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廁所排便,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上火、便秘導致的嗎?

2020-12-06 骨科劉剛

身體的排洩物:汗液、尿液、糞便。這三種排洩物大家都不願意提起,都是比較尷尬的存在,例如汗味會引起體味難聞。尿液和糞便更是比較噁心的存在,但是我們體檢時會有尿檢和糞檢,化驗人員不覺得這些物質噁心,在他們眼中這就是能反應人體健康狀況的物質。因此我們在排洩時也要學習化驗人員的精神,不要著急衝走可以回頭看一下,說不定就能看出不對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有人排便時會覺得大便「前硬後軟」,也沒當回事,只是覺得可能這段時間便秘或者上火,但是原因真的這麼簡單嗎?

01正常的排便時間和排便過程是什麼樣的?

正確的排便時間是三分鐘左右,很多人都是20分鐘以上,排除便秘那麼基本都是玩手機浪費了時間,長時間蹲坑可能會引發便秘和痔瘡,應該速戰速決。正常的大便不幹不硬,很輕鬆就能排出去,形狀成型類似於香蕉,顏色呈金黃色或者黃棕色排便頻率在一周三次和一天三次都是正常的,只要排便過程中沒有什麼異常即可。

02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呢?

可能是便秘:便秘患者肛門部位的神經較為遲鈍,不像常人一有糞便就能感覺便意想上廁所。而便秘需要積累很多糞便才能使大腦和肛門感覺到便意。這樣的現象就會導致早已形成的糞便一直在腸道中逗留,慢慢的就會幹結,變得很硬。等到有便意時,排洩時首先就會覺得大便很硬,很難排出去,由於新的糞便還未成型,軟趴趴的就隨著老糞便一起排出去。因此就會出現糞便「前硬後軟」這個現象。

可能是上火:現在正處於秋冬季節,天氣乾燥,有些人不愛喝水的人很容易就會上火。上火不僅僅是身體上火,大便也會上火。由於體內的水分缺失,先形成的大便缺失水分導致質地變硬,新的糞便水分還未被吸收。因此有人上廁所時就會感覺到大便「前硬後軟」。

還有什麼疾病會導致大便「前硬後軟」?

脾胃失調:脾胃不僅僅有消化食物這一項功能,還有著運化人體內部水分的功能。脾胃失調首先就會影響到胃腸道功能,導致腸道蠕動速度變慢,大便長時間在腸道中停留,水分蒸發變得乾結,質地較硬。新的糞便又因為脾虛導致水分不能及時代謝出去,吸收了多餘的水分變得軟趴趴的。所以人在排便時會覺得大便「前硬後軟」,軟的糞便還有可能會粘在馬桶上很難衝走。

