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逐漸年輕化?若符合這6種情況,及時做腸鏡,進行腸癌篩查

2020-12-07 騰訊網

現代人的作息變得越來越不規律,再加上外賣的出現,導致很多人經常吃夜宵,飲食也因此變得不規律起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腸癌;

甚至其中不乏年輕人,而腸道作為身體中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一旦患癌不僅患者十分痛苦,治癒的機率也比較低,因此預防腸癌就顯得尤為重要。

對於有以下6種情況的人,應該儘快做腸鏡檢查進行腸癌的篩查

一、家族有遺傳史

腸癌的發生與家族的遺傳史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家中有直系親屬患癌,並且人數比較多的話,那麼就應該及時進行腸鏡的檢查,儘早地觀察腸道的健康程度,避免發現患病時已經錯過最佳治療期,就為時已晚了。

如果檢查比較健康,也應該保持每1-2年進行一次檢查,因為腸癌的發病往往比較迅速,定期檢查能有效避免忽視腸癌的發生。

二、反覆腸炎的人

腸炎雖然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病,但是一般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腸炎往往與飲食有一定的關係,也就是俗稱的吃壞肚子;

慢性腸炎則是持續性的腸道不適,可能表現為持續性隱痛,如果長時間患有慢性腸炎,或者反覆患上急性腸炎,經常刺激到脆弱的腸道,就有可能增加癌變的風險,因此應該做腸鏡進行檢查,確保腸道的健康。

三、腸道息肉的人

腸道息肉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在息肉比較小、發展比較緩慢的狀態下,不會選擇特殊幹預和治療,但並不代表就可以放任它不管,應該每1-2年定期去進行腸鏡的檢查;

一旦發現腸道息肉明顯增長,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的生理功能,那麼就應該及時的進行切除,避免發展成為腸癌。

四、飲食不規律的人

有的人飲食習慣非常不好,不僅沒法做到一日三餐定時,甚至還暴飲暴食,吃飯全憑心情好壞,沒有任何規律可言,這就導致了在有時候腸道是在空轉的,不斷分泌的消化液在刺激腸道內壁,久而久之非常容易導致患上腸癌,因此應該定期做腸鏡檢查。

五、經常吃外賣的人

外賣業現在越來越發達,無論是幾點都能吃到熱乎的飯菜,但並不是所有外賣都是安全可靠的,為了達到儘快出餐、味道濃鬱,很多菜品的會各種添加劑,而過多的食用對身體來說是比較大的負擔,很容易誘發腸癌的發生,所以進行腸鏡檢查進行預防是有必要的。

六、50歲以上的人

隨著年齡的逐漸增長,器官的功能也在逐漸衰退,因此年紀5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該至少進行一次腸鏡檢查,確定腸道當前的健康狀況,並且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保持每2年做一次腸鏡,避免腸癌的發生。

綜上所述,腸鏡是腸癌篩查裡非常重要的一步,對於家族有腸癌遺傳史、反覆患上腸炎、腸道內有息肉,平時飲食不規律、經常吃外賣或者年紀在50歲以上的人應該至少進行一次腸鏡檢查,並且定期進行復檢,儘早的發現病情,避免腸癌的發生,有助於保持身體的健康。

