,大腸的功能就是堆積食物殘渣、在其中形成糞便、儲存糞便、產生壓力、隨著神經系統傳遞給大腦排便信號。因此,腸道發生癌變,就會影響排便過程、大便的形態。通過糞便的狀態,即可初步判斷腸道健康情況。
  • 這樣的大便,預示著大腸癌的來臨!
    大便,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生活問題,但不知是受什麼影響,很多人對其厭惡至極,避而不談,從來不想多看一眼,陳老闆的案例告訴我們,衝廁所前瞧一眼就是體檢,出現異常應該重視。大腸癌早期很少出現明顯腹痛腹脹,反而觀察大便更易於發現:出現以下症狀時候,病情往往已經不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