大便「前硬後軟」這個現象的確有可能是便秘,也有可能是上火。但絕對不是僅僅就這兩個原因,也有可能是脾虛失調引起的。所以回頭看看糞便也許真的能看出一些問題,早些發現也能早些治療,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上廁所時大便「前硬後軟」可能不是上火,或是身體在向你「求救」
    然而很多人並不能在早上及時排便,或者說排便的情況出現異常,比如我們正常排出的大便應該是比較軟硬均勻,而且相對來說比較粗糙的香蕉便,然而有的人在排便時排出的是前硬後軟的大便,那麼此時都應該多加注意了。但如果有的人排便時感覺到前硬後軟,就說明大便的便頭是比較乾燥的,這說明是由於發生了便秘導致腸道當中的津液減少,引起大便乾燥。
  • 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最可能是「它」,教你迅速改善
    當這個過程出現了異常,那麼就可能導致整個循環受到影響,而排便就是這個過程最易出問題的一環。很多人可能都偶爾或經常有過這樣一個經歷,那就是排便時發現大便前面幹硬,後面軟黏,甚至軟黏部位還有一些白色分泌物,還可能伴隨著大便粘馬桶的現象,當遇到這種情況時,可能是身體在發出一些信號,千萬不要忽視。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
  • 大便前硬後軟,可能是2種病?別糾結,醫生給出合理分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仔細觀察過自己的大便,不少人排便時候會非常痛苦或者排出的大便前硬後軟。這些症狀都可能與身體的某些疾病有關,所以大家如果發現自己的大便出現異常就要及時的判斷是否因為便秘所引起的,如果不是就要引起重視。那麼排出的大便性狀先硬後軟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 大便前硬後軟是便秘的徵兆嗎?看完或許就明白了,別不好意思
    導語:說到大便,很多人可能會認為是比較尷尬的事,其實並不是這樣,這是人體正常的一種生理現象,早上起床以後每個人都會有上廁所排便的情況。而且都有自己的生理中也有定期的排便時間。但是有些人會發現排宿便的時候可能比較費力,開始比較乾燥,後面就變得鬆軟了。
  • 為啥排便時,總會出現「前硬後軟」的情況?是腸癌的前兆嗎?
    一般來說,人們上廁所大便,順利的話,4分鐘到5分鐘就可以了,排便後肚子就變輕鬆了。但現在的人排便都需要十來分鐘,很多人是因為排便的時候,總是前硬後軟,就算是上完廁所了,還感覺有屎要排。因此,有此症狀的人,會擔心是自己病了,更擔心它是癌變前兆。
  • 上廁所大便有血是什麼原因 小孩上廁所大便有血是什麼原因
    上廁所大便有血是什麼原因按照在中國的說法,生孩子就等於從鬼門關走了一遭,所以女性生產完之後,要坐月子來調養身體,才不會留下後遺症。可是,有些女性發現在月子時期,上廁所卻發現了有便中帶血的情況,開始擔心這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 拉出的大便,前面是硬的,後來突然變得又軟又稀,是怎麼回事?
    還有,再生活中,很多人在排便的時候,都會出現一種特殊的情況,就是先排出來的大便又幹又硬,而到後面大便又如同「洩洪」一般,變得又稀又軟,這是怎麼回事的?但是,當這個形成習慣性之後,大便長時間堆積在腸道內,水分就會被腸道所吸收,變得幹硬異常。憋的時間過久,前面的水分已經被吸收,而後端水分還沒有被吸收,就形成了前幹後軟的情況。第三、被動地憋便----便秘為什麼會說便秘是一種被動的憋便呢?
  • 不大便也流血 不大便也流血怎麼回事
    不大便也流血順產媽媽和剖腹產媽媽產後排便排氣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一般在一周左右時間慢慢的就會排便、排氣,如果超過時間還沒有排便的話,要及時檢查身體是不是有其他疾病。有什麼食物可以促進產後排便呢?產後七天不大便怎麼辦分析便秘的原因,調整生活方式。
  • 排便時,屎太硬堵住肛門拉不出來怎麼回事?可能和這4件事有關!
    嚴重的還可能會導致肛門出血,看起來是非常簡單的便秘,其實並不簡單,排便時屎太硬,堵在肛門拉不出來,可能和這四件事有關係。排便時,屎太硬堵住肛門拉不出來怎麼回事?可能和這4件事有關!如果一天當中有時候在早上排便,有時候在中午或者是晚上進行排便,也不見得是一件好事情,這樣的話會導致排便的順序紊亂,影響身體健康,帶來不利的影響,很可能會導致排便的時候出現大便乾燥,排便困難等症狀,所以排便要有規律。
  • 大便粗又硬怎麼辦?——大便乾燥的治療與預防
    大便粗又硬怎麼辦?大便乾燥的防治大家都可能會遇到便便又粗又硬,甚至一粒粒的,難以排出,這都是便秘的表現。偶爾便秘可能是生活方式和飲食因素導致的,而慢性便秘的原因複雜,需要到醫院系統的治療。一般人排便都比較規律,大便次數1天3次到3天1次,都在正常範圍。當食物通過消化系統的時間延長,結腸吸收了太多的水分,導致大便幹硬。幹硬的大便會導致排便時疼痛,難以排出,便不淨感。幹便還可能分解成小粒,成粒的大便更難排出,需要使更大的勁。