相關焦點

  • 篩查大腸癌一定要做腸鏡?不想受腸鏡的罪,4個方法也能篩查腸癌
    腸鏡檢查這麼辛苦,還是會有很多人不得不去做腸鏡檢查,因為大腸癌的患病率已經排名癌症的第三名,死亡率也是高居第二位。而大腸癌又是癌症中最笨的一種癌症,比較容易預防,因為大腸癌大部分都是由腸息肉惡化轉變而成的,只要我們可以發現腸息肉,做手術進行切除,就能起到預防和組織癌變的效果。
  • 篩查大腸癌,只能做腸鏡嗎?有沒有無創的篩查方法?
    我們都知道,結腸鏡檢查是一種在直視情況下的檢查,可以清晰地觀察整個大腸,看輕易發現腸癌的前身——腸息肉,還能當即予以切除,以除後患; 可以說是預防、治療雙管齊下;因此,腸鏡檢查被認為是預防和篩查早期腸癌的金標準。
  • 為什麼都是腸癌,只有他們活下來?每年做對這件事,大大降低腸癌風險!
    其中,中國腸癌的發病遞增速度是世界平均的兩倍。40歲以上是腸癌的集中發病群體,但近十年來正在不斷年輕化。在調查中,發現有腺瘤息肉的患者最年輕的只有16歲,確診為腸癌的僅23歲。30—40歲的腺瘤發現率高達22.1%。不僅腸癌發病增速不斷上漲,中國的腸癌死亡率也非常高。
  • 腸癌篩查再也不用做腸鏡啦!深圳將開展腸癌糞便基因檢測
    記者在會上了解到,腸癌的新檢查方式——糞便基因檢測將於明年推行,屆時腸癌篩查可以不用再做腸鏡。&nbsp&nbsp&nbsp&nbsp原標題:市醫師協會胃腸腫瘤專委會成立 我市將開展腸癌糞便基因檢測&nbsp&nbsp&nbsp&nbsp深圳新聞網訊 8月30日,深圳市醫師協會胃腸腫瘤專業委員會成立,成員涵蓋了外科、內科、放療等多個學科約
  • 14個腸鏡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這22種情況必須查個腸鏡!
    一天14個腸鏡檢查中:13個有癌前病變,1個確診腸癌!以下是當天的真實檢查結果——前幾天,一個保險公司的客戶經理為自己的14位老客戶做體檢篩查,我看了她的方案後,勾掉了幾項「雞肋」,加入一道有用的檢查,如胃鏡+腸鏡,這位經理也就同意了。
  • 腸癌,發病隱匿,身體出現這3種跡象,及時做指檢,切莫拖延
    近年來,腸癌高發,並且越來越年輕化。 其中,多數發現時,已經是中晚期,做過了最佳的救治時機。 腸癌,發病隱匿,身體出現這3種跡象,及時做指檢,切莫拖延
  • 腸癌篩查到底做不做?怎麼做?多少歲做?看張蘇展教授全面解答
    想要改變結直腸癌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現狀,篩查是關鍵!  Q2:我身邊一些患結直腸癌的朋友普遍生存情況都不樂觀,這是為什麼呢?  張蘇展教授:結直腸癌早期「來無影」,患者確診時多在晚期,讓人恐懼,也讓人留下諸多遺憾。目前,中國結直腸癌高危人群早診篩查的力度和覆蓋率有待提高,而未能在發病早期發現結直腸癌是造成患者生存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 大便隱血貧血 身體出現這5大信號警惕腸癌
    顧主任看了看他,說:「保險起見,你還是做個腸鏡檢查一下吧。」張先生還有點不以為然,不想做,因為老闆和顧主任是好朋友,說:「你還是聽從醫生的建議吧。」 腸鏡結果一出來,大家都大為驚訝,距肛門65cm見一菜花樣隆起新生物,侵及四壁、管壁僵硬、管腔狹窄;病理提示結腸印戒細胞癌。
  • 腹痛一個月,初一女生確診腸癌!連醫生都震驚了:沒有家族史咋會得這...
    他們一家來到寧波大學附屬人民醫院(寧波市鄞州人民醫院),接診的胃腸外科孫偉亮主任憑藉多年的經驗,初步斷定為結腸腫瘤伴套疊,馬上安排腸鏡檢查,結果在橫結腸中段處發現一個4公分大小的腫塊,從而引起了腸套,並繼發不全腸梗阻。經詢問,玲玲沒有癌症家族史,一直以來生活比較規律,也沒有不良飲食習慣。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玲玲患上腸癌?
  • 26歲女子每天放屁30次,確診腸癌晚期!2種屁或是腸癌信號
    本以為只是腸胃上的小毛病,無傷大雅,但CT檢查之後醫生皺緊眉頭,給小敏安排了腸鏡檢查。腸鏡檢查發現小敏「大腸裡有東西」,三天後,病理化驗結果顯示,小敏得了腸癌Ⅲ期。這2種臭屁,讓腸癌儘早暴露: 1.臭雞蛋味的屁 這種屁,實際上是身體在告訴你:體內的蛋白質代謝到了腐敗的狀態,也就說明胃腸道的消化能力可能出現了問題,需要引起注意。
