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的排洩物:汗液、尿液、糞便。這三種排洩物大家都不願意提起,都是比較尷尬的存在,例如汗味會引起體味難聞。尿液和糞便更是比較噁心的存在,但是我們體檢時會有尿檢和糞檢,化驗人員不覺得這些物質噁心,在他們眼中這就是能反應人體健康狀況的物質。因此我們在排洩時也要學習化驗人員的精神,不要著急衝走可以回頭看一下,說不定就能看出不對勁,及時發現及時治療。有人排便時會覺得大便「前硬後軟」,也沒當回事,只是覺得可能這段時間便秘或者上火,但是原因真的這麼簡單嗎?
01正常的排便時間和排便過程是什麼樣的?
正確的排便時間是三分鐘左右,很多人都是20分鐘以上,排除便秘那麼基本都是玩手機浪費了時間,長時間蹲坑可能會引發便秘和痔瘡,應該速戰速決。正常的大便不幹不硬,很輕鬆就能排出去,形狀成型類似於香蕉,顏色呈金黃色或者黃棕色。排便頻率在一周三次和一天三次都是正常的,只要排便過程中沒有什麼異常即可。
02大便「前硬後軟」是怎麼回事呢?
可能是便秘:便秘患者肛門部位的神經較為遲鈍,不像常人一有糞便就能感覺便意想上廁所。而便秘需要積累很多糞便才能使大腦和肛門感覺到便意。這樣的現象就會導致早已形成的糞便一直在腸道中逗留,慢慢的就會幹結,變得很硬。等到有便意時,排洩時首先就會覺得大便很硬,很難排出去,由於新的糞便還未成型,軟趴趴的就隨著老糞便一起排出去。因此就會出現糞便「前硬後軟」這個現象。
可能是上火:現在正處於秋冬季節,天氣乾燥,有些人不愛喝水的人很容易就會上火。上火不僅僅是身體上火,大便也會上火。由於體內的水分缺失,先形成的大便缺失水分導致質地變硬,新的糞便水分還未被吸收。因此有人上廁所時就會感覺到大便「前硬後軟」。
還有什麼疾病會導致大便「前硬後軟」?
脾胃失調:脾胃不僅僅有消化食物這一項功能,還有著運化人體內部水分的功能。脾胃失調首先就會影響到胃腸道功能,導致腸道蠕動速度變慢,大便長時間在腸道中停留,水分蒸發變得乾結,質地較硬。新的糞便又因為脾虛導致水分不能及時代謝出去,吸收了多餘的水分變得軟趴趴的。所以人在排便時會覺得大便「前硬後軟」,軟的糞便還有可能會粘在馬桶上很難衝走。
大便「前硬後軟」這個現象的確有可能是便秘,也有可能是上火。但絕對不是僅僅就這兩個原因,也有可能是脾虛失調引起的。所以回頭看看糞便也許真的能看出一些問題,早些發現也能早些治療,不會對身體造成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