  • 大便一半又幹又硬,另一半就比較軟,是什麼原因?很多人不知道
    可是相信大多數人都會經歷過這種情況,就是便秘或者排便的過程中,大便前段幹硬,而後段軟粘,以下三個點是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大便一半又幹又硬,另一半就比較軟,是什麼原因?很多人不知道1、 便秘的情況實際上平時很多人都會便秘,這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便秘都是飲食不注意導致的,一旦出現便秘,自己排便的時候,就會覺得大便很乾硬很難排出,非常煩惱,因此這時就要吃一些潤腸食物,常喝水也要多做運動。
  • 大便出血鮮紅色不痛不癢怎麼回事,是上火嗎?用什麼藥好的快?
    大便出血鮮紅色不痛不癢怎麼回事?吃什麼藥?最近有不少網友問到這個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提醒大家,天氣一天天變得乾燥寒冷起來,大家在日常一定要注意清淡飲食、多補水。
  • 大便頭又幹又硬,後邊軟粘是什麼原因?消化科專家來幫你解答
    導語:大便頭幹硬,後邊軟粘是什麼原因呢?這種情況距離我們常說的便秘就不遠了,要加以注意。便秘是指由於糞便在腸內停留過久,以致大便次數減少、大便乾結、排出困難或不盡。糞便在場內滯留時間越長,尤其是在大腸(主要重吸收水分和離子)內停留的時間越長就會越乾燥。
  • 寶寶幾天不排便,就是便秘嗎?這7大原因媽媽們要了解
    其實每個孩子的排便規律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可能是一天排幾次大便,有的孩子是幾天排一次,只要孩子便便是正常的,軟便,便便排便不困難,那麼就是正常的,無需擔心。寶寶正常的大便規律在寶寶生後的第1周,一般1天排大便在4次以上,一些母乳餵養的寶寶1天甚至可以排8次大便;主要是軟便或液體較多的便,大便可以是黃色、棕色或綠色,大便中可以含顆粒或奶瓣;3月齡-1歲,寶寶每天排便1次或每天天1-4次都有可能。
  • 身體便秘,可能出現腸道堵塞,大便幹硬,建議少做這3件事
    例如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甚至連上廁所最簡單的「拉屎」,都有很大的問題,存在很多困擾,大便幹硬、腸子堵塞,是很多人便秘的難題。為什麼會出現便秘呢?從醫學角度講,便秘屬於大便嵌塞問題。其主要原因也很好理解,就是大便寄生於體內,由於缺水,在直腸內越積越多,而大便又幹硬,更不能正常排便。在這種情況下,患者很容易感到下腹疼痛,肛門附近有脹大的感覺。
  • 寶寶n天不大便,放屁又臭又多!你該知道是怎麼回事!
    幾乎所有的媽媽都會關心寶寶大便的情況--「寶寶今天沒拉大便,怎麼回事?」「三天沒拉大便了,是不是有問題?」「一周沒有拉粑粑了!」「10天沒有拉粑粑了!」相信很多爸媽對這樣的情況並不陌生,但很少有人知道這是怎麼回事,是正常的嗎?是單純便秘還是寶寶生病了?
  • 經常便秘是怎麼回事?「屎」都去哪了,為何總是拉不出?
    便秘這個常見的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好像常常會被人說起,因為便秘太多見了,而且每次便秘發作,都會給人帶來很不舒服的感覺。每次上廁所都會很痛苦,都要好久才能夠將大便排出來。感覺每次上廁所,都好像是打仗一樣,太費勁了。每次上完廁所,渾身都會出汗,但是身體會覺得特別的放鬆。
  • 7天不排便,體內的大便哪裡去了?便秘就用開塞露會「上癮」嗎?
    7天不排便,體內的大便哪裡去了?想要知道自己的大便去處,可以從大便的出生來尋找答案,大家都知道,在人體內存在很多消化器官,不同的消化器官工作內容也不一樣,食物進入身體後,容易消化的部分,就會被胃先行消化掉,一些難消化的食物就會進入到
  • 大便總堵在出口,怎麼也拉不出來?教你小方法,遠離頑固便秘
    長期被這種問題困擾,不僅排便難受,還會使得毒素在體內累積,影響到腸道健康,甚至使得皮膚變差。堵在出口的大便排不出來是什麼原因?大便堵在出口排不出來,毫無疑問是便秘了。有了便秘,腸道內的糞便就不能正常代謝出來,使得排便變得越來越困難。
  • 幾天不排便才算便秘?關於便秘的8個誤區,你中了幾個?
    一天不排便就是便秘嗎?只要藥物無毒害就可以長期依賴治療便秘嗎?看來人們在治療便秘的過程中錯誤的認識還真不少。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乾結和(或)排便困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