  • 6款產品僅2款「有證」,便便測腸癌靠譜嗎?
    這期我們來說說無創腸癌篩查的話題。前段時間,43歲的《黑豹》主演查德維克·博斯曼因晚期結腸癌去世,讓腸癌篩查的話題一度火爆。最近一項大樣本的中晚期結直腸癌患者診療現狀調查結果也顯示,85%的患者不了解結直腸癌早期篩查知識。
  • 身體出現3種異常,留心是腸癌找上門,很多人容易搞混
    所以,對於腸癌,我們一定要引起重視,時刻關注身體是否出現異常情況,做好腸癌預防工作。 腸癌雖然發病率高,但早期若能夠及時發現,通過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可達90%,晚期腸癌5年生存率只有30%左右。因此腫瘤應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才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體檢發現大便隱血「+」不當回事 半年後再做腸鏡已經是腸癌中晚期
    去年上半年,他在體檢中發現大便隱血陽性+沒當回事,結果半年後腸鏡檢查卻發現,已經是腸癌中期。  我們需不需要做胃腸鏡檢查?是不是很痛苦?腸息肉到腸癌是怎麼個變化過程?下周晚7點,我們特地邀請了浙江首屆「有溫度的好醫生好護士」、省立同德醫院消化科費保㼆主任醫師做客「浙醫在線」直播間,為大家答疑解惑。
  • 母女倆同時查出腸癌——有家族史的朋友,一定要提前腸鏡檢查!
    不久前,蘇州市相城區人民醫院收治了兩例腸癌患者,這兩人是母女倆。媽媽74歲,是一位直腸癌患者,在進行術前準備期間,醫生勸她的50歲的女兒也做個腸鏡檢查,因為她自訴長有「痔瘡」而長期便血。檢查結果為患有降結腸腫瘤,經病理進一步證實為降結腸癌。為方便患者家屬術後照料,安排母女倆同住一間病室,共同面對病魔。
  • 排便出現這4種異樣,勸你及時做腸鏡
    通過糞便的狀態,即可初步判斷腸道健康情況。如果你的年齡已經超過了45歲以上,又或者是有腸癌或腸道息肉家族史,這就屬於腸癌的高危人群。如果以下幾個症狀找上你,那就可能是你的腸道已經出現問題了:1、大便習慣改變正常情況下,人每天的大便次數約為1-2次,一般都不會發生變化。
  • 26歲女孩,腸癌晚期,告誡:這3種肉,少往嘴裡「塞」
    第一種:加工肉 加工肉製品中,添加了多種添加劑,是比紅肉本身,更容易誘發腸癌的食物。 早期腸癌症狀不明顯,排便出現3種信號,及時檢查
  • 醫生勸告:這4類人儘早做腸鏡
    可見,對於結腸癌,腸鏡篩查尤為重要,若能發現及時,同時配合積極地治療,那麼,患者5年生存率也將大大提升。何為腸鏡篩查?它的意義在哪裡?腸鏡篩查,主要是從肛門處插入可以彎曲的帶有攝像頭鏡子的軟管,將其慢慢到達腸道內,進而可以幫助我們直觀的看到腸道內的情況,在檢查過程中,如果發現有息肉、糜爛等問題,我們醫生就會取其作為病理標本進一步做檢查。
  • 同樣是腸癌,為什麼43歲的黑豹去世,66歲的安倍沒事?
    不但可以觀察整個腸道的情況, 上面帶有的鋼筋套還能直接摘取病變組織, 送到實驗室進行化驗。 同為黑人演星, 威爾·史密斯就因為及時做了腸癌早篩, 摘除一塊息肉, 病理報告顯示, 這是腺瘤性息肉, 含有癌前病變組織。
  • 經常放屁是腸癌的警示嗎?腫瘤科醫生說:這3個症狀才是腸癌信號
    引起腸癌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不良的飲食結構、遺傳以及生活環境等,尤其對於高危人群來說,要定期去醫院做腸鏡檢查,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對於有腸癌家族史或者胃腸道息肉的家族史人群來說,25歲之後就應該定期去醫院做檢查。
  • 父子4人同時住院:兩個腸癌,兩個癌前!
    醫生耐心地告訴他們,腸癌有一定的家族遺傳性,腸癌患者直系親屬患癌的風險比常人高了3至4倍。在醫生建議下,兄弟三人當即決定在消化內科二病區進行腸鏡檢查。大哥和三弟是多發性結腸息肉,存在癌變風險,消化內科醫生及時予以內鏡下息肉切除,把患癌風險扼殺在了萌芽狀態。然而不幸的是,二哥腸鏡結果顯示是早期降結腸癌,醫生立即為他施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術),把患者體內定時炸彈及時拆除。